区块链也会“性别歧视”吗?

原创
2072 天前
13254

“孩子就应该女人带啊”

“变态腐女”

“直男癌太可怕了……”

“那个男的竟然打阳伞”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听到过这样的话语,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种言语行为属于某种程度上的“性别贴标签”、“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可以理解为是本质主义者坚持根据个体所属群体之特征理解或判断该个体,是性别歧视者认为可依照个体所属的性别群体(男性或女性)来理解或判断该个体的言行,跨越了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性别歧视仍发生在每一个性别群体中,其在发达国家一直处于风声鹤唳的敏感状态,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某个国家内,都会受到教育程度较高地区群体的关注。在立法层面,在一些国家内,某些特定的性别歧视是违法的,而几乎每个国家都会立法保障某几种性别群体的权利。

 

性别歧视的现状


目前,国际上性别歧视的重灾区主要集中暴露在职场范围,贯穿于求职、职场性骚扰、薪水报酬与升职,其中女性在这一数据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

 

为了保障求职的性别公平性,中国的《就业促进法》在2008年便已生效。美国1964年与1991年颁布与修正的《民权法》,欧盟1957年的《同工同酬指令》、1976年的《男女平等待遇指令》、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日本《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均对职场性别平等给予了行政上或法律上的保障依据。但即便如此,求职中的性别歧视事件仍时而发生,比如2012年的曹菊事件,比如对第三性别群体缺乏关注等。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职场外,性别歧视在其他领域的数据则因为分散而难以统计。就在几天前的8月20日,美国休斯敦还发生了一起因涉嫌“性别歧视”引起的轩然大波。一所名叫格林戈里-林肯表演与视觉艺术教育中心的学校,其储物柜上的“名言”因为写着:“你表现得像一位淑女,他才会更像一名绅士”而遭到学生家长曝光,瞬间引爆整个社会舆论。

 

新技术能否解决“性别歧视”?

 

也许有人会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可穿戴设备……那些冰冰冷冷的机器设备与没有感情的技术,在与人发生交互时,应该不会再发生“性别歧视”吧?

 

三天前,果壳网发布的《当AI学会性别歧视》已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身上正在发生的“性别歧视”现状。当生活场景在厨房或家务时,图像识别很容易就会将对方定义为“女性”,尽管那是一位“男性”。当前的人工智能仍会把女人和某些特定的元素联系在一起,拥有“固化思维”。

 

把男人认成女人的 AI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这与用于训练人工智能进行图像识别的通过数据库,而大部分数据库的图片却来源于搜索引擎,IT程序员人群又以男性占比过高,IT男又多数较为保守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区块链能解决“性别歧视”吗?


众所周知,区块链拥有五个重要的属性:去中心化(多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溯源、不可篡改、匿名性。总体来说,它仍是一个以技术为基准、数据为导向、不带有感情色彩的技术框架。即便在号称开启区块链技术应用元年的现在,项目的应用场景设想中,还是需要用机器设备等硬件在一线采集,而后才在区块链上激活整个Token设计与数据交易,甚至可以说,多数环节,仍无法逃离以人为中心的权利关系。

 

我们知道,区块链有公链、私链以及看起来承载性更好的联盟链,也知道现有的技术与区块链项目场景结合仍在探索的初期,落地很难。但需求一直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驱动力,很可能就在不久后的某一天,一条“性别平等链”就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也许不能承载全球人口的交互与数据处理,但可以结合更先进更准确的新技术与设备,遵循独特的“性别平等共识机制”,发布为性别平等而设计的Token激励机制,进而实现可持续性的性别平等宣传。

 

只要用心,再冰冷的技术与设备也会拥有理智,区块链避免性别歧视的雷区,并非不可能。

 

 

是的

 “性别”也能上链

 

参考资料:

1.R·A·巴伦,D·伯恩 著,黄敏儿,王飞雪等译.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当AI学会性别歧视》果壳网

3.《国内外就业性别歧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