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侧面回应,比特大陆赴港IPO彻底成空

转载
2134 天前
13787
火星财经

来源:火星财经   作者:林中路


嘉楠耘智赴港IPO折戟后已经重新将目光投向了美股市场,但比特大陆自去年9月26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后就一直没有更新的消息。关于其上市流产的传言一直未断,面对媒体和公众的围攻,比特大陆从来没有公开正面予以回应。而港交所也多次对外表示,不评论个别新股申请进度。

但现在或许有一个非常确定性的结论了。

据腾讯新闻《潜望》报道,正在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表示,港交所的核心原则是上市适应性(suitability)。李小加解释称,“拟上市公司给投资者介绍出来的业务模式是否适合上市?比如说过去通过A业务赚了几十亿美金,但突然说将来要做B业务,但还没有任何业绩。或者说B的业务模式更好,那我就觉得当初你拿来上市的A业务模式就没有持续性了。还有就是监管之前不管,后来监管开始管了,那你还能做这个业务,还能赚这个钱吗?”

李小加的回应似有所指。

比特大陆以矿机业务起家,矿机市场份额占比近7成。其招股书显示,比特大陆收入主要来源于矿机销售、矿池联运、矿场服务、自营挖矿四大业务。靠这四大主营业务,比特大陆的收入和利润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了巅峰值:

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陆的营收分别为25.17亿美元、28.45亿美元;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陆的净利润分别为7.01亿美元、7.42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及可换股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均为9.52亿美元。


然而这些高额的收入与利润均存在于牛市的前提下。

2018年下半年,全球加密资产市场彻底转熊,比特币价格从高峰时的近两万美元跌至不足4000美元,而比特大陆一直支持甚至投入巨额资金的BCH在11月硬分叉后的价格也大幅缩水至不足200美元。加密资产市场的大溃败也直接导致矿机销售业务惨淡,降价、促销也难掩颓势。共享财经昨日文章《比特大陆变小鹿?矿霸的自救之路》甚至称,比特大陆疑似通过BitDeer共享挖矿业务开始自救。

与此同时,尽管关闭了以色列、荷兰等地的全球办事处,搁置在美业务,解散虫洞团队并且进行大裁员,但比特大陆的投资扩张在熊市彻底来临前显得颇为激进。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陆已经进行了超过30多项收购。这些投资收购极大耗费了公司的现金。

综上,业务结构单一、加密资产暴跌、矿机销售惨淡、裁员、激进投资,加之国内关于加密资产市场政策监管收紧等等一系列信号表明,比特大陆如今四面楚歌。

虽然截至目前比特大陆还没有披露下半年以来的财报,但市场普遍预计,亏损已成定局,而且数字很可能在数亿到十数亿美元。这正好暗合李小加强调的,“拟上市公司给投资者介绍出来的业务模式是否适合上市?监管之前不管,后来监管开始管了,那你还能做这个业务,还能赚这个钱吗?”

再回到比特大陆期待的业务调整来看。

这似乎构成了管理层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坊间屡有传言,两位创始人吴忌寒、詹克团对公司发展存在重大分歧——吴青睐区块链,但技术出身的詹克团更看好人工智能(AI)。

去年,比特大陆曾对外声称,将调整业务,加大人工智能芯片方面的投入。而比特大陆的招股书也明确募资用途包括“将用于提高加密货币挖矿ASIC芯片及区块链应用的研发能力及扩大生产;将用于提高AI ASIC芯片及AI应用的研发能力及扩大生产”。

牛市尚且安好,但熊市资金吃紧,关于业务和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歧变得更加尖锐。1月初,《南华早报》爆料称,比特大陆即将任命新CEO,接替公司联合创始人吴忌寒和詹克团。这被视为比特大陆两种业务、两条线路之争的信号。但比特大陆并未对此做出明确回应。在最近更新的比特大陆官方声明文章《在忙碌的2018年之后,2019年我们能期待什么?》里,比特大陆丝毫未提及此事,更反映出公司尚未在这两个业务甚或两位领导人中做出选择。

路线上的不清楚也将极大拖累公司的业绩表现。既然主营业务受到侵蚀,而芯片又是一个相对长期才能显效并带来营收的业务,加之路线之争也影响芯片的开发进程,比特大陆势必受到港交所上市适应性准则的挑战。

回顾李小加的说法,“过去通过A业务赚了几十亿美金,但突然说将来要做B业务,但还没有任何业绩。或者说B的业务模式更好,那我就觉得当初你拿来上市的A业务模式就没有持续性了”,至此,比特大陆到底能不能赴港IPO,答案已经非常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