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RWA热潮奔涌,全球数字资产流动规则谁主沉浮?

转载
19 小时前
11459
RWA研究院

文章转载来源:RWA研究院


从一度低迷到如今蓬勃发展,香港的金融市场仿佛经历了一场惊人的复兴。


从港股的火热上市潮到数字资产领域的政策推动,香港正逐渐成为全球RWA(现实世界资产)创新的“试验田”。


随着《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一这项瞄准全球率先实施的法币挂钩稳定币全面监管框架,以及《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和“LEAP”战略的深化,香港的数字资产生态热度空前。


政策驱动下,RWA赛道关注度激增:蚂蚁集团、京东科技等巨头加速探索布局,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将“RWA”列为战略关键词,概念股市场表现一度亮眼。


如今,正值全球资产数字化的关键时刻,香港的RWA市场正快速升温。


在这一过程中,香港将如何抓住机遇,成为全球RWA中心,推动现实资产的“上链出海”?我们该如何搭上香港RWA的时代快车?


我们通过采访多位业内领军人物,带你一窥他们对香港未来的深刻洞察,听他们如何看待香港的政策布局,如何看待RWA的全球化之路,以及香港是否真能成为全球RWA的中心



香港稳定币条例,对行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推动力?


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里,数字资产的讨论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自始至终都与全球资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史兴国先生,作为Paralism并行链创始人,CCF区块链专委委员,并且曾在中科院互联网实验室担任总工,他从一个深刻的视角剖析了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影响。


他提到:“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出台,正是香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回应,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它不仅为数字资产行业提供了确定性,还能有效吸引全球资本和创新资源。


尤其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香港的‘一国两制’优势无疑为RWA的全球化出海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条件。”


不仅如此,史兴国还进一步指出,香港作为“超级枢纽”,连接着中国内地的庞大资产与全球数字经济,这使得香港成为了最理想的RWA跳板。


而在他看来,RWA将彻底打破实物资产在流动性上的空间和时间限制,真正实现全球资产的配置与流通。


与此相呼应,高承实,密码学博士、安徽栈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与每个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稳定币》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视角:“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出台,为RWA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货币信任基石


通过稳定币作为链上资产的标价工具,RWA的流转、跨境融资、支付结算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突破。香港的法规优势,使其不仅能够吸引国际资本,还能推动香港作为全球RWA的枢纽。”


高承实进一步补充道,香港在将传统金融合规与数字资产创新相融合的过程中,正逐步引领全球金融市场的新格局,并为RWA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余驰宇,大成律所合伙人、Web3研究中心秘书长以及RWA研究院法律合规院副院长,则更加关注香港如何通过法律合规保障推动RWA的发展。


他指出:“香港的《稳定币条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合规框架,这不仅增强了市场对RWA的信任,还推动了跨境支付、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香港的普通法体系为RWA的跨境流转提供了法律支持,也使得全球资本的进入变得更加顺畅。”


RWA能否成为资产“出海”的新通道?


除了政策的引导,如何将RWA与全球市场对接,成为了业界热议的话题。


高承实认为,现实资产“上链出海”的核心在于路径选择。


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通过Token形式对基金、债券、房地产等链下资产进行链上发行;二是企业在链上基于合约现金流进行跨境融资,但由现实资产提供信用支撑;三是以稳定币为锚,建立高效的链上交易与清结算体系。


他指出:“香港正处于这三条路径的交汇点上,拥有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和国际信用环境,是当前资产链上化的最佳跳板之一。”


与此同时,李竞男,RWA研究院品牌IP院院长、以及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副理事长,也有着清晰的战略思考。


她提到:“RWA的未来,不仅仅是数字资产的技术突破,更是产业资产出海的关键。


中国的产业资产通过RWA,可以轻松跨越国界,实现全球流通。未来,RWA将成为中国品牌与全球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而香港正是这个纽带的最佳起点。”


跨境融资,香港能否成为数字资产桥头堡?


当谈到RWA如何与全球市场接轨时,赵永超,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部总监、研究院副院长,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思路。


他表示:“我们更倾向于通过‘RDA/RWA’的路径,先在上海完成资产上链与数据认证,再将这些资产的收益权转移到香港进行RWA发行。


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香港在底层资产确认方面的疑虑,还加快了香港市场RWA发行的步伐。”


对于赵永超来说,香港的优势在于其国际化的金融体系和合规框架,这让香港成为了推动RWA出海的最佳选择。


而在他看来,香港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场所,更是全球资本汇聚与资产流动的枢纽。


未来三年,RWA能否迎来规模化?


展望未来三年,五位嘉宾对RWA的规模化和香港在其中的角色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史兴国认为,RWA将在固定收益类资产、品牌资产和大宗原材料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而香港的政策优势,将使其成为全球RWA的核心中心。


高承实则指出,链上货币市场、跨境贸易与供应链金融等领域,预计会成为RWA的先行者。


他认为,只要香港保持其当前的创新魄力,三年内香港将成为全球RWA的“资产链上化的离岸中心”。


李竞男则将目光投向了股票代币化和综合金融资产代币化领域,认为这将是未来三年RWA爆发的关键。


而她特别强调香港能否成为全球科技金融中心的关键,还是要看其决心与政策的包容性。


赵永超提出,随着内地资产上链与香港RWA发行的配合,未来几年RWA将在跨境融资领域迎来快速发展,而香港将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引擎。


最后,余驰宇总结道,RWA将在短期内在固定收益类资产和供应链金融中迎来规模化,香港作为全球RWA中心的潜力,将逐步得到验证。




结语



从政策的强力推动到资本的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在RWA领域的优势显而易见。


这不再是蓝图上的构想,而是链上跳动的现实脉搏。当创新的火花遇上坚固的合规堡垒,一个属于数字金融的“东方星港”,正加速升空。


技术迭代,规则重塑,此刻的香港,正张开双臂——迎接全球资产的数字洪流,稳稳锚定未来金融宇宙的核心坐标。


看,世界财富的潮汐,正朝着维港,重新布线



作者:梁宇  利建钦   

编审:赵一丹



关于【RWA研究院】


RWA研究院由多位资深金融家、Web3从业者、产业创新者及技术专家联合发起,于2024年6月25日在香港正式发布(全称:RWA Research Institute,简写:RWARI)。


作为国际上最早成立的专业RWA研究机构之一,RWA研究院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简称RWA)领域,致力于推动传统金融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研究院为投资者与企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实物资产的数字化与代币化,搭建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之间的桥梁。


RWA研究院的核心使命是结合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助力企业实现资产数字化转型,为全球合规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战略协同。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联合国际机构举办全球产业峰会,探索多领域应用场景,为高质量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5月,RWA研究院联合中国搜索、中电数字场景科技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发起成立“中国RWA产业智库”,聚焦资产数字化领域的全球合规化发展。智库通过三大核心方向赋能实体经济:一是牵头编制《RWA项目评价标准》等国际协作规范;二是构建“资产上链一跨境流通一全球交易”数字化服务链,融合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三是以香港、深圳为枢纽搭建跨境合规通道,推动绿色金融与跨境投融资创新。同时,智库依托“双链融合架构”(国家级联盟链与跨链协议协同机制)强化技术自主性与数据安全,深化跨境协作与合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