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碳链价值 作者:蒙特卡洛
治理是区块链世界绕不开的问题,也是区块链发展中的难题。治理方式之争,长期以来都未曾停歇,因为治理问题,比特币分叉出BCH,也同样因为治理问题BCH分叉出BSV,每次都引发了市场动荡以及社区分裂。本文不从内部寻找治理失效的原因,而尝试从外部角度探讨治理失效的根本原因。
治理一直是区块链项目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最近召开的杭州区块链峰会上面,很多大佬就从各方面谈到了治理的问题。
其实对于治理,目前行业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上的定义。很多人想到治理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想到算力大战、硬分叉、拉票、贿选之类的词汇,要么就陷入POW和POS哪种共识机制的治理更加有效之类的问题当中去,这篇文章算是我对于治理问题的系统思考。
1、权力的分散
既然谈到治理,先要搞清楚治理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
治理这个词在公司法里,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在原来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里是没有治理这个词的,反正利益相关者就那么几个人,老板一拍桌子,事情就这么决定了,公司大小事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没什么治理不治理的问题。
当公司的规模逐渐变大,比如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的时候,这个时候利益相关者多了起来,而且公司又面临所有权和决策权的分离,这个时候权力如何划分,权力之间如何制衡,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就重要了起来,于是出现了治理的问题。
这就是治理问题的起源——权力的分散产生治理问题!
当权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只有管理的问题,没有治理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理解:中心化程度越高,越侧重管理;去中心化程度越高,越侧重治理。
通证经济相比于上市公司,它的经济体系更加开放,权力更加分散,利益相关者更多,所以治理问题的重要性才会日渐凸显。
2、在权力分散下做决策
虽然大家对治理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一般当我们说到治理的时候,治理可能包含以下几层具体的含义,一般是三个方面:权力的分配、权力的相互制约、利益的分配。
但是不管是权力的分配,还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还是实际利益的分配,都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决策,都是以决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决策是如何做出来的?谁提议,谁表决?谁有权提出决议?怎么样算通过?等等,这些就是治理的具体内容。
所以,我个人对治理的定义是:
所谓治理,就是在权力分散的情况下如何做决策。
一方面,治理不是为了请客吃饭,而是为了做决策;另一方面,治理是在权力分散的情况下做决策。
权力分散会带来很多实际的困难。现实当中最常见的情况,比如美国大选,一人一票,权力算是非常分散了,但是付出的代价是选举需要持续很长时间,投票的过程非常漫长。
区块链项目也是一样,以EOS的投票为例,EOS的持有人可以投票选超级节点,但是操作过程非常复杂,而且最终的投票参与率也极低。
3、初始规则很重要
一般的区块链项目,在融资的时候都会制订一个初始规则,这个初始规则里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代币数量、代币增发情况、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持币结构、未来销毁情况、代币使用场景、公司投票机制、决策机制等等。
初始规则很重要,初始规则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续治理的难度。初始规则制定的越完备,后续需要调整的地方就越少,治理难度就相对越小;初始规则越简陋,后续越要调整的地方越多,治理的难度指数上升。
初始规则虽然重要,但是没有一项初始规则是完美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也是不停变化的,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竞争对手不停的发展,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规则与时俱进。
中本聪的比特币规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设计的尽可能的完善了,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设计的尽可能的精简,白皮书整个才8页,结构逻辑也非常清晰。即使这么完美这么精简的规则,在后续的发展当中以及高速变化的商业竞争环境当中,也显示出了不适应,也搞出了扩容、硬分叉、闪电网络等一系列问题,也必须不断的调整优化。
4、争夺规则修改权
大部分人是没机会参与初始规则的制订的,当你接触到项目的时候,初始规则就已经定好了。如果你参与ICO融资,或者持有某个项目的代币,其实就相当于你默认了它的初始规则。
既然我们上面说到初始规则不可能完美,那么后续迟早就会涉及到对规则的修改。
在中心化情况下,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修改就修改了,老板一拍板的事,老板高兴的话甚至可以朝令夕改,一天改三五次都行。
但是在去中心化情况下,在权力分散的情况下,对规则的修改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各方的意见永远无法统一,如果真的采用算力投票,或者Token投票方式,效率又极为低下。
而且区块链行业还有一些特殊性,区块链行业流行一句话,叫做“代码即法律”,也就是说不管是权力的分配、权力的相互制约、利益的分配,其规则都是以代码形式存在的,所以区块链行业的治理也具体的体现在于对原有代码/规则的修改。
可以这么说,在区块链项目里,谁获得了代码的修改权,也就是相当于获得了规则的修改权,谁就能获得背后的权力和利益。
5、公平与效率
当我们在POW和POS哪种共识机制更好的问题上讨论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其实在潜意识里是默认了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最好的共识机制,而我们的目的是找到它。但是这个前提是错误的,共识机制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因为我们要的根本不是共识机制,我们要的是实现某种功能。如果这种功能不需要共识机制就能完成,那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共识机制;如果某种共识机制能够帮我们更好的实现这种功能的,那么对这个项目而言,这就是更适合的共识机制。
整体说来,所有的共识机制都是在公平性与效率之间做选择,这一块我看到肖风老师在杭州区块链峰会上的演讲里说的很好:
共识算法是一个区间的概念。我们在强调去中心化,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去中心化也是在强调公平。去中心化强调公平,中心化某种程度上是强调效率,所以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区块链才有,过去一百年、两百年,整个人类社会一直在这之间摇摆,不可调和。
所以我说我们要明白的是当区块链要真正落地到不同的商业应用场景的时候,不同的商业应用场景对公平和效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场景需要极端的追求公平,那么我们可以用极端的去中心化的方式帮他实现;如果他是极端追求效率,那我们就必须用中心化的方法来帮助他实现,这只是商业目的而已。
6、最终是人与人的博弈
治理的底层,虽然是共识机制、规则这些东西组成,但是到最后,所有的治理总会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规则是客体,人是主体;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论你采用的是POW还是POS,区别并不大。因为共识机制只是决定了人与人围绕什么进行博弈而已。如果你采用POW,那么人与人之间是围绕算力进行博弈;如果你采用的是POS,那么人与人之间是围绕着投票进行博弈。
中国古话叫做:“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店”和“客”的权力并没有绝对,主要就看谁的影响力大,看谁能够在最终的博弈当中胜出。
在一个去中心化的治理体系内,没有一个人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人手上都握着一部分的权利,但单独每一部分权力都没有办法决定事情的走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影响力范围内对事情起着推动作用,这是一个内外部不停的演化,共同博弈的过程。
这个博弈的过程就是去中心化系统做决定的过程,博弈的结果就是去中心化系统最后选定的方向!
我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好像还挺形象的:
就好像几个人玩斗地主,一个人拿到了大王,OK,大王很厉害; 另外一个人拿到了小王,OK,小王也厉害; 第三个人拿到了三个2,OK,三个2也是很大的牌;
每个人的牌都很大,但是大小王3个2本身并不足以保证你赢下这一局,最终谁赢谁输要看怎么打。你需要根据牌整体的结构来决定打法,根据你对手的情况加以变化。
如果你每把都是大小王、4个2加顺子这种必赢的牌在手,那你这扑克里肯定有诈,别人也就不会跟你玩了。
也就是说,虽然牌的大小本身很重要,但是这个博弈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关键。
最终这一切都要靠博弈!
7、核心是无法可依
很多人认为区块链项目治理当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共识机制的选择,以及一些具体执行上的问题,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区块链项目治理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是来源于内部,而是来源于外部。
当年BCH的BSV的算力大战,原本双方是同一战线的,在大方向上根本没有分歧,只是在具体推进速度上有一些分歧,但这是完全可以协商的问题,不过最终双方却分裂了,而且还引起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价格动荡。
问题已经很明显了,即使双方没有大分歧,只有小的意见不统一,仍然无法通过治理解决,最终的解决方式仍然显得很原始和顺心所欲;POS也是一样,很多POS项目的规则一改再改,甚至连白皮书都是一改再改,而普通持币者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治理真正的问题不是共识机制的选择以及权力的分配之类的问题,而是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可以执行,没有法律可以依据。
就像上市公司,你上市之前要接受一整套标准化流程的审核,既有公司历史沿革方面的,也有法律上面的,有专利上面的,有财务上面的,也有人员上面的,公司上市之后你得定期披露财务报告的,接受第三方审计,还得接受持续的券商督查,更不用提背后还有证券法和公司法在督促。
在这种有标准化的流程和严格的法律约束之下,治理才有用武之地;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和严格的法律约束,治理这个词不过是名存实亡。
目前区块链世界还处在“法外之地”,既无标准化的治理流程,也没有强制信息披露之类的约束,更没有法律法规则可以依靠,完全凭项目方的自我约束,这时候谈治理是没意义的。即使有所谓的治理,也会变成无边无际的攻讦和扯皮。
8、治理为场景服务
我们一说到治理,很容易就想到围绕工作量证明POW、POS、DPOS等共识机制的治理,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共识机制的鄙视链:POW嘲讽POS,POS嘲讽DPOS,POW、POS、DPOS共同嘲讽PBFT。。。
我们的思维大可不必拘泥于此,治理应该是一个高度灵活的东西,在遵守相应的规则和法律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灵活越灵活越好。
治理是为项目服务的,项目是满足真实社会需求的,社会真实需求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治理机制也可以千变万化,不必拘泥。
不是说别人用算力投票,你就一定要用算力投票;不是说别人玩锁仓你就一定要玩锁仓;不是说别人搞节点你就一定要搞节点。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你的治理机制不是要跟别人看齐,而是应该高度服务于你的业务和应用场景。
9、总结
a. 权力的分散产生治理的问题;
b. 所谓治理,就是在权力分散的情况下如何做决策;
c. 初始规则很重要,但没有一项初始规则能够适应所有场景;
d. 治理的焦点,是各方争夺规则的修改权;
e. 所有的治理方案都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选择;
f. 治理最终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g. 目前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无法可依,而不是共识机制的选择;
h. 治理不必僵化,治理是为场景服务的。
来源:碳链价值
发布人:花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