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实:做链改项目,想不清楚一定不会成功

原创
2214 天前
15990

有道是:有道而乏术者不能发挥其所长,精于术而乏道者亦不能长久,精于术而明道者乃高人也!今日我们要采访的这位高人,是高承实博士。

高承实,密码学博士、计算机副教授,CCF区块链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区块链:下一个产业时代》作者,链圈(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多家区块链公司战略咨询顾问、技术顾问。

高博士认为区块链项目的发展需要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他在道的层面将人类对经济和社会的治理方式分为组织管理和自发运行,将具体的应用工具称之为术,具体包括方法、手段、技术(分布式账本)、通证激励、联盟生态构建等。在道的层面,组织管理是计划,自发运行更多是市场。计划不是以往基于统一的机械式的设计,而必须是深入具体场景的智能合约设计,需要实现对组织管理行为的优化;而通证的激励设计则要实现经济体公转+个体自转,加速经济体系流转流通。

没有好产品,只有激励是不持久的

提及最近比较热门的链改话题,高博士表示,“很多人都在产业链的下游,或者在需求侧,试图通过对消费者的通证激励,产生不同以往的效果。事实上没有好的产品,或产品本身没有更好的粘性,只是在需求侧或者客户端试图通过通证的激励实现系统的加速运转,是不持久的。”

高博士解释,通证经济说直白一些,就是实现对每个个体的行为的激励和惩罚,在传统模式下我们可以大体理解为积分,但不同产品的积分却有着不同的效果。例如微信抢红包,你明明知道你可能只抢到几分钱,甚至1分钱,但你也会去参与,尽管你的时间付出、流量付出、电量付出等成本远远超过你的收益。我们每个人的电话卡也都是有积分设计的,也可以在后台商城上兑换商品,但很少人会去使用。这就是由于产品属性不同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好产品是做链改的前提,没有好产品这个“1”,后面做再多激励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链改道路上,需求侧与供给侧需并重

高博士把好的产品定义为链改的供给侧。他认为除了需求侧,我们更要关注供给侧,也就是产品本身。好的产品包括了品质好、定位精准、与同类产品差异明显、能通过长尾效应实现用户聚集等属性。需求侧则是通证激励,无论是激励还是惩罚,其目的都是要实现生态系统自驱动自组织。

区块链分布式记账账本技术是工具端,它将供给侧和需求侧链接在一起,通过分布式、点到点、可追溯、代码公开等技术层面的工具和手段实现由供给侧到需求侧的效益放大、产品增信,以及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实时反馈、自我迭代、自我更新。

通证激励和消费商概念形成,是区块链好产品两阶段节点设计要素

任何产品设计大体都会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想法到产品原型,第二个阶段则是由产品原型到产品成熟和大模型推广应用。从链改和区块链好产品设计的角度,在由想法到产品形成阶段,需要强化通证的激励机制,通证激励需要遍布产品研发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每个节点,也要面向所有参与者,无论是员工还是潜在的消费者。

在从产品原型到产品成熟和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这个阶段消费商概念的建立到消费商群体形成是最核心的节点。什么是消费商?在互联网情况下,用户可以免费使用360、百度地图等软件,但产品设计者已经将用户设计为产品的一部分,即通过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用户将相关数据反馈回去帮助设计方优化产品,同时用户又将好的产品体验传播出去。在区块链背景下,需要做到的是,用户不仅付费使用产品,还要将付费用户也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形成产品数据反馈机制,同时还需要激励用户将其使用的良好体验广泛传播,形成广泛意义上的销售概念。消费商概念的建立以及消费商群体的形成是区块链产品设计最为重要的,消费商在区块链体系里不仅是区块链产品价值的体现和载体,更要达到消费即销售、流通即升值的目的。

区块链产品属性定位了社群属性

产品属性决定了产品所附属的社群的基础和社区的定位,即你的产品是为哪些人服务的。工具端的区块链技术实现社区内部的信任增强。在需求侧则通过通证刺激,实现社群的自我迭代、自我组织、自动吸附和自动触发。

在区块链产品设计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产品由想法到原型阶段,也是对应社区初步形成阶段。基于所有可能的场景,需要吸附的社群至少包括了研发者社群、投资者社群、初始用户社群。第二阶段也就是产品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阶段,也是社群逐步成熟、升级、壮大的过程。从社区的属性来说,最主要的还是从用户社群到消费商社群的升级迭代和发展成熟。

区块链解决企业和行业痛点,提升整体效率

高博士认为,做链改,我们也需要对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和技术逻辑有清晰的认知。相较于传统的C端产品依靠获取用户流量和规模取胜,区块链的技术体系架构决定了区块链产品需要解决的更多是行业流程的改造,至少是面向B端或是面向一个行业,它通过对业务流程再造,解决企业和行业痛点,提升整体效率,而并非提升个别节点的单点效率。

C端的产品逻辑是自下向上的,区块链的产品逻辑是自上向下。C端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区块链则是业务流程的再造,通过数据的相关节点分发达到一致协同,解决中央节点的信息防篡改问题。

区块链系统可以解决线上数据和身份真实问题,但无法解决线上线下数据一致性问题,也无法解决线下数据及实物的真实性问题。同时区块链也不能解决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至少目前阶段,区块链系统不适用于高并发和大数据场景。这是区块链在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尊重技术,尊重事实。

做一个明道且精于术之人,或者组合成这样一个团队,想清楚了再干。也许想清楚了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想清楚这里面的任一环节,链改肯定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