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日、韩区块链生态差异

转载
2206 天前
11363
链天下
区块链没有国界,但是区块链在各个国家的布局不同,通过中、日、韩三国区块链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把握中、日、韩区块链生态特点。

来源 | 链天下

文 | 燚言堂


区块链无国界的属性,必然不会囿于某一国家的地理边界。全球化角度、国际化视野无疑会对区块链的认知提供不小的裨益。目前,区块链进入蓄力期,不复年初的繁华,却恰好是一次重新审视区块链,洞悉其全貌的难得良机。

本文就中、日、韩三国区块链发展现状进行对比,以呈现一个更为清晰的全球区块链市场。

币市政策

中国:去年9月4日,是区块链行业整顿的标志性日子,中国全面禁止所有加密货币的交易。时至今日,同样没有丝毫放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不允许,所以,可谓没有监管。

日本:和法定货币一样,比特币是一种合法的支付手段,从这点来看,日本对加密货币的开放程度可想而知。日本监管机构通过彻底的“反洗钱(AML)”和“了解客户(KYC)”的合规检查,对该行业进行监管。

韩国: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从夏季的合法化,监管日益严格,外汇管制、反洗钱政策、征税体系的提出等如一盆凉水泼向数字货币市场。然而,在韩国民众的抗议之下,特别是韩国普通投资者的热情“烘烤”下,韩国监管方面正在向投资者倾斜。

企业接受度

中国:对于区块链,从BATJ、华为等巨头,到中小创业团队对区块链的热情有目共睹,在不触及红线的情况下,均在用token、积分、票改等方式实现自身的转型,只因担心错过机遇。

日本:据日本法律界人士介绍,日本的传统生产型企业与区块链技术融合中,显得比较迟钝,少有企业做出积极反映。而互联网企业或互联网投资机构则明显站在分水岭的另一端,对于区块链的反映迅速而积极。

韩国:韩国数字货币投资基金董事长郑周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国的区块链行业目前比中国落后两年左右,并且这一观点被频繁使用。韩国目前还没有孵化器,项目与项目之间缺乏连接性,整个生态还不健全,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资本

中国:国内的资本,不论是传统VC,还是Token Fund,虽然现阶段较为冷静,但前期的疯狂表明,国内的资本对于区块链的热情相当高。目的呢,有的自然是为了割韭菜,而更多考虑的是退出机制较为便利,更多的资本是不想错过区块链的红利。

日本:日本的软银、金融巨头SBI等可以说是区块链代表性的投资机构,覆盖了包括交易所、汇款、银行区块链联盟、区块链解决方案等多个赛道。但很明显,日本的投资机构更偏重于对现有生产体系在服务方面的改进,同时,由于对区块链认知方面的有限性,也仅仅限于有限的几家投资机构在进行区块链投资。

韩国:相对而言,韩国在政策方面的宽松式管理,以及政府本身对区块链的投入,让韩国成为众多资金关注的国家。2018年6月,韩国科技与通信部发布《区块链技术发展策略》,2022年前筹集2300亿韩元的资金,约合14亿人民币,志在培养10000名区块链行业专业人才和100家公司。8月,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部长金东兖表示,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大数据、区块链、共享经济、人工智能、氢经济等领域投资9~10万亿韩元。区块链成为仅次于大数据的第二大科技领域,可见韩国政府对区块链的重视。感受到韩国政府的热情,包括中国的资本方例如火币、比特大陆、节点资本等机构单位,都表达了在韩国投资的意愿。

民众

中国:最初的热情,已经在屡次被教育的历程中渐渐冷却,认栽的成了佛系,不甘心赔钱的继续与行情博弈,赚了钱的老韭菜则乐在其中。无论哪一种在寒冬中,都有了理性思考区块链、加密货币的时间。但相对而言,与炒股相似,参与其中的毕竟是少数人。

日本: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踏实、务实的作风,投机心理很轻,投资心态比较重,即便有所投入,也是建立在对区块链知识,以及项目本身深刻的研究基础之上。

韩国:据统计,去年及今年上半年,韩国“币民”人数达350~400万,约占韩国全部人口的8%。从中可见人们对加密货币的热情。但也建立在韩国股票、房产、债券等投资市场相对成熟的前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