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来源: BlockBooster
作者: @BlazingKevin_ ,the Researcher at BlockBooster
RWA的叙事已经持续多年,大家都知道它有广阔的上限,美好的叙事,可能带来Crypto行业未曾见过的增量资金。但“雷声大雨点小”却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场的直观感受。高门槛、长周期让Crypto里的RWA成为机构的游戏——资金进来了,但却仅仅停留在进来了。原因是在于Crypto想要享受RWA的增量资金,就必须接受对应的游戏规则,“增量”阴影下的监管与法规让Crypto的RWA脱离了群众,被束之高阁。
首先回答为什么要在RWA赛道做基础设施? 原因有三:1. RWA的细分赛道过于碎片化:房地产资产、艺术收藏品、证券型资产、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等等,在不同平台之间移动的学习以及交易成本太高;链下合规背书难度高,对于不同的物理映射资产,用户需要分别对其持有信任假设,市场上紧缺整合专业机构的背书平台;监管与法律框架的相关风险,这是最容易理解也较难攻克的阻碍。Plume以Infra的形式,对于上述痛点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详见下文。
其次,回答只有做出基础设施后才能实现的产品护城河是什么?如果Plume只是做发币与合规平台,那么只完成了它对于RWAFi的第一步畅想,Plume在做好整套框架的前提下,结合链的优势,把RWA和DeFi结合,打破传统金融类RWA 项目低交易量、低关注的困境。怎么打破?把RWA 资产的入门门槛降低——用户在Plume钱包中就能开始各种收益类操作;提高安全性——Plume以模块化的思维灵活对应监管要求,高安全性叠加低门槛,让Plume对加密存量用户开始具有吸引力,并且有潜力把上述进入Crypto的低流动性存量红利转化为用户玩得着的链上高流动性资产。Plume的核心诉求是吸引机构到一个繁荣的生态里来。因此,对于如何定义这个繁荣,Plume给出的答案是提供真实收益和真实用例。Memecoin叙事落幕后,寻找行业中具有真实收益的PMF是所有IQ100玩家的共识。这也是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回归长期主义时,投资人的关注点。
进入Plume基本面梳理前的最后一问,RWAFi对比DeFi存在优势吗?为了实现这些优势,需要承担哪些风险?DeFi的收益类型是内生收益,三种Ponzi盘的逻辑能够覆盖大多数DeFi协议,即这些收益在一个封闭循环系统中产生和传递,Crypto玩家面对DeFi协议时下意识会思考谁来接盘?卖给谁?应该给买的人描绘什么样的美好逻辑? 这些潜意识思维方式是由收益率的客观波动性以及Ponzi设计的代币模型总会在某一刻崩盘而导致的。RWA和DeFi的结合,打破了内生收益局限,在提高RWA资产自身流动性的前提下,以借贷和质押等操作获得额外收益,让真实资产获得DeFi助力,也为DeFi收益夯实了价值基础。
关于Plume基本面的介绍不少,我就顺着“真实资产和真实收益”的一个脉络为大家简单梳理。
首先是Plume的资产管理分类。Plume是RWA基础设施,并且管理平台上的RWA资产,首批180+生态项目,12.5亿资产管理规模。从资产管理类型的角度来说,有三类。分别是:
收藏品:球鞋、宝可梦卡牌、手表、葡萄酒和艺术品
另类资产:私募信贷、房地产或绿色能源项目
金融工具:股票或公司债券
其次回顾RWA资产痛点:许多RWA项目在将资产上链时,会以一种使其流动性变差的方式过度限制来实现合规化,比如要求 KYC、设置 3–5 年的锁仓期,或者只提供 3–5% 的低收益。
对此,Plume的解决方式是不仅仅停留在将物理或合成资产带到链上进行代币化,而是更进一步,让这些资产变得有用。通过收益类资产带来真实收益,通过现有市场引入真实用户。
为了服务这个目标,Plume在资产上链时就做出改变,确定发行形式:NFT还是代币亦或是组合资产的形式。通过合理的产品塑形,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提高收益,并降低风险。买入这些资产能够获得10-20%的稳定币年收益率,且额外获得协议的原生代币和Plume激励。
为了让这套架构跑起来,Plume的四个主要套件起着重要作用,分别是:
标记化代币发行系Arc;
RWA 赛道的专用预言机Nexus;
聚合资产管理公工具并整合不同代币标准以及其他链上DeFi可组合性的智能钱包Passport;
通过镜像后的YieldToken,让用户可以无需许可地获取机构级 RWA 收益的跨链桥SkyLink。
因此Plume为了吸引机构入场的大前提即构建一个繁荣的RWA公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势必要吸引加密原生用户,Plume提供两大类偏好资产领域:首先是收益生成类资产,比如绿色能源项目,安全且稳定,但是从官网的生态列表里发现,绿色能源项目没有太多可以参与的,有些开放太阳能资产通道的项目需要锁定5-10年。第二类是交易和投机型用户,Plume认为针对球鞋或者卡片的炒作是一个广泛需求,因此对于这类资产,plume提供扫货,抵押借贷,资产合成的交易方式。
对于安全性和完整性,分为物理资产和收益资产来讨论,物理资产的代币化将物理资产存放在安全的地点,并在链上铸造该资产的代币化版本;收益类资产会直接与设备集成,例如直接与太阳能设备进行集成。
最后是监管与法律要求,为了应对不同地区,不同的监管要求。Plume的做法是依赖对应的合作伙伴,灵活切换牌照来对应。
Plume的基本面讲完了,能够看出它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是完备的,符合监管的法律要求;提供从开发到运营的全套解决方案,让物理资产发币路径顺畅;币安投资后占据RWA基础设施的龙头位置,RWA热点回来后,$PLUME被炒作的机率高;RWAFi 的叙事炒作进入视野中,具有真实收益的真实资产给Crypto增加了新的气质与想象空间。
RWA在Crypto行业里的终极追求是增量,资金的增量,用户的增量。Plume以基础设施形式提供最底层支持的 RWAfi 公链平台,只要未来RWA赛道市值稳定升高,Plume都有很高预期能率先完成价值捕获。Plume的核心用户是机构和DeFi协议,因此瞄准的是绝大部分的资金增量,Web2机构可以通过 Plume 完备的基础设施,将传统资产丝滑转型为Crypto可操作的RWA资产,并于对应DeFi玩法结合,降低开发与迁移导致的摩擦,实现加速迭代。
但是缺点也对应而生的,Plume看上去有180多个生态项目,但这个数据接近半年没有增长,首发生态看上去plume打完了手上所有的牌,生态实际活跃情况不容乐观。Plume看上去是一个合规完备的壳子,可以让机构顺利接入,让现有DeFi协议无缝迁移。Plume是一个需要关注基本面的项目,因为它是基础设施。但是最近一年来,市场谈基础设施色变,大量空洞的基础设施在发币之后就成了鬼城,在抛开筹码分析的前提下,基础设施的标签是Plume的特色,也可能成为散户产生抗拒的源头。
Plume是RWA赛道最可靠的价值捕获吗?当前可能是,但是未来很大可能被替换。RWA的意义在于增量,资金的增量,用户的增量。Plume在增量资金的吸引力上目前有说服力,但是对于用户的增量却不一定。回到Plume偏好的资产领域收益生成类的真实用例,比如电厂油井,其次是交易投机类的,球鞋,体育明星卡,这两周资产是否真的有上链的必要,这种需求性没有被证明,实际上Plume当前运作起来的协议大多以美债为主。Plume的偏好资产领域没有被证明,在美债链上产品的竞争力不一定充分。
其次,用户爆炸式的增量,产品的使用模式一定是简单的,对于债券、私募信贷、房地产等资产对于大部分散户来说,比较遥远,花费的时间成本与预期利益并不对等。其次,这类资产的发行主体也相对受限,Plume想要吸引这一类资产来到平台上的难度很大,其中涉及资源合作,法律条款等各方面的摩擦。因此,这么一看,Plume实际可用的资产类别就非常单一了:绿色能源项目、NFT类的卡片资产、美债。三类资产似乎都无法吸引大规模散户参与。因此,吸引用户增量的RWA赛道必然另有其人。美股上链是To C 核心的场景,如@Wuhuoqiu 所说,把一项资产针对之前没有渠道购买的用户通过链上来打通,是个从 0 到 1 的过程。
RWA的前景广阔,但专门对应传统资产管理和打通链上流通性的的 基础设施却屈指可数。Plume是一个RWA赛道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垂直的全栈式架构。总结来说,Plume提供现实资产上链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凭证,上链的RWA资产不再碎片化,通过Plume的钱包可以参与DeFi应用,如yield farming,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RWA资产在不同的地区的监管风险进行完全覆盖,并且让生态应用享受平台广泛用户基础的天然流量。这是Plume垂直架构的定义,它的相对完整性是市场中稀缺的,因为对于ToB的RWA资产来说,要想真正把RWA资产和DeFi玩法融合,高完整性的网络架构、丰富且完善的生态结构,丝滑的开发套件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对散户来说,Plume提供的RWA资产种类吸引力可能不足,但这已经是市场中RWA infra的天花板了。所以,Plume的终极目标客户群体是机构,从下至上打造针对传统资产 的全生命周期RWA资产化的服务,垂直架构吸引的生态以及激励吸引的用户都是为了吸引更多顶级机构的垫脚石。
在链上美股或者其他创新RWA产品出现之前,Plume背靠币安投资得到Buff,利用RWAFi的聚合效应,可以成为RWA 赛道的Infra龙头,。Plume的价值捕获来自于叙事进程的加速,因此,买入或者参与Plume应该持有以上合理的预期。
来源:BlockBooster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