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春藤精英到阶下囚,加密人物丑闻频发责任在「名校情节」?

转载
161 天前
9062
Techub News

文章转载来源: Techub News

撰文:Muyao Shen,彭博社

编译:Yangz,Techub News

似乎每当加密货币行业出现丑闻时,涉案者大都有着常春藤联盟大学或其他名校学位。本文简单整理了加密货币行业的「脏衣篓」,翻出了好多名校 T 恤。

就在本周,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 Nader Al-Naji 因涉嫌电信诈骗被捕,该案与其创办的 BitClout 加密社交媒体平台有关。5 月,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 Anton Peraire-Bueno 和 James Peraire-Bueno 兄弟俩因涉嫌利用以太坊漏洞窃取 2500 万美元加密货币被捕。

斯坦福大学毕业生 Do Kwon 因其在 2022 年 TerraUSD 稳定币崩盘中的领导角色被关进黑山监狱。而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 Su Zhu 和 Kyle Davies 创建的对冲基金导致多家加密借贷公司破产。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 Sam Bankman-Fried,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他组建了由斯坦福大学等其他名校专业人士构成的加密货币团队 FTX。

为何行业内这么多丑闻都与名校有着联系?是行业本就求贤若渴,习惯性地直接向名校毕业生发放「通关文牒」?还是,这些名校鼓励其校友激进冒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触犯法律?也许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普林斯顿大学校友)所说的那样,这些来自名校的加密货币创业者通常以「天才」自居,认为自己不会失败。

是的,说到名牌大学,其实社会各界对其的批评并不少。一般来说,这类院校往往被视为与现实脱节的象牙塔。而对声望的过分强调会导致学生高估自己的身份,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 SBF;摄影师:Angus Mordant/Bloomberg

对于这种现象,加密货币的行业文化应负起责任吗?加密货币行业似乎非常倾向于提拔那些有着完美简历的人,而这些人往往来自顶尖学府。的确,加密货币行业面临许多技术挑战,需要名校出身的人才。但是,对该行业的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加密货币并不完全等同于技术。它也是金融、游戏、艺术和文化。

该行业对名校的吸引力也凸显了自 2008 年比特币被创造以来该行业文化的巨大转变。最初的加密朋克根源和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理想已经演变成一种越来越由精英和华尔街主导的文化。

即使是那些没有被指控有不法行为的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行业履历也带有硅谷或华尔街的味道,而不是加密货币早期的草根文化。Galaxy Digital 的 Michael Novogratz、ConsenSys 的 Joseph Lubin 和 Pantera Capital 的 Dan Morehead 都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Gemini 创始人 Tyler Winklevoss 和 Cameron Winklevoss 则毕业于哈佛大学,而 Ripple Labs 的 Brad Garlinghouse 也在哈佛获得了硕士学位。丑闻,Paradigm 的 Matt Huang 和 MicroStrategy 的 Michael Saylor 上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而 Arthur Hayes 曾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行业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然而,也许错不在名校,而在行业本身及其往往懒于尽职调查的做法。

区块链初创公司 MegaETH 的联合创始人,哈佛商学院毕业生 Shuyao Kong 表示:「加密货币行业缺乏普遍的尽职调查」,这就是问题所在。「在牛市期间,各种背景的创始人都很容易获得资金,而那些名校出身的创始人自然会吸引更多关注、获取更多流动性。然而,在他们搞砸的时候,对行业造成的破坏自然也不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