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必投投 作者:钟晶晶
乐清女孩被害事件发生在滴滴空姐被害案的整改期内,激起公愤。目前滴滴公司发出了2篇公开声明。
发稿前的几分钟,程维、柳青终于发出道歉声明,截图如下:
而此前公司创始人程维一直未出面,从危机公关处理的角度而言,程维未出面,让公众觉得事情对于滴滴而言还未上升到最高等级。
有人问,从前正规出租车公司的刑事案件也很多,为什么此次滴滴事件引发反击声浪如此之大,甚至开始掀起卸载浪潮。
网络去中心化或者多中心化传播显然让这样的互联网独角兽公司与少女被害案伴随着人们的情绪被几何数级放大,不断被扒出的滴滴过往也更让人愤怒难平。
那个曾经的共享经济模范生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今天的庞然大物的?
滴滴诞生于2014年,为了让更多司机的使用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加油站招揽司机下载使用。此后,在资本助力下,滴滴快速发展,2014年-2016年滴滴合并了快的,击退了Uber,独步天下,网约车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了90%以上。
不禁让人好奇,当年滴滴并购UBER怎么躲过了《反垄断法》的监管。
滴滴的每一步都见证着资本的力量。几年前的经典之作《从0到1》里陈述的事实,一个企业的最大的诉求就是最后要垄断。经历过17轮融资,滴滴融资总额达200亿美元。
经过多轮融资,腾讯背后站的除了BAT资本,还有多路国家队资本、平安、招行、民航、中信、各路大鳄、苹果、Uber。
据全天候科技的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的交易总额达到250-270亿美元,但是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资本静待的只是滴滴IPO上市。
无怪乎有人指出,滴滴并不是一家企业,而只是在玩资本游戏。
如果它还是一家企业就会担心用户的反馈,担心自己的生死存亡,然而当它基本已垄断市场,用户对于它已无太大意义,作为用户你已几乎已经无路可选。
这也难怪,年初美团在上海开始发起网约车业务时,用户和司机、媒体都是一种欢欣鼓舞的态度。
如果监管严格,它也会有所忌惮。但滴滴却还在拒绝监管,28日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富民透露,滴滴一直拒绝数据接入监管。
这几天媒体接连报道出滴滴客服服务低劣,为了减少成本,服务僵化,尽管将投诉减少提升至需要特别处理的优先等级。整改期间将顺风车的时间增加,更不用说这些天被用户拔出的带有明显性导向的顺风车海报:
滴滴宣传海报
甚至程维本人也抱怨过叫不到顺风车,随后被顺风车负责人建议改成一个美女头像再试试看。
一边是巨大的市场体量,一边又是一天200万的客服和咨询电话,以及臣妾各种做不到。 信息披露的越多,就会让人看得越清楚,在对用户安全、接受监管和公司利益最大化之间,滴滴毫无保留的选择了后者。
滴滴客服 截图
当屠龙者变成了下一条恶龙,新一轮的反抗又会开始。 滴滴只是互联网+外套下的新垄断,而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共享经济。
未来可能会诞生一家真正共享经济模型下的滴滴吗?
原腾讯副总裁、互联网思想家吴军在一次关于区块链的分享中讲到区块链是一次生产关系的改变,他举了滴滴的例子。
“今天,咱们说中国有好几家独角兽,滴滴是一家。滴滴怎么起来的?你说风险投资给它投的,没有司机愿意接单,没有人去打车,起不来的。其实前一千个愿意接单的司机和前一万个愿意打车的人,其实对滴滴的起步贡献很大。但是滴滴起来以后,它的员工可能也分到期权,也挣到钱了,你要是前一千个人,不管是出租车司机也好,还是乘客也好,你是一分钱分不着的。因为没法记录你的贡献,这贡献没法算,而且你打了多少次车,该给你多少奖励,也没法算,因为没法跟踪。区块链出来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贡献,每个人的行为,你打一次车就是一个智能合约,这个事是可以跟踪的。”
当然这只是吴军描述的理想状态。具体而言,一个完美的区块链滴滴是这样解构滴滴的:
1、Token经济,用户的参与贡献将被记录,贡献越多获得的token越多,相当于持有公司的股票越多;
2、司机与乘客可以直接交易,去除中心化高额的抽成;
3、个人真实数据确权上链,同时在交易中,在互相同意的情况下对外开放,保证信息安全。
但从目前区块链底层技术而言,创造一个区块链版的滴滴几乎目前是完全不可能的,毕竟仅仅一个流行的以太猫游戏就让以太坊拥堵不堪。除此之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区块链版滴滴还要越过如下四道关:网约车政策关;网约车安全关;线下推广关;四是代币合法关。
滴滴曾经的竞争对手,来自快的的陈伟星5月份也提出了一个“打车链”,构建一个真正由消费者和劳动者构建的平台,不过继而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陈伟星与李笑来的嘴战,互相揭露对方是骗子,至于打车链的其他信息倒是并没有人关注。
陈伟星朋友圈截图
“市场好的时候,币圈太好赚钱,很多项目大多数都在做营销,没有人有难心真正落实到技术上。” 市场分析人士称。
区块链确实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但要让垄断的中心自我解构几乎是不可能的。
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二月份就有人发出“区块链杀死滴滴”的声音
回到滴滴的客服问题, 从个人信息溯源的角度,区块链是否可以提供些思路呢?
网约车行业是一个典型的“C2C”共享经济体系,而滴滴目前在这个体系中所承担的角色,是撮合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交易平台,同时也兼任相关纠纷的裁决者,也就是说,在这个经济体系中,作为服务消费者的乘客、和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司机都是C端,作为服务撮合者和纠纷仲裁者的滴滴则是B端。
在本次事件中,滴滴作为裁决者的能力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认为其在处理当事司机此前的纠纷中不够妥当,比如说前一起事件未能及时处理、而在被害人失联后又没及时给家属司机联系方式等等,从而直接导致了本次悲剧。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让滴滴这个B端的仲裁者也C端化,从而形成一个消费者、服务提供者、纠纷仲裁者都以C端形式存在的体系呢?
比如说:本次案件中的涉案司机,在前一天已经被投诉有类似行为,但滴滴却因为工作量过大,而未能对此及时处理,那么,如果是交由去中心化的社区来处理类似情况,是否会更加快速且高效?
这无疑是一个很有想象空间的场景。毕竟,当一件事情变成了工作之后,人总会产生倦怠的情绪和心理,而如果它是以可供围观的新闻形式出现时,大家却仿佛有着用不完的热情和精力。
用去中心化的社区代替中心化的企业,用C端的纠纷裁决者代替B端,是否有可能成为颇具可行性的选项。
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C端裁决者?不加甄别地对C端用户开放仲裁权,那这个去中心化平台估计要比中心化企业主政时更加混乱不堪。区块链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解决思路。
具体来说,就是在传统平台“买卖方相互评分”之外,再加上“仲裁者”的一个评分。且评分都是根据参与者在经济体系中的行为,由区块链上运行的智能合约自动更改的。
比如说,当当事人对仲裁者给出的结果满意时,“仲裁者评分”就会增加20分等等,而相关的信息也将全部记录到区块链上,从而杜绝了中心化机构遮掩或是篡改评分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经济系统中的每个参与者在提供/购买服务时,可以通过获取相关信息的密钥,毫无保留地看到对方的评分情况,同时,当双方出现纠纷时,可以要求系统优先搜寻仲裁者水平较高的一位或是多位用户,对其发起仲裁请求,从而尽快解决面临的纠纷,在处理完毕后,当事人需要按照市价,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向仲裁人支付一定数量的token。
那么,一个完全由C端用户自治的经济系统,是否会出现刷分数等作弊情况呢?
答案是有可能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再一次需要让上面的分数体现自身的作用了——当一个用户对经济系统中的其他人做出评价时,他们的信用分数就会成为他们评分的权重:例如,一个新的账号信用分可能为0,那么他的评论在总评论中就不会占任何权重,从而使得刷评论行为无效。此外,简单的人工智能也可以起到反评论作弊的效果。
简言之,这种用智能合约进行评分,同时相关信息全部上链的系统,一方面解决了评价信息公正透明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解决了恶意刷评论的弊病。
解构滴滴离我们还太遥远,但这不妨碍我们了解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滴滴如果真的愿意改造,也希望它能拿出诚意,将技术用在服务人和用户上。
相关招聘网站显示,年初,滴滴正在招区块链相关岗位人员,其中,要求具备3-5年经验的区块链研发工程师岗位薪酬区间在40k-80k/月,主要负责研究、开发并实现区块链协议、运行机制、加密技术、共识算法和底层实现,搭建基于区块链的底层架构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滴滴会利用区块链的技术优化自动驾驶,以及利用区块链技术发token,用于滴滴体系内的价值流通。
最后 ,我想说,任何技术都阻止不了人作恶;此外,虽然本命年不易,但程维是时候出来说句话了。对于生命,怎样的道歉都不为过。
庆幸的是发稿前几分钟,程维、柳青发出了道歉声明。而独角兽滴滴,不要再“毒”,需要所有人的力量。
来源:必投投
发布人:勾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