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已病入膏肓,还有救吗?

原创
1855 天前
1812

最近有一些焦虑,焦虑一些人、还有人做的事,实在是对行业伤害之大。这一点,昨天跟一位从业者聊天,听闻王利杰也产生了同样的焦虑,我想,这就是现在行业的病,得治了。

最近,写文章写的少,投项目投的也少,一切都在变得谨慎。我们在不断反思自己,同时思考我们到底希望区块链做点什么?区块链出了什么问题?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市场有毒,而不仅仅是泡沫。

区别就是:泡沫尚且是市场基于有一定价值的东西炒作之后出现的价格真空,而“有毒”就是一群人人为编造的骗局。

想到这里,其实自己是有一点慌的,因为刮骨疗毒方能痊愈,中间所要经受的痛苦,常人无法忍受。

最近市场上流传的一张图,很好的诠释了这样的骗局:

在这个骗局中,一大帮天天做PR、吹牛逼的机构(具体哪些,大家去各大媒体、快讯上看),和本就不懂不认可的“区块链创业者”形成了利益同盟。

在行情好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利用市场的火爆、散户的狂热来掩盖罪行;等行情不好的时候,利益同盟瓦解,价格谁都不愿意去托底,因为,本就没有底、没有价值。

在这个骗局里,除了不明真相的个人之外,每一个参与者都从未有一刻将手里的项目token当成未来价值的增长物,要干的所有事情都围绕如何在尽量高的价格上将其换成BTC、ETH,进而套现。

祸根在哪里呢?

我们认为I-C-O这个东西,存在的BUG,是这场祸根的源头。

我很同意王利杰的一个观点:区块链不能没有通证(token),但是可以没有I-C-O。

曾经,I-C-O是如此的美好,为大量的行业信仰者、实践者提供了一个可方便获取项目开发所需资金的渠道;也为新项目通过融资积累大量的社区用户。

但是,这一切的美好,都建立在从业者、参与者的本心纯粹的基础上。钱不多拿、一心开发项目、实事求是。

而今,I-C-O天生存在的bug,被“有心人”发现,并利用起来,无限放大贪婪。

难以想象,一个创业者,可以在完全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通过一纸白皮书,就完成了从融资到IPO的过程,并且身价过亿轻松实现。人生巅峰来的如此之快,连自己都措不及防。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应该,但所有人都似乎习惯了用一个理由去解释这样的奇葩:区块链就是这样,风口嘛。

而个人投资者,错在哪里呢?

错在了相信“人性本善”,错在了居然相信吹牛逼的都是好人。

既然,这是一个BUG,就会存在人去利用它、启动它,一旦有人因为BUG受益,就会吸引来大量的跟风者,一个比一个贪婪。

最近,身边出现了大量的非区块链行业的朋友,突然就会抛一份白皮书、一大段文字给我,让看看这个项目怎么样,能不能投一点。

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就是,各个行业所谓跨界、区块链 的,张口就是:我们现在做区块链了,准备发一个币,融5万个ETH,现在是基石轮,你要不要投一点。

夸张吗?夸张,但就是事实。

如果把区块链分成三个圈子:真正的链圈(开发者、信仰者,处于最核心圈)、币圈(以炒币、发币、诈骗为主)、伪区块链圈。

打个比喻就是:

“真正的链圈”是杯子中最下层的啤酒;

“币圈”则是上面飘着的啤酒泡沫,偶尔触链,希望将泡沫卖出啤酒的价格;

“伪区块链圈”就是明明是矿泉水,但一口咬定自己是啤酒,能卖一个是一个,搏傻。

这个行业,因为I-C-O的BUG,已经病的不轻,大量蛀虫也已经深入行业各个环节。引用一句笨总的话就是“现在的区块链,使得全世界最理想主义的人和最无耻无底线之人同时站到了舞台中央”,如何站队,你想好了吗?

说到焦虑,我们焦虑的是怎么改变这一切?

今天给出我们的一个思考,也许会遭来许多口水,但是得说,批评我们一样兼听。

区块链,必须要有token的流通和价值传递;但I-C-O使得融资过于简单,且交易所又赋予了天然的变形渠道。

更进一步说I-C-O通过预售token的形式,提前将未来画饼的价值拿在了手上,变成了真金白银;预售就是罪魁祸首,将连白条都不算的东西卖给了散户。

因此

我们认为未来的区块链项目,融资不能通过I-C-O预售或者私募的形式。有底气、有信心、有实力的项目方,大可通过传统的股权或者仅有的机构基石轮进行融资,而所有token的产生必须通过用户行为参与(行为挖矿)的形式产生。

社区用户获得token最好的形式是价格上免费,但需要付出实际的时间、行动、精力。

凭什么用户应该免费获得呢?

因为所有用户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区块链项目(或者说社区共识)的价值,用户的行为参与本身就具有价值,用户免费获得token的过程,实则是一个价值回归价值创造者的过程,理所当然!

用户持有token,没有一个“购买价格”作为锚定,也就不存在破发一说;更进一步,市场或者说交易所要给一个token定价,没有了“购买价格”作为参考,只能是要么所谓的大庄人为做一个价格(价格高低直接带来的就是“做价”成本),要么就是让市场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做出价格反馈。

即便,有散户要去二级市场购买,没有一个所谓的“众筹成本价”参考,也更能够出于理性分析,慎重的做出投资决策。

当然,说到这里,一定有人会抱怨:散户没法参与直接的预售购买了,也就失去了一上线就几倍的收益机会。

这一点,恕我直言,真的是一厢情愿,都冲到一级市场希望一本万利,都指望上了二级市场比自己傻的人接盘。怎么可能!

现在的破发潮、未来的归零潮证明了这一点。

反过来,这样的举措,对于项目方监督有什么好处呢?

1、项目方要么融股权,那就会有数据和指标上的考核。考核不合格,未达预期,自然会有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受法律保护的投资协议、对赌协议对其进行监督和制裁。

2、项目方即便不融股权,仅针对机构投资者释放少量token预售,获得BTCETH。既然是机构,就会有高于个人投资者的行业资源、人脉;也会有更强的对项目的尽调、审核能力,一旦不达预期,机构对于项目方的施压能力、追溯能力也将给项目方造成巨大压力。

3、所有token通过用户行为(挖矿)产生,项目方手里就没有大量可变现的token,并且融来的钱不多,同时还要受机构不断的监督。在二级市场上,就不存在项目方恶意砸盘变现的可能性。而团队不断解锁的token,要想真正产生价值,项目方必须踏实做好事,建立好社区才能有机会财务自由。这样的利益自驱力才是驱动项目方不断努力的动力。

当然,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样的模型,那期望通过一纸白皮书、名人站台就大肆融钱不作为的项目将越来越无法立足。回归创业项目本来该有的节奏,让有限的资金更高效、精准的帮助有初心、有价值的项目成长,让市场的行为来定价,最终形成一个正反馈环。

故此,我们呼吁:

大家不要去参与融资多(动则几万个ETH)、团队持有token比例大(超过30%)、面向个人大肆融资、拼命鼓吹自己是百倍千百币的项目。因为,这样的参与会一次又一次激励恶性循环。我们需要让正确的模型最终成为市场的普遍共识。

以上是我们和行业曾一起犯过的错,也是自我反省。区块链的列车始终要向前进,此时跑偏了,纠正尚且不晚。

最后,补充一句,如果你手里现在拿的币,你确认他开发进度正常,社区建设稳步发展,团队初心未改,倒是不用慌;如若不然,那就择机出掉,市场的融资模式将发展巨大的变化,是否裸泳,终要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