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到底有没有“钱”途

转载
2405 天前
7981

火讯财经注:区块链如何解决金融和其他供应链中的信用问题?第一是区块链的账本将由参与交易的节点共同记录,无权威,防篡改;其二是由于账本是分块且不可篡改,所以每一条信息都可追溯其源头,实现权威与完整并重的数据记录;但这之中有一漏洞,那便是并不能确保上链的信息完全准确真实。

这一年,区块链火遍中国,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它是互联网经济新风口。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了它在中国的热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中国去年申请225项区块链技术专利,占了全球(406项)的一大半,其次是美国(91项)和澳大利亚(13项)。这些专利并不包括加密货币的领域。

有报道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服务商竞相申请这种“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专利,是看好它会给金融和其他供应链带来革命。与“炒币”无关,在区块链的试水者看来,新技术可以补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信用。

交易量不大,金融巨头却不敢掉以轻心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记录体系,区块链的账本,由参与交易的所有结点共同记录,因此,从投资者到互联网黑客,都对区块链蕴含的前所未有的“无权威、防篡改”特质大感兴趣。

许多“炒币”的人知道,中国拥有的比特币和其他区块链货币的“矿场(参与区块链计算的计算机)”之多,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与此相仿,2012年到2017年,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最多的9家企业,有6家来自中国。

不过,近五年来最活跃的专利申请者,是总部位于美国的支付巨头万事达,其次是列支敦士登的n链控股。

研究机构广州联瑞指出,申请区块链专利的著名公司还包括美国银行和英国电信等。美国银行计划开发一款支持人对人的支付系统,各方均可化名交易;英国电信的技术则可以检测针对区块链的攻击;万事达则注重支付追踪,以及上传销售数据到区块链。

其实目前区块链体系的交易量,和主流的世界金融交易体系相比,仍是九牛一毛。各巨头积极于专利布局,也是为了提防万一,避免在未来被设置障碍。

区块链将说服你,这只大闸蟹来自阳澄湖

在物联网专家、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沈杰博士看来,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信用体系,为解决一些征信问题带来了机遇,由此还可以发掘金融价值。

“农产品的流通中,数据是容易掺假和丢失的。”沈杰举了个例子,比如市场上有许多声称是阳澄湖生产的大闸蟹,都有证书或某些“权威”数据记录来证明,但那么多大闸蟹不可能都产自阳澄湖,消费者怎么知道哪些是真的?

“现在的农产品溯源,需要很多环节,从种苗、药剂到环境,各种数据要齐备,但现在国内信用缺失的问题严重,到消费者手里无法确认是好的农产品。农产品不能卖高的价格,农民利润也越来越薄。”沈杰说,“现在政府、电商作为单一力量去推动溯源,成本很高。”

物联网技术,利用大量设备采集物理世界信息,以更好地感知和管理,本来是很好的溯源手段;但如果只有物联网,各个主体传递数据到平台,仍不能排除造假和篡改的可能性。沈杰说:“要确保从设备端到平台不可被篡改,就可以用到区块链底层的征信机制。”

据报道,京东等企业正尝试在农业中引入区块链技术,做到一头牛从出生到屠宰到商场上架,每一步数据都上传区块链,做到可以信赖。

一块田,或将被区块链征信成为资产

“以往,物理世界的实体在流通中的价值挖掘是不充分的。”沈杰说,“比如我在农村有一块田,但没有人投资,它只是一块田。如果它数字化了,就可以交易,可以分享权益。”

沈杰认为,物联网本可以将这块田,映射为数字资产。但过去要让金融机构用上物联网数据不那么容易,而区块链让传感器数据和金融的结合有了场景。

“物联网加区块链,可以帮助银行和保险公司获得可靠的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了征信机制。”

沈杰介绍了一个正在推进的案例,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渔业。物联网传感器能够监测和管理鱼塘的水质,同时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采集农民数据,给予贷款。在农民拿到更多利润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品质,做到可追溯。

而且区块链的数据有跨平台的可信度。“阿里巴巴芝麻信用积分,出了阿里巴巴的体系就没有意义。”沈杰说,区块链技术依靠多主体之间的协同和数据传递,将让数据的金融价值像物理世界一样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