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时代的

原创
2096 天前
13831

导读:2019年3月26日,微软加速器CEO檀林在微软加速器和区块链工场联合主办的“前沿讲堂第24期”活动上,做了《Web 3.0 时代 --- 从高塔到广场》的主题分享。

作者:檀林(微软加速器•北京CEO)

整理:区块链工场

以下是分享实录: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Web3.0。什么是Web3.0?当前的互联网存在什么问题?在Web3.0时代,区块链、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后将带来哪些实际落地应用场景?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人类社会组织发展的TIMN模型?T指tribes,即原始部落,社会的构成、通讯和关系的建立主要依靠语言、讲故事,智人是其他所有直立人种中唯一能够讲故事的物种,所以智人打败了其他所有直立人种,也就意味着我们有更杰出的语言能力;后来有城镇、政府、军队等结构化的组织,也就是I (Institutions),在这个过程又发展了语言,比如文字、印刷,这是构建组织非常重要的工具;之后到M (Markets),即市场,像中世纪的城市基本都属于市场,城市也是先有市才有城,对应到实体经济中,比如华尔街的证券市场、网上的电商卖场等都是市场型的组织结构,即围绕一个中心向外辐射;未来到N (Networks),即多维网络化的社会组织结构。

所有这些中心点将连接起来,可能会产生一些关键枢纽。目前国内的三大巨头和一些互联网企业,其生态是相互隔离的,百度的搜索引擎无法搜素到微信或者今日头条中的内容,所以目前的企业都是围绕自身所建立的生态。


 这张图主要介绍社会化组织在人类不同的文明阶段对应的形态 --- 从左到右是人类社会结构的发展,最左是原始社会,最右是互联网时代。可以看到复杂程度逐渐上升。现代的互联网社会已经发展出了极其复杂的网状社会结构。

最近看的一本书,是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写的《The Square And The Tower》(译:《广场与高塔》),高塔象征着一层一层由上至下的层级,而广场是自由流动的,代表网络。原来的互联网希望能让信息更自由的分享给人类,但如今的互联网环境正在变成一座座越来越封闭的“数据高塔”,这些拥有“数据高塔“的巨型互联网公司垄断了所有人的关系、行为和身份信息等各种资料,而我们得到的只是打引号的,所谓“不作恶”的承诺。


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前段时间说,他创立Twitter的初衷是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可以更自由的交换信息和想法,但是他错了。为什么呢?如Twitter总统特朗普可以越过传统媒体,直接通过Twitter更容易地集中权力和传播影响力,当然也更容易操纵大众和作恶。

去年经济学人著名的《经济学人》文章,叫做“How to fix what has gone wrong with the internet”(译:“如何解决互联网出了什么问题”),也就是互联网的本意是让想法变得更自由,但实际上却让想法变得更孤立,更不自由。原来认为技术可以让普世价值和民主传播的更广泛,但是现在技术反倒是被政治强人所利用,更好的控制社会。《经济学人》专栏指出“想要组织互联网变得太过中心化,是很艰难的,但如果不这么做,后果会更严重”。

我们现在正处在Web 2.0时代向Web 3.0时代的过渡期,大家熟知Web 2.0时代网站和平台的内容主要是用户提供的,比如微博、微信、Facebook,Instagram,我们在上面看的内容,都是别的用户发布的,这就是Web 2.0了,但发布的内容和数据都被“高塔”给吸收和占有了。而Web 3.0这个概念,严格来说,目前科技界还没有特别清楚明确、大家达成共识的定义,但基本上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网络互动方式,在Web 3.0时代,用户的数据所有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

Web3.0实际上是从“高塔化的互联网+”到“广场化的区块链+”的一种修正。在《广场和高塔》这本书的描述中,中世纪的城都是有一座高塔和一个广场,这就相当于Web1.0时期的形态,高塔用来发布信息,面向整个广场的人员,这类似单向传播的早期的互联网企业形态;后来多个城邦通过道路网络和机构(宗教、政治、经济)连接起来成为有边界的民族国家,就成了类似Web 2.0的形态,信息可以在一定的边界内沿一定的路线传播和共享,但会集中在几个关键枢纽上。互联网生态化企业就是Web 2.0的区域网络上的超级枢纽,围绕这些超级枢纽节点形成相互隔开的互联网生态企业集群,比如现在的阿里、腾讯、小米、美团等;未来是区块链+社群化企业,是更高为的WEB3.0形态,这种形态的每个点都是连接的,数据可以在每个点之间可以公平对等的共享,协作是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发起的,是一种更高维的P2P协作网络,我们将其叫做高维+分形的价值网络,也就是社群化企业。


Web1.0时代的企业比如雅虎、网络门户创业公司;Web2.0时代比如Uber、滴滴、Facebook,但其实Web2.0时代并不是实际上的共享经济,因为这些公司控制的是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数据,更应该叫做信任中介,将个人的数据变现变成自己的收入,所以Web2.0时代的共享经济是不完全的,而且马云一再说新经济是基于数据的,而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数据的生产者和贡献者,而且我们就拥有生产数据的生产资料,但我们是数据企业的拥有者吗?显然不是,那我们为什么只能贡献数据,却无法获得阿里巴巴这种基于数据生产资料的公司的任何股权收益呢?大家觉得这个合理吗?


未来Web3.0时代的社群化企业结构应该是,每一个贡献数据的个体是这个数据真正的拥有者,个体可以参与每个数据在社群内获得价值的收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而且这个利益保障机制不是靠某个道德高尚的企业家或者要控制所有人的政府的背书,而是靠技术和算法实现的个人数据产权的保障。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谷歌的口号叫“不作恶”了吧?因为他们太有作恶的能力,所以要时时刻刻提醒要不作恶,而有些互联网公司连这种提醒他们要不做恶的口号都没有。

Web3.0的内核实际上为语义网络,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三个技术的结合(如下图),其中区块链可以帮助构建基于算法保障信任和价值传递的大规模协作和交互的网络,物联网可以让连接更充分,数据采集更实时,人工智能可以将数据处理和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些技术的组合将带来Web 3.0时代新的商业模式的变化和应用范式的跃迁,从集中式的应用形态到分布式的应用形态。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来看什么是回归互联网初心的Web 3.0应用。大家知道Web 2.0时代的互联网巨头都是中心化的结构,如你上网的每个点击数据都会被这些巨头们所记录和掌握,其实大部分人并不是不在意中心化的互联网巨头对你做了什么侵犯隐私的行为,只是贪图一时之便,为了快速享受别人的服务所带来的好处,但又在资料被盗用时感到隐私受侵犯(如Facebook 爆出的滥用5000万用户数据的丑闻)。

Brave的创始人,是之前JavaScript开发语言的发明者和火狐浏览器的创始人,他现在就用分布式区块链技术来构建一个新的浏览器。因为现在浏览器的每一个上网行为、每一个点击数据都会被记录,并返回到谷歌等平台上,它会基于你整个的浏览记录分析你的习惯,所以你下一次搜素内容时,它会根据你上几次的点击为你推荐对应的广告,那这个比重是多少呢?美国是46%,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估计过的数据,但可能会更高。所以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让你上网点击的数据超出你的范畴,你的数据是属于你个人的,是存在分布的区块链节点上的,不会给任何一个像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来做集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但如果你就是想看一些广告,你可以授权,允许一些品牌为你推送一些信息,这样做就相当于将整个权力交给了个人,而且你看这些广告,这些广告商是需要给你付费的。其他的比如存储,像IPFS、Storj等,比如视频和音频通话,像Experty等都是这种UMA (User Managed Access) 还控制权于最终用户的设计模式。


国外这样的公司很多,国内去年大家都在炒币,国外的很多公司都在构建新的可以替代或修正Web2.0应用的模型,比如在技术、金融、组织、个人、零售等领域的尝试和应用,我们需要问问国内的区块链公司大家都在做什么?

那么Web3.0的秘诀是什么呢?是将循环经济嵌入到正向激励的多边网络平台上。平台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托两手”,即用户包括服务的消费者和服务的提供者。Web3.0相当于搭建一个平台,服务商提供的越多,消费者就会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在平台上提供服务,从而产生“飞轮效应”,最后变成平台经济。但是原来Web 2.0时代的平台经济存在一个问题,搭建平台(广场+高塔)的人最后会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成为“数据高塔”,造成对数据的垄断和信息在广场上自由流通的阻碍。 

国内某互联网巨头的新总部(只有高塔,没有广场)

在Web3.0时代,广场和高塔的比例需要重新调整,所有社群内的成员都要成为参与者,你贡献服务或者消费服务,都会获得基于区块链保障的价值认可,可以通证的形式在社群中体现你贡献和共享的数据价值。

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技术的本质》,是全球研究复杂科学的最权威机构,圣塔菲研究所的布莱恩.阿瑟写的。这本书中有一句话 --- “经济无时无刻不在重新构建自身;经济是技术进化的表达”。什么意思呢?技术是不断演化的,很少有技术是从0到1的突破,大多时候,技术的演化都是已有技术的重新组合,比如区块链技术,其实是早已出现过的分布式存储、点对点通讯和非对称加密等技术的组合,这些技术的组合就可以支撑一些新的应用形态,甚至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将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技术组合后发现这是一个新的范式,可以成为未来的新经济基础设施,这就是Web3.0,而5G 将助推Web 3.0 时代的各种分布式智能应用场景的落地。现在的大众汽车所有的车辆都加了可自动采集数据并加密传输的传感器装置,不光是汽车发动机排放数据,还包括里程、刹车等驾驶行为数据以及车牌、驾照等身份关联数据,都可以自动化地传输到区块链上,而不是传到大众汽车自己后台数据平台上,这是因为大众汽车2016年改柴油发动机排放数据被查出后罚款200多亿,所以大众汽车为避免再出现此类事件,不将数据传输到集中的第三方系统,而是直接上链,数据自动采集而且全部传输加密不可篡改,以支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的可追踪和可审计性,并将监管规则以智能合约的方式嵌入 --- 这便诞生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再来看几个Web 3.0 (物联网 + 人工智能 + 区块链)的应用落地场景。第一个是基于物联网 + 人工智能 + 区块链的 UBI (Usage Based Insurance) 车险,以前也有车载物联网传感器将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排放数据等自动上传到后台进行处理,但原来的集中化后台无法有效地与多个机构低成本的、安全与实时共享数据。如保险公司不会根据你自身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保险,因为其获得的数据都是滞后的,不连续的,但如果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联盟链实时提供给保险公司、交通部门和其他的服务机构,数据就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比如美国保险公司Progressive利用OBD 自动的实时采集数据(比如:里程数、行驶时间段、车速、加速刹车、驾驶行为等等),并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提供个性化保险。以前的保险都是根据相似人群建立比较粗的模型,未来的保险可以根据个人数据建立更为精准的模型,而且该车险成本对于个人来说降低30%,对保险公司来说也更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二个应用落地场景是基于物联网 + 人工智能 +区块链的个性化旅行服务。航空公司未来利用区块链就可以做携程的工作,将旅馆、租车等建立成联盟店,而且数据间是互通的,比如你的飞机晚点了,智能合约会自动通知酒店,直接办理延迟入住或者调办房间等,这些都是嵌套联盟店的智能合约可以帮助解决的事情。


第三个应用落地场景是基于物联网 + 人工智能 + 区块链的自动驾驶或无人机物流,比如下图自动化的冷链物流,如疫苗实验室生产的疫苗经检验合格后进入疫苗生产和包装中心,通过物联网和传感器把疫苗生产和配送环境中的数据自动加密上传,相当于从源头做数据采集;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定义和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将疫苗包装的温度控制在小于10º C,环境湿度小于65%的合约范围,并将数据自动地传输到链上,包括GDS上行驶的里程、所处位置等这些数据都可以采集,然后到区域药品中心分拣,再到下一个疫苗冷链配送。如果在某个疫苗冷链配送环节中有违反规定的事件发生,就会触发智能合约条款,这一批疫苗就会作废,并依据智能合约自动地对联盟链上对此环节负责的长商做出惩罚,并通知也在链上的监管机构。因此,可以基于人工智能 + 物联网 + 区块链的融合技术打击假药,目前在国内四、五线城市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假药占销售总药品的10%到30%,仅在国内每年就有大约20万人死于服用假药,这是交通事故全国死亡人数的2倍。而区块链+ 智能无人药房可以帮药厂和药房有效保障药品防伪和安全溯源,并拯救生命!


第四个应用落地场景是基于物联网 + 人工智能 + 区块链的工作环境安全保障。人在高压力作业环境(如高温、高污染、高空,等),时间久了情绪会不稳定,会出现一些风险和威胁,这些数据采集后传输到链上,而企业机构、保险机构、救援机构等都在该链上,所以出现紧急事故就可以及时响应。

最后是Web3.0的总结:Web 3.0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网络互动方式,在Web 3.0时代,用户的数据所有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从信息的使用方式来看的话,Web 1.0的本质是联合,Web 2.0的本质是互动,Web 3.0可以理解为“个性化定制”。Web3.0是将原来从个人获得的数据再还回给个人,处置权在于个人,个人可以给医生或者服务机构等来使用,全过程都是可以审计和追踪的以保障个人数据资产的安全和价值。 



基于Web3.0的分布式、自治化全球经济时代将会逐步浮现。早期互联网是AoI/雅虎为代表的门户时代,接着是社交网络时代,然后是共享经济时代;未来是分布式应用的时代,早期的区块链上唯一的大众应用就是炒数字货币,连游最初级的游戏体验感都不好,而逐渐基于Web 3.0演化的分布式应用时代,需要企业将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起来真正的解决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任何需要多方协作的场景都需要区块链来提升效率。 

在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人的网络世界的结合点就是Web3.0,即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基于Web 3.0,未来将实践 “Society 5.0 ”超智慧社会的路径,我们经历了Society 1.0的采集与狩猎、 Society 2.0的农业、Society 3.0的工业、现在是Society4.0的信息社会,未来将进入“Society 5.0 ”的超智慧社会。这个概念是日本提出的,我认为非常正确,因为在"超智慧社会"大多数决策都算法化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社会体系变革不仅仅发生在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流通、销售、废弃、循环再利用等系列领域中,还体现在自动运行为代表的交通体系的变革、最近成为话题的金融技术的改革、以及能源供给、健康、医疗、公共服务的提供等,这些以往认为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并无关联的领域,通过现实世界与网络空间的结合,有望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体系,随着更多工作可以智能化和自动化执行,人可以解放出来做更多创造性的、有想象性的事情。

Web3.0的应用将使得Web2.0时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再是问题了,以前纠缠不清的“广场和高塔”的问题,就像戈尔迪之结一下子被斩断了 --- 这需要熔炼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三种技术的 “亚历山大Web 3.0之剑”。


以上是我的全部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