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原创
2121 天前
1460

墨迹天气每天为5.6亿用户预报阴晴雨雪,却始终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从2016年开始,墨迹天气就开始为上市做准备,期间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尝试登上创业板,然而在媒体的热捧和资本的簇拥下,墨迹最终却没能走出实质性的一步,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在“板外”排队。

在众多工具型APP里面,墨迹天气因用户庞大、业绩突出而备受瞩目,可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曾经的“流量鲜肉”也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目前来看,过于单一的收入来源、过于单一的盈利模式、以及过于单一的客户群体,都给这个看似丰富饱满App的成长性打下一个巨大的问号。

墨迹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承认了自身的短板,表示盈利模式过分依赖于广告。这种情况下,它开始从工具型App运营商向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与此同时,公司也开始了深耕2B业务。

难点层出不穷,变道又岂是易事?尽管墨迹天气一直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但结果似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

兴也广告,衰也广告

每晚《新闻联播》结束后的2分钟,是央视最挣钱的黄金广告时间,因为接下来的节目就是大家更为关注的《天气预报》。

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央视《天气预报》

从1980年开播以来,《天气预报》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可以说是品牌传播的最佳选择。而在垄断天气市场近30年后,随着墨迹天气等应用的问世,《天气预报》也被抢去了相当大的关注度。

赶上智能手机的风口,墨迹天气得以迅速膨胀,短短几年就获得数亿用户,成为国内移动APP领域的独角兽。最新数据显示,该软件已经积累了超过5.6亿的用户。

根据墨迹的官方统计,在2017年,墨迹天气单个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已经达到了2分36秒。借助这短暂的2分36秒,墨迹天气大做商业文章,把广告变现发挥到了极致。

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从盈利模式上看,墨迹天气就是一个通过工具属性吸引大批粉丝然后去卖广告的公司,这与央视《天气预报》的商业化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资料显示,墨迹科技在2014年至2017年1-9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73.45万元、12670.44万元、21042.81万元、22330.49万元,净利润为192.90万元、2499.49万元、2053.89万元、4729.32万元,成绩可谓喜人。

不过在靓丽业绩背后,墨迹天气的发展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其中最明显的短板就是营收结构太单一。

招股书透露,从2014年到2017年1-9月,墨迹科技的互联网广告收入占比逐年增高,从一开始的94.84%上升的后来的98.86%,也就是说,墨迹天气的利润来源几乎全是广告。

作为一家纯粹的互联网产品,广告收入占比大无可厚非,但过高地依靠广告收入,反映的是商业逻辑本身存在的缺陷:如果APP未来用户量流失、气象服务能力或广告信息服务能力下降,公司经营将面临灭顶之灾。

有媒体曾用“一条腿走路”和“偏科生”来形容墨迹天气,可以说非常贴切。随着手机硬件厂商对墨迹天气APP用户壁垒的逐步瓦解,用户总体基数见顶甚至出现下滑,墨迹天气广告收入的增长不得不令人担忧。

“软”久了,就“硬”不起来

“软件是立身之本,硬件是突破口”,这是墨迹天气创始人金犁在业务受阻之后找到的新方向。不过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墨迹天气终究还是没有甩掉“偏科生”这顶帽子。

从2014年开始,“一条腿走路”的墨迹天气进入智能硬件市场,研发并销售针对室内外温湿度、空气质量、气压等监测功能的智能家居设备“空气果”,试图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把业务由宏观天气扩展到微观的个人家居环境。

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墨迹天气智能家居设备“空气果

而墨迹天气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智能硬件销售收入分别为222.38万元、224.18万元和121.02万元,占比分别为4.97%、1.79%和1.13%,不但没能让墨迹天气“由软入硬”,反而呈现出逐年降低的局面。

以2016年上半年121.02万的硬件销售额来看,按照当时999元的客单价算下来,空气果总共也就卖出了1200台。如此惨淡的销量,很难取得市场的关注。

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墨迹天气招股书

墨迹副总裁包越千曾表示,空气果内部配备了高科技工业级传感器,但事实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在当时,售价999元的空气果只是一款能检测PM2.5数值的机器,甚至连净化空气的功能都没有;而同一时期,小米和豹米的空气净化器都比这个价格低,不仅能检测空气质量,功能上还有更大的突破。

除了销量和产品策略方面,墨迹硬件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供应链和专利。招股书显示,因供货付款争议,第一代空气果的代工厂商深圳华盛昌向墨迹天气发起诉讼,索赔近488万元。

墨迹希望以一款刚需产品切入,却忽视了智能硬件刚需或许本就是一个伪命题。空气果最大的挑战在于,它是否抓住了人们“需求背后的需求”,让用户愿意买单。毕竟,人们关注空气质量隐藏的需求是想让空气变得更好。

可以说,空气果是墨迹团队推出的一款很美的产品,是墨迹人文情怀的表达,是墨迹盈利模式的一次探寻,但却很难结出预想中那颗美丽的果实。

从“小而美”到“大而丑”

转型之路上,墨迹天气并不墨迹。硬件尝试的失败没有打击到它,反而更刺激了其在软件上拓展。

作为一款用户“即用即走”的APP,用户停留时间直接决定了广告的效果,为了延长用户在APP的停留时间,墨迹团队从一开始就想方设法地增加各类功能。

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墨迹天气创始人金犁

一路走来,墨迹天气不断地拓展应用的边界,但也把自己变得越来越臃肿。

2012年,墨迹天气第3代App上线,增加了实时全景热图分享以及“墨友圈”(墨迹版朋友圈)功能,试图增加社交属性来提升产品粘性,但作为一款用户停留不足三分钟的工具性软件,结果可想而知。

2014年,第5代App上线了雾霾播报功能,然而尴尬的是,很多用户因为墨迹天气没能在北京雾霾最重的12、13年第一时间推出该功能而将其卸载了。

此后,墨迹科技更加注重客制化信息推送,内容也越来庞杂。除了天气预报之外,新闻、小说、房产、汽车、游戏、电商等板块应有尽有,一个轻度的应用工具变成了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门户

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墨迹天气APP截图

但用户打开墨迹天气APP的目的只是看天气,又怎么会需要洗车指数、穿衣指数,甚至是二手房、家政等繁冗的服务?这显然是墨迹自己的一厢情愿。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相对于信息的“量”,用户更加注重信息的“质”。如今各种烦人的广告和无用的功能充斥整个App,造成体验度极度下降,最终也会导致用户的下降。

从“小而美”到“大而丑”,墨迹天气一再给自己加重,但也一再降低了用户的好感。

主攻2B,优势并不明显

在人口红利消退之后,墨迹天气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探索2B业务。

2016年,墨迹天气制定了服务B端用户的战略,开始探索转型,并于当年年底向饿了么提供气象服务解决方案,帮助其在雨天调整送达时间及调动运力,降低损失。

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通过合作,饿了么建立起新的配送模型,基于历史短时预报天气数据、历史外卖配送数据、最新短时预报天气数据等,制定出“未来2小时的配送计划”。

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墨迹天气已经陆续拿下了百度外卖、京东到家、点我达、美团等多个平台的气象服务订单,基本上实现了国内所有外卖大平台全覆盖。

墨迹天气VP程倩曾剖析过B端气象,表示“五年内实现C端B端收入持平”。可是,习惯了C端服务模式的墨迹天气,这次真的能顺利从B端突围吗?

事实上,虽然墨迹天气在技术和数据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环境,这点经验几乎是无济于事的。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情况增多,连掌握实时卫星、各地海量气象探测终端数据的气象局都感到棘手。

不得不承认,目前天气预报的核心数据仍然在气象局,墨迹没有自己的气象观测网络,其现阶段的预报服务也仅是在气象部门数据基础之上的一个界面展示,提供的创造价值不多,技术壁垒低,商业变现能力自然就很差。

近年来,墨迹天气不断对外透露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似乎已经形成了很高的技术壁垒,但通过招股书发现,其几年内所有的研发费用、设备升级改造花费才仅仅1.5亿左右,在动辄百亿的气象研究中,实在是杯水车薪。

并且,除了本身技术实力薄弱外,墨迹天气还需匹配企业客户的需求,各行各业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不同,如何量身定制且精准满足对方需求,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墨迹天气预报不出自己的命运

一位饿了么骑手向节点财经(jiedian2018)透露,墨迹天气的加入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转变,“雷雨天气谁也避免不了,延迟、混乱是常事,说白了还是雨天单多、人不够用,可用户并不跟你讲这些。”

说白了,墨迹天气APP提供的核心服务其实就是“天气查询”,通过获得国家部门的气象数据在移动互联网蓝海时期切入C端痛点,这种“借鸡下蛋”模式不能说不高明。但在B端市场,这种“伎俩”并不是很管用。

总结

墨迹天气的壁垒不在于产品、技术的独特优势,而在于气象市场的“无利可图”。天气类第三方app可代替性极强,只是由于墨迹开发早、面世早,才得以在不甚激烈的竞争中存活。

事实已经证明,随着智能手机商装机标配天气应用,墨迹天气之流已经走向了衰败。没有有效的用户留存机制,也无法不断推出新产品,墨迹天气的用户流失难题基本上无解。

上市的欲望过于强烈,更反映出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独角兽已经走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不管从哪方发力,墨迹天气都已经是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