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观点】区块链食品问市,业务成本与假溯源存巨大危机

2209 天前
108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6日,家乐福正式对外宣布,家乐福中国首个区块链应用落地,上链的首个“家优鲜”产品琯溪蜜柚(白柚、红柚、三红柚)已经正式上市。每批商品所附的标识号码都是唯一的,记录了从种植、加工到门店销售的一系列信息。通过扫描产品标签上的二维码,消费者便可全面掌握从供应链源头到终端各个阶段的真实信息。

琯溪蜜柚正式上市,区块链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走入寻常百姓家。早在今年3月,家乐福集团便开创性的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追踪食品从农场到门店的全过程上,并率先在鸡肉、鸡蛋和西红柿等食品试点。预计到2022年,此项技术将被推广到集团所有“家优鲜”项目产品。

其实关于区块链溯源食品上市售卖的具体案例,此前已经有成熟的案例。2017年4月25日中南建设携手北大荒、善粮味道发布全球首个区块链大农场,该合资公司的宣传营销平台“善粮味道”在京东上线,区块链认证的大米产品推向市场。

在其官网宣传中写到,“善粮智能合约”,让合约条款区块链程序化,任何人不得单方面撤销合约或阻止合约的执行,有效解决交易各方合约信用问题。善粮味道基于区块链环境发行的与土地一一对应的数字订单粮票,是善粮平台种植订单的交割凭证。

而每袋大米都对应一个码,这个码是大米的“身份证”,人们通过这个有区块链技术支撑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出生、成长、成熟、收获和享用”全程的溯源数据。

总体来讲,无论是“琯溪蜜柚”还是“善粮大米”,主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以溯源保证“吃得放心”。但是紫云股份董事长罗建辉告诉链得得,种植环节数据的实时采集、运输过程中数据的实时采集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现在溯源最大的难题。如果无法解决这点,所有的溯源都会成为摆设。

此外,如果溯源采用“单个”、“明码”做法的话,产地或者产品附近的厂家都可以通过复制二维码的形式来把自己的产品“上链”,当商品运送到买家手中时,他们扫到的码更有可能是一个被复制的码。如此看来,溯源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的部署和实施需要由多个节点共同参与,对于带宽、存储空间、人力资源等资源的消耗会造成较大的成本。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在食品溯源中,成本是否可控?链得得注意到,善粮味道2.5kg的“区块链大米”市场售价59元,与被称为“中国最好的稻米”五常大米的价格基本相近。

罗建辉对链得得表示:“区块链支持下的食品溯源,成本之一在于上链的数据量,目前各家的规模都比较小,目前这部分的成本是可以收回的;二则是数据采集上的设备投入,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收回成本。”

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这一年中,能够看到的区块链溯源产品少之又少。在罗建辉看来,目前在溯源领域更多是业务上的担忧,目前很多建立起溯源体系的食品企业是不愿意或没有办法公开自己的链上数据的。

业务难以推进,与溯源产品本身存在很强的因果关系。链得得注意到,商家上市售卖的溯源产品目前还未涉及到肉类食品这一板块,在罗建辉看来,肉类食品最尴尬的是每一块肉与养殖的每只牛没有关系,追溯都成为假追溯了。

在区块链溯源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了“追溯”的意义,反而忽略了“真品”的价值。如果无法实现溯源防伪一体化发展,区块链技术在溯源中将没有任何意义。(本文独家首发链得得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