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算力、低收益,比特币矿工面临“生死局”

转载
3 小时前
2842
区块链骑士

文章转载来源: 区块链骑士

比特币网络正处于“高安全性、低盈利能力”的矛盾阶段:算力持续稳定在1 zettahash以上的历史高位,而矿工单位计算收入却跌至谷底,引发行业结构性洗牌。

11月27日,比特币挖矿难度在区块高度925344处再降2%,达149.30万亿,为当月第二次下调,但区块间隔仍维持在10分钟目标附近。衡量矿工收益的关键指标“算力价格”近几周暴跌50%,跌至每PB每秒34.20美元的历史新低。

算力高位与收益低迷的反差,源于矿工群体的两极分化。无法锁定廉价电力的小型矿商加速退出,而手握长期购电协议、布局离网电站的大型运营商则稳步扩张。

就连稳定币巨头Tether都因能源成本与关税不确定性,暂停了乌拉圭挖矿项目,折射出中小矿商的生存压力。表面上算力未减,实则是行业整合的结果,支撑网络安全的实体数量正大幅减少。

集中化趋势暗藏风险,极端天气、电网限电等单一因素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资本市场已率先做出反应,11月上市矿业公司市值蒸发近300亿美元,从峰值870亿美元跌至550亿美元后才小幅反弹至650亿美元。

投资者对矿企的认知也在转变,不再视其为“比特币替代品”,而是将其看作附加加密属性的数据中心业务。

西方矿商需通过签订长期电力合同、迁移至灵活电网区域,或承接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HPC)订单来开辟新收益渠道。

而判断行业走向需紧盯三大指标:挖矿难度深幅下调将证实高成本矿机退出,反弹则意味着闲置产能重启;交易手续费若因内存池拥堵回升,可短期改善收益;政策层面,出口管制、电网规则调整都可能瞬间改变成本结构。

当前比特币网络的悖论尤为鲜明,协议层面因高算力从未如此安全,底层矿业却面临资本清算与整合压力。

若资金紧张与能源成本高企持续,行业将迎来更多并购与迁移;若比特币价格与手续费反弹,部分闲置产能将重启,但所有者与运营模式已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