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Kang长文炮轰TomLee:看涨ETH的5条理由,实在很“弱智”

转载
3 小时前
5686
Tim

文章转载来源: Tim

作者:Andrew Kang,Mechanism Capital合伙人

编译:Tim,PANews

PANews编者按:Andrew Kang发推炮轰华尔街知名分析师Tom Lee看涨观点,认为这是去缺少金融常识且“弱智”,不过该推特评论区,有一些网友并不赞成Andrew Kang的驳斥理由,更有网友晒出其曾在今年4月预测ETH会跌破1000美元,因此该篇文章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读者自行研判。

Tom Lee的以太坊理论是我近期见过的知名分析师中最愚蠢的,完全缺乏金融常识。我们来逐一驳斥,Tom的论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稳定币与RWA的采用
  2. 数字石油叙事
  3. 机构将购买并质押ETH,为其代币化资产提供安全保障,并作为运营资金。
  4. ETH价值等于所有金融基础设施公司之和
  5. 技术分析

1)稳定币与RWA的采用

Tom的观点是这样的,稳定币和代币化资产的链上活动正在增加,这理应推动交易量上升,进而提高ETH的手续费、收入。表面上看合乎逻辑,但只要你花几分钟动动脑筋核对数据,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ETH每日手续费

自2020年以来,代币化资产总值与稳定币交易额已增长100到1000倍。Tom的论点从根本上误解了价值积累机制,可能让人误以为手续费会同比攀升,但实际上其水平与2020年基本持平。

原因如下:

  • 以太坊网络升级使得交易更高效
  • 稳定币及代币化资产活动正向其他链转移
  • 低流动性资产的代币化几乎不产生手续费。被代币化的资产价值与以太坊收入并非直接正比。有人可能将1亿美元债券代币化,但若每两年才交易一次,能为ETH产生多少手续费?可能仅0.1美元。而单次USDT转账产生的手续费则远高于此。

你可以将价值万亿美元的资产代币化,但如果这些资产流通不活跃,那么也许仅能为以太坊增加十万美元的价值。

区块链的交易量和手续费会增加吗?是的,但大部分手续费将被其他拥有更强商业性的链所捕获。在将传统金融交易区块链化这一赛道,各方都已看到机遇并积极抢占先机。Solana、Arbitrum和Tempo目前斩获了早期大部分果实。就连Tether也在支持两条新链Plasma和Stable,这两条链都旨在将USDT交易量转移到自有链上。

2)数字石油叙事

石油是一种大宗商品。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油价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同一区间内波动,偶尔出现的价格飙升,但最终也会回落。我同意Tom认为ETH可被视为大宗商品的观点,但这并不算利好。真不知道Tom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3)机构将购买并质押ETH,为其代币化资产提供安全保障,并作为运营资金。

大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否已将ETH纳入资产负债表?没有。

他们中有人宣布计划了吗?也没有。

银行是否会因为持续支付能源费用而储备大量汽油?不会,因为这并不重要,他们只是在需要时支付费用。

银行会购买他们使用的资产托管方的股票吗?不会。

4)ETH价值等于所有金融基础设施公司之和

我是说,拜托。又一次对价值积累机制的根本性误解,纯粹是妄想。

5)技术分析

我其实是技术分析的忠实粉丝,并且认为客观看待时它非常有价值。但不幸的是,Tom似乎是在利用技术分析画随机线来支持其偏见。

观察此图表,最客观的结论是以太坊正处于多年的震荡区间。这与原油价格走势颇为相似,过去30年间原油同样在宽幅区间内波动。当前以太坊不仅处于区间震荡,近期更触及区间顶部后并未突破阻力。从技术面看,以太坊走势实则偏空。不能排除其长期在1000至4800美元区间震荡的可能性。某项资产曾出现抛物线式上涨,并不意味着这种涨势会无限延续。

原油价格

长期来看,对ETH/BTC图表同样存在误解。虽然确实处于多年的横盘整理区间,但过去几年主要受下跌趋势主导,近期才在长期支撑位出现反弹。这一下跌趋势的驱动因素在于,以太坊的叙事已经饱和,其基本面无法支撑估值增长,而这些基本面至今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以太坊的估值主要源于市场的金融认知不足。客观地说,这种认知缺口确实能创造可观的市值,看看XRP便知。但由认知缺失支撑的估值终有上限,宏观流动性的宽松环境暂时维持着ETH的币价水平,然而除非发生结构性改变,否则其很可能将陷入持续低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