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来源: 链上观
有朋友问我如何评价Vitalik Buterin 最新简化 L1 的新提案?其实怎么看都行,现在的 Crypto 技术叙事真到了比拼 Holder「信仰」的时候了。不信,我可以同时给出「黑、红」两个版本的评价:
黑粉版本——让以太坊像比特币一样简单,宣告着以太坊通用世界计算机战略的失败:
这篇文章彰显出,Vitalik 终于愿意承认,以太坊过去执着于「复杂化」的方向需要调整了。这场「瘦身」运动的本质,直接宣告 Vitalik 当年吹下的牛逼——「世界计算机」成了一个无法落实的加密圣杯。
把 EVM 替换成 RISC-V,表面上看似是一次系统性的彻改和技术升级,但实际上等于过往 layer2 Rollup-Centric 大战略的彻底失败。当 Solana 凭借简洁的架构和纯商业化的 MEME 化战法吸走大量用户时,以太坊还在纠结如何管理上百条 L2 的可交互操作性。与其说这是主动优化战略,倒不如说是被倒逼自我断臂求生。
作为一个加密世界共识第二的老链,当无法和新链比拼性能,突然有一天倚老卖老把自己和比特币放在一起刷存在感的时候,怎么看都是一次战略收缩。我们很难想象,10 年的技术发展的迭代,最终的答案却是「学习比特币做简化」,要知道让链归于「简化」这个结论早在 2009 年就被中本聪写在了代码里。
而当年那个意欲革命「互联网」,试图把整个互联网都搬上区块链的下一代通用计算机平台就这样消亡了,没留下一丝云彩。
红粉版本——以太坊终于化繁为简,用全新「模块化」的思维安全承载一切:
恰如我之前多篇文章所写,Vitalik 的这个提案,本质上预示着当前的区块链行业已经从「一家独大」的广度竞争转化成「合纵连横」的深度优化策略,意味着以太坊终于放下了技术代表一切的象牙塔形象,开始真正拥抱社区向「市场」靠拢。
将 EVM 替换为 RISC-V,会吹起「ZK 技术叙事 + 模块化」的 infra 革新号角,让以太坊凭借全新范式的技术叙事,重新焕发第二春。
100 倍的性能提升潜力则意味着以太坊将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时,为 Layer2 生态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基底。过去以太坊受限于 layer2 大生态,而当自强的 L1 会以「安全共识层」的全新定位,让其既可以跟其他 layer1 正面硬刚,又能避免被 layer2 的毛头小子们吸血牵连。
而「向比特币学习」不是放弃复杂性的「认怂」,而是向「安全至上路径」第一性原理的致敬。至少比特币已经验证了这种路径的可行性。全新模块化理念加持下的以太坊,让 L1 专注于安全结算,同时给 L2 充分释放创新应用的空间。
这种看似放任不管实则精神牵引的生态架构,时间会证明会是最高效的。
往宏观视角看,当 Solana 等高性能 layer1 竞品还在追求单一指标炫技时,以太坊已然开启了下一个十年的布局:不是计算万物,而是安全地承载万物。因为,过去几个 Cycle 下来,真正的公链赢家并不是赢在性能,而是」稳健「——而稳定的前提就是简单。
看吧,以太坊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共识分裂」了,诚然有一大批死磕技术叙事的信仰 Holder,但早已倒戈谩骂的黑粉军团也越来越壮大。
但其实,以太坊是好是坏,只是换了个视角而已。事实的真相只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不相信」所以毁灭。
来源:链上观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