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加密列车,OM百亿市值倾然崩塌,操纵败露后多方各执一词

转载
1 天前
2927
Nancy

文章转载来源: Nancy

作者:Nancy,PANews

借着RWA的东风以及暴力拉盘手段,MANTRA曾一度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一场惊心动魄的价格崩盘,不仅让MANTRA面临价格波动的挑战,其背后错综复杂的“黑历史”也浮出水面,信任危机和治理考验随之而来。

OM深夜闪崩近90%,项目方、交易所和投资人各执一词

OM百亿市值崩塌背后是一场由多重因素交织引发的市场风暴。

4月14日凌晨,MANTRA代币OM价格突发剧烈下跌。据CoinGecko数据,过去24小时OM价格暴跌89.2%。

对于OM的闪崩,MANTRA官方作出解释称,此次混乱并非由团队、MANTRA Chain协会、核心顾问或MANTRA投资者抛售代币造成,代币仍处于锁定状态并受已公布的归属期约束,代币经济学保持不变,提醒请勿点击任何诈骗链接或冒充 MANTRA 的账户。

同时,官方指出,这一事件发生在流动性较低的时间段,可能是由于交易所的疏忽或市场操控。此次暴跌的时间和深度表明,在没有足够警告或通知的情况下,账户仓位被突然关闭,此事发生在世界标准时间 (UTC) 周日晚上(亚洲时间凌晨)流动性较低的时段,表明CEX存在一定程度的疏忽,或者可能是故意采取的市场定位。

币安在其声明中确认,OM近期价格波动剧烈,初步调查显示系“跨交易所清算”引发。自去年10月以来,已针对OM代币实施了包括降低杠杆水平在内的多项风控措施。自今年1月起,币安在其现货交易页面增设了OM代币的弹窗警告,提醒用户该代币已对其代币经济学进行重大调整,增加了代币供应量。币安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情况,采取适当行动以保护用户和维护平台完整性。

OKX则在公告中指出,自2024年10月以来,OM的代币经济模型发生重大变化,且3月初以来多个类似操作的链上地址在各交易所进行大额充提。基于市场风险,OKX已调整平台风控参数,并提醒用户近期市场风险较大,部分代币供应量变化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在OM代币页面增加了风险预警。同时,OKX CEO Star表示,这对整个加密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丑闻。所有链上解锁和充值数据都已公开,所有主流交易所的抵押品和清算数据都可能被调查。OKX将准备好所有报告。

尽管MANTRA将责任归咎于交易所,但链上数据却指向更复杂的图景,引发社区对潜在内部抛售和市场操纵的质疑。

据Spot On Chain监测,此前其追踪的疑似属于同一实体的19个于3月份新创建的钱包,在OM崩盘前的3天内,以平均价格6.375美元将1427万枚OM(约9100万美元)转移至OKX。而据据The Data Nerd监测,在过去的3天里,有5个钱包共将2440万枚OM(约合1.4394亿美元)存入OKX。其中4个钱包的操作模式相同:上个月从币安交易所提现,然后存入OKX;另一个属于Laser Digital。另据Lookonchain 监测,自4月7日以来,至少17个钱包地址向交易所存入共计4360万枚 OM 代币(当时价值约2.27亿美元),占流通供应量的4.5%。同时,在OM代币暴跌前五个小时,一个沉寂了一年的钱包向疑似向MANTRA的投资机构Shorooq Partners创始合伙人Shane Shin钱包转移了200万枚OM。该钱包以1258万美元的价格接收了200万枚OM,但现在其价值仅剩157万美元。

不过,MANTRA Chain项目战略投资方Laser Digital回应称,Laser与OM近期价格下跌没有任何关联。社交媒体上关于Laser与“投资者抛售相关”的说法是错误的且具有误导性。Laser未向OKX存入任何OM代币,提到的与OKX相关的钱包并非Laser的钱包。Laser的核心OM投资仍处于锁定状态,没有任何兴趣对代币施加压力或破坏项目的稳定性。透明度很重要。

投资机构Shorooq Partners也发表声明澄清称,下跌并非因黑客攻击或团队抛售,而是由大规模强制清算触发,随后在低流动性时段引发恐慌性抛售。Shorooq强调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者的立场未变,并公开了相关钱包地址以证明透明度。

项目方、交易所、投资人三方各执一词。而此次暴跌事件更深层次的导火线或源于MANTRA近期对代币经济模型的调整。近期,MANTRA公告中指出,此前社区提案将OM统一为主网原生代币,废除两币战略,但也带来了技术挑战,为此团队决定废弃原有的ERC-20 OM,并建立MANTRA Chain上的OM作为标准版本。同时,MANTRA宣布将OM供应量翻倍,从8.888亿枚增至17.777亿枚,并引入3%年通胀率以激励质押。此举虽旨在支持生态增长,但大幅增加的流通量和无上限通胀机制被认为削弱了投资者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OM已大幅下跌,但大规模代币抛售仍在持续。Onchain Lens(@OnchainLens)最新监测,MANTRA DAO质押钱包向币安冷钱包发送了3800万枚 OM(约合2696万美元)。

早期曾陷入骗局争议,暴涨背后的高度控盘与叙事陷阱

MANTRA的前身是MANTRA DAO,成立于2020年,最初聚焦质押、借贷和资产管理服务。然而,MANTRA DAO在早期被认为是一个打着DeFi和波卡等热门标签的骗局。据吴说区块链和蜂巢财经之前报道,Mantra DAO的核心团队和顾问背景可疑,存在身份造假甚至有着诈骗史,包括创始人Calvin Ng的背景存在很大争议,与在线博彩网站21Pink有紧密联系。同时,当时项目本身技术和功能尚未落地,但Mantra DAO却依靠营销手段和虚假的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投资。

不仅如此,MANTRA还曾因内部争议陷入诉讼风波。2022年初,RioDeFi对MANTRA DAO提起诉讼,指控其存在所有权、管理权及资产挪用问题。RioDeFi称,其于2020年创立并开发了MANTRA DAO,但MANTRA DAO核心团队(包括联合创始人John Patrick Mullin等六人)在2021年后停止财务报告,擅自挪用资产并控制项目。MANTRA DAO则辩称,作为DAO,其由OM代币持有者治理,而非RioDeFi所有。2024年8月,香港高等法院介入,下令MANTRA DAO关键人物披露财务记录,回应资产挪用和未经授权控制的指控。此案成为全球首例针对DAO所有权与治理的司法审查。

2022年,MANTRA DAO宣布正式更名为MANTRA,启动品牌重组,表示其试图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转型为更广义的区块链生态。自2024年以来,MANTRA又因OM强势拉盘备受关注。CoinGecko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OM最高上涨超168.8倍。同时,DeFiLlama数据显示,OM的完全稀释估值(FDV)在今年3月一度达到153.9亿美元,目前大幅回落已12.5亿美元。然而,与其高估值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自2023年以来,OM的总锁仓价值(TVL)长期处于低位,仅维持在数十万美元水平。

而项目方的高度控盘和RWA叙事热潮的加持被认为是OM上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据加密分析师Mosi不久前披露,MANTRA团队持有OM代币“流通量”的90%,真实的市场流通量仅占完全稀释估值(FDV)的5%。

然而,高度控盘策略也埋下了筹码集中、流动性脆弱的炸弹。据HashKey Capital成员Rui爆料,MANTRA是个地推OTC盘,场外盘在为期两年里至少规模达到5亿美元,采用“新的OTC代币接老的OTC抛盘”的模式循环运作,直到最后解锁的筹码“OTC不动”爆掉。

另一方面,MANTRA在RWA赛道上动作频频,释放出一系列利好信号,包括设立1.09亿美元生态系统基金、与阿联酋DAMAC Group合作,计划代币化10亿美元资产、引入Google作为验证者和基础设施提供商合作开展RWA加速器、代币化迪拜MAG Group价值5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等。

中东资本的介入是MANTRA发展的转折点。据ArkStream Capital Founding Partner Ye Su披露,2023年,当OM代币FDV跌至2000万美元几近弃盘时,在中间人的撮合下,一家中东资本介入收购,仅保留了首席执行官职位。该中东资本拥有大量豪宅、度假村等实物资产,随后将OM包装成实物资产代币化(RWAfi)项目。Ye Su称,在高度控盘下,OM创下币安2024年最高涨幅,实现200倍增长,该团队近期仍在推销OTC盘业务。

公开资料也显示,MANTRA联创兼CEO John Patrick Mullin、联创Jayant Ramanand、CTO Matthew Crooks等高管均已离职。且融资背景显示,MANTRA在2024年3月宣布获得Shorooq Partners领投的1100万美元融资。据了解,Shorooq Partners是一家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领先风险投资和另类投资管理公司,专注于中东、北非和巴基斯(MENAP)地区的科技初创企业。MANTRA在宣布获得Shorooq Partners投资后,在迪拜世界贸易中心推出了一个孵化器,专注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RWA代币化项目。

整体来看,早期争议未解的阴影、高度控盘的代币经济、资本的幕后操盘以及RWA叙事热度的推动等多重因素,共同构成了这场崩盘悲剧的多重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