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崩塌,山寨季不再?加密市场走向虚无主义时代

转载
11 小时前
9525
比推BitPush

文章转载来源: 比推BitPush

作者:Route 2 FI,Substack

编译:比推 BitpushNews Yanan

加密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对于过去12到16个月才进入这一领域的新人来说。

曾经看似相对简单的交易方式——在中心化交易所上操作,就能「半只脚踏入成功」——如今变得愈发复杂。整个市场格局更像是一个高波动性的赌博竞技场,而非传统的金融交易市场,对交易者的敏捷性和市场意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过去屡试不爽的「买入并长期持有」(HODL)策略,如今已基本失效。大家的持币周期大幅缩短,从几个月压缩到短短几周,甚至几天。(还记得那些老玩家的经典建议吗?要坚持「低价买入山寨币,持有到牛市高点卖出」)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项目和新代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争夺市场关注度和资金流,不断挑战老牌项目的地位,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形势也因此瞬息万变。

即使是那些传统上被视为利好的事件,也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市场反应。例如,特朗普高调推出 Meme币的行为,虽然可能为整个加密领域带来大量新用户和关注,但同时却可能导致许多山寨币的价格遭受重创。通常情况下,这些事件的受益者仅限于比特币(BTC)、Solana(SOL)以及该 Meme币本身。许多加密投资者已经通过「交学费」的方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没有重仓BTC和SOL,就很可能面临资产大幅缩水的风险。

类似的市场动态在Berachain宣布推出时也曾上演,这一消息导致 Abstract生态系统受到冲击,因为市场注意力和资金迅速流向前者。面对这种高波动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最稳妥的策略是接受这种波动性将成为常态,并意识到随着新代币、新公链和新项目的不断涌现,市场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目前,许多投资者正在重新调整策略,逐步增加BTC和稳定币的持仓比例,同时大幅削减长期持有的山寨币头寸。市场的关注点正在从「长期投资」山寨币的理念转向更注重短期机会的「交易」策略。

在当前周期中,参与者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避免成为某个失败项目的最后接盘者,眼睁睁看着其价格归零。在当前市场周期的后半段,除了比特币(BTC)之外,任何其他币种的长期投资可能都无法获得理想的风险回报。虽然山寨币或许已经接近底部,但要所有币种、NFT 和生态系统集体迎来新高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小。

每天都有大量新币发行,这不仅分散了市场的关注度,也让资金更加分散,使得老项目难以重新崛起。

这一轮加密市场周期格外具有挑战性,市场的不确定性比以往更加明显。过去,投资者通常相信热门山寨币在暴跌后迟早会反弹,但现在,这种信心正在动摇。

在2017年和 2021年的市场周期中,投资者普遍愿意在市场下跌时抄底自己看好的山寨币,前提是这些项目的市值不算太小(通常不低于 1亿美元)。当时的共识是,这些币种的价格至少会在该轮周期内反弹。那些在早期获得市场认可的代币,往往能够维持优势,直到周期结束。

然而,这一轮周期不同(没错,真的不同)。市场充斥着各种叙事和子叙事,它们相互竞争,争夺短暂的关注度。投资者现在对「逢低买入」变得更加谨慎,因为一个币种所依赖的整个市场叙事可能随时崩塌,导致投资变得一文不值。

过去,我们习惯于一个整体性的市场周期,而现在,市场被切割成多个独立的「迷你周期」,每个都经历自己的崛起和衰落。比特币(BTC)和Solana(SOL)仍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最终可能会保持住地位,但对于寻求指数级增长的投资者来说,它们的回报率已经不再那么诱人——毕竟BTC已经从底部反弹了6倍,而 SOL更是涨了20倍。此时的关键问题变成了:是否应该投资 AI赛道的加密项目?尽管这一赛道近期备受关注,但许多代币已经从历史高点大幅回落,且没有任何保证它们能重回巅峰。

市场的碎片化让投资者更难精准捕捉并利用新兴趋势。加密市场一直是一个高度投机的领域,尽管过去的市场周期曾试图赋予其合法性,比如强调「经过同行评审的区块链技术」「坚实的基本面」以及「现实世界的应用」等。然而,这一轮周期基本放弃了这些表象,转而接受了一种更「虚无主义」的市场逻辑——一切都取决于能否吸引并维持市场关注度。

这一趋势的直接后果是,市场的注意力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曾经,牛市周期可以持续一年甚至更长,而现在,市场的狂热期可能只持续几个月、几周,甚至几天。

目前,市场似乎正处于一个「Meme 超级周期」(或者它已经结束了?)。然而,即便是最受欢迎的 Meme 币,也已从巅峰大幅回落,这让投资它们的合理性变得值得怀疑。

当下,变成「接盘侠」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在过去的市场周期中,类似的价格暴跌通常被视为抄底机会,因为市场普遍相信这些代币的价格最终会反弹。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币种还能重新获得过去的关注度吗?

当前市场更倾向于「领跑者」,而非「落后者」。那些押注于被低估的赛道,或者专注于基本面但缺乏市场热度的项目,往往会被边缘化。

虽然 Meme 币和AI赛道是目前市场上的赢家,但投资者对这些趋势仍然持谨慎态度——市场关注点的转移太快,难以预测。造成这种普遍不确定性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场上的选择实在太多。数以千计的代币和项目在争夺投资者的注意力,使得辨别哪些项目真正有潜力、哪些只是昙花一现变得越来越困难。

当注意力既分散又短暂,市场就更难形成持久的上涨趋势。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加密市场的新常态,还是仅仅由当前市场环境所引发的一时波动?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每一轮市场周期通常都会经历一段混乱阶段,市场注意力被分散,随后才会有明确的赢家浮现。然而,也有一种可能性是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投资者的注意力周期被永久缩短,没有任何单一叙事能够长期主导市场。

宏观经济因素也在塑造当前市场格局。过去的宽松货币政策让投资变得相对简单,充裕的流动性推动了投机泡沫的形成。然而,在高利率和紧缩的流动性环境下,市场变得更加难以驾驭。

投资者对「逢低买入」的信心下降,可能反映了更广泛的经济现实。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变得更加保守。关于四年周期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有人预测这一周期将被拉长。然而,尽管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四年周期仍然在发挥作用,只是与以往的模式有所不同。相比过去的牛市,本轮周期显得更加低迷——比特币(BTC)仅比上轮高点上涨约1.5倍,以太坊(ETH)甚至还未突破前高。

本轮市场的上涨,主要受比特币ETF的推出和 微策略等机构投资者的推动。这些因素吸引了新的机构资金进入比特币市场,但在BTC之外,资金流入明显不足。除了比特币,投机资金主要流向 Meme 币,而这些代币的生命周期比以往更短,市场节奏变得极快。

更广泛的投机资金似乎仍未回归市场,市场缺乏推动整体创新高的动能。资金更多是在加密市场内部流动,而不是源源不断地流入新资本。由于缺乏强大的流动性提供者,当前市场的热点无法形成足够大的资金效应,也无法吸引大量新投资者入场。

本轮周期的特征,与过去的牛市明显不同。这引发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加密市场的周期模式是否已经发生变化?过去推动牛市的关键因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狂热的散户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下似乎变得不再那么有力。市场期待的「山寨季」(altseason),即所有山寨币普遍迎来指数级增长的阶段,至今仍未真正到来。

BTC与TOTAL2(比特币市值与所有其他加密资产总市值之差)之间的差距,自比特币 ETF推出后持续扩大。 过去的「山寨季」往往是一个「无脑上涨」的时期,所有代币都会因投机资金的涌入而普涨。然而,如今的比特币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的价格走势更多受 ETF、微策略、宏观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加密市场周期。

相比之下,山寨币市场更像是一个高风险的赌场,只有在「资金净流入较高」且「选对了赌桌」的情况下,才值得参与。

有赢家的地方,必定有输家。2025年的加密赌场,比以往更加难以驾驭。 现在的市场上同时存在太多「赌桌」(即不同的山寨币赛道),每天都有大量新代币诞生,它们争夺市场的关注度和资金流。过多的投资选择,让真正的机会变得更加难以辨别,同时也增加了投资者押错赛道、成为「接盘侠」的风险。要在这个复杂且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生存,需要极高的市场敏锐度、执行力和适应能力,而这并非所有人都具备。

尽管如此,仍然有人对「山寨季」抱有希望。我也希望他们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