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研究院:通证经济的发展模式分析

原创
2265 天前
17188

作者: 曹黎军、谢冬、江泽武

摘要:

本文选取市值排名前50的项目,从面向对象、代币结构、发行方式、分配方式四个维度探讨通证的发展现状,得到以下结论:

1.从数量上来看,支付货币类、通用平台类和行业应用类占比相对均衡,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

2.从代币结构上看,以一层代币为主,多层代币并行发展。其中,支付货币类通证均为一层代币,二层代币包括五种代币,三层代币有一种;

3.从运营角度来看,共识机制和发行方式更加灵活,激励方式多元化,社区治理融入通证经济体系的建设。

本文梳理总结了目前通证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来说,趋势为由一层代币结构向多层代币发展,将通证的价值属性和管理属性剥离,从而减少通证的价格波动对区块链网络正常运作的影响。

通证项目的发展模式以其实现目标可以分为三类:以技术完善为目标、以拓展市场应用为目标、以减少市场扰动为目标。其中,

1.对于从技术完善角度设计的通证,专注于解决区块链网络的技术难点,强调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普适性,因此,这类通证往往会选择一层代币结构,并且以一层代币结构为特点的支付货币类和底层技术开发平台类通证仍会作为主流发展的通证经济体系。

2.对于服务于应用场景的通证,旨在追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力,因而会根据场景内容的不同作个性化的调整,这类通证既可能选择一层代币结构,也可能选择多层代币结构。

3.当通证经济体系要求区块链社区稳定,减少市场投机行为、价格波动等影响时,即减少市场干扰,一般会选择多层代币结构。多层代币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管理代币和价值代币。以社区经营为场景的通证经济体系都适用多层代币结构,目前,多层代币结构的应用场景还比较少,但可以预期其在未来通证经济体系设计中的巨大潜力。

最后,本文指出通证经济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痛点”: 

1.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尚不成熟,表现为区块链底层技术尚不完善和区块链技术的运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2.通证项目落地进程艰难。从市值上比较,支付货币类通证的总市值占比63%,通用平台类占比27%,而应用类通证占比不到10%。除内容、娱乐及广告和物联网技术以外,非金融类的通证仅为1%。

3.通证经济发展环境混乱,落地不确定性大。表现为两个方面,1)通证创始人仅把通证经济作为筹集资金的手段,而不思考虑通证经济的落地问题,2)通证经济能否落地以及多久能落地都存在不确定性。

一、 通证经济概述

1.1. 基本概念

通证经济(Token Economy)是一种对“通证”(Token)进行管理的经济。根据通证学派的定义,通证是指可流通的数字权益凭证。作为一种数字化凭证,通证需要具备三个特点:可流通、可证明和有价值。可流通是指通证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转让以及兑换;可证明是指通证是真实的,能被快速识别的,同时具备防篡改、隐私保护等能力;有价值是指通证只是价值的载体和数字化形态,它需要实实在在的资产权益做支撑。这里的资产权益包括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未来的收益权等。

广义上的通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身份证、信用卡、用户积分、优惠券等为典型特征的功能性通证。对于持有人来说,它具备一定的功能。比如身份证能证明持有者的公民信息,信用卡能反映持有者的消费透支程度,用户积分和优惠券能赋予持有人一定的消费特权等。第二类是以金融衍生品、债券、期货合约和股票为特征的权益性通证。它对应着持有人在金融交易过程中的获取未来收益的权利(或者损失)。第三类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加密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它利用区块链技术防篡改、可追溯以及分布式记账等特点,可以实现通证在区块链网络上资质可验证,流通可追溯,个人隐私和交易数据安全可保证。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针对第三类通证,分别就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规模展开讨论。

1.2. 通证经济的特点

通证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能快速获得业界的认可及应用是离不开区块链技术的支持的。最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通证经济体系是以比特币为基础的支付货币类通证,随着以太坊推出第一个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使得通证体系拓展到除支付服务以外的应用成为可能。通证经济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它扩大了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去中心化等手段加速价值的实现。具体来说:

1. 通证经济模式扩大了供给市场。理论上,所有的资产权益都是可以通证化的。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资源和服务能力发行权益证明;此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人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生产商,任何人既可以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2. 通证经济重新定义生产关系。当资产权益通证化后,其流通是发生在区块链网络的,区块链技术保证了整个流通过程公开透明,随时可验证、可追溯。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过程监督和审核成本,而且其安全性、可信性、可靠性是以前任何一种交易方式都达不到的。因此,资产权益在区块链上能实现高速流转和交易,从而使得其价格在市场上也能迅速确认。

1.3. 通证经济的发展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选择通证化。从通证项目的数量来看,根据Elementus统计,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公开众筹的通证项目数量增长了超过13倍(由13个增至174个),如图1所示。


图1  近两年全球发售通证的数量(众筹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上项目,非全部)(图片来源: Elementus, TokenInsight)

从通证项目的类别来看,根据TokenInsight的划分标准,通证项目分为21类,包括支付货币类如比特币BTC、达世币DASH和瑞波币XRP,通用平台类如以太坊ETH、柚子币EOS和艾达币ADA,以及内容、娱乐及广告类如STEEM,物联网类如ETC、IOTA,通证交易所类如BNB、BTS和ZRX等。其中,支付货币类通证的总市值占比最高(为63%),通用平台类通证次之(27%)。实际上,无论是内容、娱乐及广告类物联网类还是通证交易所等,都是通证经济的具体应用,因此,本文将其归为一类,称为应用类。

二、通证经济的发展模式

自2008年中本聪提出比特币后,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通证经济正式诞生。该技术去中心化的设计为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关系带来了新的变革。它打破了当前以物资所有权为基础、以中心化机构信用背书为基础的经济关系。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步以及项目应用逐步落地,通证经济从技术复杂度、内容深度和广度都有极大地提升。但比特币在通证经济体系设计的奠基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通证经济体系依然保持着发行“代币”的形式,比特币的框架如共识机制(POW,工作证明)、发行方式(挖矿、区块设计)、分配方式(挖矿奖励与交易费用)已成为设计通证经济体系的范式。 

为深入分析当前通证经济体系的特点,本文选取以市值排名前50的通证为样本,探讨目前通证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进一步从通证经济的发展脉络来总结其演变逻辑。

2.1. 通证经济的现状分析

对于通证经济的现状分析,本节将从面向对象、代币结构、发行方式、分配方式四个维度探讨。其中,面向对象即为通证所属的类别,这里的类别如上述所述包括三个:支付货币,以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实际应用为目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公共开发平台,如分布式开发平台(DAPP)和智能合约,以及服务特定行业的应用类通证,如服务票据金融交易的通证PPT(Populous Token),服务内容娱乐体系的TRX-波场币等;代币结构即通证体系代币层次,例如,以BTC-比特币为代表的一层代币结构,以NEO-小蚁币为代表的两层代币结构NEO和NeoGas,以及以斯蒂姆币-STEEM为代表的三层代币结构STEEM,SteemPower和SteemDollar;发行方式的内容包括共识机制、代币的发行总量、初始发行方式如代币发放的形式以及各参与者所占比例和代币释放的规则;分配方式具体指激励方式和收入的分红方

本文总结了市值前50的通证经济体系,如附录1所示,通证经济体系的发展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支付货币类、通用平台类和行业应用类三足鼎立

从数量上来看,不同通证经济体系分类会有差异。支付货币类通证最多(数量为21),通用平台类和应用类的通证数量差别不大,分别为14和15。其中,应用类通证以通证交易所、金融交易、物联网等为主。但整体来看,三类通证经济数量未出现相差极多的情况(在以太坊出现以前,支付货币类通证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分布相对平衡。


图2 不同通证经济分类的数量分布

2. 一层代币为主,多层代币并行

从代币结构上看,当前通证经济体系以一层代币为主,多层代币并行发展。其中,支付货币类通证均为一层代币,二层代币包括五种代币,即MKR- Maker、NEO-小蚁、VeChain-唯链、ONT-本体和SNT- Status,三层代币有一种,即STEEM-斯蒂姆币。其中,STEEM和SNT是内容社交代币,ONT和VeChain为通用平台类代币,NEO为数字资产管理代币,MKR属于金融股票代币。




3. 灵活的共识机制和发行方式助力通证经济的发展

比特币作为一种基于密码学的虚拟货币,颠覆了传统的经济交易模式。但由于是开创性的应用,在去中心化、技术推广、交易效率、隐私保护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通证经济的发展在发行方式上也愈发灵活。

在共识机制上,从比特币最早采用的工作证明机制POW逐渐发展到权益证明机制POS和拜占庭容错机制BFT,到委托权利证明机制DPOS和委托拜占庭容错机制DBFT,到将各共识机制组合的混合共识机制,如EOS-柚子币采用的共识机制是BFT-DPOS。为满足具体通证项目应用的需要,也出现很多个性化的共识机制,如为提升交易匿名程度的零知识证明机制(Zcash-大零币首例采用),内容社交代币STEEM-斯蒂姆币采用的共识机制为脑力一致证明机制Aligned Proof-of-Brain,云存储代币SC-云储币采用的代币是存储证明机制Proof of Storage等等。

在初始发行方式上,通证经济体系根据项目特点、社区经营和技术推广的需要,除了经典的挖矿释放外,更加灵活的手段被引入到推动通证经济体系初期的发展,包括预挖矿、ICO众筹、风投、空投、打赏等。从整体上来看,挖矿释放和ICO众筹为主要的通证发行方式。ICO资金一般会按比例分发给创始团队、社区基金会、投资机构和合作伙伴、早期贡献者、社区建设等。另外,代币发行总量也从2100万增加至百亿不等,如ZIL(Zilliqa)币发行总量为210亿,XVG(Verge)币发行总量约为166亿等。

4. 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提升通证体系活力

在激励方式上,挖矿奖励和交易费用节点奖励依然在当前通证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支付货币类通证如比特币-BTC、门罗币-XMR、比特现金-BCH等,以及通用平台类通证如艾达币-ADA、量子链-QTUM等。其中,挖矿奖励的内容也一些变化,如ETH-以太坊引入固定奖励和叔块奖励,而ETC-以太经典引入固定奖励、叔块奖励和Gas奖励。

对于应用类平台通证,在激励方式上一般会根据通证项目的内容做个性化的调整。如比原链-BTM(服务于资产上链)的激励内容包括交易费用和(对BTM币的持有进行)平台利润分红,云储币-SC利用PC存储空间赚取SC币等。

5. 社区治理融入通证经济体系的建设

以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为代表的支付货币类和通用平台类通证是不存在社区治理机制的。目前,越来越多的通证经济体系意识到社区治理机制在推动通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通用平台类和应用类通证,社区治理机制通过二次分配如回购和回馈用户等方式保证代币价值和用户活跃度,作为治理结构,既可以扮演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也可作为管理层制定社区发展战略。

比较有代表性社区治理机制的通证有量子链-QTUM、艾达币-ADA和柚子币-EOS等,其中,量子链-QTUM通过DGP智能合约对区块链社区进行控制,以投票的方式完成对区块链网络参数修改或通过投票对管理和治理席位进行增加或删除;艾达币-ADA设计了一套国库系统,由部分新生产的通证以及转账费用捐赠,通证持有者可通过投票决定如何使用;柚子币-EOS社区机构拥有账号冻结、改变代码和宪法修改等权利。

2.2. 通证经济的发展模式

当前通证经济体系无论是从代币结构、通证分类还是运营方式(共识机制、发行方式、激励方式和社区治理)相比于最早的通证——比特币-BTC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从附录1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通证是以比特币-BTC为参考基点发展起来的。每一个通证经济体系的产生都旨在解决比特币-BTC在投入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痛点”,如交易信息和用户信息隐匿性不足,交易确认时间长、区块小且不可扩容、价格波动、消耗能源大等。本节将重点分析,从比特币-BTC到当前通证经济体系的发展脉络和机理,即通证经济的发展模式:

1. 发展模式1:以完善底层技术为目标

比特币-BTC旨在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点对点的货币支付系统,它的特点如下:采用工作量证明POW作为区块生成的共识机制,每秒只能进行大约7笔交易(即TPS=7),区块大小为1M,采用的核心加密算法为SHA-256。从技术层面来说,比特币-BTC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比特币-BTC并不是完全匿名的,无法提供和现金一样的隐私程度。使用比特币-BTC会留下许多公共记录,也因此存在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有多种机制被设计用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如基于CryptoNote技术:字节币-BCN和门罗币-XMR,基于零知识证明机制的大零币-Zcash。

其次,由于矿机和矿池等专业挖矿设施设备的出现,使得在比特币-BTC挖矿过程中,普通用户相比于矿机持有者处于绝对的劣势,最终导致新生成的比特币-BTC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形成所谓的“伪中心化”。因此,有许多算法被应用到通证以尽可能地减少ASIC矿机相对于CPU挖矿的优势,如比特黄金-BTG采用的Equihash算法、DCR采用的Blake-256散列算法、云尊币-WC采用的SCRYPT算法都是为了减少挖矿专用设备的算力“垄断”。

再次,比特币-BTC每笔交易的发生都是要产生交易费用的,而且交易的确认时间很长,对于高频率、低价值的交易,所需要的交易费用会很高,因此,纳诺币-NANO采用一项名为有向无环图的数据结构(DAG技术),支持无限次的交易,免费并且即时到账。

最后,工作量证明POW会造成网络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浪费。比特币-BTC挖矿从原理上就是计算数学题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投入网络资源和电力资源,而随着挖矿难度的增加,所需资源的投入会极大地提高。当前,支付货币类通证仍然以POW为主,但很多通用平台类和应用类通证逐渐选择POS、BFT以及一些混合共识机制等。

2. 发展路径2:以拓展应用场景为目标

由于对比特币-BTC的支付货币属性先入为主,在其出现后的五年内,通证经济体系几乎等同于支付货币类通证。这一局面在以太坊-ETH推出ERC20智能合约平台时被打破。自此,基于底层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公共开发平台逐步成长起来,通证经济的理念也逐渐为产业界所熟知和认同。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平台类通证有以太坊-ETH、柚子币-EOS、艾达币-ADA和量子链-QTUM等,它们采用的共识机制以权益证明机制POS为主。

随着通证经济逐渐落地以及通证种类的增多,诞生了一系列应用类通证,具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实际项目结合的通证经济体系,侧重于物联网应用的埃欧塔-MIOTA和以太经典-ETC,主打内容社交平台的TRX-波场,服务于金融交易的PPT(Populous Token)、比原链-BTM平台。另一种是专注从事通证交易的平台,即通证交易所,如币安币-BNB和火币积分-HT。

3. 发展路径3:以社区可持续经营为目标

从市场交易的层面,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支付货币类通证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的交易或业务活动都可以显著地影响其价格。特别是,当由于大量投机者介入,会导致支付货币类通证的价格如过山车一般起伏。

为最大程度降低市场因素的干扰,特别是通证价格波动对区块链网络的冲击,多层代币结构应运而生。从本质上来说,多层代币是将通证的价值属性和管理属性剥离,从而使得通证的价值波动不会影响区块链网络的正常运作。例如,通用平台类通证ONT-本体两层代币:ONT和ONG,ONT抵押参与共识,即为管理代币,ONG为激励交易的手段,即为价值代币;数字资产管理通证小蚁币-NEO包含两层代币:NEO和NeoGas(GAS),其中,NEO是管理代币,用于对NEO网络的管理权,GAS是燃料代币,用于对NEO网络使用时的资源控制,是一种价值代币;金融股票通证MKR包括两层代币Dai稳定币,即为价值代币,MKR是管理型代币和效用代币,参与管理系统。而内容社交媒体通证斯蒂姆币-STEEM采用更为复杂的三层代币结构:STEEM、SteemPower(SP)和SteemDollar(SMD),其中,STEEM是Steem区块链上账户的基本单位,进入或退出Steem平台的人必须出售STEEM,可转化为SP或SMD;SP是一种权限通证,反映持有者的影响力,由Steem平台固定向SP利益相关者配置STEEM,SP转换回STEEM必须在13周后,SMD可兑换货币,能够与STEEM交换,锚定美元,因此,从属性上划分,STEEM和SP是管理代币,SMD是价值代币。

4. 通证经济的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从技术完善角度设计的通证,旨在解决信息隐匿性、技术推广、交易效率、能耗大等问题,这一类通证专注于解决区块链网络的技术难点,强调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普适性,因此,这类通证往往会选择一层代币结构,如支付货币和以太坊为代表的底层技术开发平台等。而由于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还不成熟,已有的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激励方式存在局限性,未来的通证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依然会是完善底层技术,因此,一层代币结构的通证仍会作为未来通证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服务于应用场景的通证,旨在通证经济在具体场景的落地,需要将具体应用的需求和通证经济的特点有机结合,这一类通证追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力,因而会根据场景内容的不同作个性化的调整,因此,这类通证既可能选择一层代币结构,也可能选择多层代币结构。

当通证经济体系要求区块链社区稳定,减少市场投机行为、价格波动等影响时一般会选择多层代币结构。多层代币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管理代币和价值代币。管理代币对应为对区块链社区的管理权,价值代币是社区正常运行的“货币”基础。通证的价值属性和管理属性的分离目的在于减弱了通证(市场)交易对社区管理运营的影响,因此,以社区经营为场景的通证经济体系都适用多层代币结构,目前,多层代币结构的应用场景还比较少,但可以预期其在未来通证经济体系设计中的巨大潜力。


图3 通证经济体系的发展脉络图

三、经济发展的痛点

从2008年比特币-BTC的推出,到2018年正式提出“通证经济”的概念,通证经济经历近10年的发展,在通证经济的底层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社会认可度以及外部投资环境等都有极大地提升和改善:从支付货币类通证“一家独大”到多种类通证“百花齐放”,从对区块链技术“糊里糊涂”,到如今“人人都在谈区块链”。但是,通证经济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难题。

3.1.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尚不成熟

通证经济作为区块链技术重要的应用领域,其发展也受到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限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区块链底层技术尚不完善,还没有出现在去中心化、加强隐私保护、减少浪费、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都较为突出的技术体系和评价标准,前三者实际上被称为“区块链”技术的“不可能三角”。而拥有巨大算力的专用挖矿设备的投入对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的运营管理模式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以往以信任背书的经济关系,因此,照搬一些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会存在较大的风险。以社区治理为例,社区治理的本质是协调区块链网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协调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治理的工具包括链上治理工具如共识机制、硬分叉和软分叉,以及链下治理工具如社交媒体、线下会议和市值管理等。社区治理的难点在于面向众多参与者时,如何就协议内容(无论是链上还是链下)快速达成一致,特别是存在分歧和利益不一致的时候。

3.2. 通证项目落地进程艰难

从数量上看,支付货币类、通用平台类和应用类通证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但是从市值上比较,三类通证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如图4所示,全球通证经济总市值2,518.20亿美元,支付货币类通证的总市值占比63%,通用平台类占比27%,而应用类通证占比不到10%。通证经济以支付服务和去中心化的开发平台为主,以实际项目为应用场景的通证项目非常少,除内容、娱乐及广告和物联网技术以外,非金融类的通证仅为1%,通证项目落地进程艰难。


图4  不同行业分类的通证市值占比(图片来源:TokenInsight)

3.3. 通证经济发展环境混乱,落地不确定性大

首先,市场环境混乱。通证经济对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价值实现有着非常美好的远景,加上对通证项目的监管缺失,很大一批创造者仅把通证经济作为筹集资金的手段,而不会沉下心思考虑通证经济的落地问题,也造就了所谓的“割韭菜”风波。

其次,通证经济落地不确定性大。通证经济体系的设计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区块链技术,还涉及到金融、制度设计、博弈论等各个方面。但是,当前通证经济无论基础设施还是理论指导都不成熟,通证经济能否落地以及多久能落地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无疑会使得投资人的信心不足,投资人对通证经济项目的态度越发保守。

四、总结

通证经济(Token Economy)是一种对“通证”(Token)进行管理的经济。其中,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加密数字货币是通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区块链技术防篡改、可追溯以及分布式记账等特点,实现通证在区块链网络上资质可验证、流通可追溯、个人隐私和交易数据安全可保证。其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它扩大了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渠道,另一方面,它可通过去中心化等手段加速价值的落地。围绕这一类通证,本文选取市值排名前50的通证,分别就其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展开讨论。

首先,本文从面向对象,代币结构,共识机制与发行方式,分配方式四个维度探讨通证的发展现状,得到以下结论:

1. 从数量上来看,支付货币类、通用平台类和行业应用类分布相对均衡,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

2. 从代币结构上看,以一层代币为主,多层代币并行发展。其中,支付货币类通证均为一层代币,二层代币包括五种代币,三层代币有一种。

3. 共识机制和发行方式更加灵活。在共识机制上,从比特币最早采用的工作证明机制POW逐渐发展到权益证明机制POS和拜占庭容错机制BFT,到委托权利证明机制DPOS和委托拜占庭容错机制DBFT,到将各共识机制组合的混合共识机制。在初始发行方式上,根据项目特点、社区经营和技术推广的需要,除了经典的挖矿释放外,其他手段被引入到推动通证初期的发展,包括预挖矿、ICO众筹、风投、空投、打赏等。

4. 激励方式多元化。挖矿奖励和交易费用节点奖励依然在当前通证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支付货币类通证以及通用平台类通证。对于应用类平台通证,在激励方式上一般会根据通证项目的内容做个性化的调整。

5. 社区治理融入通证经济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对于通用平台类和应用类通证,社区治理机制在推动通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次,本文梳理总结了目前通证经济发展模式。对以比特币-BTC为代表的通证经济体系的发展路径分为三类:一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解决信息隐匿性、交易效率、能耗大等问题;二是从拓展应用场景出发,将通证经济落实到更多的项目当中;三是从减少市场扰动角度出发,即减少市场因素(如价格波动)对区块链社区的影响。具体来说,由一层代币结构发展为多层代币,将通证的价值属性和管理属性剥离,从而使得通证的价值波动不会影响区块链网络的正常运作。

同时,本文讨论了通证经济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1. 对于从技术完善角度设计的通证,专注于解决区块链网络的技术难点,强调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普适性,因此,这类通证往往会选择一层代币结构,并且以一层代币结构为特点的支付货币类和底层技术开发平台类通证仍会作为主流发展的通证经济体系。

2. 对于服务于应用场景的通证,旨在追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力,因而会根据场景内容的不同作个性化的调整,这类通证既可能选择一层代币结构,也可能选择多层代币结构。

3. 当通证经济体系要求区块链社区稳定,减少市场投机行为、价格波动等影响时一般会选择多层代币结构。多层代币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管理代币和价值代币。以社区经营为场景的通证经济体系都适用多层代币结构,目前,多层代币结构的应用场景还比较少,但可以预期其在未来通证经济体系设计中的巨大潜力。

最后,本文指出通证经济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痛点”:

1.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尚不成熟,表现为区块链底层技术尚不完善和区块链技术的运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2.通证项目落地进程艰难。从市值上比较,支付货币类通证的总市值占比63%,通用平台类占比27%,而应用类通证占比不到10%。除内容、娱乐及广告和物联网技术以外,非金融类的通证仅为1%。

3.通证经济发展环境混乱,落地不确定性大。表现为两个方面,1)通证创始人仅把通证经济作为筹集资金的手段,而不思考虑通证经济的落地问题,2)通证经济能否落地以及多久能落地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文章版权为哈希未来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哈希未来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