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最新加密资产“开盒令”,区块链交易匿名性从此消失?

转载
226 天前
6534
肖飒lawyer

文章转载来源: 肖飒lawyer

飒姐团队注意到,2024年1月中旬左右,欧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了全面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法案《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The Markets in Crypto Assets regulation bill,MiCA)》(简称MiCA法案)的主要司法管辖区,再次提出要在自家反洗钱一揽子监管规则中添砖加瓦,针对加密货币转账和私人钱包监管出台更加严格的限制规则,包括限制匿名交易、增加将平台KYC义务等等。

3月23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式将上述构想化为现实,出台了最新反洗钱“开盒令”,今天飒姐团队就为大家解读新法,并分析其可能会在未来产生的示范效应。

01、欧盟最新加密资产“开盒令”概述

“开盒”本来是一个行业黑话,原本指的是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他人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号、社保卡号、银行卡账号、个人证件照片等等并将其曝光的行为,现在则泛指将网民真实身份信息“揭露”的一切行为,类似“人肉”。

如前所述,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出台了针对加密货币的最新反洗钱新规,而我们之所以将其称为“开盒令”,主要是因为该新规的监管宗旨在于“抹消”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性,以此规制洗钱和利用加密资产逃税、逃避监管转移资产等行为。主要规则为:(1)在欧盟的司法管辖范围内,不得使用任何身份不明的自托管加密钱包(即私人钱包)进行任何规模的加密货币支付;(2)加密货币公司应对1000欧元以上的交易开展尽调。该规定主要规制的主体为加密货币的使用者及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VASP)。

飒姐团队认为,最新加密资产“开盒令”是一个在利弊两端都极为“亮眼”的新规。一方面,该规定配合欧盟此前已经出台的MiCA法案和收集加密货币转账信息(TFR)的规则,已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法律工具规制目前市场上以加密货币为载体实施的洗钱、逃税、转移资产、募集恐怖主义资金等犯罪行为,同时这种“开盒”行为还能够为后续可能指定和实施的相关加密资产税收政策做很好的铺垫和准备,使得征税对象和征税基础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开盒令”又是极为粗暴的,其直接抹消了“匿名”这一加密货币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也使得基于区块链(公链)长期以来基于“去中心化”技术特征所建立起来的金融生态系统产生了动摇。

但总的来说,不仅是加密资产的监管在趋严,其实欧盟新出台的反洗钱法对于所有能够被用于洗钱的工具和渠道都进行了新一轮的严控。在新反洗钱法案中,禁止在商业交易中使用超过3000欧元的不公开现金支付,而10000欧元的现金支付则属于商业交易的完全禁止范畴。另外,奢侈品行业相关的销售主体必须对客户交易进行类似KYC的身份信息核查、留存以备检查。而此前的洗钱重灾区——职业足球将会受到欧盟的密切监管,多支著名球队已经开始合规整改,并预计在未来三年新反洗钱法案正式实施后达到合规标准。

02、欧盟最新加密资产“开盒令”带来的影响

如前所述,欧盟最新加密资产“开盒令”确实具有极为明显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且作为世界主要的司法管辖区,其相关立法、司法将会对整个加密资产行业产生重要的监管示范效应,预计后续各国监管规则都会参考该立法例。那么,应如何正确看到欧盟监管的这种蝴蝶效应?

从好的方面看,欧盟的“开盒令”并非禁止加密货币的存在,也不是限制用户使用加密货币,而是为用户及VASP们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必须在公开、受监管的环境下使用和投资加密货币,并且不排除后续对用户持有加密货币、交易加密货币的行为征税。与一刀切的禁止加密货币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更加“柔性”的监管措施,并且也符合飒姐团队针对加密资产一贯的态度:堵不如疏。

但是,这种相对“柔性”的监管也是柔中带硬的。飒姐团队认为,加密社区及众多Web3的参与者、建设者之所以认可并相信区块链技术以及加密资产的相关叙事,其核心就在于此类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资产具备其独特的“技术信任”特征,能够在不需要中心化监管的情况下运作,同时也赋予了使用者们极为自由地支配自己资产的权利。一但将加密资产的使用者“开盒”,在使得加密资产失去匿名性的同时,也会对加密资产的使用者自由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造成障碍,但最严重的还是在于此举将会使得传统中心化的监管权力向加密资产社区蔓延。

实际上,欧盟每一次以“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打击洗钱犯罪”为名的监管收紧政策都并未获得大部分民众的支持,例如在2017年欧盟委员会公开征集限制现金支付法案公众意见时,就有超过九成以上的公民对该法案表示反对,其最大的反对意见就在于,该种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制止成规模、成体系的洗钱犯罪,却反而不当的限制了公民自由使用自己财产的权利。

从这一点上看,一家之言,飒姐团队认为欧盟的该项“开盒令”未免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一但正式实施将难以在兼顾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秩序、社会秩序安全的多种法益中找到适当的平衡,更多的则是会将欧盟本土的加密资产使用者们从逐渐开始合规使用加密资产的路径上,推至其他不受监管的加密资产的阵营中。而VASP们则将会面对繁重的KYC义务以及逐渐流失的加密资产使用者之困境。

03、欧盟最新加密资产“开盒令”除加密货币外,还覆盖其他加密资产吗?

一个简单的回答:“开盒令”目前仅影响加密货币的交易,但不排除此后覆盖其他加密资产的可能性。

从目前来看,“开盒令”的目的在于遏制住加密资产中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虽然在欧盟监管机构内部对于NFT、DeFi、GameFi等加密资产和Web3玩法是否需要适用反洗钱法的一揽子规定有过激烈的争论,但目前我们从立法例上并没有直观地看到欧盟将除加密货币之外的其他加密资产纳入监管的迹象。

飒姐团队认为,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1)除加密货币之外的其他加密资产体量过小,虽具有成为加密货币“平替”的资质,但目前尚不具备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得其他加密资产能够成为洗钱、逃税等犯罪活动的工具;(2)欧盟依然在加密资产监管的相关立法上保有足够的审慎,不愿意在其他加密资产尚未发展成熟、相关技术尚未达到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将其放入制度的铁笼。

那么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得出一个结论,后续其他加密资产及各类玩法的发展是否能够顺利,很大程度上需要各位Web3 builder们共同出力,形成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自我监督、自我驱动机制,才能与监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04、写在最后

从欧盟的司法惯例来看,虽然“开盒令”在公布后还需经过三年的窗口期才能正式实施,但是该窗口期的目的仅用于合规整改,换言之,目前在欧盟司法管辖区这一亩三分地上,已经无法再使用自我托管钱包进行加密货币匿名支付。飒姐团队在与部分加密资产从业者的沟通中发现,大家对此的看法也各不相同,部分倾向于自由商业环境的专家认为,“开盒令”是对欧盟自由竞争商业体系的打击,甚至该规定还有侵犯基本公民权之嫌。

飒姐团队认为,就像我们不能轻易的对一个新生事物下价值判断一样,在当前利用加密货币的犯罪频发的当下,“开盒令”的利弊应当基于其后续实施的成果来进行评价,固然目前欧盟对于实施“开盒令”打击犯罪之有效性、必要性缺乏足够的陈述,但欧盟本身作为一个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吃监管加密资产这只“螃蟹”的人,其勇气至少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