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宇:GPT是星星之火,可能带来新一轮生产力和思想大解放丨中国AIGC产业应用峰会

转载
379 天前
5707
Kyle

文章转载来源:Kyle

1 月 5 日上午,由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余杭区科技局和余杭区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联合指导,时戳科技主办,AI 新智界提供媒体特别支持的“智求共赢・中国 AIGC 产业应用峰会暨无界 AI 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杭州正式开幕。

本次大会将深度聚焦 AIGC 应用,邀请到了全国各地近百家合作伙伴参会,以及来自产研、投资机构、高校、AIGC 创业者等众多行业精英和专家,共同分享过去一年 AIGC 应用进展,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在今天上午,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文宇出席并做主题演讲《从GPT+到Agent+:新趋势与新产业》。张文宇讲到,这一轮GPT实际上是人类又一轮“钻木取火”所产生的星星之火,有可能带来新一轮生产力大解放和人类思想的大解放。这个时代的大模型也是人机物三元融合,群智系统。假如没有人喂给大模型那些提示词的话,没有给大模型魔咒的话,大模型施展不出魔法的。

他还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以前都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但这个时代我们发现数据、算法、算力还不够,还需要人性的驱动,需要数据和人性双驱动的方法来发展人工智能。

以下是AI新智界整理的演讲内容,为方便阅读进行了部分删减:

从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这个世界这一年变化太快了。实际上从1956年达特茅斯论坛以来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我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领域。为什么呢?我很担心,因为我吃的是人工智能的饭,我很担心我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还好,截止到去年以前,所有的人工智能项目几乎都是“弱人工智能”,很多弱人工智能都是“人工智障”,对我们造不成威胁,我很放心。但去年4月份出来的ChatGPT,我很紧张,这不像人工智障。它出来的时候,我就问它1+1等于多少,我说“1+1=3,我老婆说的,我老婆永远是正确的”。它说“比起您和您老婆的感情来说,数学没有那么重要,就是3吧”。天哪,我本来想调戏一下它,证明它是智障,反而我被它调戏了一把,感觉我像智障似的。

人类社会这一波的科技发展太迅猛了,实际上人类社会技术发展的加速度越来越快,早在100万年前,当时中华蓝田猿人,旧石器时代,假如那个时代的人穿越到1万年前燧人氏部落的话,一下子会惊呆了,发现燧人氏部落的人居然会钻木取火,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类自从有了钻木取火之后迎来了新一轮生产力的大解放。那么一万年前的燧人氏部落的人假如穿越到1000年前宋朝的话会是什么感觉,又要惊呆了,发现宋朝人居然还有教育,还有私塾,那么前面100万年穿越的惊呆了,接下来1万年穿越的又惊呆了。假如宋朝的人穿越到100年前民国,看到了又会惊呆,发现民国的人不但有教育,而且还男女同校,简直是大逆不道。好,100年前民国的人假如穿越到今天,又会惊呆了,为什么?发现现在的人类居然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机器取代,历史上从来不担心。那么今天的人假如穿越到10年之后的2033年会是什么感觉,肯定又会惊呆了。


GPT 是星星之火


我们看到这一轮GPT实际上是人类又一轮“钻木取火”所产生的星星之火,有可能带来新一轮生产力大解放和人类思想的大解放。这时候,我们所有的产品,所有的行业,所有的服务,都有可能重做一次。我们从大数据时代进入到了大模型时代,这个时代,我们很多人工工作面临被机器取代,那么我作为IT专家有没有担心呢?实际上我引以为傲的前端编程能力已经被机器取代了。为什么机器那么厉害,因为这个时候,以前是我会编程,人家不会编程。但这个时代人人都是程序员,为什么呢?因为大语言模型可以接受人类自然语言作为编程工具,当然这是从广义上说的。狭义上说的话,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学会编程,只需要有编程思维就可以了。

这个时代,我们也发现机器虽然擅长很多能力,但机器不是万能的。大家看看这张图,这是一张丹凤眼。人类看到这张图会表现出各种情怀,但是机器看到这张图就是体现123这些数字,显然机器不懂得美。机器不但不懂得美,也不懂得真与善,更不懂得构建在真善美准则之上的人类社会。

机器为什么这方面能力会弱呢,大家想一想,我们人类大脑和机器大脑有什么区别,实际上人类大脑里统计推理能力现在已经被AI取代了,AI可以把统计推理能力发扬光大。但我们觉得奇怪的是,按理说GPT生成内容完全是基于概率的去生成,假如99%的1000次方等于一万分之1还不到,意味着大量的大概率事件沉积起来的话,最后变成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很奇怪,大模型产生的内容居然能一本正经说一些话,虽然有时候是说胡话,但句式逻辑上也是正确的,所以这个事情我们人类还缺乏一个牛顿定理来推导出大模型的结论,我们现在还处在人类思想大解放,人类生产力大解放的前夜。

大模型为什么不能够理解人类的很多思维呢,比如说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力、道德等等,因为大模型或者GPT没有办法根本理解人类的七情六欲,爱恨情仇。举个例子,实际上在座的男人都没有办法理解女人生孩子的痛。就像我们男人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女人生孩子的痛一样,机器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人类的爱恨情愁。那这个时代,我们想起了爱迪生的一句话,天才是由1%的灵感和99%的汗水组成的。什么意思?我原来非常相信这句话,汗水非常重要。但我觉得爱迪生说错了,为什么不把99%的汗水放在前面,因为汗水更重要,我就是靠汗水考上了大学。现在我理解了,爱迪生可能是穿越来的,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后GPT时代,那1%的灵感是机器所取代不了的,但那99%的汗水都要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你们觉得今天来这里流汗水值得吗,值得,因为你们在这里流的是创新的学习汗水,我们需要用这种学习汗水去灌溉自己人类1%的灵感。

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以前都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但这个时代我们发现数据、算法、算力还不够,还需要人性的驱动,需要数据和人性双驱动的方法来发展人工智能。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我以日本鱼丸为例,那个鱼就是原材料数据,灶火就是算力,还有菜谱就是算法。但店家的鱼丸好不好,归根到底还是看这个鱼生活的水域有没有被核污水污染过,最考验的就是人性了。这个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已经有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为机器立心,人类才能立命,我们需要用人文思想赋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这个时代,单单机器不可能完全解决人类的很多问题,需要人机物融合,群智空间。在产业、在制造领域,需要人机物融合群智制造模式,这个模式是什么呢?智慧组织、智能制造云、工业互联网,群智协同、群智决策、群智优化来解决问题。


没有给大模型魔咒,大模型施展不出魔法


这个时代难道大模型也是人机物三元融合,群智系统吗?当然是。大家想一想,假如没有人喂给大模型那些提示词的话,没有给大模型魔咒的话,大模型施展不出魔法的。同样的,这个时代假如没有Agent让大模型落地,到实际各种应用的话,是不是只有用了Agent,大模型才可以和自然、物理、空间无缝交互,所以需要物,同样的重要。大模型刚出来的时候,去年4月份大模型刚出来,我告诉学生不要慌,GPT只会读万卷书,不会行万里路,你们以后都去企业实践中学习,机器就取代不了你。没有想到几个月,GPT+Agent出来了,这时候我们发现大模型不但会读万卷书,还会行万里路。

“人机物融合的群智制造模式”是我在国内外率先提出的,这个项目一共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国家也对这个模式非常重视。但Agent更不是一个新概念,为什么呢?Agent,上世纪80年代已经人工智能领域都在研究Agent了。我个人也是在2010年时曾经发表了一篇《Agent-based Semantic Grid》,Grid现在相当于云计算,Semantic based,for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就是Agent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这个论文发表在SCI 1区的论文,但没有实际上的落地。为什么不能落地,因为虽然Agent能够感知,能够执行,能够决策,做得很好。但没有大模型这样的大脑来赋能Agent,Agent也做不好。

我们知道单单用大模型解决产业链风险监测是不够的,因为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生成文字、词语接龙的东西,它不懂得语义,它往往会一本正经说胡话。我们开发时是把多模态虚实融合,还有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代我们已经无法阻挡,机器越来越智能,机器越来越像人,那我们人类怎么办,唯一的只有去发挥蕴含着人类灵感和人性光辉的基础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以及文理商工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把自己进化的更像人。

专题报道:https://www.aixinzhijie.com/special/6838540

视频直播和精彩图集:https://wx.vzan.com/live/page/4992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