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读人工智能的「双非」学生,抓住风口了吗?

转载
536 天前
4016
AI之势

文章转载来源:AI之势

文:邬宇琛 编辑:楚明

来源:人物(ID:renwumag1980)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工具生成

随着ChatGPT的爆火,人工智能成为近来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创业者争相进场,大厂也招兵买马,为AI人才开出年薪百万的消息见怪不怪。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热也在高校内蔓延。2018年,国内35所高校率先获得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其中多数是实力较强的985、211院校,此后几年,各地的普通高校也相继跟上,甚至还包括专科院校。

某种程度上说,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具有一定前瞻性。但作为一个全新、未知且精深的专业,普通院校需要探索,老师也需要学习。年轻人带着未知而来,又带着未知前进。

现在,AI可以写文案、PPT、写代码,画画。而这些碰到“风口”的年轻人们未来去往何方,人工智能专业暂时还无法回答。


一半是火热,一半是迷茫


熄灯后是真心话的时间。

张甜的寝室里会习惯性聊起最近的烦恼。有一次,大家聊到后不后悔选择了“人工智能专业”,一屋四个人都毫不犹豫地说:“后悔。”

那会儿张甜在西安一所工科院校读到大二下学期,没有项目、没有实习,能力也不够,感觉到有点慌乱。课程难度也越来越大,最近学习的数据结构她开始听不懂了——几个数字作对比,从小到大排序,人类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排列顺序,要教给计算机。但计算机“特别笨”,要教它两个数字两个数字地看,两个数字之间先对比大小,比大小之后要换位置,紧接着不断去换位置,一串数字最后才能排出顺序。

从入学的2020年到今年,老师们每年都会说一次“人工智能专业好就业”,这个专业代表未来的方向。“但好就业到底是就什么业?具体是什么方向?什么岗位?没有老师会说。”张甜至今也不清楚。

人工智能专业被视为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每年,高校都会从自己院系专业里面淘汰掉一些过时和就业率低的专业,也会增设一些新专业。2018年,35所高校首获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后,高校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热潮拉开序幕。

短短四五年,人工智能专业迅速生长出来。截至目前,国内已有498所高校成功申报人工智能专业。热潮不只在本科院校中蔓延,在高职院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也在去年新增了71个专业点。

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很自然地被视为未来新兴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后备军。而随着今年ChatGPT的火爆,人工智能专业备受关注。

高校们扑向人工智能专业先行探索,但与此同时,很多普通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正在感到迷茫。

大二的时候,在沈阳一所大学读人工智能的李万妮投出实习简历后,只收到一场笔试邀请,最终也没进面试。大三时学校组织双选会,大部分企业招收的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工资只有4000-5000元——这跟想象中的高薪相差甚远。即便如此,李万妮投出的图像识别工程师岗,并无任何回音。有一次面试,公司要求李万妮会“卷积、锐化和畸形”的图形算法,但她只在课上“浅浅”地学过卷积。“我是跟老师一步一步走的,但是当我找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公司要你做的跟老师教的不是一个东西。但是那些东西我要在哪里学呢?”

在北京一所偏文科类的211大学,被调剂到人工智能专业的王小芬从大一开始就在为转专业而努力,尽管家人们认为这是误打误撞的正确选择。她不愿意跟别人谈论人工智能。今年ChatGPT大火之后,家里有亲戚找王小芬聊AI的发展,她只能草草应付。事实上,关于“人工智能”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学到大三的她对此还是很模糊。

▲某招聘网站上显示的人工智能相关岗位,薪资水平与李万妮想象中的高薪相差甚远。


“调剂者”聚集地


李万妮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父母都从事医学相关的工作,高考结束,她首选的志愿是中医,第二志愿是药学。那时,她的长远规划是成为一名药师。第三志愿填什么,在那时的她眼中无足轻重。父亲看到沈阳的那所大学新开办了“人工智能专业”,在宣传推荐上,学校说明了这一专业将会和华为进行合作。父亲说,“那就填这个吧,看着不错。”

尽管李万妮对此专业毫无了解,但认为自己不会滑到第三志愿录取,索性就填了这个专业。等到录取时,在药学压线的情况下,她被巧合地送进了人工智能专业,稀里糊涂地学起了人工智能。

湖南一所商科类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大三学生柯蓓林也是相似的情况。她首选的是会计、国贸等专业,因为喜欢数学,还填报了数学专业。那年她所在的大学招收了4个班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每个班40个人,专业共160个人。在招生规模不够的情况下,接受调剂的柯蓓林在各专业都未录取上后调剂进入人工智能专业。还没开学,新生群里关于调剂的话题就被讨论了一遍,有人说自己是被调剂的,很快就会有人接上,“我也是”。开学后,柯蓓林才了解到,宿舍4个人,有3个人都是调剂过来的。

尽管根据《百度热搜·2022高考大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人工智能已经连续三年蝉联热度增幅最高专业。但在3年前,这一新设专业在大多普通高校并不抢手。那时,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这个新鲜专业也几乎一无所知。

王小芬高中毕业时看准了北京一所偏文科类的211大学,想学传媒类专业,前几个志愿填的都是公共关系学、网络与新媒体,人工智能专业则是排在倒数的志愿,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分数却录到了人工智能。

她还记得那种落差感。当她打开录取网页时,先看到上了喜欢的大学万分欣喜,随即发现自己被分配到了人工智能专业,所属学院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她不敢相信,因为她甚至都不知道这所文科类高校有这个学院和专业。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了不在大学继续学物理和数学,她还和父母“抗争”了很久,结果最后却阴差阳错还是学了工科。

入学后,宿舍里六个人,包括王小芬在内的四个同学都是调剂来到人工智能专业,还有一个同学是因为操作失误,误将分数更低的人工智能专业写在了前面。

张甜是少数把人工智能专业放在一、二志愿的。她的第一志愿报的是计算机,第二志愿就是人工智能。高中时,西安交大毕业的数学老师提及过人工智能专业,说“这个东西比较新,发展可能会比较好,就业蛮好的”。那时大厂红利还在流淌,张甜没什么野心,觉得只要毕业好找工作就行,而她简单地认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专业应该很有前景。

出于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对人工智能尚未有任何了解的高中生就这样走向了一个全新的专业。它代表着未来,也同时代表着未知。


“换了个名字学计算机”


人工智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每个选择它的学生都要切身面对这个问题。

没有参考答案。对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一个没有学长学姐的专业。要上什么课,用哪本教材,怎么找实习,实习去哪家公司,毕业选择考研还是就业,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全靠自己摸索。他们自己就是人工智能专业最“老”的一批学生。

而对学校来说,怎么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从学院和专业名称设置开始,就充满“悬念”。在湖南工商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最初被开设在计算机学院下,与信息科学和信息管理等专业在同一个大院。到了第二年,人工智能专业从计算机学院中剥离,分入新学院:前沿交叉学院。柯蓓林说,和人工智能专业关系较大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则被分去了智能制造与科学技术学院。

令柯蓓林困惑的是,人工智能专业分入前沿交叉学院之后,传统的工程管理也被分到了这个学院。她不懂这其中的逻辑,只是觉得,“有点乱”。

而在王小芬所在的这所以文科类为主的211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被设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之下,而不是大部分学校所设的计算机学院下。王小芬解释说,“因为(学校的)信通学院的评级更高,有再开一个专业的资格。”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人工智能专业目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之下的二级学科之一。或出于此,绝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选择将人工智能专业设在计算机学院下,或者将它视为计算机专业延伸出来的一个专业。

也因此,许多普通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也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十分类似。大一,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都会学习基础的编程语言,到了大二开始接触网页设计、前端、数据结构等课程,直到大三才开始接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智能语音、图像识别这类有人工智能专业“烙印”的课程。

有高中同学问李万妮:“你学的什么专业来着?”李万妮甚至会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机专业”,“因为确实没区别啊”。

除此之外,课表里还叠加了许多“特色课程”。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王小芬要上模拟电路等必修课,而这些课程本不在其他学校人工智能专业设立。学生们向老师质疑“这门课毫无意义”,但老师摇摇头说,“教学方案已定,无法再更改。”等到下一届人工智能专业开课时,这门课已经变成选修课。张甜则在大二挂了一门物理实验课。在她所在的学校,读理工科就必修物理实验。

▲ 课业多的时候,柯蓓林对着电脑一边学习,一边打瞌睡。 图 / 受访者供图

因为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人工智能的课业繁重程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王小芬回忆自己最忙的一个学期,周一到周四要每天早上8点上到晚上10点,晚上是选修课或者实验课,周五则是早上8点上到下午3点。疲惫之下,王小芬放弃了社团、部门活动,周末就待在宿舍躺着玩手机。那时,实习也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因为对连休息时间都稀少的王小芬来说,她无法满足大部分企业要求3天到岗实习的最低要求。

繁多的课程也时常占满张甜一整周的时间。她对C语言这样的课程不算有兴趣,但还是认真地听讲、练习,像个货真价实的程序员一样改代码到凌晨一两点。但等后面的课越上越多,难度越来越大,她索性“高效上课”。一门课先听几节,如果实在听不懂就放弃。

由于代码基础只学习了一年多,等到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课程真正出现时,很多学生已经跟不上了。

而和竞争激烈的计算机专业相比,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也未必占优。柯蓓林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长学姐们编的程序要比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成熟和复杂得多,“我们还是一点皮毛,学得杂又不精”。王小芬也这么说,“但凡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单独聊,甚至是看他们的作业都会发现,我们不会做任何实际应用,只是单纯在讲理论和方法。”

等到大二,王小芬通过找熟人加入了一个团队实习。带她的学长告诉王小芬,团队只招收两种人才,一种是会写代码的,一种是懂AI的。那个学长还说,“学校教的东西和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东西有很多是脱轨的。”

ChatGPT火了以后,李万妮的专业课老师里没有一个人提过这个工具。而在王小芬所在的211大学,人工智能班上的学生不被允许使用ChatGPT来完成作业。


老师边学边教


面对人工智能专业,应对起来不够自如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

对于跟随首批35所高校后的大部分双非本科高校来说,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除了思路和设计层面的问题,资源的欠缺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普通院校里,真正具有人工智能专业研究背景的教师资源并不多,而被视为计算机专业延伸出来的人工智能专业,许多专业课都是由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教授。

李万妮还记得,一名人工智能专业课的老师曾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习,“你们自己学吧,我学得可能还没你们好”,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解释说,自己在暑假紧急参加了半个月左右的培训,培训由某个科技公司组织,此外他还上慕课,自己先学完一遍后再把内容教给学生。

全院上下,李万妮了解到的唯一一个有人工智能背景的老师是学院年轻的副院长,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后,其他基本都是计算机背景的老师。

张甜是那种从大一开始就努力上好每节课的人,但如果看到老师只是自顾自地在台上念PPT,她知道这堂课大概率是“没必要上了”。

重庆工商大学计信学院副教授郭智威,是参与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教师之一。他本科期间在郑州大学读通信工程专业,在重庆大学读完通信工程专业硕博,具体研究的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有一定的联系。

他不否认人工智能专业在建立阶段面临的挑战。他2018年到学校就职,在那之前,学院已经提交了申报人工智能专业的材料。2019年,他所在的计信学院开始组建人工智能专业,请他着手准备教授《深度学习》,“因为同期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大多也都是初次开始实践,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学院内部)其实也难以做到深入研讨教学”。

对郭智威而言,深度学习也是新的知识。2018年之前,他曾经在机器学习领域参与过研究,“但这是相对低阶的学习,而深度学习是相对高阶的”。

困难不少,高阶的知识要自己主动去学。郭智威参加了百度组织的培训,历时不到一个月,后来还参加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深度学习。他自己先学了大半年,2021年上半年,才开始教授《深度学习》的课程。因为他已经有一些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相比没有基础的老师,学习起来要更加轻松。对他而言,最困难的学习和本科生一样,是程序编写,“深度学习的模型容易出各种错误,发现错误怎么去解决,同样是挑战”。

深度课程面向大三的本科学生。在2021年教课之前,郭智威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我的目标没有太高,对本科生来说,很多课花的时间也不一定多,所以就是掌握基础的图像识别和文本识别就行,真正涉及程序设计的内容,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专业太过新鲜,郭智威发现《深度学习》还没有系统和标准的教材,一些已有的教材都偏理论而且滞后于发展,于是他要自己制作讲义。这种情况持续到今年,他甚至已经准备自己编写一本教材。

同时,人工智能专业需要足够强大的硬件资源让学生们参与实践课程。郭智威解释说,深度学习需要靠程序设计编程实现,因为处理的对象复杂,计算量庞大,所以个人电脑一般情况下无法承载这样的体量。这其中关键的硬件是GPU,即图像处理单元,一台GPU的采购价格在10万元左右,对于学院而言数目不小。尽管从2021年开设专业以来,重庆工商大学陆续采购了几个GPU,但还是“远远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使用,只能10-15个人用,研究生都不够分”。

在限制下,重庆工商大学的大部分电脑实验课都利用一家国内大厂提供的云计算资源进行教学和实践。但郭智威也说,这个大厂的深度学习工具和国际上主流的深度学习工具依然有操作上的差异。

而对人工智能这样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老师追赶起来也很不易。以国内大厂百度的深度学习工具为例,2021年第一次教学的时候郭智威用的还是2.0版本,到了今年已经是2.4版本了,他至今仍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和工具。

今年ChatGPT爆火了以后,郭智威只是在课堂上提了一嘴,但没有深入讲。他自己也有点矛盾,课堂是往容易讲还是往难讲?而且因为这门火热的技术背后是高阶的模型,老师自己也不太摸得透。

教课第三年,郭智威能察觉到本科生对这个专业的感受。他坦白地说,“我认为对他们来说人工智能专业有点难,而且兴趣确实在中后期学习中有所下降。”

▲ 柯蓓林拍摄的课程内容。图 / 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也不知道的事


最迷茫的时候,李万妮在网上发帖询问:“学点什么或者有哪些毕业方向,不想摆烂了。”

一名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和从业者,“强烈”建议她换方向,“这个方向不是顶级学历最好不要深耕,换成开发更好就业和发展”。还有人跟在后面说,“能力强可以升学去985和强211,搞人工智能需要特别好的数理基础”。而要从事算法岗,即便是985本科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还得继续读硕博才可能有机会进去“卷”一下。

郭智威告诉《人物》,大部分双非普通本科之所以将人工智能专业归为计算机专业演化出的专业,其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就业,“人工智能就业好不好,学校也没底,所以要掌握一些计算机内容,至少会做点软件开发,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他认为,本科阶段的课堂确实难以完全满足实际就业的要求。他带过的学生里也有人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就业,比如去大厂做数据挖掘,“但的确比例不算高,只有几个”。如今,他班上大概有50%-60%的学生会选择考研。

李万妮也记得学院的一名副院长直接说过,“人工智能专业就是要读到硕博,否则学习的知识都停留在很浅薄的阶段。”而她对继续学人工智能已经失去信心,更谈不上考研。几乎毫无想象力的选择是,她将成为考公的一份子。

现实也在不断佐证这些说法。柯蓓林投了许多算法相关的实习简历,但都被拒绝。她提到,市场上有一种“AI智能训练师”,负责给语音、视频、图片打标签,高中生也能做。因为工作不好找,她已经把期望放低到这种机械的实则只是冠上“AI”字眼的岗位,但依然回音寥寥。她心生考研的念头,但又觉得要提升学历必须去985、211,“太卷了”,还不一定能考上。

此刻,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们和其他专业本科生在处境上并没有太大不同。正在读大三的张甜决定“随大流”,早早加入考研队伍,并且要转考计算机专业。她后悔学人工智能,但回到3年前,“或许没有一个专业能让自己选了不后悔”。

作为最早几批踏入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尽管有时会陷入疲累和迷茫,但还是有机会更先去触碰这个技术的惊奇一面。王小芬在实习时第一次用ChatGPT,那时这个语言模型还没火,也没现在这么智能。她在团队负责给ChatGPT提问,不断调整询问的话术和关键词来获取有价值的答案。她突然觉得,“人还是不可替代的”。她相信即便将来跨专业去做传媒相关的工作,这段人工智能的学习经历,可能会在未来对她有益。

对教师来说,虽然教学工作依旧困难重重,但像郭智威这样的先行实践者觉得,本科阶段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依然有意义,因为如果真的要培养AI人才的话务必要从基础的本科阶段开始抓起,但课程设置、学习标准等方面依然需要用时间去摸索。“这是要重点思考的改革内容”。

临近夏天,人工智能专业的热度还在持续。第一批普通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即将毕业。未来的路是否好走,AI不会回答,时间才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甜、李万妮、王小芬、柯蓓林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