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兴国对谈王岳华:硅谷顶级VC投资人揭秘全球Web3细分赛道新机遇——新公链、NFT及GameFi

883 天前
22513
8月15日晚,观火琅琊榜第五季第三期播出,阁主史兴国先生(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Hyperchain 超块链创始人、中科院软件所互联网实验室前总工程师)在本期的对谈嘉宾是德鼎创新基金合伙人王岳华先生,他具有20年半导体行业内经验,个人投资方向涉及集成电路、 区块链 、金融科技等领域,目前感兴趣的领域有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 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

德鼎创新基金(DraperDragon Innovation Fund)是硅谷的顶级投资机构,创立于2006年,专注跨境高科技专业投资,投资领域涵盖IT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疗以及区块链与数字资产。近年来,德鼎创新基金在区块链领域投资了数字资产交易所Coinbase、数字资产安全解决方案Ledger、NFT交易市场MakersPlace、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HKbitEX等项目。


本期节目中,两位大咖对谈的主题是《硅谷顶级VC投资人揭秘全球Web3细分赛道新机遇——新公链、NFT及GameFi》。王岳华先生分享了自己在Web3、元宇宙领域的投资逻辑、布局计划以及对新公链、GameFi等热点话题的独特见解。

本期精彩看点:

1、硅谷顶级VC的Web3投资逻辑解密:在Web3细分赛道哪些在未来更有机遇?

2、Web3在技术领域目前还存在哪些瓶颈和挑战?

3、元宇宙拐点何时到来?中美两国元宇宙行业有哪些发展差异?

4、本次加密行业崩盘危机对DeFi和Web3行业造成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以及这次危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或教训?

5、a16z、FTX、Coinbase 这些机构为何大手笔押注新公链?什么是新公链的核心竞争力?

6、在新公链的激烈竞争中,下一步可能会取得突破、脱颖而出的关键点会在哪里?

7、对于NFT的实际价值和未来趋势如何看待?

8、从技术发展而言,现行区块链主体技术结构,未来要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如今DeFi的协议治理问题?

9、GameFi要必须依靠庞氏模式才能启动吗?GameFi的未来出路在哪?
本期访谈视频完整版可在视频号“火讯财经”点击“直播回放”回看。
下期预告:观火琅琊榜第五季“Web3先行者”第四期访谈嘉宾是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先生。余晨先生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及软件领域有近20年的从业经验,曾任职于美国甲骨文总公司、John Deere Health Care、AT&T贝尔实验室(实习)。拥有多年在硅谷工作生活经验,也在国内成功创业,并长期关注历史和哲学,这使得他能够融合科技与人文,从多元化的视角反思互联网,为普及互联网做了大量工作。曾被中央电视台邀请,担任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顾问,与众多互联网人物进行精彩对话。易宝支付在行业支付、区块链钱包领域享誉盛名,近年来还积极参与元宇宙发展,拓展了数藏平台的支付后端业务。

下周阁主史兴国先生将与余晨先生展开深度对谈,共同探讨互联网和元宇宙发展前景、元宇宙模因传播经济模型、NFT与加密市场的周期、中国IP出海触达、支付业务的Web3地位等问题。欢迎大家在视频号“火讯财经”直播间预约收看!

节目介绍:火讯财经高端访谈节目观火琅琊榜第五季主题为“Web3先行者”,每期节目中,阁主将深度访谈一位知名嘉宾,每期从教育、技术、哲学、投资、艺术、产业、法律等不同视角,畅谈Web3、元宇宙、NFT数字藏品等热点话题,深度剖析前沿经典案例,展望行业未来趋势,为用户带来极具价值的优质内容。

对谈实录(有所删减):

一、Web3

史兴国:

目前各大资本都在疯狂押注Web3,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推出的与Web3相关的投资基金107支,总金额达399亿美元。a16z在推出新基金的公告中表示,我们现在正在进入Web3的黄金时代。王总作为知名投资人,今年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旧金山、迈阿密、新加坡、台北、迪拜等地,想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德鼎创新基金在Web3方向的投资逻辑是怎样的?您更加看好其中Web3哪些细分赛道的未来机遇?

王岳华:

谢谢史总这次能够与我一起做这场交流。我刚好于今年上半年,因为一些机会回到了我们(德鼎创新基金)美国硅谷的总部,在硅谷总部也谈了很多关于区块链发展的新项目,拜访了很多地方,接触到了一些在Web3 领域的新人创业者。

我们机构从2015年以来,一直在区块链领域、加密资产领域以及现在的Web3领域等有很多布局。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怎样寻求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或者是项目的一些创新模式的价值,在每个赛道、每个项目的价值投资逻辑其实都不太一样。而在Web3领域进行投资,首先要清楚的是什么是Web3。我理解的Web3是要去达到一种freedom and trust的境界。没有任何权威机构或者个人可以定义Web3,Web3是由所有创业者来共建的。

其次,如果从Web3的落地层面上来讲,基本需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Web3的应用类,用户相关的部分,比如用户数据、ID信息的基础设施,在整个赛道里面,我们会更加青睐偏应用类的相关项目进行投资,比如社交电商游戏;第二个部分Web3基础设施类,包含分布式算力、分布式存储等。

终端的端点所触达的就是用户本身,所以看Web3赛道的时候,有应用类、有基础类等等,很多机构在Web3领域一下子就能投100个项目。作为机构投资人,不论工具多么小或者服务多么大,最终还是需要回归自己这个项目怎么做增值,怎么通过内在引擎获得内在价值的提升,这才是投资的关键。


王岳华:

史总是非常专业的技术专家,您认为Web3在技术领域目前还存在哪些瓶颈和挑战?

史兴国:

首先,我特别认同您刚才所提到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定义Web3”这个观点。实际上跟现在加密市场的很多东西相比,尤其跟加密货币来比,Web3的内涵和外延都远远大于加密货币本身。以前有人形容加密货币的下一个方向是泛金融,但实际上我觉得Web3比泛金融更泛。

在您刚才的描述中,Web3被描述成了一种类似于哲学的概念,即它是在各行各业中会被应用上的一种重新组织的方式,只不过也被当作是一种技术手段。对于您的这种描述,我非常的认可,实际上现在在Web3领域,还有不少的东西是目前的技术无法承载的,比如说Web3上现在能够承载的资产类型主要还是各种代币凭证等,而Web3发展到以后,它将承载的远远超越此类资产的更多的资产类型,比如说各种复合资产,各种不同权益的映射,还有包括一些自治组织的协作,都会包含在里面。目前来讲,区块链实际上在表达这些权益或者这些资产映射上还是捉襟见肘。

同时,在Web3这个语境下,它的交易复杂度也要远远超过现有的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处理能力。举例子来讲,现在的区块链靠跨链技术已经拿到资产跨链,但事实上还没法达到合约直接跨链。但是如果要做一个Web3,您不能想象Web3被分割成条块,每个合约只在自己的条块里去交互,实际上它们一定是全网交互的,这个事实也说明现在的区块链要不做这个根本突破,它很难支撑Web3的发展。

还有一个就是交易量的问题。就目前来讲,加密货币的交易量已经让很多的链都感到了吃力,但事实上,我们可以想象,Web3未来的交易量要远远大于现在加密货币本身的交易量,因为它不仅抽象了各种资产,还抽象了人们的各种行为。所以人们以前可能更多的是在谈论链的性能问题,用TPS去描述,但事实上,链的容量问题将会在未来成为一个潜在危机,也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目前主流行业已经实现的技术储备上来看,实际上它是在概念上证明了技术可行性,但是要是放在后面来做,无论是在链的扩展性、链的互通能力、业务交互能力,甚至包括易用性上都还存在特别大的缺憾。也就是说,如果从工程角度来讲,就是目前尚未能够在技术上实现业务的基本支撑搭建。

Web3时代和Web1时代、Web2时代的发展都不太一样,Web1和Web2时代可以通过简单的扩大服务器的规模就能够实现业务量的扩展,甚至承载几十亿的业务量。但是由于目前区块链仍然局限在一个创业性架构上,Web3就没法完成这样的扩展。

Web3真正想要发展起来, 我觉得需要突破的就是创新链架构。这样才能让所有的链在一个统一的,或者互通的信用域里互通。我们可以把一个链看做一个信用域,在不同的信用域之间互通,实际上很困难,大家在同一个信用域里去互通才会比较简单,合约才会比较容易的跨链。链的容量也能比较容易扩展,性能上也更没有上限了。以后,不论是Web3,还是大家想要发展的元宇宙,现在的区块链都必须要在容量上和性能上有几个数量级的提升,而这种数量级的提升,就必须在架构上做改变。

二、元宇宙

史兴国:

再来聊聊另一个热门话题:元宇宙。7月18日,元宇宙首次登上了纽约《时代》周刊封面,标题《元宇宙必将重塑我们的生活》,引发了新一轮的元宇宙热潮。元宇宙也是德鼎创新重点关注的领域。今年年初,王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德鼎创新在元宇宙方面的投资目标是再投5000万美元。如今半年过去,德鼎创新在元宇宙方面的投资战果有哪些?下半年投资布局计划是否有所调整?

王岳华:

现在我们在投基金是第二号的区块链基金或者说加密资产基金,有三个大方向:第 一个方向是元宇宙,第二个方向是DAO,第三个方向是Web3。

我们认为元宇宙肯定也是个互联网项目,因为它全部在线上发生,但是它到底与其他互联网项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觉得它会是我们人类一种新的生活形态的呈现,因为事实上它就是将人的现实体验生活整体丢到线上完成。用元宇宙这种新的形态方式去体验生活,一进去就进入到家里、进入到商场的购物中心等,所有东西都呈现出一种特别强的虚拟沉浸感。而这种东西,不只是有线下的形式呈现,它也是一个有线上展示的虚拟物,比如我们都知道NFT是确权的东西,每一个东西都可以是NFT,并且还可以融入其稀缺性、收藏性、功能性。

我们在元宇宙方向的项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Web2跨越到Web3方向的应用,这一类应用的好处就是能够获得很多从Web2带来的流量。从投资立场上来说,还有一种即Web3 native原生的应用,就是Web3 native的一些创新项目。我们现在也投了一些元宇宙应用类项目,有一个比较有名的项目叫做“High Street”,就是这领域里面的一个典型项目。第二类就是工具类,如果要支持一个场景应用体验出来,其实需要很多服务类的工具。所以回归传统,我们其实也投资了很多硬科技,比如与人机接口有关的项目,与动作捕捉相关的项目,以及做数字虚拟人项目的公司等等。 

史兴国:

王总今年曾经提到过元宇宙拐点预计在3年后到来,请问是怎样做出的这个预判呢?拐点到来有哪些标志?另外据您的观察,中美两国元宇宙行业有哪些发展差异?

王岳华:

关于元宇宙拐点预判问题,也是现在很多Web2公司正在焦虑的问题。Web2公司凭什么进入Web3,它们确实有一些Web2传统的东西,简单的讲就是有流量,有内容等,但是它们没有Web3的基因、技术,甚至是想法思维,但是它们很焦虑,从而导致它们希望在Web3领域大量布局和投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只要有投入,投入100家里面肯定或多或少会有一到两家跑出来。

所以我们现在观察的这些互联网巨头资本投入情况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慢慢发酵的过程。一家创业公司,不管是从0到1零基础搭建起来的,还是从1到10从别的领域转型过来的,我们认为它们都需要大概两年或三年的时间进行磨练,才可以磨练出一个比较成型的、小有规模的、让别人愿意做,有些用户基础的项目。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预计元宇宙拐点将在3年后到来,我是在基于一个项目本身需要打磨两年到三年才能有一个雏形,以及其所需要的投入所作出的判断。

对于中美两国元宇宙行业的发展差异来讲,事实上我们现在投的项目中90%都是美国项目,美国项目会更让您体验到元宇宙概念。美国项目除了做体验之外,还很懂得怎么去做新的商业模式,美国对于通证相对比较友善,所以如何利用所谓的token去营造它的额外新商业模式也是国外项目比较占优势的地方。因为本来就应该创新,当然创新不是违法,创新的前提肯定是要遵循法律规范,但是因为法律一直是落后的,所以首先要创新法律规范,创新非常重要。

所以国内在做元宇宙项目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容易面临各种条条框框的局限,即便我们的创业者非常优秀,但是基于国内的政策关系,我们国内元宇宙可能更多的偏向做一些增加线上体验的东西。对于我刚才说的创建新商业模式的那一部分是国内元宇宙项目目前做不到的,这也是中美两国元宇宙行业发展最大的区别。

三、加密危机

史兴国:

今年年中三箭资本和Celsius崩盘,让加密行业遭遇了“雷曼时刻”。而在这次危机发生的100天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发了一篇文章《加密货币如何成为新的次贷危机》。在他看来,加密货币与15年前的次贷危机有着惊人的相似:“2007年之前,许多原本边缘的美国人得到了疯狂加杠杆的机会。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到来,这些抱着侥幸心理的人成为了导火索。而如今,加密货币的风险同样正不成比例地落在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无法应对风险的人身上。”

您觉得加密行业的这次崩盘危机,对DeFi和Web3行业造成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以及这次危机中我们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教训呢?您对加密行业管理及监管政策持什么态度,能否简单总结几条?

王岳华:

我们知道区块链产值最大的应用就是金融行业,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等,三箭资本以及类似三箭资本的公司做这件事情其实跟次贷有非常相近的地方,就是一直把您的资产再包装成为衍生品后加杠杆。这种运行模式既有上游,也有下游,有借贷人,也有出借人,在次贷的时候,如果经济形势良好当然没问题,但当遇上银行放贷收紧时,杠杆就会转不回来。

加密货币的金融市场和次贷具有一样的金融逻辑,落在这次的事件上面,所有事情肯定没有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即便是件坏事,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首先,不能以赌徒的心态做金融理财,不只是加密资产理财,所有的金融理财都不能赌性坚强地去加杠杆。对于加密资产的交易者和创业者也是一样的要求,他们需要采取更加谨慎、保守、成熟的作为来进行下一步的布局。回到投资的立场上,我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得收益,但必须得经过理性判断确实可以的情况下再进行投资布局。

历史都是重演的,类似次贷危机的情况以后也一定会再发生,但危机事件确实也是在对行业进行清洗,看潮水退却之后谁来裸泳。不仅DeFi这个领域,包括NFT领域等,质量比较好的团队和项目就肯定就是会存活下来。当然这件事情也跟当前的大环境有关,比如美联储加息之类的让整个经济不太景气,热情没有涌入。另外,危机发生周期会越来越短,比如以前十年一次,到现在可能变五年一次,然后变三年一次。

关于监管问题,我们作为机构投资还是认为监管是必要的、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不然我们做不了事情,钱拿不到自己的口袋里。作为机构,我们也必须负责后面的事情,以免之后发生被投资者起诉到法庭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在非常谨慎的情况下,在合规的前提之下,再去考虑利益最大化。合规是是非常基本的事情,是一个必然、必须、必要考量。

王岳华:

想听听史总如何看待这次危机的影响和教训?

史兴国:

我可以从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这次危机,因为我不是很懂金融,对金融方面的东西只是发表一些仅供参考的观点。实际上对于这次所谓的危机,我跟您的看法观点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不过,我更觉得它跟我以前一直秉承的一个观念有关,就是目前很多实体产业并没有按照我们原来期望的节奏进入到加密行业中来。

加密行业能够支撑那种真正让资产增值的业务,但是它的进入速度并没有那么快,而新的衍生业务的增长量远远超过了真正增值业务的进入量,从而导致内卷起来了。再加上技术本身的演进,比如像DX这个加密货币交易所,它把业务门槛降低了,业务适用面也变得更广之后,让以前不具备处理加密业务能力的团队也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他们一进场就开始炒作,把整个行业的气氛带动起来后,到最后就出现了像您刚才说的那种状态,就是它可能涨得很快,大家觉得我现在进来这个领域也会有机会,所以到最后已经没有人在认真的看一个项目的业务潜力和技术水平,只是在看这是一场狂欢,如果继续还能再冲多高。

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危机从某个角度来讲,算不上危机,它应该算群体狂躁后的一个回调。有一些激进的机构因为它们的产品设计可能比较激进,就容易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其实可以把它看作一次不错生态调整。从长远来说,一个行业很难在这种群体躁动的气氛下正常发展,而且这种类似于金融衍生品的游戏以及追涨杀跌的投资方式在各个行业都有。但可能在加密行业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它的速度更快,手段更简单,于是现象表达得更甚一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确实觉得,这次的下调实际上算是一次不错的理性回归,而且我也特别赞同您说的关于监管方面的看法,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管,整个行业就进入一种完全游戏的状态,但是我是觉得监管,尤其针对国内监管,更应该将监管当作管账,而不能拿监管当作行业发展的基础,或者是当作行业发展的双腿。因为至少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好的行业通常都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这个行业本身已经达到了一个生态上的动态平衡。或者说大家在统计过程中达到了某种共识,然后愿意按照一定规则的形式在监管的过程中去处理那些严重违规并且符合大家共识的一些行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以肯定一点的就是区块链本身所带来的信用数字化趋势长期不会改变,也不会受到影响,目前只是因为实体行业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入场,但这恰恰也是机会,我就比较期待Web3能够以更好的技术形式让传统产业更多的进入到加密领域,改变加密行业的金融游戏自嗨。

如果有更多的行业能够进入到加密领域,当然目前的情况也确实是有更多的资产类型在不停涌入加密行业,只要这个涌入的趋势存在,我就不会担心加密行业的未来。而且这个趋势仍然存在的话,雪崩点也一定会来。另外,监管肯定都是落后于创新,所以行业肯定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监管方也才能知道要怎么监管,管什么?这是一个必然的矛盾,但是这个矛盾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轮子,就是这样双轨运动才能转出行业未来。

四、新公链

史兴国:

新公链的故事尚未结束,Solana、Avalanche、Near 还没有让用户完全满意,7月26日,Meta 前员工创立的公链项目 Aptos 被曝正在寻求以 27.5 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此前数日另一公链项目 Sui 开发方 Mysten Labs 也被曝正在寻求以 20 亿美元估值筹集至少 2 亿美元融资。而在7月初,一个由Facebook 前员工打造的,旨在将 Web2 可扩展性与低延迟引入 Web3 的区块链项目Linera刚刚拿到a16z领投的600万。今年3月底,“Layer Zero”的同名开发商“Layer Zero Labs”3以10亿美元估值,在Andreessen Horowitz(A16z)、FTX Ventures和红杉资本(Sequoia)共同领投的A+轮融资中筹集了1.35亿美元,参投方包括Coinbase Ventures、PayPal Ventures、Tiger Global和Uniswap Labs等知名风投基金。知名机构的这些动作为熊市里的加密市场带来了一丝活力。

您怎么看待a16z、FTX、Coinbase 这些机构大手笔押注这些新公链?您眼中,什么是新公链的核心竞争力?是否愿意分享一下德鼎创新基金在公链方面的布局呢?

王岳华:

谢谢史总,事实上我们机构从2015年开始投公链的时候就发现了现在公链暴露的一些痛点。到“LayerZero Labs”为什么会做跨链出来,就是因为有的人专门做底层的跨链,“LayerZero Labs”把东西都接起来,这种方式就是从下面做,如果从上面做的话,您也可以从中间层的任何一处入手。我讲的意思就是因为这些公链都不够universal,所以需要更多其他的补贴,因为不完备,所以有机会,特别是这些技术人员,包括很多大学教授进入公链领域。

我需要什么,痛点在哪里,现在的这些Layer 1都不支持,我们也没有办法找技术人员弄一个新的Layer 1出来。我坚信在未来,第一梯队是以太,第二梯队是目前其他公链,这些其他公链一直在各领风骚数个月。但是现在已经在二级市场的这些Layer 1的技术基础已经做完了,所以它很难做基本性的改造,它只能做市场、生态、开发者、增加DeFi, NFT, GamFi之类的这种应用方式去运营项目,拓展生态。 所以我认为新公链的竞争力肯定是在技术上面,不外乎不可能三角,TPS没有嫌高的,您能做多高,您尽量做多高,而且我们的数据量和用户数肯定只有多没有少。另外,安全性也是共识机制,安全性没有100%,但是您可以说我防99%,所谓的不可能三角,事实上它的每一个角连起来也都还是有漏缝。最后,我们对估值维度的顾虑也一直占很大的考虑比重。

我们在公链方面的布局也是我们的布局重点之一,比如刚刚讲的正在做的公链项目方面,我们投的一个公链是偏DAG结构的,一个公链是偏D-ID相关的,一个公链是偏匿名有关的,把公链的优势找出来再进行投资就是我们的工作。 

王岳华:

史总认为在新公链的激烈竞争中,下一步可能会取得突破、脱颖而出的关键点会在哪里?

史兴国:

就像您刚才说的,类似于像Meta等团队,在他们因为做项目的时候发现了公链现在的问题,所以他们可能就觉得需要找人或者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不涉及到这么深的或这么具体的项目开发,可能很难发现新公链痛点,事实上我们也是做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所以以我们的视角来看,如果您知道现在的公链有多糟糕,您就知道公链中的机会有多大,尤其是当您面对的是未来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和这么大一个产业的时候。

现在所有的公链都是基于一个串型架构,您可以在它的性能上考虑提升,但它有个特点就是它的扩展性为零,无论您在部署的时候,它达到多高性能的TPS,但是它的容量上限在它部署的那一刻就确定了,而且是一个冷冰冰且根本无法改变的数字。所以我们一直认为区块链底层的架构上一定要走并行,而且并行的度其实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宽敞,毕竟区块链本身是一个要求数据具有严格一致性的数据结构。

在串行架构里,每一条链都是一个单独的世界,也就意味着每一条链都是一个不同的信用域,不同信用域的用户如果想交互就能够直接交互,就像不同局域网里的用户想交互就能够交互的道理一样。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局域网的用户他们怎么交互,无非就是利用一些介质进行交互,跟现在的跨线桥所做的事情差不多,就是我先做一些信用抵押,然后再做一些资产互动。所以现在的跨线桥是解决了部分的跨链问题,但实际上没解决根本问题,它也没解决在合约层面上互通的问题。

因此,我们其实要做的并不是把这些链都连起来,而是说当连起来之后,要解决我们碰到的那些痛点问题,如果连起来之后没解决根本问题,那连起来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从这点上来讲,要突破的就是扩展性的限制。第二个需要突破的就是信用域,一定是一个统一的信用域,您不管是用串性链连起来形成统一信用域,还是链本身能达到的信用域,它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信用域。第三,就是合约要能跨链,光资产跨链是远远不够的。但我提到的这三点问题,全都是架构问题,靠解决一两个技术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这件事必须从架构上解决才行。 

五、NFT

史兴国:

随着加密熊市的到来,全球NFT热潮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最近看起来正在回归理性。这次暴跌让NFT引发了更大的争议:有人坚信NFT的价值,有人则质疑其科技的幻象外衣;有人认为泡沫破灭,也有人认为目前只是周期性波动。王总对于NFT的实际价值和未来趋势有怎样的看法?您在NFT领域的投资逻辑是怎样的,更青睐投资哪类项目?

王岳华:

事实上我们在NFT领域也有若干项目,我们有投资NFT的交易所之类等等。我们认为NFT的本质拆开来就是一个数字凭证,证明您有这个东西,证明一件确权的事情。只是数字凭证是一种新的范式,可以赋予数字原生甚至一些线下东西更多的应用场景或是商业价值,或者可以衍生更多的商业模型。

在NFT领域,大概有三种行业。首先就是发行行业,不是所有的资产都能把它转化成数字凭证,它有好多技术支撑,我最喜欢举的两个例子,比如说飞机票,飞机票肯定是具有唯一性的,但问题是飞机票肯定不是永久拥有的,另一个例子是房产证,房产证也是跟数字凭证一样具有一定相似性,它肯定也是唯一的。因为NFT基于区块链,它可以做拆解,可以做重组,它的本质就是数字凭证。另一个是NFT的衍生品,发行一个NFT之后,它的衍生品可以继续做下去,比如有金融方式的衍生品、IP方式的衍生品、权益方式的衍生品等,非常的多元。在投资的类别中,我们如何区分它们呢,事实上交易跟衍生品就是利益最大的两个板块。

关于NFT的性质方面,NFT具有收藏性,是大家都理解的NFT最简单的性质之一,另外NFT的功能性也在逐渐显现,第三个就是它的资产性。这三性不是个别分开,而是或多或少地被组合放在不同的场景上面。现在大家在炒的都是NFT的衍生品跟它的资产性,发行这件事情就比较单纯。我考虑的是怎么把NFT功能性转出来,然后做出商业价值,所以未来我们觉得在功能性这个板块会有比较大的商业机会,所以我们持续在NFT领域做下去的项目就是大概在这方面。

王岳华:

对于下半场的NFT市场趋势情况,请问史总是怎么看待的呢?

史兴国:

我也特别认同您说的,NFT可以映射出更多权益,产生更多业务可能,那么在火爆之前呢?实际上已经发展了几年的时间了,但为什么会在去年开始爆火?我还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实际上在dex这种去中心化交易所出现之前,整个加密行业的生态都是以交易所为生态核心,这种具有多品类、小规模、低频次特点的交易标的也并不太适合那时候的生态。到了DeFi和dex技术真正发展起来之后,就很大程度地降低了NFT业务门槛和交易门槛,导致更多的业务方和用户涌入,让这个领域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一个雪崩点并释放出来。即使是这样,我仍然认为目前的NFT还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跟您刚才的看法一样,现在的大多数NFT仍然是一个简单的作品权益或者作品权益的映射,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业务潜力也不深。实际上,在未来,NFT一定会表达更多的权益组合,会有更多基于NFT的协作,还会出现更多的业务模式、消费场景。这些东西的应用落地也会让更多的实体业务真正进入到NFT领域或者加密领域,能够同步夯实整体资产的内涵和加密行业里各种代币凭证的内涵。由此,是对整个NFT市场有益,而且对整个加密市场也非常有益,能够真正让加密市场一步一步地完成脱虚向实。今天的NFT实际上只是某种预言,它的真正价值爆发肯定还在后面。

六、DeFi

王岳华:

从技术发展而言,史总您认为现行区块链主体技术结构,未来要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如今DeFi的协议治理问题?

史兴国:

现在在DeFi协议治理方面,大家的争议也比较大,从某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探讨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技术本身的范畴。在技术能力范围内,区块链目前确实有问题,它现在没有提供足够承载比如DeFi和DAO的性能和扩展的能力。在这方面,区块链无法达到DeFi的治理需要,因为治理就意味着除了要管理代币或者其他凭证以外,还要管理参与者的行为,比如参与者投票、参与者互动等,这些也应该在治理过程中体现,但区块链目前无法提供如此细力度的支撑。

当然,在这个领域也出现了很多靠资金来影响整个DeFi和DAO的情况,比如运营和投票权等一系列东西,这些情况也成为了被人诟病的地方。不过我倒是觉得我们也得认识到资金实力也是一种实力,资本的决策本身也应该受到尊重。

其实造成真正问题的原因还是目前DeFi和DAO的治理都还过于粗放,其中包括业务设计的原因以及技术原因。技术原因就是目前在技术上允许DeFi和DAO的治理力度还太粗,如果要是治理力度能够设置得更细,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对所有参与者做出的决策进行及时干预,决策可能也会更公平一些。另外,必须认识到的是决策本身也是一个层层抽象的过程,只要抽象就会有失真,只要有失真就会带来决策和原意的偏差。

只不过,当治理的力度越细,产生的偏差会越小,在目前治理粗放的情况下,很多人对技术本身的不看好或者偏见也很正常。所以严格来说区块链只能解决技术上的障碍,未来DeFi或DAO的公平还是需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技术障碍本身,第二是信息有时产生的障碍,第三是智力上的障碍。因为我们在很多业务设计上都是假定参与者,看似信息获取充分,决策理性,但是事实上远远不是如此。

我们正在逐渐解决技术障碍,在尽力设计各种技术来改善它,但是仍然有两方面的障碍很难解决,一是信息障碍,虽然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但事实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信息鸿沟或者信息误导的情况。而对于智力上的障碍靠技术是远远解决不了的,所以只能靠自己。

七、GameFi

史兴国:

再来看看GameFi赛道。加密熊市降临后,各类X to Earn的问题渐渐暴露。两个GameFi的龙头:Axie和Stepn这两个龙头公司,它们的代币SLP与GST都下跌了99%以上。王总认为,GameFi要必须依靠庞氏模式才能启动吗?GameFi的未来出路在哪?GameFi的健康发展亟需解决哪些问题?

王岳华: 

谢谢史总提到这个话题,我们确实在GameFi领域也有若干项目,并且有两个挺赚钱的,我们对这个行业非常有信心,特别是游戏产业。游戏产业是互联网产业里面具有非常大波动前景的产业,支起了十几家上市公司,所以它是一条很大的赛道,具有很大的市场,所以我们认为GameFi肯定值得投入。

但是GameFi的发展核心是什么呢?我觉得Fi不是核心,GameFi就是Game,Fi本来就是基础存在的,它存在于我们所有的场景里面,比如您慢慢听到的SocialFi等,我们把所有事情都加入了一些金融元素,但是Fi不是本质,还是需要回归到游戏本身的游戏性,游戏性才是本质,做好游戏性才能把用户吸引住。Game因为是通过区块链搭建起来的,所以它可以把金融属性、金融服务、金融要素融入进来,这种办法只是让它变得更加多元。

游戏要侧重它的游戏性,而透过Fi,或者透过NFT,通过一些模式创新,让游戏性本身的生命力可以更加延展。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应用需要持续拉新,而通过模式创新就可以在游戏里social,甚至是将Fi、NFT与游戏联合,将拉新做深做广。除了游戏性以外,我们也在探讨它们的拓展性,即如何把除了游戏本身之外的其他东西捏进来,让用户实现持续增长并留住增长。这些就是我们特别注意的GameFi领域的问题。整个游戏行业透过Web3 的迭代改造,确实可以再次活化游戏与用户生活形态上的深度结合。我们极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