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2086》中国首本元宇宙文学图书正式开售

转载
1044 天前
14321

作者:Matt

《元宇宙2086》获《雪崩》中文版总策划推荐 中国首本元宇宙科幻图书上市

中国首本元宇宙科幻图书《元宇宙2086》开售 打造中国版《头号玩家》

中国首本元宇宙科幻图书《元宇宙2086》有望被改编为中国版《头号玩家》电影


元宇宙火遍大江南北,“元宇宙”成为2021年度十大网络热词之一,首本《元宇宙》科普类图书卖出数十万册,但是元宇宙类文学作品却一直是市场空白。近日,《元宇宙2086》——中国首部元宇宙文学图书在京东当当淘宝等开售,并且该书还获得了《雪崩》中文版总策划姚海军的强烈推荐,这也是中国首部与《雪崩》关联的作品。

2086年的元宇宙发生了什么故事?作品有哪些特点?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元宇宙时代,有些妖兽、怪物、外星人有时会从游戏中跑出来,黑客、恶意软件也会在元宇宙中兴风作浪。为了保证虚拟世界的秩序和安全,管理当局设定了一种职业——“捉妖师”来协助共同维护和平。

男主和女主都是捉妖师,他们生活在无人区。在虚拟的元网络世界,无人区一般都因为尚未开发,有的无人区则是因为系统故障或程序错乱造成的,还有的是因为主人死去或秘钥丢失造成的。

除了虚拟,还有现实,现实中也很有意思,两个人的职业也很独特。虚拟和现实的不断穿越和重叠,现实中的人想去解救被困在虚拟世界中的人,通过虚拟世界为现实世界复仇雪恨,现实的人爱上虚拟的人…… 

总之,都很有意思,有的可能很难理解,高知人群可能看起来会更轻松。

特点风格是燃、情感、动作、科技、潮、青春、逗逼、热血、复仇、异次元、穿越等。可以类比为未来版的《大侦探柯南》、青春真人版的《变形金刚》。总之,个人认为非常有趣,很值得期待,比一般的科幻更好玩儿,比一般的网络文学更前卫、艺术性更强、科技含量高,比传统的作品更年轻,更刺激,很像B站的风格。高知人群,精英人群,对前沿科技认知深刻的读者可能看起来更容易理解。

还有一点,LOGO及标识贯穿始终,符号化,具备国际视野。高度模块化,装备、道具、角色,人物、场景、游戏、怪兽、太空等,很适合扩展开发。

能不能对元宇宙概念科普一下?元宇宙能实现什么效果?

元宇宙的概念来自于《雪崩》。元宇宙的英语是Metaverse,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元宇宙目前并没有公认的权威定义,可以理解其是包括VR/AR、动作捕捉、3D引擎、实时渲染、5G/6G、可穿戴设备、边缘计算、区块链等各项科学技术相互辅助,共同发展后实现的未来的数字愿景,也可以称其为“3D版的互联网”或“高度沉浸的互联网”。

真假难辨的沉浸式体验是“元宇宙”最核心的特征,未来基于网络的学习、购物、教育、旅行等,可能是“身临其境”“丰富多彩”“赏心悦目”“实时互动”的。人们可以预期,在未来的网络世界中,会拥有虚拟形象,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拥有和现实世界一样的“人生”。未来的生活、社交、工作、娱乐,将来的各行各业都可能因为‘元宇宙’而变得令人向往!

在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见顶的今天,“元宇宙”概念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曙光,元宇宙所描述的可能就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愿景,可能实现类似于“面对面”“身临其境”的效果,这可能是未来的交互形式,也就是流量入口。

“她画画的方式要是被几十年前的人看到,肯定会惊掉下巴,没有画板、没有颜料、没有毛笔、没有鼠标,她在完全虚拟的数码世界进行创作。她穿着瑜伽鞋站在客厅,戴着多功能眼镜,双手握着VR手柄,一个手柄是画笔等工具,另一个手柄是功能板和辅助箱。她沉浸在虚拟的艺术工作室里,点、线、面、体、色、光、影,喷漆、描边、揉捏、打磨、镂空、浮雕、透雕、圆雕……手张开,握住,图形放大或缩小,有时候她挥手,作品便开始旋转或者倾斜侧翻,她经常要找到最佳的视角,俯瞰、仰视或者平视,还要找到自己最佳的立脚点和下手点,有时甚至要‘钻进’作品中的空间进行创作。”

上面这一段是关于几十年后制作立体数字艺术品的描写,元宇宙中很多表现形式是立体3D的,无论是“画画”还是“拍摄”都与现在会不一样。

有没有可以提前分享的故事?或者提前分享几个片段给大家

作品由多个故事组成,其中一个叫做《夺命玩家》。在《夺命玩家》中,“元宇宙”的硬件设备、用户体验、视听内容、应用场景、心理生理、生活教育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品中游戏打怪的一段描写,融入了网络社交和分享,预想将来分享元宇宙生活会成为很多人发朋友圈的常态。小说中的描写:她朝向空中连续挥手拍打了两下,半空中凭空出现了复杂的游戏界面,她用手指点了下“跟拍模式”,一个方框中马上出现了“录像中Recording…”的实时画面。她调整了下角度,站在怪物旁边,摆了几个POSE(姿势),有故作恐惧的、有举枪射击的、有搔首弄姿的、有双手叉腰的……

作品多次出现沉浸式的游戏设备。比如:一个灯火通明的白屋内,她将游戏头盔摘了下来,晃了晃脑袋,用手捋了捋被头盔压平了的长发。她几步走出了多向滚轴的“运动毯”区域。点击墙上的开关,屋顶和四周的摄像头组成的密集矩阵便消失不见了。她坐在沙发上喝了口水,然后开始脱下一次性的轻薄的运动感应服和乳胶的触控袜子。

作品也探讨了游戏中的时间概念,为什么现在的游戏都没有时间概念?你有没有没有想象过一个存在真实24小时概念的游戏,每一分钟,同一地点同一人物都可能不同?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目前的算力达不到,如果游戏增加时间概念,那是几何级倍数的算力才能满足和实现的,即便是现在最强的英伟达nvidia显卡都处理不过来的。

同样的道理,你有没有想象过,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街道,甚至你的城市都被复制进游戏,而游戏公司的游戏可能就是以你的存在而实时创作和编辑、调整脚本,实时渲染,4D引擎支撑的游戏呢?

通过游戏模拟出一个完全真实的现有的世界?是的,《夺命玩家》的脑洞很大,就是这样一款游戏。

听说作者是纯粹理工男,介绍下关于创作的情况?

作者高泽龙是程序员出身,1998年就在学计算机,用过3寸盘和5寸盘,用过DOS和UNIX,用过386和486,会攒机会超频,也写过二进制代码和汇编程序。2003年开始做互联网,是正儿八经的IT男,而且作者这20来年一直做的是计算机相关,历经了多次科技浪潮,比如Web2.0兴起的时候,作者就是摇旗手,也是践行者。后来又有团购GroupOn、移动互联网、视频崛起、O2O、共享经济、全民直播、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作者关注科技前沿,喜欢研究新生事物,所以对元宇宙必定算是有些了解的。当然,很多人都说懂元宇宙,就像很多人都说懂区块链一样,但是这些人里面有些可能连椭圆曲线加密工作原理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说能亲自搭建过一条公链或私链。而作者可以自信的说,这些确实都研究过实践过,确实是懂一点的。

当然对技术的理解,对创作科幻——尤其是元宇宙、机器人这种泛IT类科幻是有帮助的,比如说应用场景是什么,用户看到的界面,硬件和软件的系统集成,底层程序和逻辑,这些都会贯穿在作品中。

整体来说,《元宇宙2086》由多个独立故事串联而成,主角是两个“捉妖师”,每三四章会讲一个故事,故事一般都是发生在未来的紧张、刺激、有趣的“打怪除妖”的故事。那到底写什么故事呢?这是一个很难选择的过程,其实能写的很多,比如机器人造反、外星怪物、变异基因人等等,但是如何写的很独特,很有创意呢?这就很难了,这确实需要灵感,需要判断,还需要智慧。

当这三点都具备的时候,可能突然“觉醒”、“如有神助”会写的很快,没有灵感的时候,可能就非常的痛苦和纠结,有了灵感但是经过自己多轮分析和评判,认为故事可能并不新颖或独特,有的时候即便已经写了一部分,也只能放弃删除了,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当然,创作中类似这样的痛苦还有很多种。脑海中呈现的是一幅画面,但是如何将这个画面,点、线、面、体的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也是需要很多构思和尝试的,是很复杂的过程。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元宇宙有什么用?这部作品对读者有什么意义呢?

元宇宙存在巨大的机遇,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范围的科技巨头,包括Facebook、微软、英伟达、腾讯、网易、字节跳动都在布局元宇宙。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取代PC互联网的时候,诞生了苹果、小米、微信、美团等科技巨头,人们不禁会想,元宇宙取代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必定也会有大量的科技企业崛起,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挑战也是必然的,对于企业、行业、政府、法规都会造成一定的挑战,但是我们要相信国家肯定是我们强有力的保障,我们的世界只会越变越好。

对于普通老百姓,其实不用考虑这么多,元宇宙到来或不到来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可能并不大,当然长期而言,可能几十年后的生活会比现在的生活更爽更好玩儿。其实科技的发展,就是让我们更爽更好更舒服,比如说现在家里躺着,就可以买遍全世界,甚至可以美甲;比如说每个人都可以坐专车坐豪车,以前都是大老板才能雇佣随叫随到的司机。

科幻与科技相辅相成的,科幻小说具备预见性,能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又为科幻提供了素材和基础,科技的发展给了科幻小说一个发挥的空间。本书的初衷是“轻松读懂元宇宙”,希望“科普不枯燥,人人爱科技,共建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