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信息之战,俄乌战争背后的战争

原创
1060 天前
2165
文/陈根

当前,俄乌双方除了在乌克兰本土激烈交火外,在互联网领域也掀起了信息的战火。自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以来,随着大量照片、视频和信息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发布,混乱的信息层出不穷。

甚至,在这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都不愿看到的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信息战、情报战、心理战就已经逐渐升级。正如1917年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所言,“真相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

混淆的信息把互联网的每一个人都真正意义上地卷入这场战争,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如何面对网络上流传的各种让人真假难辨的消息?真假之间,还有没有可以区分的界限?

战争背后的战争

在高度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爆发的俄乌冲突,也成为了信息时代战争的一个典型:网络媒体与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或可以成为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当事方甚至利用发布的网络信息迫使对手做出战略误判或错误决策。同时,信息领域的相互攻防也与军事、经济、情报、外交等手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网络信息的作用,也可使一国以较小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政治利益。

显然,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战争,依托于高度发达的社交媒体,这次俄乌冲突以无数“第一视角”的方式向全球进行直播。然而,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短视频的流行更加促使现代化战争进程“毫无隐瞒”,但也为各国利用“宣传”“虚假情报”与“心理攻势”等手段谋求战场优势提供了空间。

网上流传的视频里甚至可以看到“俄军武直摧毁乌军防空导弹车”“基辅市内装甲车突然失控碾压轿车”等的战场景象。然而,即便是视频,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特别是俄军以往的训练视频被插入其中,制造了诸如“冲突爆发第一天,俄军在哈尔科夫实施大规模空降”等让人真假难辨的传闻。

此外,俄罗斯与乌克兰双方也在释放各种相互矛盾的信息。俄罗斯国防部26日表示,摧毁了乌克兰军队的87辆坦克、28个多管火箭炮系统以及8艘快艇,一共摧毁了821个乌克兰军事目标。而乌克兰则宣称,已经有3500多名俄军阵亡,近200人被俘。相互矛盾的信息,让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支持者,对战场进展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这些天来,最典型的信息战事件,就是蛇岛发生的战事。一段疯传网络的音频中,驻守在蛇岛(Zmiinyi Island)的13名乌克兰守军在面对俄罗斯空军要求投降的喊话时,回怼“俄罗斯军舰,去你X的(Go Fxxk Yourself)”后,惨遭全体殉国的。这13名守军殉国的消息得到了乌克兰官方的证实。

西方媒体大量转引乌克兰的说法,称该岛上的13名乌克兰士兵在面对俄舰炮击的威胁时并没有退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所有13名乌克兰捍卫者都在24日的俄罗斯轰炸中丧生”,并称将为殉国的守军们授乌克兰英雄的称号。

然而,俄罗斯却表示,并不存在“蛇岛保卫战”,“该岛上的82名乌克兰军人放下武器并自愿向俄军投降。”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表示,一旦战斗局势稳定下来,当局将会释放所有投降的乌克兰军人。蛇岛究竟发生了什么时,各界无从确认,但乌俄双方多选择了更有利于本身的故事版本。

再比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5日晚,曾发布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视频,称乌国高官和他都还在基辅,他们正保卫着乌克兰。俄方却表示,泽连斯基已逃离基辅,他社交媒体上传的所有视频都是事前预录的。为了驳斥谣言,泽连斯基随后上传了一段自拍视频,向镜头展示手机上显示的时间,证明他还未逃离基辅。

目前来看,俄乌双方都在积极利用网络空间,各自发布战场信息,以期能够影响战场局势。随着越来越多真假难辨的信息和谣言涌进互联网,俄乌的局势走向也越发难定。

信息时代的世界之战

事实上,战争双方故意释放对己有利的声音并不罕见,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方直到巴格达陷落之前都在嘴硬地反复宣称“将让美军陷入血腥城市巷战”。

但这次俄乌冲突与之前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信息战已经从单纯的对外释放消息,演变为在全球互联网上争夺舆论控制权。不仅是俄乌双方,欧美国家以及我国都被卷进了这场信息战中。

其中,美方发布的关于俄乌的各种言论与信息更是此次冲突爆发的重要推手之一。自2021年年底起,美多次渲染俄即将入侵乌克兰,并多次公布俄军在俄乌边境调动与部署情况。与此同时,美方积极发布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与在东欧增兵的信息,向俄方施压,释放美将与俄全面对抗的信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约从1月开始,关于普京已经决定“入侵”乌克兰的消息就以各种方式被言之凿凿地摆上了欧美媒体的版面,各种关于军队调动的片段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这些内容的源头可能就来自于美国,而白宫新闻发言人也不止一次表示,美方情报可以为这些消息背书。

在此过程中,美情报机构、政府部门、智库、媒体与各类非政府组织均积极发声,“研判”与“预测”俄进攻意图,并持续释放所谓新“证据”与情报,将此问题的关注度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也是俄在“极限施压”的威胁之下最终决定以武力回应西方指责的原因之一。

冲突开始后,美方由初期较为克制的态度,随着形势转变,逐步变得积极,联合盟友一同频繁发布支持乌克兰、反对俄“入侵”言论,且支持将俄部分银行排除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之外。实际上,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美国在历次战争中,即使是其他国家的战争,只要涉及美国霸权利益,都进行了赛博空间舆论战。并且,由于美国具备英文互联平台的话语霸权垄断性,不需要更多投入,就能轻松获胜。

而这次的俄乌战争的信息战,也少见地烧到了中文互联网的领域。乌克兰战争以来,国内的微博、抖音、微信等扑天盖地,都在传播着战争的信息。不管是定性中国网民口嗨乌克兰女性事件,导致在乌克兰中国人受到乌克兰人当地人厌恶和威胁,还是中文互联网上涌现出大量“反对战争”的声音,都将虚拟世界的舆论场撕裂成泾渭分明的两方。

要知道,高度发达的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对各国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这种信息战对于夺取全球舆论也有着重大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俄乌的战争,也可以说是一场信息时代的世界之战。

甄别且保持怀疑

显然,在社交媒体上,信息发布和转发的远快过核实的速度,真假难辨的信息齐飞,甚至参战方会把故意散布虚假信息作为策略之一,以达到瓦解对方士气,恐吓平民、和推动意识形态的目的。瞬息万变的战争局势为辨别信息的时效和准确性增加了额外的难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和经验积累,刚开始关注区域政治的互联网用户很容易就掉入这样的陷阱,成为传播虚假消息的一环,无意中放大有害的宣传和错误信息,并造成真正的伤害。

因此,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想要通过社交媒体追踪战争的进展,最基本的就是培养信息甄别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驳杂的环境中,很多人都会把“相信权威”当做默认选项。然而,有些时候,权威才是那个编造谎言的人。

比如上述的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26日在社交平台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5日离开基辅,他从乌克兰首都发出的所有呼吁都是提前拍摄。但其实只要再稍微理性分析下就能想到。如果真的是这样,美国和欧盟还会继续加大对乌克兰的物资和军事装备的援助么?怕是早就止损上岸了。

无疑,选择提供高质量信息的信源,关注和放大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在这场真假信息混淆的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选择可靠的渠道,并经过多信源交叉对比时,事实的部分能互相印证,我们才能勉强地确认信息的真实。

此外,在讯息爆量的时代,除了查核真实,慎选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任何内容保持怀疑,不断去思考探询。我们在转发任何消息时都要更审慎。在点下转发前,先核查几个问题:要转发的是不是可靠信源?发布信息的是不是没什么粉丝的全新账号?在这个消息之前,这个账号都发过什么?

要对不熟悉的机构账号发布的信息首先要有质疑态度,看资料和背景,过往报道和立场;看到个人账号,尽量确保他们并不是冒充的账户。正如《佛陀究竟想教我们什么?》一书所言,相信根据自己目前所知信息所得出的判断结果,但有更多证据反对时也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被认同绑住。当认同的重要性超越事实,操作出来的信息墙就有可能把人给关住。

人们最终会知道,由信息关联构成的世界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孤岛,对于国内外大事的发生,普通人也已经不只是吃瓜那么简单,只要涉及到舆论参与,个人就是话语权争夺战参战者之一。和传播准确的信息和尊重战争中的个体相比,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速度是不是跑赢了其他用户也真的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