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辞镜
2008年,区块链的概念伴随着比特币在美国诞生。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区块链是比特币的技术支撑,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比特币的设计者“中本聪”巧妙地利用区块链的结构使一串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可以永久存在,并且设置了这种字符串的总数量为固定的2100万条,这使得这些字符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信用货币。
原理与人民币类似,我们之所以能用人民币买东西,是因为其他人愿意用商品与我们手中的人民币交换。同样,如果有人愿意用商品与比特币来交换,那么比特币就具有了购买力。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背后是法律和我国国家信用的支撑,而比特币则没有。目前,除了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外,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所有其他数字货币在我国境内都不具有合法地位。
区块链自诞生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8-2013年的加密货币阶段。当时区块链主要被应用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上。
第二阶段是2014-2017年智能合约阶段,这一阶段的开始以以太坊的诞生为标志。在区块链的基础上,以太坊应用了智能合约技术(可以理解为一些可以执行的小程序)。智能合约使得以太坊可以实现更多功能。
第三阶段是2018年至今的大规模应用阶段。区块链技术逐渐成熟,人们对区块链的认识更加理智和深刻,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我们所熟知的阿里、百度、腾讯、中国平安等企业在区块链技术上掌握了众多专利。而区块链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比如,阿里用区块链来进行商品溯源,记录进口奶粉、红酒等商品的信息,以确保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不是假冒伪劣产品;百度与法院合作,用区块链来留存违法犯罪的证据。
另外,区块链在艺术品交易、版权贸易、数字房产证、数字签名、公益募捐等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因为这些行为都发生在企业端,因此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难以感知。
“十四五”时期,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区块链将得到快速发展。
作为新兴数字产业之一,区块链在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数字身份:让用户拥有和控制 自己的数字身份,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个人网络,例 如个人数字信誉和数字资产等;同时还可以指定 哪些个人数据可以或不可以与他人进行共享。
2)数字记录:实现合规性的自动化,提高数据的透明度,降低服务费用,实现记录的自动处理.例如利用智能合约技术进行临床试验数据的管理,可以提高数据的透明度。
3)证券:实现数字化终端到终端的证券工作流程,用于资本化股权结构表管理能够极大地简化其工作流程,如帮助私人公司自动股息支付、股票分割和负债管理等流程。
4)金融贸易:推动简化全球商品转移,带来更高资产流动性,实现信誉证明和贸易支付流程的自动化发起,可以在客户、供应商和金融机构之间创建一种更高效、风险更小的流程。
5)物联网:设备之间创建服务市场,创建分散的、共享的经济应用程序,兼顾隐私性与数字资产的价值性,促进服务和资源的共享。
6)供应链:能够为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更高的可见性,简化多重机构系统,与物联网设备进行协调,跟踪被管理的资产和产品,降低欺诈和盗窃风险。
7)保险:保险合同都是数字化的,保存在区块链账本之中,无法篡改;同时可以自动化保险索赔流程,提供接近瞬时的处理、验证和付款服务,基于智能合约的保险业务,可以提供智能定制服务,可根据投保种类、时间、期限、理赔记录等自动匹配最佳投保方案,大大降低传统保险业的服务成本。
我国区块链发展不断提速,各地陆续出台相关发展计划,以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扩展和产业融合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已有北京、河北、江苏、浙江、湖南、广东、海南、贵州、广西、云南等10个省级行政区出台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见下表)。此外,还有宁波、福州、泉州、长沙、成都、青岛等多个城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区块链应用场景、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区、人才队伍等提出了2025年短期目标,包括:区块链应用渗透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打造3-5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等。
浙江计划培育15家以上国内区块链领军企业;河北明确区块链相关领域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要达到20家;湖南将推动3万家企业上链。
在产业集聚区方面,贵州计划打造2至3个区块链产业基地;江苏计划3个省级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北京提出重点在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等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基地。
在人才方面,江苏计划建设10个区块链人才实训基地;广西提出到2025年培育引进中高级人才1000名以上……
当前区块链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红利期”,未来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落地有望提速。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用手机一扫包装上“区块链溯源”的二维码,商品的商家名称、原产地位置、产品特色等“身份”信息一目了然。区块链技术在防伪溯源上运用,是各地近年来主动创新技术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区块链在防伪溯源、供应链管理、司法存证、政务数据共享、民生服务等场景中已经初露锋芒。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区块链的应用前景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多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落地。
日前,雄安新区完成首笔“链上”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今年新区春季造林项目建设者以“数字人民币”形式领到工资,这是全国首批“区块链+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之一。当地金融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人民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资金可实时到账,方便快捷,且没有手续费。”
政务服务方面,区块链技术已经在数字身份、电子存证、电子票据、工商注册等多个应用场景落地。
2020年,区块链在北京政务服务领域已落地140个具体场景应用,平均减少材料40%,让不少场景实现“最多跑一次”;在深圳,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平台,已经整合了居民身份证等24类常用电子证照和100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记者了解到,在各地发布的“行动计划”中,“政务上链”成为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近两年,区块链产业确实在政策和资金的帮助下,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落地应用,比如身份认证、公证、投票、金融、电商、医疗、供应链管理、版权、政务、公益、能源和游戏等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个领域应用百花齐放,区块链技术逐渐走进日常生活。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降本增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涌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区块链应用。区块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把握机遇和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一步深化,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我国拥有强大的内需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特别是联盟链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行业应用有待深入、产业基础还需夯实、生态培育有待加强等挑战。
与此同时,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融合应用尚不成熟、产业生态有待完善、人才储备明显短缺等问题和短板,也在掣肘着区块链产业的发展。
当前区块链产业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区块链技术本身仍然面临安全、可信、扩展性等问题。区块链受限于底层技术、场景和商业化等因素,导致目前还没有规模化落地。
《中国区块链应用发展研究报告(2020)》指出,我国区块链专业人才不足,也极大限制了区块链技术规范标准化进程及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高校正在积极推出区块链专业课程,弥补人才短板。据人民网区块链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30多所高校推出了区块链课程。
《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生态培育、多方协同、安全有序的基本原则,统筹协调产学研用各方力量,聚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努力推动我国在区块链领域取得产业新优势。
深化行业应用,推动区块链融合应用,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应用创新,支撑公共服务透明化、平等化、精准化;夯实产业基础,重点从标准体系、技术平台、质量品牌、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协同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布局产业链,培育一批区块链名品、名企、名园,建设开源生态;培养产业人才,支持高校设置区块链专业课程,通过建设人才实训基地等方式,加强区块链职业技术教育……
现在区块链产业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也必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对于区块链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做好技术研究和技术储备,另一方面也要紧跟市场需求,切实与产业需要相结合,快速找到成熟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产业环境下生存发展。
来源:辞镜
发布人:特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