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早餐会第三期】共识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看区块链

转载
2383 天前
13765

区块链早餐会:区块链早餐会由金融科技大佬易欢欢、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元道、北大金融校友会副会长宋宇海、火币首席战略官蔡凯龙、Cyber Capital 合伙人武绍卿、DFUND合伙人李泉、LITEX创始人王硕斌联合发起,由“绿色区块链社群”主办,聚集了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行业精英、投资人、媒体人及近两百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及CEO,共同探讨区块链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推动区块链行业升级换挡,让更多有影响力的企业和更大规模的长效资金进入到行业中来。


本期嘉宾:郭善琪,共识经济学(Consenomics)创立者, AI与区块链思想布道者。亚太金融理事会(APFC)副秘书长,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际 区块链创新应用联盟副秘书长,北邮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电网研究员,中国第三届中国战略新兴产业高峰论坛区块链分论坛主席,区块链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主席,UBS(Universal Blockchain Society)主席,UCU(Universal Credit Union)主 席,SoC(Society of Consenomics)主席。

2017年下半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尝试解释基于区块链发生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也因此诞生了通证经济学、加密经济学等新兴理论体系。本次早餐会中,郭善琪博士以区块链的基本特点为切入点,用纯粹的经济学眼光与各位群友分享了他对链上经济行为的独特见解。

郭博士认为,区块链是一只神鸟,有着“一体两翼”的特征:“一体”指的是具化共识,“双翼”则是账本(分布式)以及通证(token)。很多的区块链应用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或者处于一种“假运行”状态,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区块链的概念。

而作为区块链中心的“共识”指的是什么呢?郭博士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共识就是一群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于特定议题或者特定问题的一致意见。这群人可能是一个社区,比如绿色区块链社群,也可能是一个地区的人、一个村子的人、一个国家的人,一个社会的人,总而言之是一群人。

因此,“共识”包括了两个核心要素:1、主观意愿上的信任;2、客观情况下的信用。郭博士对于何为“信用”,也给出了一个更抽象却也更为本源的定义:评价某一个经济主体在特定时间阶段内,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测度。

同时,郭博士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共信力。这是和公信力并列的一个概念,公信力实际用英文的表达就是power based on public confidence,意为由于对第三方机构的信任而产生了一种影响力。而共信力不一样,它是power based on private confidence,private是我们点对点的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影响力。

在郭博士的经济学体系当中,“共识”是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元素,推动着整个共识经济体系中的三大基本判断的产生:

一、通证的价值来源于共识。

二、人类经济一直是共识经济。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说现代或者说未来,一直是共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换句话说,共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和核心的作用。

三、共识经济学把人类经济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1. 1944年以前,原始的共信力经济阶段;2. 1944-2008, 公信力经济阶段;3. 2008至今,共信力经济阶段。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在某种形式上具有相似性,但是,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基于熟人之间点对点的信任而产生的原始共信力,而第三阶段则是基于陌生人之间点对点的信任而产生的共信力,区块链在第三阶段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郭博士表示,共识经济学作为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整体的架构建设尚未完成,尚未达到严格实证的标准。但是共识经济学的框架,对于基本的分析和对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判断,是经受得起考验的。

绿色区块链社群:聚集了业内数千名从业者及专家顾问。率先提出“绿色区块链”理念,推动与实践绿色区块链、产业区块链,落实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信用体系。绿色区块链相比以挖矿为代表的传统高能耗区块链,倡导和实践绿色环保理念,是全球第一个贡献绿色资产的区块链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