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小葱区块链
2020新年伊始,全国就陷入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激烈抗战中。
病毒肆虐、城城禁严、民众足不出户、商业几近停滞…此次疫情的大规模爆发,不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阻力,交通、医疗、金融、旅游、餐饮等各行各业都遭受不小冲击。
区块链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过去全国抗击疫情的30多天内,区块链行业表现出了比传统实体行业更强的抗突发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少区块链从业者迅速将区块链的技术优势运用到这场“抗役战”之中。
无论是协助前线抗击疫情,还是后续帮助企业复工、经济复苏,区块链这一新兴科技工具都有抢眼表现,为补足金融、民生和政务等业务领域线上运行的短板起到了显著效果,而区块链所表现出的种种创新潜能,也恰是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大势。
区块链助力前线抗“疫”:疫情信息管理、物资调配与善款追踪
抗疫特殊时期,全国民众对疫情相关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的需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疫情扩展信息、人员筛查信息、敏感人群分布及监测信息、医疗善款捐赠及分配信息…等等,只有及时且真实地掌握这些疫情相关数据,并进行妥善管理,各级政府、社会机构、媒体、企业乃至普通民众等社会角色之间才能齐心协力,打好这场配合战。
而区块链以其所具有的透明、可追溯、防篡改、分布式技术等优势特性,为疫情信息的采集、传播和追踪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思路。
「疫情防控更高效」
2月初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先后有不少区块链从业者开发出基于区块链的疫情采集监测与防控系统。
区块链技术的介入,使得疫情相关信息采集更高效、传输和报送更便捷安全,从而极大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率,降低人员信息排查成本,并实现对敏感人群的精准管控。
此外,基于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的可溯源数据也将为后续谣言内容传播定责、追责提供闭环证据链条;此次疫情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将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或为未来疾病防治研究提供必要参考文献。
典型的应用案例如:
2月4日,广州南沙区于2月4日上线的“疫情防控协同系统”,运用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汇总整合疫情重点关注人员、最新疫情数据、资源调度等各类防疫信息,打通各部门的“数据烟囱”,目的是打造统一的疫情防控指挥中心。
2月5日,链飞科技正式推出“区块链疫情监测平台”,实时追踪全国各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展情况,对疫情数据进行上链登记,并在之后的2月11日上线2.0版本,新增“口罩攻略”、“同乘查询”、“疫情小区”、“发热自查”四个功能版块,提升疫情防控服务力度,并建立起透明化监督、谣言传播事件追责的闭环数据链条。
2月14日,建科院(SZ300675)在互动平台披露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建信筑和在伊OS平台上开发了“伊康健”小程序,可以协助各企业、机构及项目的组织管理者实时、高效地掌握组织成员的健康状况、行程轨迹、异常隔离等情况,并通过区块链、物联网、CA等技术,为用户提供直观、可信的防疫数据管理,有效提高组织防疫工作效率。
此外,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企业或机构也纷纷倡导或正式推出相关区块链服务平台,助力各地区的疫情防控。
「慈善捐赠更透明」
疫情的突发性和紧急性,使得以湖北为首的多个地区陷入医用救援物资告急的境地,慈善捐赠、物资管理与配置成为抗疫首要重任。
但从捐赠的发起、对接到仓储、派送、再到配置和确认,期间要经历诸多环节,如何实现全流程信息透明及多方协作是一大挑战,且以往的慈善捐赠体系大多存在“需求难发声、捐赠难到位、群众难相信”等弊病。
因此,部分企业利用区块链全程记录存证、不可篡改、可高效追溯的特点打造出新型捐赠体系,对医疗善款及物资进行全流程追溯,旨在建立各环节之间的可信连接。
例如,2月初,支付宝端内上线「防疫物资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由浙江省卫健委、经信厅主导,CityDO集团与蚂蚁金服等共同开发,利用蚂蚁区块链技术,对物资的需求、供给、运输等环节信息进行审核并上链存证,利用区块链实现全程可追溯,实现防疫物资的供需信息和物流能力及时、准确、零距离互联互通,达到疫情物资高效率的精准匹配。
中国雄安集团也与趣链科技合作推出了慈善捐赠管理溯源平台「善踪」,并于2月初上线,以提升捐赠信息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据官方介绍,「善踪」利用联盟区块链网络,为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慈善捐赠活动提供全链路可信、高效的解决方案,使需求方拥有方便快捷的需求信息发布平台,捐赠方能够顺利完成物资捐赠、受捐方能及时收到捐赠物资、群众则能看见且相信捐赠的全流程,且捐赠信息一旦上链,则不可篡改与删除。
据和讯网报道,截至2月10日,该平台已有爱心捐赠总额74578万元、爱心捐赠数为521个项目、待捐赠需求数为118个项目。
当然,还有更多其他区块链公共救助类应用平台相继出现。
2月13日 人民网舆情频道发布“疫情启示录:区块链技术助力公益慈善更透明”一文指出,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捐赠资金托管、信息追溯与记账等方式,解决公益慈善信任难题。
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则于2月12日在微信朋友圈发文表示,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激励机制、组织机制,是真正意义的公共救助模式。他认为,2019年新冠疫情后,区块链商务必然崛起,将成为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主流业务模式。
区块链助力后端经济复苏:金融数字化、业务线上化
新冠肺炎抗击战是一次全方面的挑战,一边要集中人力和物资做好疫情防控与救助,另一边还要在城市封锁、人员足不出户的抗疫大环境下想办法让商业和经济恢复生机。
这不仅是对广大中小微企业的一次生存挑战,也是对产业数字化和金融业务线上化能力的重大考验。
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单位都被迫寻求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提升“低接触、非接触式”的数字化金融与经济服务能力。
1月26日,银保监会发文提到,“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
2月6日,北京市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出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16条措施,建议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债权债务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减轻其生产经营受突发疫情的影响。
随后在2月7日,北京金控集团搭建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债权债务平台正式上线。
2月15日,在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宣昌能介绍了外汇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举措:一方面加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建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另一方面继续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货物贸易收支手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结算效率。
与此同时,2月初以来,各大银行、保险机构也纷纷推出区块链技术的线上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除金融业务数字化、线上化进程加快以外,本次疫情的爆发也对货币的数字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数字货币的推出与使用或将加速到来。
2月14日,学习时报发表《采取措施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文指出,加快相关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调整的紧迫性上升,建议加大数字货币的试点工作,并表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数字货币,下一步,可通过数字货币来增加金融包容性、支付效率、支付操作系统、网络安全。
此外,据中国日报2月16日报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表示,在当前防控疫情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加快数字货币发行。
但李礼辉也表示,
“应用于零售业务场景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也取决于数字货币的效率、成本和便捷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谈到,总体看,受疫情影响,数字货币的推出或将进一步加快。
“这主要是因为疫情病毒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的频率大大下降,现金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受到了’排斥’,从而使需要当面进行支付的“纸币”的使用量进一步减少。”
区块链助力社会民生:数字政务与其他社会事务
除数字金融外,其他社会服务的线上化、数字化要求也是区块链这一新兴科技工具的用武之地,区块链在在这次疫情防控期多方位的融入社会各行各业之中。
自2月8日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同其他三个部门共同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升级版,推出“区块链+不动产登记”7个应用场景。办事群众和企业可登录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办理区块链应用场景业务,同时提供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支付及EMS递送等服务。
国网电商开通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全流程线上融资咨询办理服务,借助区块链多方协同机制,携手各银行,推出收账款保理融资、物资电商化採购融资、票据直贴等综合性解决方案,为疫情防控企业(如口罩生产企业)提供优惠融资服务。同时,依托区块链多方信任机制,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数字服务,加速各项资金的快速流转。
广州南沙区在2月9日发布的《南沙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制度的工作指引》中提出将依托区块链技术,实施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制度,突出落实企业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该复工备案系统运用了区块链技术,企业提交的填报信息将同步记录到区块链上,不可篡改。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则依托其“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搭建起一座“不见面”的信息沟通桥梁,旨在全面掌握杭州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复工人数、防疫措施、进货查验、生产管控等方面信息,建立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企业档案。
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已然被越来越多人看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也意识到这一点,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使用区块链技术更好开展防疫工作。
2月13日公布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称,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
2月13日甘肃省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上也强调,在疫情走向趋势还不明朗的当下,要用信息化手段高效防控,运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提高办公、领导、指导效率和疫情防控实效。
此外,据乌鲁木齐晚报2月13日报道,新疆将推动“数字+”“智慧+”在教育、医疗、养老、物流、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试点示范,支持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智慧旅游、产品防伪、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小结
疫情封锁期内,社会各生产生活领域都产生了新的服务需求,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补位”,线上医疗、线上金融、线上办公、线上配送等产业飞速增长。
在新经济浪潮和社会环境的倒逼下,区块链这一新兴科技工具开始被更多行业和场景发掘并应用,当然这仅仅是区块链技术潜能的冰山一角,在当前区块链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区块链应用还无法相互打通,发挥最大效用。
不过疫情时期所暴露出的社会运作短板,着实留给了区块链很大的补位空间,此番过后,区块链或将加速落地。
欧科集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炼炫认为,本次疫情期间,区块链落地应用有了显著增长,众多项目大都基于疫情而开发。而从长远发展看,“即便疫情结束,但在政府支持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的政策引导下,今年区块链的落地应用仍将加速。预计在2020年,我们将看到区块链在民生、政务、供应链、外贸、金融等领域的众多落地应用”。
来源:小葱区块链
发布人:花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