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文章转载来源: Foresight News
作者:Alex Liu,Foresight News
在以太坊迈向多链未来的进程中,用户穿梭于 Arbitrum、Base、Mode 等 Layer2 网络中交互 DeFi、社交、AI 等等场景用例,却也饱受跨链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的困扰。这种割裂的体验催生了「意图(Intents)」范式的崛起 —— 用户只需声明目标(如「将 Base 链上的 100 USDC 兑换为 Arbitrum 链上的 100 USDT」),由专业求解器(Solver)自动完成路径规划、交易结算等复杂流程。然而,构建意图系统的技术门槛高、流动性管理难、生态协作弱等问题,始终制约着这一范式的规模化。
Open Intents Framework 的诞生,正是以太坊社区对这一挑战的集体回应。 这一由以太坊基金会、Hyperlane 与 Bootnode 联合发起的开源框架,以「模块化」和「社区共建」为核心,试图将意图基础设施从封闭的「孤岛」变为开放的「乐高积木」。
传统意图协议需从零搭建智能合约、求解器、结算层等全栈技术,开发者往往陷入重复开发的泥潭。Open Intents Framework 通过三大模块化工具打破僵局:
作为跨链意图的通用语言,ERC-7683 定义了意图创建、执行与结算的标准化接口,并已获得 Vitalik Buterin 等社区领袖的支持。该框架不仅提供 ERC-7683 的开源参考代码,更与 Across Protocol 的主网合约实现互补,确保开发者能在统一标准下灵活创新。
框架内置的 TypeScript 求解器提供跨协议通用的索引、交易提交与流动性再平衡功能,开发者可基于此快速定制专属求解逻辑。例如 Eco Protocol 正将其适配为 Eco Routes 的官方求解器,而 Everclear 则为其注入自动化再平衡能力,降低流动性管理成本。
从基础的限价单交换到支持 Hyperlane ISM 的结算机制,框架预置的智能合约库允许开发者按需组合。未来,Arbitrum 广播标准、RRC-7755 存储证明等方案均可作为模块接入,实现意图结算层的多样化演进。
意图框架前端 UI 示例
Open Intents Framework 的野心不止于技术工具,它试图激活一场「意图生态的集体实验」:
Khalani 等平台计划将分散的求解器连接为共享网络,Uniswap 的 The Compact 协议则探索意图与资源锁定的结合,这些创新均可通过框架快速集成,形成覆盖全链的求解能力。
开发者可自由选择 Hashi 的预言机聚合器、Espresso 的确认层或 Optimism 超级链的原生互操作性方案作为结算模块,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最优解。
Superbridge 等应用已尝试将框架模块嵌入前端界面,未来钱包与 DApp 只需调用标准化接口,即可为用户提供「一键跨链」的丝滑体验。
当 Arbitrum 推出通用意图引擎、Base 实验 RRC-7755 标准、Open Intents Framework 开源模块化工具,以太坊社区正以「开放协作」回应多链时代的最大命题:如何让用户感知不到链的存在?
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藏在框架的底层设计中——它不试图定义单一的技术路径,而是通过标准化接口降低协作成本,让开发者能专注于差异化创新。正如其宣言所言:「若共同构建,则共同胜利。」
目前,Open Intents Framework 的代码库已在 GitHub 开放,审计工作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无论是探索新型订单逻辑(如跨链荷兰拍卖)、尝试流动性管理方案,还是为现有协议添加意图功能,开发者均可加入这场开源实验,与 30 余家生态团队共同编织以太坊的无缝未来。
通往「单链体验」的道路上没有孤胆英雄,但开放协议的力量,终将让多链世界殊途同归。
来源:Foresight News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