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链得得独家】“公链扩容”赛道激战正酣,谁将率先突围?

1952 天前
958

区块链扩容赛道站满了创业者。

以太坊提出的“世界计算机”概念描绘了去中心化世界的场景,在此之后,所有人都试图在去中心化网络中构建另一个互联网世界,应用场景相继提出并验证,却又折戟于低效的性能瓶颈。

正因如此,区块链扩容成为区块链落地途中必须跨过的一个关卡,共识迭代,技术频出,扩容市场的“诸侯乱战”,一触即发。

一、扩容方案背后,阵痛已久的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是指区块链系统无法同时兼顾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可扩展性(Scability)、安全性(Security)三项条件,这一理念最早来自 GitHub 以太坊下的一篇文章,用于介绍以太坊的分片技术,而并非严谨的学术论文。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三角”概念本身可能就存在诸多问题,并非真正不可突破。

或许我们可以先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是去中心化?区块链可延展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安全性又是什么?恐怕尚无标准答案。YeeCo公链CTO郭斌就曾对链得得表示,“不可能三角确实存在,但是目前远远没有探索到三角的边界,其中仍存在很大探索的空间。”MultiVAC CTO应翔也曾表示,不可能三角之间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网络的核心特征,势必不可调整,EOS所采用的DPOS模式就因为去中心化程度不够屡遭诟病;而安全性又是不可或缺因素,尤其是在商业场景落地当中。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变相解决区块链性能问题,实现高扩展性,相同时间承载更大系统吞吐量也就成为现阶段公链的核心问题。

区块链系统的吞吐量直接取决于两个参数:区块大小(每个区块中可以包含的交易数据量)和出块间隔时间 T(系统挖出一个新区块所需的平均时间)。增大区块包含更多交易,减少出块间隔成为扩容的关键。

区块链扩容是大势所趋,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分歧,针对区块链架构的不同层次,业内已提出多套扩容解决方案:

一是针对区块链数据底层,优化数据传输协议,不改变区块链的上层架构,提升可拓展性;

二是针对区块链基础协议,改变数据结构、共识算法提升延展性,例如DAG(有向无环图)、分片、DPOS算法等;

三是针对应用层面,如侧链、子链、状态通道-闪电网络等方案,将部分链上交易转移到链下执行,减轻链上处理压力,提升整体效率。

当然目前区块链领域尚未提出公认的扩容方案,众多项目都根据自己网络特征和应用场景研发扩容方案,其中又以分片技术、DAG、闪电网络以及近期火热的0层解决方案BDN分发网络最为火热,扩容市场“百花齐放”。

但这些扩容技术并非竞争关系,彼此间存在叠加的可能,Alephium市场负责人在接受链得得采访时表示,“很难说技术方案间存在非此即彼、取而代之的关系,每种技术都有其适合解决的问题。”Bloxroute联合创始人Aleksandar教授则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他表示,每项扩容技术都具备各自优劣势,很难说谁更好。

二、扩容百解,2019年分片独大

将时间拨回到区块链发展过程,扩容方案不断演化。如GHOST协议,通过最简单的“增大区块,缩小出块时间”提升网络效率,但结果并不出众,但同时这一方案也证明了盲目通过增加出块速率和区块大小,提高效率并不可行,为后续技术演化埋下伏笔。

而后,拜占庭容错机制、DPOS等机制诞生,通过共识改变实现效率提升,但是却伴随着安全性、去中心化等问题。状态通道(闪电网络、雷电网络等)虽然能够极大提升同类数据的传播效率,但却面临难以涵盖所有数据的窘境。

在今年,伴随着以太坊2.0,分片技术迎来了高光时刻。分片技术本是互联网大数据处理的一项技术,将大型数据库数据进行切分,并分布在特定的服务器当中,以提高数据库性能,而在区块链领域,数据处理流程类似,将特定交易划分到特定节点处理,同时搭建“桥梁”,实现跨区域间的交易。(详情可见《传说中的“分片技术”,离拯救区块链还有多远?》

YeeCO公链CTO郭斌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需要进行数据传输-验证-维护-存储四个步骤,其背后对应的则是节点的带宽、CPU、内存、磁盘等软硬件条件,单机性能存在上限,只有令每一个节点处理部分任务,才能够保证区块链网络效率。这也正是分片技术“分而治之”的思想。

自Zilliqa开始,YeeCO、MultiVAC、Alephium、Quarkchain、Monoxide等诸多项目开始将分片作为扩容的主要参考。

但分片技术在落地过程中同样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1%攻击以及跨片交易。对此,众多项目方案各异,YeeCO选择引入并行挖矿概念,MultiVAC则采用随机性方案,Zilliqa则是引入pBFT+POW共识算法等等。尽管同属于分片范畴,但各项目方案仍存在非常大差异。

三、分片之外,扩容仍具庞大想象空间

除却分片技术,DAG(有向无环图)同样是主流扩容方案之一。在传统的区块链网络中,数据同步呈现线性结构实现的,一旦中间同步出现延迟就会引发网络拥堵;DAG则是优化了数据结构,多个节点可以通过不同节奏同时交易数据,不必有明确先后顺序。而这一方案同样来源自计算机领域常见现象——并行计算。

计算机体系经历了顺序计算、并发计算、并行计算的发展路径;而区块链体系也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从类似顺序计算的比特币阶段演进为类似并发计算的DAG阶段,并再度向前发展。

DAG虽然优势明显,但是问题同样突出:如双花攻击,攻击者可以在网络不同位置添加两笔冲突交易,随着不断向前验证,直到重新出现在在同一笔交易的验证路径上,网络才会冲突,期间无法分辨交易真假。影子链攻击则是基于双花攻击之上,当攻击者虚构出足够交易,就可能从真实网络中分叉出一个虚假分支,而将这个分支再次合并到DAG网络,甚至有可能取代原有交易数据。

分片、DAG都是基于区块链数据层、应用层诞生的扩容技术,而在区块链网络与互联网结合的数据层同样存在扩容方案。以Bloxroute为例,不改变区块链的上层架构,而是构建一个区块链数据分发网络(BDN),优化区块链底层数据传输协议,提升节点间区块传播速度,提升链上可拓展性。

互联网云分发网络是通过全球范围内数量庞大的服务器,使其用户可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避免网络拥堵、地域、运营商等因素带来的访问延迟问题,有效提升下载速度、降低响应时间,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

而区块链分发网络也充分借鉴其经验,通过架设中继节点,搭建一套区块链数据分发网络,对数据打包压缩,用更短字节替换原本长字节,保证数据可以更快速传递给其他节点确认,进而提升网络运行效率。

由于区块链中,节点与节点并不相互信任,因此,打造区块链分发网络,真正核心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区块链分发网络的中立性,构建免信任环境。Bloxroute联合创始人Aleksandar教授此前曾撰文直指信任问题:“云分发网络能够提高区块链性能,但需解决节点间的信任问题。”

如何保证区块链分发网络信任问题?Bloxroute所选择的是通过区块加密、引入测试区块、标记历史数据等方式,节点可随时发布测试区块对网络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决定是否通过分发网络传输数据;同时,针对一些存在恶意行为的节点,也将触发“惩罚”机制,对其网络效率等条件进行限制。从而双向确保节点的信任。目前,瞄准数据层的扩容解决方案并不多,市场仍存在较大探索空间。

纵观区块链扩容方案的发展过程,诸多方案都与互联网环境存在紧密关联,分片源于数据库处理技术、DAG则类似计算机体系的并发计算、区块链分发网络更是云分发网络在区块链场景下的复现。

扩容,是目前区块链落地必须解决的问题之外,围绕这一方向,扩容市场“百花齐放”,目前我们尚难确定谁将成为主流,又或者众多方案将彼此包容,在各自场景中发挥作用。(本文独家首发链得得App,作者/阿常)

64x64

SolanaETF获批前景:从“几乎无望”到“2025年底前可期”,当前有哪些挑战?

App打开
64x64

专访Polkadot缔造者GavinWood:因过于超前经历了哪些误解和挫折?

App打开
64x64

交易机器人存在的跑路风险,UTONIC的AVS+MPC方案可以解吗?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