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来源:蜂巢财经 作者:凯尔 编辑:嚯嚯 文刀
席卷币圈的“打新潮”风风火火了3月有余,“新模式”短暂引起市场亢奋后,参与其中的投资者、项目方甚至交易所,逐渐反应过来,这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新模式”最近的争议发生在Gate.io的Startup,一个名为CNNS的Token上线新通道后,价格高开低走,追高者套牢,引发投资者质疑甚至维权。
更早前,原打算一次上线4个新项目的Bibox“恒星计划”中,申购开始前2小时,其中一个项目Staking(SKR)遭临时叫停,“恒星”变“流星”后,双方互撕,对垒中也揭开了交易所收取高额保证金、项目方须进行市值管理等“潜规则”。
大大小小的交易所相继而来的“打新活动”,虽然总能引起市场躁动,但几乎每次都难尽人意。
对投资者而言,用平台币抢购模式带来的“少数人赚钱,多数人亏钱”已成为惯例。在新币开放交易后,接盘被套者,也不在少数。
项目方也在与交易所的合作中面临苦恼。保证金也好,市值管理也罢,多数项目方都需要接受类似的潜规则。
各大交易所,也因规则不完善,状况频出,接连遭受投资者的指责,市场怨声载道。
争议、冲突、纠纷,构成了IEO赚钱效应包装下的硬币另一面。当冷静下来,人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核心问题:让IEO崛起的金钱“势能”,到底应该来自哪里?
IEO如火如荼地行进了3个多月,5倍、10倍收益的市场反馈正在消失,争议正指向一个又一个交易所。
最新的争议来自Gate.io Startup通道和它的首期项目CNNS。上线前,该Token在币世界的留言和多个币圈社群里出现“场外收”等喊单行为。上线后,CNNS的暴涨暴跌、高开低走引发了用户不满。
4月26日,Gate.io发布公告称,要出资20万USDT公开购入24万GT,给“在高位买入被套或已亏损卖出”的用户补偿。
“补偿”公告未能平息部分投资者愤怒,有用户称在参与CNNS的投资中亏损几十万,更有人打算找项目方维权。
纷争不仅仅出现在用户和交易所之间。本以为在IEO模式中与交易所同气连枝的打新项目方也出现了“反水”。
4月22日上午,交易所Bibox紧急叫停了原定上线项目SKR。当时,距离原定的Bibox“恒星计划”4个新项目上线还有2小时,交易所给出的叫停原因是“SKR未能控制其场外额度的大量散出”。
很快,SKR基金会否认了Bibox的公告内容,并为自己“叫屈”,指责Bibox对充提币限制出尔反尔,对二级市场价格过分干预,索要巨额保护费等等。
双方各执一词,让这起意外事件陷入罗生门。不过,SKR事后自曝的磋商细节,也首次向外界展示了IEO的部分幕后规则。
据SKR项目投资人Steven透露,Bibox方面在上线前夕曾要求项目方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保证币价拉到一定倍数。
在他提供的双方协议中可以看到,保证金用于防范重大违约事件,包括项目方失联,币价破发,未达到承诺的维护目标,以及由团队抛售导致币价跌幅30%以上等。
Steven提供的双方协议
对此,Bibox市场负责人Christin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设置保险金,主要是用于防止项目方可能出现无视市场公平透明原则,恶意操纵市场。
双方的争执,让藏在IEO背后的一些“内幕”浮出水面。在“打新”时要求项目方进行市值管理,几乎已成为各个交易所的惯例。
一名交易所从业人士告诉蜂巢财经,很多交易所在进行IEO之前,都会和项目方进行多轮沟通。关于币价等问题,都是放开了谈,“上线拉几倍,稳定在几倍,保证多久之内不破发等,甚至都会签订协议,这也是要求项目方交保证金的原因。”
“其他交易所都涨几倍,你不涨、甚至还破发,以后谁还来你这里交易,对口碑影响很大。”该交易所从业者表示。
从各家交易所“打新”活动的表现来看,翻倍者众,破发者少。尽管如此,市场投资者仍旧怨言不断。
Bibox另一个“打新”项目,原力协议的私募投资者吴刚(化名)就对交易所不开放充提一事不满。他认为,上所前解锁、发币、充值,是约定俗成的,交易所不能违背这种规矩。“私募才是承担最多风险的人,没想到上了所,币都没法卖。”
来源:蜂巢财经
发布人:杨瑶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