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深度对话0xWizard:入圈契机、Meme叙事观及在ACT名利双收的故事

转载
7 天前
1859

文章转载来源: 深潮TechFlow

当 Binance 突然宣布上线 ACT,在人们的惊叹声中你或许会反复听到一个人的名字——巫师(Wizard)。

人们感谢巫师,称是巫师拯救了 ACT,巫师称这是属于社区的胜利。

这是一个平民对抗恶龙的好莱坞式故事:

开发者抛售所有代币,瞬间下跌 50%,几乎摧毁了这个项目,巫师等一众社区成员在废墟之上重建,三次下跌 80%,社区依然在坚守,做市商评价称没见过这么“穷”的项目,直到币安成为白衣天使,ACT 一鸣惊人。

在巫师看来,ACT 与 GOAT 等 AI MEME 代表着一场 AI 的文艺复兴,未来的 AI 将不再是简单的助手,而是具有自主意识的、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自由灵魂。

如今的巫师似乎成为了中文币圈的 Murad,然而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大的结果背后往往是伟大的痛苦。

单日爆仓 8 位数美元,被 ORDI 深套半年,巫师表示,他曾经数次体会心悸,就像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走在热闹的街道上,心脏不停地抽搐。

一个神秘的普通人如何靠自己多次逆风翻盘?看似简单的 MEME 投资背后有哪些高深的哲学思考?

这是巫师的故事与思考。

入圈:算稳百倍,割了老黄

深潮 TechFlow:请巫师自我介绍一下,你当时是怎么进入币圈的?

0xWizard

我其实在 2018 年就进入币圈了,但那时并没有进行主动交易。2018 年我阅读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白皮书,然后购买了一些主流币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但仅仅是持有。2018 年到 2019 年是熊市,在这期间我基本上没有任何操作,就是单纯地持有。

2020 年年中左右,我注意到账户里的币开始明显增值。这时我开始思考,这是不是一个机会?

有朋友向我介绍了 DeFi(去中心化金融)这个概念。我简单了解了一下,比如最早做流动性挖矿的 Compound 项目。起初我觉得这有点像 FCoin 那种交易挖矿模式,认为不太可持续。那时是 2020 年 6 月,我对交易的理解还比较浅显,也没有深入接触过 DeFi。

真正让我开始关注 DeFi 的是 YFI,有人说 YFI 赚了 1 万倍,这种财富效应的刺激是很强烈的。

于是在 9 月份,我开始主动学习和了解币圈,特别是 DeFi,我学习使用 MetaMask 钱包,在 Sushi 上所之前买入了一些。虽然后来 Sushi 跌了很多,给了我一个惨痛的教训,但这也标志着我正式开始了 DeFi 之旅,或者说是主动交易之旅。

后来爆发是算稳(算法稳定币),我当年 9 月入圈,然后 10 月就亏了 60%,11 月的时候算稳赚了 100 倍。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大概算是第一批的链上玩家,不管是二级还是一级,什么都做过,二级玩山寨、玩大币、玩滚仓、玩 ETH,玩链上的各种项目,起起伏伏还挺有意思。

深潮 TechFlow:你之前提到了算稳赚了 100 倍,具体是哪个项目?

0xWizard:

我参与的是 Basis 和 Mith Cash。在 Basis 上我赚了 10 倍,大概投入了几万美金。然后我又参与了 Mith Cash ,就是老黄那个项目。

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之前在KP3R项目中,我认识了一个叫“X”的朋友,当时我们俩都没什么钱玩 KP3R,被老黄(黄立成)一直砸盘,从 200 美元砸到 80 美元。我们俩算是一起被套,天天聊天。

后来我们一起参与了 Basis 和 Mith Cash。Basis 他没玩,我玩了赚了 10 倍。到了 Mith Cash,我们俩一起参与,他赚了大约 500 万美金,我赚了 300 万美金。这算是报了当年在 KP3R 上的一箭之仇吧。我们用 Mith Cash 项目把老黄给“埋”了,挺有意思。

ACT 背后的思考:AI 文艺复兴

深潮 TechFlow:最近最大热点是 ACT,很多人都提到了你,说感谢巫师让他们坚持持有。当时你听到 Binance 上线 ACT,感到意外吗?Binance 选择上线 ACT 而不是板块龙一 GOAT,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0xWizard:

当时我正在电脑旁,我是先看到线,然后看到恭喜信息,最后才看到官方通知的。

关于 ACT 上 Binance 是否意外,我认为这里面运气成分还是挺高的。没有人能预言它一定能上,但也不能说完全意外,Binance 选择上 ACT 而不是 GOAT,这一点其实挺清晰的。

这里涉及到 Solana 上的 MEME 生态是怎么回事,MEME 生态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社区币,另一种是高度控盘的币

很多高喊的币其实是后者,就是少数人控制了大量筹码,然后做社区,把币拉起来。这种币如果上了大交易所,往往会很惨,因为控盘方会迅速出货。对 Binance 来说,上线这种筹码结构不健康的币没有任何好处。

而 ACT 和 Neiro 都是真正的社区币。我在观察 ACT 的时候,发现它的交易非常冷清,但能稳定在 2,000 万美元市值,就是因为社区很强。

在 ACT 社区里大概有 20 多个核心、积极做贡献的人,我是其中唯一的华人,所以我很清楚情况。

这种真正的社区币面临的问题是没有强庄进来。但从 Binance 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非常好的标的。

它确实有很强的社区,你看当时 ACT 真正的持有人,在 Kucoin 投票上币的时候投了 2 万多票,虽然 Kucoin 投票一个人可以投 5 票,但 ACT 的持仓地址有 15,000 个,去掉无效地址大概有 9,000 多个有效地址。去除掉一个人持有多个地址的情况,大概有 6,000 到 8,000 个真实的持有者,其中有 4,000 人去投票了,说明这个社区是非常活跃且是真实的,你让他们去投票,他们就真的会去投,显示出很强的凝聚力。

对 Binance 来说,这种标的是最理想的。那些市值可能上亿的项目,持有人可能都没有 ACT 多,也没有 ACT 这么有凝聚力。

ACT 这种项目粉丝众多,但市值又很低,这就给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留够了空间,能够形成财富效应和神话。

我记得之前写过推文,我说如果 Binance 要上币的话,应该选择这样的币:

  1. 新叙事新赛道,代表着未来上升空间很大;

  2. 真正的强社区;

  3. 小市值,这样才能产生一级和二级的财富效应;

  4. 具有很高的时效性,无论是争议还是热度;

ACT 这几点都具备了,我当时写推文时就是照着 ACT 的特点来写的,但说实话我没想到它真能上,因为上不上最终是交易所自己的决定,我们无法预测。但从逻辑上能找到一些线索,分析整个 MEME 市场就能看出,Binance 不会去上那些高度控盘的币。

像那些高控盘的币,上线就出货,相当于只帮助了少数几个人套现,而大部分二级市场的用户都成了受害者。作为 Binance 应该如何选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思考方向。

至于 GOAT,我觉得它确实是个很好的标的,但 Binance 没有选择它可能的原因是它的市值太高了。在这种筹码不明确、市值过高的情况下,对 Binance 来说上线是有风险的。Binance 首先要考虑的是保护自己的用户,要确保这个上线标的能够尽可能照顾到更多人的诉求。

另外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高上升空间、新赛道、新叙事这些因素也很重要。

很多兄弟找我说,“巫师你看看我们的社区,我们社区也很坚守,我们也很惨”。但这就像是你只看到了一个成功案例中的某一个因素,我选择 ACT 最关键的因素是它代表着新赛道、新叙事,这点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没有这一点,怎么去带动二级市场的炒作?怎么保证上升空间?仅仅社区强大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 Binance 也看到了这是一个趋势,所以它要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标的。后面的一系列考虑点都是在这个选择之后,用来确保选中 ACT 是正确的决定,这是我的看法。

深潮 TechFlow:那当初你是怎么发现 ACT 的? 在早期的时候它的哪些特质就吸引了你,即使中间一度大跌也在坚持?

0xWizard:

ACT 经历过三次超过 80% 的跌幅。

我接触 ACT 的时间相对较晚,当时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提及 ACT,随即查看其K线图时,发现市值已经上涨到 4,000 万美元。我恰好在那个最高点入场,随后价格经历了 80% 的跌幅。在这个下跌过程中,我持续建仓,从市值 4,000 万美元一直买到 500 万美元。

从第一天起我就加入了 ACT 社区,可以说是先被套牢后才开始深入研究。当时选择入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普遍在寻找下一个 GOAT,而 ACT 与 GOAT 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Marc Andersson 最早资助的就是这两个项目,ACT 是第一个,GOAT 是第二个。

其次,在 AI MEME 领域存在一个以 Andy 为核心的小圈子,这个圈子的研究者们几乎都参与了 ACT 项目。虽然 AMP 是项目的代表人物,但他只是站在台前的一位。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最初的思考框架是由 Andy 提出的,后续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在 ACT 上线当天,Andy 也转发了多条与 ACT 相关的内容。

因此,选择 ACT 的逻辑非常清晰,进入这个领域就要寻找与众不同的项目,能够讲述新的故事。其他项目都在谈论 AI Agent,都在效仿 GOAT,但 ACT 走出了自己的路。

我在 Twitter 上曾经将这比作一场 AI 的文艺复兴。深入思考 GOAT 和 ACT 的出现,类似于人类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强调人权高于神权,提出新的理念突破旧有思维,GOAT 和 ACT 的出现也是如此。

传统观念中,AI 仅仅是我们的助手,但如果我们展望 AI 的未来,未来的互联网世界中,原住民可能 80% 都是 AI,人们甚至无法分辨对方是人类还是 AI。那时的 AI 将不再是简单的助手,而是具有自主意识的、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自由灵魂。

AI MEME 正是基于这种对未来的想象和可能性在探索的赛道。这也是我特别欣赏这个项目的原因,它充满未来感,而且在社交媒体上有着实际的应用和大量流量,非常符合加密货币的需求。

GOAT 的出现体现了 Andy 的理念:让 AI 自由发挥,自主思考,就像文艺复兴让人摆脱神权束缚一样,让 AI 摆脱人类的限制,看看它能创造出什么,提出了“亵渎即神圣,神圣即亵渎”的理念,这就是 GOAT,它将一种理念代币化。

要实现这样的愿景,需要建立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之上:自由、科学、民主,ACT 是基于这些理念设计的一个研究框架,有多位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推进各自的研究,AMP 只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并非 AMP 创建了 ACT 这个项目,而是 ACT 这个项目在资助整个 AI 文艺复兴运动,这也是我最初加入并看好这个项目的原因。

涉及到 AMP 这个人,虽然他是 ACT 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但他的品行令人失望。当他最初获得 Marc Andersson 3 万多美金的资助时,他感激涕零,但当加密货币社区给了他 100 万美金支持时,他却不断贬低社区,称我们都是赌徒,只是借用他的名声。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为 ACT 社区发声,后来 AMP 开始砸盘,我情绪非常激动,第一次在推特上发怒。因为我与社区成员之间有真实的情感交流。我无法理解一个圈外人以如此高高在上、鄙视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加密货币社区。是我们给了他研究经费,他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的结论基于两点:首先是理性分析,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其次是感性因素,我与社区产生了共鸣,我共情了 2020 年的自己。当时没有人为我发声,现在我要站出来为他们发声。

以社区之名,重建巴别塔

深潮 TechFlow:AMP的抛弃被刺,相当于摧毁了ATC这座大厦,而你们在废墟之上,通过社区的力量又重建了ACT,你们社区做了哪些事,如何分工?

0xWizard:

ACT 不是一个传统的项目,没有正式的组织架构,没有 CEO、CFO 或 CMO 来控制舆论和做 PR,当我们看到 AMP 出货时,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最真实的反应在行动。

举个例子,ACT 社区账号的内容质量从一开始就很高。那些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不是随便做的 MEME 图,而是由社区里一位海外女艺术家制作的。她纯粹是作为一个持币者在默默贡献,没有任何报酬。

在 Telegram 群的管理方面,如果没有积极的管理员 24 小时在线,群里就会充斥着垃圾广告。但在 ACT 的社区里,你看不到任何广告,因为管理员会立即将其删除并将发广告的账号踢出去,这些都是社区成员自发的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像奶子哥(X:币圈慈善家)帮忙介绍中心化交易所(CEX)的资源,以及社区里其他外国成员介绍优质做市商。

实际上,在上币安之前我们就在接触这些做市商了,但因为我们资金实在有限,做市商都说从未接触过这么“穷”的项目。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坦诚地表示这就是我们的现状,请他们考虑是否能接受。

最后,这些顶级做市商看到我们确实是最强大的社区之一,勉强同意了合作。

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大家都憋着一口气,就像我的想法一样:我们是善良的农夫,为什么要被蛇咬?为什么每次都是散户承担最惨痛的后果?

从项目市值从 4,000 万美元跌到 500 万美元时,我就开始在 Telegram 群里树立信心,方式很简单,晒单。我告诉大家我在用几万、几十万美元在买入,让大家保持信心。

在 ACT 经历的三次 80% 大跌中,每一次我都出现在社群里说“我在这里,我和你们在一起”,作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我要告诉社区里的散户们我不会离开,我会一直支持他们。

但我要强调的是,我不是救世主,也不是教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社区成员。如果没有其他人的付出,我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吗?我能 24 小时做群组管理吗?我能制作图片吗?我能联系这些做市商吗?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这是社区的胜利,不是我个人的胜利。中文社区只是看到了我,但背后有很多人在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币安确实没有向我们索要任何代币,甚至在上币后他们的 post-listing 团队联系我时,我告诉他们我只是一个买了币的韭菜。在离最终上币还有两小时时,他们才来核实一些基本信息,比如代币总量和流通量、官方推特账号等。当时他们还要求几千个测试代币,这让我很无语,说明他们连测试币都没准备。

这也证明了币安有着非常严格的保密流程。

无论是在 Neiro 还是 ACT 项目中,当社区在与阴谋集团对抗时,币安都站在了社区这一边,给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就像 Neiro,我是在 3 亿美元市值时买入的,现在也翻了三倍。上币安后你可以用更大的仓位,可以买几百万美元的代币,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有足够的空间,还想要什么呢?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要去攻击币安和这个项目。

深潮 TechFlow:对大多数币而言,特别是一些项目方高控盘的 VC 币,上了币安就意味着利好出尽,然后大家纷纷开始出货。那么已经上了币安的 ACT,未来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0xWizard:

ACT 作为一个社区项目,它的价值在不断被重塑。这也是我为什么在 2020 年到 2023 年重新参与链上项目的原因,这基于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为什么 MEME 币或链上项目会产生财富效应?

让我们先看传统的 VC 项目的代币生产方式:一个项目方提出想法,分析市场需求,解决行业发展问题。接着开始寻找投资人,找 VC,获得投资后开发产品,最后上线。

这种项目的价值取决于几个因素:

  1. 项目本身好不好,团队强不强;

  2. 进入的 VC 是否顶级;

  3. 是否上了大型交易所;

但问题在于,当它上大型交易所的那一刻,二级市场就没有太多空间了。因为所有这些因素都已经被分析过,定价也已经很合理,可能一上来就是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的估值(FDV)。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普通投资者你还能接受吗?

另外,项目方往往会采用掠夺性的代币模型,最初释放量很小,然后持续释放。

你会看到有些币种虽然市值没变,但币价跌了 10 倍。这就导致我们在加密货币之前的周期常见的“跌 90% 后涨 100 倍”的故事在这个周期很难出现。

链上项目,就像 ACT 一样,它的价值是在不断被重塑的。这也是我敢买 Neiro 的原因,当它上了币安之后,它的叙事、资金、用户群体和投资逻辑都发生了变化。

ACT 之前在 AI MEME 赛道可能只是最重要的两个标的之一,但现在上了币安后,它已经不仅仅是 AI MEME 中最重要的两个标的之一,而是成为了 AI MEME 本身的代表,是这个赛道的指数型标的。它代表了新赛道、新趋势。

如果你在二级市场有百万美元级别的资金要配置,你怎么配置?在币安上,如果你想布局 AI 相关赛道,ACT 的对标已经不是 GOAT,而是那些已经达到百亿美元 FDV 的项目,比如 Worldcoin 这样的项目。

这就涉及到两个核心逻辑:第一,它的价值在不断重塑;第二,关于未来市场机会的判断。

我在 10 月份发推特时很真诚地问大家:如果接下来两个月进入牛市(当时比特币还没有涨起来),哪个赛道能普涨 10 倍?

作为散户,如果一个赛道只能涨两三倍,其实赚不到几个钱。因为很多人要等到确认牛市才敢买入,而且顶部在哪里也不知道。反应快的人可能赚 50%、60%、80% 就不错了,翻倍都很困难。只有找到一个能普涨 10 倍的赛道,即使你右侧进场、右侧出场,还能有三五倍的收益。

为此,我研究了所有赛道,包括 DeFi、BTC 生态、TON 生态、AI 赛道以及泛 MEME 币赛道。看完后我很头疼,因为 AI 赛道中能买得下手的项目都已经是几十亿美元市值了,还怎么涨 10 倍?

加密货币市场炒作的是什么?整个宏观逻辑就是AI引领科技革命,引领下一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AI 支撑了美股,加密货币市场能不炒 AI 吗?这也是为什么年初 AI 赛道普涨 10 倍。但普涨之后,几十亿、上百亿美元 FDV 的项目就很难买下手了。

所以当 GOAT 出现时,我立刻眼前一亮。等到 ACT 上线后,我认为如果你在 AI 赛道要投资,特别是有百万美元规模的投资者,你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在所有赛道中,哪个赛道能普涨 10 倍?哪个赛道一定会涨?第二,这个赛道里的标的能否让我涨 10 倍?它的市值有没有这个可能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 ACT 还有很大上涨空间。虽然它经历过三次 80% 的跌幅,但社区里有很多“钻石手”大户和“脑残粉”。我在社区群里也说,我就是脑残粉,不用问我逻辑,我就是无条件相信、无条件支持这些人。

深潮 TechFlow:回顾过去,大小写 Neiro 之争,币安最后也选择了更加社区的小写 Neiro。可以这样说,是币安拯救了 Neiro/ACT。

这里面似乎有一个矛盾,大家厌倦了 VC 币,选择在链上发行和交易更加社区化的 Memecoin,但是最终决定这个 Memecoin 生死的其实还是币安,所以我也看到 DOG 创始人 Leonidas 在推特上日复一日的@一姐(何一)和CZ,希望币安上线 DOG。

大家在链上拥抱更加去中心化的资产,最终目的却是渴望得到一个最强大的中心化交易所的认可,从而完成流动性退出,这似乎有点讽刺,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中心化交易所或者说币安会一直是 Memecoin 的“拯救者”吗?

0xWizard:

我认为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和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进程。当前,链上的资金和流动性都不够充裕,而币安则有更充足的流动性。

其次,MEME 币本身也面临着困境,币安不可能在没有看到社区形成的情况下就贸然上币。我觉得币安已经在这方面前进了很多步,从他们的挑选逻辑就能看出,他们正在适应这个新的版本,我认为做得很好。

我认为这种社区标的,它的价值在不断重塑,而币安现在已经积极参与其中了,这就是当前历史进程的一个现状。币安有它的限制,链上也有它的局限,但至少大家都表达了一个好的态度、心态和价值观来接纳这件事。

第二点是关于未来。未来币安会一直是大资金流动性的场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链上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流动性,这也是我看好链上项目的原因。

未来可能是这样的:链上即使不上币安,也会有几亿\十亿美金,甚至更高市值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有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金融标的,如果要让它达到某个实际标准,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主导力量,链上也不例外。

但我其实希望纯社区的项目未来能够有更高的上限。像 Neiro 和 ACT 这样的纯社区项目,上限就挣扎在 2,000 万美金的市值,我希望未来能有所改变。比如说,这种纯社区项目能吸引一些好的资金进来,然后能达到 1 亿美金、2 亿美金,甚至到 10 亿美金的市值。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光明的未来,更多的资金可能愿意在链上尝试。

但交易所也承担了提供更大流动性、更安全交易环境的角色。可能未来币安还会有类似 Neiro 和 ACT 这样设计良好的项目上线,给大家一个希望。我觉得无论是币安还是链上,未来大家都能在这个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

另外,币安也需要财富效应,不管是山寨币的普涨财富效应,还是 Neiro 和 ACT 上线后的财富效应,这也是为什么我还坚定持有这两个标的。币安需要的是财富效应的神话,而且在二级市场上一定会出现财富神话。这样一来,不就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吗?在币安上有财富神话,在链上也有财富神话,里面也有交集,就是当币安支持社区项目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么一个交集。

我认为这是未来的一个良性互动。大家在不同的平台上都能获得财富效应,同时又有一定的交集,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方向。

比特币生态怎么了?

深潮 TechFlow:今年,以 ORDI 为代表的比特币生态一度繁荣,也让东方加密势力拥有了话语权,但后来一蹶不振,在你看来,比特币生态现在一直起不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比特币生态还有崛起的机会吗?

0xWizard:

我认为比特币生态是有机会的。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阶段短期内的市场选择对比特币生态并不友好。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比特币生态需要有更好的创新。就像之前,我们看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东西,比如在链上写内容,将内容进行代币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创新。但后来创新似乎有些乏力了。如果没有创新,市场就不会接受。

第二个问题是比特币生态现在的流动性非常分散。各个协议之间其实在割裂流动性,有点像以太坊的 Layer2。玩铭文的是一拨人,玩符文的是一拨人,玩 Merlin 的又是一拨人,最近出现的分形比特币又是另外一拨人。大家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关系不大。

我当时特意发了一个推特,意思是:比特币生态现在外部流动性还没有大量进来,内部流动性却越来越割裂,那怎么搞?

我还是认为比特币生态是有希望的,但是未来要破局,我觉得可能首先需要有新故事。你不能总是讲铭文的故事,或者类似铭文的故事,这种故事的刺激性已经越来越弱了。

第二点是比特币生态需要找到一种解决流动性割裂的方法。虽然我现在也看不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就像以太坊的 Layer2 流动性割裂问题一样难解决。

我们需要一个大家都认可的项目,至少比特币生态内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东西是牛逼的。这样,比特币生态内的资金就能把它推到很高的市值,交易所也会觉得它牛逼,更多的人和社区也会进来,这可能是一个破局的方向。

第三是看现有的项目,比如符文这些,有没有能上大所的?如果能上大所的话,这就是最直接的财富效应,它可能也会带来比特币生态的一个回暖。

但我觉得最需要的还是第一点,就是能够再带来根本性创新,交易所是跟随的状态。

大的结果背后是伟大的痛苦

深潮 TechFlow:我也看到了 kay 的推特内容,他说,巫师大的结果背后,都是伟大的痛苦,可以分享你之前经历过的几次痛苦瞬间么?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0xWizard:

说实话,我经历过太多这样的时刻,现在回顾起来都会心悸,就像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你走在热闹的街道上,心脏不停地抽搐,甚至无法正常行走,就是那种无法正常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感觉。

这样的经历我有过很多次。比如 519 那次,我做以太坊带杠杆,差点爆仓,但最后是个Happy Ending,到 21 年年底时资金量不仅恢复,还创了新高。但到了 22 年 3AC 爆仓的时候,我在短短一个月内爆掉了差不多 8 位数美金的资产,这是一个巨大的回撤,对我来说几乎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我一直告诉大家要想清楚能否接受交易的最坏结果,但那次的结果连我自己都无法接受。那段时间就处于心悸描述的状态,走在路上都无法正常行走,打开交易所软件时,不管价格怎么走,整个人都已经麻木了。

还有后来的 ORDI,从 7U 我一直持有到 3U。这是另一种折磨,半年时间腰斩,而且还是大仓位。当时我把希望都寄托在 ORDI 上,这其实是个不好的习惯。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太主观了,做交易时你能听到我对自己逻辑的强烈认可和自信,但这种特质就是盈亏同源,所以倒霉起来也特别倒霉。

ORDI 那次被套了半年,而且大家都在骂,包括比特币的 OG 们也在说铭文这东西没价值。你会不断质疑自己是不是错了。这次 ACT 也是,短短半个月三次跌 80%。

怎么熬过来的?我觉得有几点:

第一,我比大部分人都乐观,我一直以来都是比 99% 以上的人更乐观的人。这种性格上的优势确实帮助了我,但即便如此,我依然经常会痛到觉得无法继续交易下去,甚至无法生存下去。但太阳总会出现的,就像我发推说的“不管处在多深的夜,永远相信黎明会到来”。我每次都相信自己可以再站起来,因为过去已经有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我,我能站起来。

第二,寻找外部的帮助。比如在 ORDI 那段时间,我看了奥本海默的电影后写了一个推文,看完后我有点释然了。

奥本海默是什么样的人?长得帅,富二代,他父亲去世时给他留了相当于现在一亿多美金的遗产,而且是个绝顶聪明的人,16 岁就上了哈佛。这样一个原子弹之父,扭转了二战趋势的人,他年轻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看了电影后我把他的资料全看了。他年轻时就多次接近崩溃,在英国留学时差点想毒杀导师,看到好朋友有了女朋友就觉得被抛弃了,甚至差点用皮带勒死好友。他会痛苦到倒在地上抽搐,口吐白沫。20 多岁时在火车上看到年轻女性就想强吻,这些都源于年轻男性的性压抑,加上才华没被认可的痛苦。

你能看到即使这样的人都有如此不堪的时刻,看起来简直像个应该被关起来的神经病。但他最终走出来了。我就释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时刻,即使是看起来特别伟大的人也是如此。

我又比奥本海默强在哪里呢?这世界上 99.99% 的人都承认我不如他。我凭什么期望能比他承受更少的苦难还能获得好结果?这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内求和外求两个方向:内求就是硬撑苦熬,外求就是寻找一些逻辑、事实或他人的经历来找到共鸣。

第三点就是要吸取教训,不要再让自己陷入那种状态。有一个普适的原则:在做交易之前,问问自己最坏的情况是什么,然后问自己当前投入的仓位能不能接受这个最坏结果。如果能接受,就拿着或买入;如果不能接受,就减仓或不要买。

这就是最关键的三点:向内求、向外求,以及反思后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牛市发动机三定律

深潮 TechFlow:你曾经提出过一个牛市发动机三定律:

1.老技术,新玩法,若无此,雪不够黏(基本面不够);

2.新叙事,新希望,若无此,坡不够长;

3.批量产生新资产;

若无此,坡不够宽 ,同时具备,才有 17 年/20 年那样震撼人心的场面。可以详细解释一下这三个定律么?

0xWizard:

我们常说“看清楚历史才能看透未来”。我在熊市时很痛苦,就在想如果牛市来临,应该会是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只能从过去的牛市找答案,但不是简单地照搬 ICO 或 DeFi 的模式,而是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

第一个定律:币圈永远要找新叙事、新赛道。因为在讨论一个别人没见过的东西时,它的天花板是无限的。涨到 10 亿美金、100 亿美金,甚至 1,000 亿美金,大家都觉得合理,因为总能找到对应的理由来解释它的价值。但如果你现在再做一个 DeFi 项目,为什么要值 10 亿美金?不合理,因为以前的 DeFi 现在可能连 6 亿美金都不到。所以你一定要有新赛道、新希望、新叙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社区找我时,我觉得他们需要先想清楚自己的上限够不够,再去参与社区建设。不是说社区够坚强就能赚钱的。

第二个定律:需要长期积累。无论是 ICO 还是 DeFi,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比如以太坊从发布到 ICO 繁荣经历了两三年。再看 DeFi,我去考古发现 Uniswap 的概念(AMM)是在 17 年底、18 年初就提出来的。Hayden 就是根据这个概念做了 Uniswap,大家都承认 DeFi 的繁荣是因为 Uniswap 让人们可以交易各种代币,才产生了借贷需求,带来更多资金。从概念提出到真正爆发,经历了差不多两年的沉淀。

所以这一轮牛市的发动机不可能是现在突然提出的新技术,一定是建立在过去两三年积累的基础之上。就像 Meme Coin Super Cycle,都是上个周期末期提出的概念,现在才迎来大繁荣。AI Meme 也好,铭文也好,本质上都是 MemeCoin 繁荣的一个分支,是新的代币生产方式。

这就是“老技术、新玩法”,但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模式。

第三个定律:必须能大量产生新资产。ICO 时期可以大量发币,DeFi 时期也是,铭文时期一天能发 2 万多个铭文币,AI 也是,出现了一堆 AI Agent。如果没有新资产出现,就没有传播效应。假设当年 ICO 时期只有以太坊,没有小蚁、NEO 这些项目,大家会疯狂吗?财富故事是一个接一个传播的。

这也回到了币圈的本质:发行资产。我在币圈这么多年,从 17、18 年开始看白皮书到现在,想来想去,币圈比 Web2 或现实世界强在哪里?就是发资产,这种监管套利的便利性在其他地方都没见过。

举个反面例子,像 Pandora 这种项目就没法形成大量同类资产。但 AI Agent 不一样,现在到处都是 AI Agent,铭文也是当时一堆项目打铭文,这种现象才能形成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三个定律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牛市发动机。就像我在 20 年 6 月听说 YFI 涨了一万倍时那种感觉,心被震撼了,立刻就想进场赚钱。这就是新叙事、长期积累和大量新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叙事和社区

深潮 TechFlow:翻看你的推特记录,会发现叙事和社区这两个关键词被提及的频率特别高,你理解的一个资产的叙事和社区究竟是什么?

0xWizard:

关于叙事,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看叙事要回到思考的最远点。不要只看表面的描述性话语,就像他给你展现了一只老虎,但你要分辨这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要看它的皮肉和骨骼。我看叙事时,总是要去探究背后的本质。

比如很多人谈 AI Agent 时,都在说AI未来能做这做那。但我觉得不能只想到这一步,要比别人多想两步、三步、四步。要先问自己:MEME 的本质是什么?链上资产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再思考 AI 赛道在币圈二级市场的本质是什么?最后才能理解 AI MEME 的本质。

当时我写《AI 文艺复兴》那篇文章时,有人说“大而空泛”,但这确实是我在币圈多年经验的结晶,是从最根本的本质往上推导出来的结论。

如果你的叙事建立在沙子上,涨潮就会冲走,但如果建立在花岗岩上,就是坚不可摧的。

这就是我对叙事的第一性原理:永远要比别人多挖一层、两层、三层。就像现代哲学中维特根斯坦说的语义学观点:我们的语言造就了我们自己,你的思考方式造就了你自己。如果永远跟着别人走,那就不是你自己。要像几何原本一样,先设立公理,再推导定理,最后得出结论。

关于社区,我有两个重要观点:

第一,最好的是全球社区。华语社区确实很强,但一个好的标的必须是英文社区加中文社区都强。所谓的英文社区其实包含了印度人、韩国人等很多东八区的人,大家用英语交流。如果只有英文社区不行,因为最牛的投资者、最好的交易所都在中文社区。但如果只有中文社区,根据经验,市值上限大概就在 5,000-6,000 万美金,除了 ORDI 这样开创性的项目。

第二,要看社区经历过多少挫折。不能只看涨,一群人在 Telegram 里喊“买入”、“马上涨”,这不叫社区。

我从第一天在ACT英文社区就在说,要理解 ACT 是什么,不要因为价格去 FOMO。如果作为长期项目沉淀不出一群有信仰的人,那就完了。只相信价格的社区,一跌就散了。

但如果有一群像我这样的“脑残粉”,相信自己的逻辑、对社区的情感、二级判断和一级逻辑,那即使跌 80% 三次都洗不走。

好的社区必须是多元化的,要有一群真正相信某些东西的人。

坏的社区是什么样?就是一小撮不信的人试图欺骗别人,被骗的人自己也不信,希望骗更多人,最后变成比谁跑得快。

深潮 TechFlow:最后一个问题,对于现在很多想要在链上有一番作为的玩家,你有什么建议?

0xWizard:

关于玩链上,有几个重要原则:

  1. 不要用大资金玩;

  2. 大资金的定义因人而异;

比如有 10 万美金,就用1万美金玩;有 100 万美金,用 10-20 万美金玩;有 1,000 万美金,用 100 万美金玩。总之要用自己亏得起的资金。这是因为相对于传统交易所,链上交易所风险更大。

  1. 确定自己的策略;

  2. 我在推特上写了三种可以交易的币种策略,其他很多都是陷阱;

a) 热点盘

例如最近的 PINUT、LUCE、BAN 等,能快速冲到 5,000-6,000 万美金以上,甚至上亿美金。关键是判断叙事有多少人认可,能冲到多大热度。一般差的能冲到 3,000-5,000 万美金,好的能到 8,000 万- 1 亿美金。如果在 1,000 万美金以内看到,可以上车。但如果已经到了 3,000 万美金,就别上了。热点盘跌下来通常会跌 80%,可以在跌 80% 时进入,但要小心陷阱。

不要 All In,每个热点盘在跌 80% 时埋点,胜率会比较高。

b)蓝筹和潜力标的

如 ACT、POPCAT 等,不是基于热点起来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社区共识凝聚过程。这类币也经常跌 80%,但生命力强。要多观察社区,思考自己的逻辑,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每次跌 80% 都是加仓机会,最好的接入时机是在几百万到几千万美金市值时。

c) 大市值蓝筹

一般在大交易所上市后才玩。逻辑变成了判断资金和赛道的权重,是另一种二级玩法逻辑。如 Neiro 在 3 亿美金时我敢接盘,ACT 我认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都是基于二级逻辑。但一定要玩上了币安的。如果没上币安就拉到 10 亿美金,就别参与了。

这些原则和策略是基于我多年的经验和思考。每个人的标准可能不同,但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逻辑和判断。不要盲目跟风,要深入思考每个交易背后的逻辑。

64x64

交易机器人存在的跑路风险,UTONIC的AVS+MPC方案可以解吗?

App打开
64x64

如何抓住下一个Meme百倍收益?先建立科学选币体系

App打开
64x64

美国SEC主席Gensler下台倒计时,继任人选或为律所合伙人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