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界面新闻12月22日报道,小牛电动创始人胡依林再次创业,新公司“时研家”将AI技术融入腕表行业,推出面向腕表领域的AI垂直模型。目前时研家已经完成种子轮和天使轮两轮融资,由CapitalO领投,IDGCapital、梅花创投、什么值得买、小牛电动、时研家创始团队和个人投资者跟投,总融资金额5000万元,投后估值3亿元。胡依林表示,新公司计划用一年时间突破100万的用户规模,并于明年开始在美国、欧洲等全球五大区域上线产品。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环球时报报道,12月23日,著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家,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兼职教授窦德景表示,国内大模型目前达到GPT-3.5水平,离GPT-4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在缩小。“以后的人工智能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窦德景教授从事人工智能研究20余年,据他介绍,“人工智能”名词诞生于1956年,过去科技界预计2050年左右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出现大大的加速了这一进程,目前来看,5到10年内有望实现该目标。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AI新智界讯,12月22日,人民日报评论发文《AI客服把人逼疯?技术虽好,但绝非万能》。文章称,近期,一篇题为《“AI客服快把人逼疯了”》的媒体报道受到关注,也再次引发广大网友对AI客服的一片调侃、“吐槽”之声。AI客服的好,大家当然清楚:对消费者来说,24小时在岗、随时响应、处理程序性事务快捷高效。然而就当前而言,AI客服还远未达到人工客服能够撒手不管的程度。尤其是,那些需要提供更多情绪价值的服务,AI很多时候不仅发挥不了作用,反而可能产生反效果。“我觉得被AI客服接待有一种不受重视的感觉。”这也是不少消费者的心声。可见,AI虽好,却也并非万能,在应用中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商家关键还是要区分场景、因地制宜。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界面新闻12月22日报道,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在2023探索大会上表示,2023年是AI的元年和浪潮年,上半年大家都在投千亿大模型。2024年一定是AI大模型应用的浪潮年,一定会出现很多像移动智能手机出来的时候的滴滴、美团外卖一样在过去那个时代没有出现过的应用。傅盛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创业者,要意识到只用通用大模型不能完全解决企业的自有问题。创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私有数据,并不是以前写在ERP系统里面的数据,而是公司里面各种决策的流程各种认知迭代的过程就是私有数据。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重庆日报报道,12月19日,重庆市经信委印发《重庆市AI及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将建设“2346”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国内领先的AI及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计划到2027年实现营收300亿元以上。其中“2”是夯实算力与大模型两项基础;“3”是建立合作、孵化、运营3个平台;“4”是建设四类产业集聚区;“6”是建立六大产品体系。按照《行动计划》,到2027年,全市AI及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将取得重要进展,人工智能算力显著增强,服务机器人领域AI技术研发能力和应用深度走在全国前列。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IT之家12月24日消息,近日,Meta首席技术官AndrewBosworth在采访中透露,公司可能会在2024年展示一款代号为“Orion”的超前AR眼镜原型。据悉,Meta已经在AR领域深耕至少八年,投入数百亿美元,希望打造出媲美iPhone的革命性产品。然而,去年该公司宣布放弃Orion眼镜的量产计划,改为将其提供给特定开发者,并作为展示未来AR技术的样品。Bosworth在采访中证实了此前媒体的报道,表示少数Meta员工将在明年开始内部测试这款眼镜,并称“我认为人们很有可能会在2024年有机会体验到它”。据报道,Meta的目标是在2027年左右推出这款AR眼镜产品。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AI新智界讯,12月23日,硅谷初创公司Humane宣布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AIPin将于2024年3月开始发货,订单将根据顺序依次发货。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蓝鲸财经报道,12月23日,在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上,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认为,人工智能应用在工业上有三大机会:一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调试机器人,提高调试效率;二是自动开发编译代码,零代码方式能实现工业软件应用;三是可信的数据空间。数据是数字经济和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企业数据如果能二次利用,是企业数据价值化、资源化最大方向。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科创板日报》12月23日报道,在2023华为云AI院长峰会上,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总结了大模型实践过程中的十大难题:在训练上,面临着万卡/十万卡集群分布式训练及可靠性的挑战;在推理上,需解决面向LLM长文本生成的高效解码的挑战;在高效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着AI集群碎片资源利用及全局作业最优调度的难题;在大模型压缩方面,需解决高效量化及无损量化评测标准及技术方案的难题。此外,还需解决:行业训练数据安全可控、可用不可得,大模型幻觉缓解甚至消除及可解释性,如何构建具备强大逻辑推理与规划能力的大模型,基于图数据的大模型知识增强技术,通用结构化数据及时序数据特征对齐及预训练等难题。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金十12月23日消息,近期,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大模型领域的训练数据与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及应用推广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携手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619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IT之家援引TheVerge23日报道,美国两名立法者提交了一份涉及人工智能的新法案《人工智能基础模型透明法案》,要求基础模型的创建人披露训练数据的来源,以便于原始的版权持有者知道自己的作品被“盗用”。据报道,两名众议员AnnaEshoo和DonBeyer将指示FTC(联邦贸易委员会)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合作,制定有关于培训数据透明度报告的规则。目前这份法案仍需分配给有关委员会进行讨论,距离完成尚需时日。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界面新闻报道,芯原股份12月22日发布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999.1123万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18.08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AIGC及智慧出行领域Chiplet解决方案平台研发项目及面向AIGC、图形处理等场景的新一代IP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本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美年健康集团转载中国经营网文章,12月13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驭变・图强——2023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美年健康集团总裁徐涛受邀出席论坛,在主题分享中指出,数智时代下,AI科技与大数据引领体检健管新业态,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科技、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健康管理、以新靶点为核心的早筛检验技术的四大科技变革,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健康领域的消费升级和品质提升是主要趋势。美年健康持续以“创新+科技”为核心驱动,不断推出涵盖“检、医、保、管”的专精特新创新产品,以科技创新引领美年新征程,从预防医疗赛道的龙头企业升级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数字健康管理引领者。谈到AIGC和大模型,徐涛表示,大模型需要大数据、算法和算力,美年健康作为数据“富矿”,将围绕检前、检中、检后的体检全流程,以及检后专科、基因检测、慢病管理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为大模型应用开放丰富的业务场景,同时通过“1+1+N”的合作模式,共建医疗健康AIGC产业新生态。徐涛指出,基于AIGC技术和人工智能数据大模型在健康体检行业的应用研究,要实现“对内降本增效,对外产品创新”,对内致力于以AI智能主检、AI营销助手、AI医生助手、AI健管助手作为赋能工具,持续提升各部门运营效率;对外进一步推出健康小美、数字健康人、AI报告解读、AI心理健康、AI健康保险等产品,持续满足公众高品质健管需求。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金十数据12月23日消息,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3年会上表示,将加快财富管理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依托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投研体系在智能投顾方面的应用,加快相关标准的建设。同时,组建跨业态的财富管理行业协会,依托协会开展合规建设、标准制定、行业交流等。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金十数据,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12月23-24日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称,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很多人以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还是一个聊天的工具,其实我们今年以来对全球的客户,生成式AI的应用,从它的研发,到制造,到供应链管理,到整个物流、配送,都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央广网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24年年底我国将有5%~8%的企业大模型参数从千亿级跃升至万亿级,算力需求增速会达到320%。目前我国参数规模达到万亿级别以上的大模型企业已有五家,随着参数规模不断突破,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50强行业应用共涉及13个领域,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其次为工业、政务、交通等行业。在我国排名前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中,拥有自主算力资源的企业占比达100%。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2月22日联合八家机构正式启动“2023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平台的目标是解决“模型开放、模型测试、内容治理”三大产业需求,打通大模型应用最后一公里。“2023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将面向大模型研发、应用单位和政府部门,提供工具支持、模型评价、数据开放、社区运营与试用、风险监测治理等公共服务,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凯表示,通过这个平台提供一些工具支持,让广大的用户、开发者能够以非常低的门槛获取到这些资源。主要的方向就是大平台能够作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专家表示,大模型应用已经在消费端和企业端展现出巨大前景。在消费端,办公助手和对话机器人类产品占比达到50%。在企业端,大模型已经逐步在代码助手、知识管理等场景落地。但从总体看大模型应用还处在早期,深度应用有待进一步挖掘。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2月23日,2023中国元宇宙大会在北京召开。CAAI元宇宙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陶建华强调,元宇宙的发展需“形神兼备”,以宇宙为形,智能为神,通过人工智能来支撑元宇宙核心技术的发展变革。谈及人工智能,陶建华进一步指出,大模型技术带来了变革和机遇,而“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则引发了机器智能的涌现。大模型时代将人工智能的价值聚焦到“创造”二字,标志着人工智能开始具备定义和呈现新事物的能力。陶建华还谈到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元宇宙的话题。在他看来,大模型将大幅提升元宇宙的生产力和建设速度,为元宇宙发展注入重要的强心剂。而人工智能则将带来应用变革,拓展人类智力与体力边界,改变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推动认知、智能与文化艺术变革,形成未来“人、AI、物”融合社会发展的格局。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经济观察网报道,12月22日,在2023年中关村大数据日暨大红门数智产业大厦启动仪式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在演讲时表示,明年将是大模型落地之年,北京将大力推进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落地,赋能各行各业发展。目前,人工智能在生成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方面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将是大模型落地的一个先导产业。姜广智表示,北京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北京将积极探索打造国家级数据训练基地。聚焦大模型训练、医疗健康数据流通等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扩大数字资产登记、评估、入表试点范围,健全数据跨境流动的优势。此外,北京还将强化通用人工智能的赋能,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文创产业的落地。
620 天前
火讯财经讯,据36氪报道,在CNCF、中国信通院与华为云主办的创原会・2023技术创新峰会上,华为云CTO张宇昕他表示,云原生与AI的叠加带来的系统创新,将体现为七大技术“跃迁”:在架构方面,引发从“以CPU为中心的主从架构”向“多元算力对等架构”跃迁;在算力方面,从“通用算力”向“澎湃AI算力”跃迁;在存储方面,从“数据湖存储”向“AI-Native智算存储”跃迁;在数智融合方面,从“Data+AI”向“DataforAI/AIforData全面数智融合”跃迁;在应用开发方面,从“全码、低码、零码开发向AI辅助开发、自主开发”跃迁;在媒体技术方面,从拍摄到“计算”、从制作到“生成”跃迁;在安全体系方面,从“网络与信息安全”走向“零信任、合规、隐私保护、伦理遵循、非歧视”等前沿理念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