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即挖矿」为什么失败?因为金钱本来就不是万能的

转载
2110 天前
18214
橙皮书

来源:橙皮书    作者:BES创始人Jade


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很容易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人类的历史远早于钱的历史,黄金还不是钱的时候,人就已经是人了。

 阿凡达有这样一段台词,男主潜入纳威人部落,和他们一起生活,终于意识到,人类是不可能用金钱交易的方式让纳威人离开的: “他们不会离开家园的,也不会和我们跟我们做交易,交易什么?啤酒?牛仔裤?我们有的他们统统都不要。”

很多通证经济的设计犯了同样的错误。


01

通证经济的一种视角

去年区块链行业如火如荼之际,通证经济(token economy) 也成为了最让人激动的方向之一。与公链的底层货币不同,通证 (token) 代币一般不承担支付或价值贮藏的角色,而是被设计为更复杂,多元的功能,如股权,金融资产,奖励积分。

其中,类积分型通证又是最多被「发挥创意」的,因为它的想象空间非常大,也具有传统积分不具备的创新空间。这里我把这种通证针对的行为类别分为以为几种:

1. 微任务(micro task):非常简单的人或机器完成的任务,比如给人工智能要识别的图像打标签,上线签到,转发消息,骑小黄车等。

2. 中等任务:有一定门槛,但已经被标准化的任务,比如在 steem 平台上写文章,点赞,在交易所完成交易等。

3. 复杂任务 (bounty):高门槛,非标准化的「悬赏型」任务奖励,最典型的就是为项目贡献代码,成为社区节点等。

总的来说,就是利用 token 去激励特定的行为,又被戏称为「xx 即挖矿」。市场最疯狂的时候,这个 xx 的内容可以说是让人大开眼界,甚至有开机即挖矿,挖矿即挖矿等。当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把被激励的「稀缺资源」进行了这样的分类:


这里可以看出,只要是有价值的稀缺资源,都可以被拿来「激励」。而与传统积分的不同在于:

1. 总量限定,且发放是透明的,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或中心化发放不透明,不可控。

2. Token 本身能被交易,且流动性可以很高,而传统积分的变现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如 Q 币是坚决不能被换成现金的。

3. 比传统积分更灵活。比如因为 token 本身价格的波动,早来的人可以享有升值的空间。

基于此,很多人相信通证对人的激励作用要比传统积分强很多。比如你之前可能不太在意咖啡店给你买咖啡换来的积分,但是假如这个积分是稀缺的,可以升值的,你可能就会因为这个积分去改变自己买咖啡的行为。

同时,想做任务型通证平台的创业公司也不在少数,包括如 candybox 这样的积分墙,还有 consensys 孵化的针对码农复杂任务悬赏的 the bounties network 等。


02

最大的悖论在哪里

美好的想法总要落地。真实情况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通证经济非常成功的案例。当然,这与整个投机驱动的浮躁市场环境分不开。也许还没有聪明人设计出真正行得通的通证经济,也许市场还需要时间。但是,出于对事物本质的好奇,我们反思了整个通证经济设计在理论和实际上的问题,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先拿几个栗子来说:

  • FCoin 是 2018 年曾经最火爆的项目之一,首创「交易即挖矿」,后来被多家交易所模仿(独家深度:BES 内部报告「FCoin 模式」详解 )。本质上是返还交易手续费加上类股权分红,不过后来因为大量的机器人做市商和近似旁氏的设计结构崩塌。回到激励机制问题,fcoin 让用户疯狂的其实并不是交易能够获得多少 token,而是 token 一直在升值。尽管交易当天就可以分到 fcoin,但理性用户应该是选择把小币种换回成 ETH 或 BTC,USDT,反之等于对 fcoin 本身的再投资,但是有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所以,所谓的激励机制又变成了纯赌博的资本游戏。
  • Steem 可以说是通证经济的鼻祖之一,开创性地把区块链应用到了非金融应用领域。token 主要用来奖励所有平台上的发帖,点赞,评论等种种行为,旨在让创作者获得收益,以及快速吸引流量。不过,除了设计过于复杂的缺点外,steem 面临的的问题是,既然所有参与形式都有真金白银激励,那最后留下的会是什么样的内容?作为创作者,你会倾向于去迎合平台用户吗?作为评审者,你会点赞给你真正喜欢的帖子,还是大家都点赞,能让你获得更多收益的帖子呢?至于刷帖,水军,套利者,这些又由谁去监控和评判?
  • Earn.com 原本是一个通过回复邮件,短信等微任务赚 BTC 的平台,去年以 1 亿美金被 coinbase 收购。在被收购的时候,earn.com 就已经沦为了一个空投工具,各种山寨币在上面向用户撒币,最初的通过回复邮件赚取比特币的功能从来都没有被活跃使用过,本来计划发自己的币也没有实现。从用户体验来讲,回复邮件等于接收广告,本质上和 BAT(basic attention token)等流量转化为现金的激励机制差不多,但问题是用户能够赚到的钱太少了。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表面上看,问题可以被总结为:

1. 适合的任务种类少,而且大多非标,门槛高

2. 对于行为的监控和量化比较难,且难以完全透明,公平

3. 过小的经济激励不起作用,过高的又一定引起投机和作弊

4. 用户倾向于把用来激励的 token 换成法币,没有动力长期持有 ……

然而,更深刻的原因其实可以总结成一个简单的悖论:

  • 如果经济激励对某种行为动机是有用的,那 token 一定不如法币或更稳定的货币更有效,因为它们才是有购买力的真金白银。
  • 如果经济激励对某种行为无效,那么无论多么完美的通证设计都会失效,因为违背的是人性规律本身。

把上面的悖论再延伸一下:

如果钱可以驱动某种事物,那资本主义势不可挡地发展几百年,还会把机会留给我们吗?

也许,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行为,本来就不是钱能驱动的呢?


03

经济学原理 — 我们身处的世界

任何经济行为都可以被纳入三种范畴:市场、政府(强制力)、道德。其中,公司又可以代替个人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以高效的方式组织生产,同时公司内部以长期合同保证代替短期市场博弈去组织和激励生产者。

话虽如此,但在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理论几乎主宰了一切。政府是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进行再分配,并且在民主国家很大程度上受到资本的游说和左右。而道德嘛,一直是被边缘化已久的话题。哈佛大学著名公开课 Justice 的讲授者法学院教授 Michael Sandel 写过一本书叫《What money can’t buy》,结果被经济学家们抨击,说他不懂经济学。

价格理论意味着,everything has a price,任何事物都是被交易的对象。你的时间,你的生命,甚至梦想和灵魂。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至于所谓的经济激励,只是把交易对象打散,再组合起来定价的过程。比如,你可能无法单独出售你 5 分钟的注意力,因为交易成本过高。但当每 5 分钟你就获得一小份积分,最后总计的价值可以兑换客观的现金或实用价值,那对你来说就是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作用是降低交易摩擦成本。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金钱确实不是万能的。你去朋友家的聚会,离开的时候留在桌子上 100 元现金,这并不会增加你朋友第二次还会邀请你来的概率。甚至,是起反作用。母亲为孩子,和家庭所做的一切,并不期待经济回报。我们整个社会的母亲加起来,为社会创造了多少生产价值,都在 GDP 统计范围之外。类似这样的生产关系,就叫 Non-market production。

既然 non-market production 从人类历史开始就一直存在,和今天的经济世界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科技提供了一种可能,去扩充上图第二象限,也就是非市场 (non-market),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d) 的生产方式,一些经济学家又把它们叫做 social production,社会生产,或 peer producion。

什么是社会生产?就是在松散的社会组织的形态下,以去中心化的,自发的个体参与形式,去创造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这种生产的终端产品不仅限于看的有型的租房(airbnb),打车(uber),内容传输(bitTorrent),信息内容(播客,抖音,朋友圈),还包括很多类型的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

比如,我们的朋友圈转发,其实就是在免费帮助别人完成信息筛选,同时训练了算法对人类和信息的了解。从 social network 网络整体来看,「信息分发「这项成本和复杂度极高的工程,就被人与人之间的添加好友,转发,点赞等主动的生产行为加起来的」社会生产」完成了。在经济学中,这个就叫做 positive externality。

除了主动生产,我们还在贡献大量的被动社会生产,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数据。如果没有我们过去 10 年在社交媒体上贡献的大量照片,视觉识别技术可能还停留在 80 年代的「机器学习」阶段,谈不上什么人工智能,更不可能被应用到成熟的商业领域,比如安防,金融,甚至 P 图软件。我们的所有购物数据,金融数据,出行数据,大到信用贷款记录,小到在视频 App 上的一个双击点赞,都以分母的形式,无私地帮助训练着新的生产力工具—算法。

为什么社会生产成为了可能?因为今天的人类社会,正前所未有地站在工业社会原子经济和信息社会比特经济的分水岭上。我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由物质变成了信息。Yochai Benkler 在《The Wealth of Networks》中分析说,今天的社会生产本质上是信息生产,而它的本质是不排他,不以直接的商业销售为目的或动力,不围绕公司,或市场架构下的财产和合同展开。然后,他总结了 3 个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1. 物理生产工具已经足够分散地分布在生产者中,比如电脑,移动终端。

2. 主要生产资料不再是物质,而是公共资产,如信息,知识,文化。因为他们的边际成本为 0。

3. 科技基础设施,如互联网,有能力把生产过程足够「模块化」。

事实上,互联网已经让信息的边际成为为 0,而相关的物理资源,如存储空间,也越来越廉价,且被越来越多地共享着。信息被一个人生产或消费,并不会消耗掉另一个人拥有的信息,而是在原有公共信息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信息,新的价值。科技就这样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释放了市场经济没有捕捉到的非市场力量,但同时也威胁着固有的经济模型。

比如,我们一直认为专利和知识产权是激励技术研发者,内容生产者的最好工具。但实际上,它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知识产权意味着知识生产者有可能要支付高昂的成本给已经存在的「知识」,因为他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新的价值。如此一来,潜在的风险就会阻碍创新。而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产」环境里,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也有权利去观察、提问、辩论、分享、创造。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社会分享相对于市场机制的优点是,一旦建立了某种社群和相关的共识,后续的摩擦成本会远远小于市场机制,因为它要求更少的精确信息。所以在再分配剩余可分享资源上,尤其是非常小量的资源时,它就有巨大的优势。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叫挤出效应 ( crowding out theory)。当剩余资源被集合在一起,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换取的收益非常小时,他由金钱收益带来的负面效应会超过正面激励效应。比如,曾经有研究发现有金钱奖励献血的国家,献血率反而会远远低于免费献血的国家。人们被付钱去帮助别人,远远比不上感到自己有爱心这种满足。这时,社会心理学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市场经济理论。

如果你回过头去看「通证经济」想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大多都是「社会生产」讨论的范畴。换句话说,通证经济想要把本来免费的社会行为变成被金钱的衍生品激励的市场行为,并想象这样可以精准量化,定向生产有价值的行为结果。


04

给未来的启示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什么 BitTorrent 的用户有动力去贡献自己的种子资源?
  • 为什么你会随手转发一篇好文章,给豆瓣电影写影评,甚至明知不赚钱地去做一个微信公共号,写自己去过的城市,晒自己养的娃?
  • 为什么码农愿意源源不断地为开源软件无偿贡献代码?github 和 red hat 被收购与代码贡献者们有关吗?如果每一行代码都能换取有现金承兑能力的积分,他们的行为会变成怎样?

……

在所有「社会生产」类型的案例里,我最喜欢的是卡内基梅隆的一个计算机教授 Luis von Ahn 发明的安全验证插件 reCAPTCHA。Luis 最早设计了防机器人的验证工具 CAPTCHA,后来虽然被广泛应用,但他发现大部分人每天在这个验证步骤花费了 10 秒钟甚至更长,几亿人的 10 秒钟加起来就是很多时间。

于是,他把需要验证的无意义词条变成了美国公立图书馆里大量没有被电子化的资料照片。这样,全世界人类在安全验证的那几秒钟就在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文明电子化这件事情做着贡献,而且是免费。这显然是一种双赢,而且非常有趣。

后来他用同样的思路创立了语言学习 app Duolingo,我自己也曾经用这个软件学习西班牙语。它的目的是让学习语言的人同时能够帮助翻译大量互联网上的单一语言信息。

例如,要把现在 wikipedia 上有英语但没有西班牙语的所有信息都翻译成西班牙语,大概需要花费几亿美金的人工成本,而这还是人才供给充足的大语种。Duolingo 的这个梦想在我最后一次关注报道的时候还没有完成,期间遇到了很多阻碍和失败。另外它的商业变现也非常艰难,还在靠融资才能维持自己「让每个人都免费学语言」的理念。

尽管完美的社会生产,共享经济,就像一个零浪费,零污染的社会一样难以到达,但是历史还是会留下那些顺应时代趋势的应用。

伯克利大学著名的 SETI@home 项目容纳全世界的网民贡献闲置算力帮助公益组织做科学计算,比如外星人信号探测。换成给钱或给 token 试试?我不确定会变成什么,但我自己不会加入。

上面没有被回答的几个问题,我相信没有人会有明确的标准答案。

不过,互联网和区块链上做过的实验,都给了我们很多关于未来的启示:

首先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敬畏之心。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大到公链的共识设计,小到虚拟货币的空投推广,创造者通常以上帝视角看问题,把自己的政治,经济理念强加于用户,并且试图通过各种机制,信号去操控用户的行为。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一旦设计完成,无论是公链,dapp,还是社区治理的规则都难以改变。很难像互联网产品一样进行自下至上的试错迭代。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更谦卑地从事物本质出发,去寻找人性中最普遍恒常的需求,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其次是对宏观世界变化的理解。互联网,区块链的诞生,和它们所最终留下的应用,都不是偶然出现的。在 08 金融危机过去 10 年之后,全世界进入了一个缓慢的收缩期。而增长乏力的时候,分配方式就会重新变成大家关心的主题。美国书店的社会学区里,放眼望去都是唱衰或质疑资本主义,重提社会主义,信息资本主义,后资本主义等理念的新书。

当一部分先脱离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稀缺资源的物质时代,来到知识创新经济为主,而信息作为生产资料的边际成本为零的时代,难道价格理论还能永远奏效吗?那如果新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同时加上经济收缩的大背景,又会诞生怎么样的商业模式或经济模型?

1985 年发动了开源软件运动的 Richard Stallman 在著名的 the GNU manifesto 中曾说:

If anything deserves a reward, it is social contribution. Creativity can be a social contribution, but only in so far as society is free to use results. Extracting money from users of a program by restricting their use of it is destructive because the restrictions reduce the amount and the ways that the program can be used. This reduces the amount of wealth that humanity derives from the program.

马克思早在 1858 年写道:

It is impossible to properly value inputs when they come in the form of social knowledge. Knowledge-driven production tends towards the unlimited creation of wealth, independent of the labour expended. But the normal capitalist system is based on prices determined by input costs, and assumes all inputs come in limited supply.

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无法和共享的知识信息共存。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会变成了想要成为真正的人,想要在闲暇时间不断被再教育的斗争。又被称为「后资本主义」。

Paul Mason 在《Postcapitalism》书中总结,最终人类会走向一个免费机器生产力,零成本基础必需品,和最少人力工作时间的社会。不管经济制度如何演变,人类大部分的经济活动和价值必然以信息的形式呈现。显然,区块链更适合那样的时代。

可是在 0 和 100 之间,我们还有那么多步路要往前走。垦荒者要做的不是去预测 100,而也许是把眼光从 0.5 挪到 1,再偶尔想想 10。这个时代送给我们的既不是互联网,也不是区块链,而是变化。只要变化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