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很久,BAO的白皮书终于可以拿出来了,虽然我们把这个版本定为0.9,但基本的规则和逻辑,相信已经比较清楚了。
17年中旬开始,很多朋友都在跟我讲ICO是多么的好,可以解决融资的问题,而不再受到传统资本和融资节奏的局限,几乎在想法阶段就可以拿到传统互联网公司在E轮之后可以拿到的钱。对这种提法,我一直是存在疑虑的——这显然是一个考验人性的事情,既然一次性可以拿到这么多钱,拿钱走人自然是首选。所以,跟ICO有关的事情,几乎没有参与。
但显然,区块链提供了一个信任基础设施,解决了传统互联网解决不了的价值传递问题,这件事一定是有价值的,所以精力一直都在研究智能合约上,写了一些爬虫,也找到了不少ICO团队的发币漏洞。而更多的,是在应用层有了一些想法和尝试。
从春节后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讨论区块链到底能帮助现在的企业、团队做些什么。在最早的设想里面,BAO是一个可以帮助企业、团队快速利用区块链构建链上业务的工具,其间帮助了三个企业做了通证化改造,慢慢摸清了他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区块链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甚至归纳出来几个通证化改造模型,可以迅速的帮助企业把一些适合区块链化的业务快速上链。
三月份开始,随着各种团队跑路的事件迭出,“韭菜”几乎成了一个网络热词,令我们担心的人性考验正式拉开帷幕,一夜之间,ICO从之前的热点,几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整个区块链行业谈ICO色变,ICO甚至区块链技术是骗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这是我们预料内的结果,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所以,我们撤回了之前BAO的白皮书草稿,开始考虑在解决应用问题之外,更多的关注和解决治理问题。
区块链技术到今天这个阶段,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我们看来,在当下,这些问题集中在下面两个方面:
在技术领域,谈及区块链,一个最大的热点是公链,每个公链项目都可以历数出来无数当前的技术缺陷,声称自己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那一个公链。然而,这个世界并没有技术银弹的存在,任何一个技术都不可能出现完美的解决方案,缺陷和问题是伴随着技术发展长期存在的,如果我们回头看下互联网技术,就会发现,当下的互联网就是一个补丁摞补丁的东西,根本没有一个完美互联网的存在,而完美公链肯定也不会存在。
大家都将精力集中在公链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在“等”那个理想中的公链诞生,而毫不知晓今天看似幼稚的区块链技术已经可以解决很多以前根本没法解决的问题了。而因为缺乏明确的应用分层,我们会发现,很多公链试图去解决应用层的问题,这显然是不对的,公链只要稳定、可靠的提供信任基础设施即可,应用层的开发应该由生态和商业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由公链全部包揽,这是有违互联网原则的(对,区块链本身仍然是互联网应用)。
诚然,公链技术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就如同我们不可能指望当100M宽带和4G来临时才可以讨论互联网应用一样,不成熟的公链技术并不妨碍大家开始在应用层面做一些探索。毕竟区块链技术已经可以稳定解决最基本的信任问题了,再把锅推到公链技术不成熟上,而不去做些应用层面的探索,就有点诡异了。
而就愿意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问题的企业来讲,没有一个应用层的平台帮助他们简单的进入到区块链世界去探索,更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总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区块链技术大神,都能手写智能合约并且正确的用命令行提交交易。
而在实施领域,我们会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关注的都是如何发币、如何把并不存在的需求变成对Token的需求放到区块链上,这完全是搞错了主次,进而带来今天99%的ICO项目破发几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
我参与的通证联盟首先发现了这个弊病,所以我们提出所有通证化改造项目都应该是具备完备商业模式、且已经被市场验证的成熟项目,而不是空有一个想法的空气项目,而通过最小经济体试运行、试定价机制的引入,有效的避免了破发的情况发生,到今天,通证联盟支持的项目进展都非常不错,完全没有出现破发的情况。
但是,我们觉得,这样的尝试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仍然会发现,对投资人的保护策略仍然存在问题,现今的项目由于团队都是精挑细选而来,我们可以保证他们不会作恶乱来,而当通证化改造项目变多,特别是项目团队不再是熟人之间时,跑路问题仍然无法避免,届时可能仍旧会出现破发的情况。
与传统投资不同,当Token Fund 乃至普通投资者投入之后,对团队的监管和否决权几乎是零。历史上,投资人被割韭菜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治理机制,破解类似的治理困境,是区块链技术在今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融资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治理无法保证,所以无人敢于投资,没有人投资,就更不会有人去考虑治理问题。
2018年3月开始,我们就上面的问题对至少20家企业和10多家创投机构进行了访谈,基本上摸清了他们的痛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我们决定BAO系统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
首先BAO是一个类似SaaS的平台,任何想要尝试区块链技术的人都可以过来注册,并立刻开始建立你的通证经济模型——不只是发币,而是要定义流通策略、结构甚至是多币架构之间的关系。如果你不懂这些,我们也准备了一些行业模板来帮你尝试,这些模板是通证联盟在实践过程中得来的,可以满足很多垂直领域的企业需要。
BAO的侵入性是非常低的,除了类似SaaS的应用以外,BAO还提供了一套RESTful标准的全功能API,完全可以把区块链的逻辑嵌入到既有业务,在不改变业务流程的前提下,让区块链技术帮助企业和团队解决自己的问题。
以往,定义一个通证经济模型可能需要跟我们这样的咨询机构混上至少一个月,才能进入开发和实施阶段,而在BAO的加持下,通常只需要几分钟,你就可以建立一个链上的自商业组织并发行自己的Token。
如同前面所说的,治理能力的加入,使得传统ICO存在的人性考验不再是一个考验,被投资更像是被投了一个信任票,而这个信任票是可以被随时撤回的。
简单来讲,BAO采用了一个三层治理模型来保证各方权益,每层治理都采用投票机制来做出治理决定,而每层实体间都采用Bancor算法来抵押上一层治理实体的Token发行自己的Token。如果信任被否决,那么基于算法,下层的Token价值会瞬间下跌,由于团队无法直接控制投资款(Token),所以此时不会出现跑路的问题,而投资者权益在信任被否决的一刻,通过撤回抵押得到了保证。治理层面的实施结构有些复杂,具体还请大家看白皮书里面的描述。
基于抵押和算法的发行方式,加上治理机制,让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如果团队作恶,唯一的可能是一无所得,而不会出现传统ICO中投资人首先被割韭菜的情况。
我们不相信智能合约提供的 code is law 保证,因为绝大多数组织的运行和治理是不可能完全在链上的,链下的治理保障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治理层面,亦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区块链是传递信任的工具,而不是创造信任的工具,而信任本身是需要通过严厉的违约代价来保障的。所以在治理和仲裁机制中,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提高各方违约成本这一问题上,通过一系列的仲裁救济手段,使违约及集体作恶成本提高,通过这种形式来保证信任的达成。
BAO本身就是一个自商业组织形式,同样的,在BAO的生态设计中,我们也充分考虑了生态的多样性和各方权利的制衡。虽然BAO实现了一个治理模型,但用户仍旧可以选择不通过治理模型来创建自己的自商业组织。而同样的,亦要付出无法与生态中其他各方建立互信的代价。
我们相信,通证经济现在还出于探索阶段,未来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行业、领域的尝试。所以就通证模型而言,我们也提供了相应的生态角色来参与通证模型的设计,并可以将其被验证的通证经济模型生成模板供其他用户使用并从中获取报酬。就如同软件应用市场一样,BAO也在系统内部构建了一个通证模型市场。
同样的,当下通证经济中的参与各方,都可以在BAO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置。借助于开放生态,我们希望各方都能在BAO这个平台之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获得应得的激励,使得其可以健康良性的成长。
BAO的可实施性很强,如果你通读白皮书,会发现其中描述的方法和理论均可以从技术角度实现,而不存在任何基于预测的产品描述。我们希望BAO可以成为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层的尝试,如果说大家现在都在埋头于解决TCP/IP的问题,那我们则想要从浏览器开始给大家提供可用的应用服务,这是技术普及绕不过去的一环,我们认为是值得去尝试的。而从需求一方看,业内对可用的治理框架愈来愈强的需求也是促进我们尽快把BAO推出来的主要动力。
作为区块链世界最穷的团队,我们显然也要通过融资来解决早期研发成本,BAO的代币叫做BASO,也是同样通过Bancor协议来发行,并且没有任何空投和赠送,包括投资人在内,也需要自己行权后才能得到BASO(只是行权价很低而已)。同时我们也不谋求登陆任何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虽然中心化交易所可以解决Bancor协议不能满足的大宗交易问题,但我想,为此在早期付出很多所谓上币费是不太划算的。
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治理和仲裁的实现,还是募资和发行的问题,大家都可以在白皮书里面找到更详尽的答案,这篇文章只是给大家做个引子,欢迎大家阅读我们的白皮书来加入讨论,可以从我们的Github下载到最新的白皮书:
https://github.com/enchainasia/bao_whitepaper
最后,我们最大的风险在于,区块链世界仍然非常浮躁,对治理和监督的尝试很可能因为参与者的有意无视而告吹,但无论如何,我相信这是让区块链技术真正成为生产力的必经之路,任何一个想要真正在区块链世界有所作为的团队、投资机构,都终将成为BAO的忠实用户和生态一员。
来源:
发布人:ENChain自商业研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