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你一看的区块链大实话

转载
2231 天前
16758
区势传媒
火讯财经注:区块链技术,也许会让资本、技术、情报、信用等工业时代生产要素的分配调度更有效率,但是效率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文章来源:区势传媒 作者:Z先森


全球金融业的数字化进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超过二分之一世纪。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金融业是最早出现的高度依赖大数据的互联网产业,其诞生于工业时代的背景下,所以在组织架构与营运策略上有浓重的时代色彩,曾经的先进稳健如今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90年代,全球化与信息化刚开始,金融业转型的压力还不明显,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后,金融业转型的压力空前的巨大,让个人、企业、甚至政府都开始探索现在的人类文明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而如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思维来面对未来挑战成了关键。这时,区块链技术,也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出现,其影响层面始于金融,但不会止于金融。无可否认的是,区块链正在试图创造新的互联网,而不只是互联网金融。

区块链作为原生于互联网的分布账本。作为虚拟货币的核心技术,区块链只是一种设计选择,必须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场景的变更、商业习惯的不同、法律法规的差异、甚至风土民情的个性而因时制宜。相比传统中心化的架构,区块链去中心化(或者说多中心化)的架构是硬币的两面——在某些领域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其劣势。

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的王与创世者,被设计出来也是为了实现中本聪的某些目的,尝试着解决某些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货币从贝壳、黄金、纸钞、信用卡到虚拟货币,都是历史进程当中曾经的新阶段。

比特币也好,基于以太坊和其他数字货币也好,只是发展中的原型,与传统金融机构一样,即不神圣更不神秘,都是达成某种目的之手段而已。

事实上,由于比特币的市场地位与优势,还有部分主权国家对比特币的支持,目前比特币产业已经取得某种难以被取代的“通证性”与“信用”。除非比特币算法的根本危机,否则这个基础很难动摇,但风险依然没有消失。

从技术观点上来持,金融服务的本质就是降低跨时空风险移转的交易费用,从中赚取合理的服务费,这并不是复杂的观点。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工商活动越来越多向线上转移,数据的交互、度量与分析更加实时,“智慧的经济”一定会催生另一波崭新的金融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从现金到移动支付,从商家对商家到现在人对人、人对商家移动支付,未来则可能是商家对机器、机器对机器的支付。那么,比支付更复杂的金融服务也一定会更加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实时化,未来总是有更多可能,这是历史进程中的大势所趋,不会因为某方面的阻挠而停止。

区块链技术,利用密码工程与分布式算法制造出不需要中间人的“信任”,这让传统金融中扮演中介角色的金融从业者或机构感受到巨大威胁。而习惯于监控传统金融行业的政府,也对跨国界、超主权、原生于互联网的区块链技术感到头疼:当个人、企业与机构都想透过区块链技术来“宣示主权”(比如发行虚拟货币)时,新形态的信用扩张已经没办法避免。华尔街的前辈就曾说过一个真理:货币的问题在于信用,信用的问题在于人性。

以股权众筹为例,得到区块链技术加持,在融资速度与覆盖范围上都能大大提升,从而蚕食原本属于传统创投公司与投资银行的蛋糕。理想状态下,去中心化的融资平台有机会提升投资情报传导与分析的效率,但区块链融资平台与传统融资平台都面临着相同问题:筹资方履约的信用风险无法精确判定,没有人能保证产品能做出来且成功商品化。有心人操纵群众割韭菜的情况,永远存在。

任何时代,任何时候,投资项目筛选逻辑、资金流向、声誉背调、进度监控、责任归属等,都要有全盘的配套措施,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只是这些措施仍在发展中。对照过去一年中全球ICO狂潮出现的乱象,投机炒作很多,扎实经营的商业亮点又不够。这也成为目前全球区块链与虚拟货币行业必须克服的根本挑战。

但区块链技术确实比别的技术更有机会为直接融资带来正向改变,比如:

以信息自由为己任的某团队,欲建立持续深化的某个项目,计划透过面向大众融资募集营运资本,持有代币的用户可以比一般付费用户享有更高的带宽、更快速的服务。拥有越多代币享受的服务越好,但最多不能超过代币总额的5%,代币可以在交易所依市价流通,但原始团队有优先回购权。

这样的场景在3年前是异想天开,但在现今,因为区块链与虚拟货币技术普及而迅速实现。然后问题依然存在,技术实现之后的世界,是否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是否要选择用区块链技术去开创未来?区块链技术,也许会让资本、技术、情报、信用等工业时代生产要素的分配调度更有效率,但是效率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然而,不能改变的事实是:人类生活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已经产生了改变,再也回不到没有虚拟货币的日子,这些历史进程的选择也将会产生新形态的精英与权贵。如何不忘初心,是全球区块链与互联网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

挑战永不停歇,我们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