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银行保理潜力大,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亟待提速

转载
2210 天前
15964
中证网
火讯财经注:随着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兴起中国保理业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应该紧抓国内经济发展和政策红利,为保理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其次谨记“一带一路”倡议,为保理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来源:中证网

10月16日,多位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在保理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上表示,银行保理作为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品种,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在法律环境、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短板亟待补上。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透露,中银协正在联合各方着力构建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贸易金融跨行交易信息交互系统,力求为银行开展保理等贸易金融业务提供更为广阔更为有效的平台和渠道,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银行保理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据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平台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量达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5%。其中,国内保理业务量8,730亿元人民币,与去年持平;国际保理业务量446亿美元,同比上升14.84%。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蔡东表示,在当前中国经济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保理业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紧抓国内经济发展和政策红利,为保理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谨记“一带一路”倡议,为保理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尽管发展潜力巨大,但黄润中也指出,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面临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能力尚待加强、产品创新质效仍需提高等难点和痛点。“长期以来,我国保理业务领域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行业监管文件在司法审判中尚不具备法律效力,涉及保理业务的核心法律问题仍未得以解决。保理业务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如何以客户行为和需求为导向形成有效的总行级产品服务创新研发体系,可以说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黄润中还指出,对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商业银行有必要组织总行级产品服务研究专业团队,开展深入专项研究,就银行保理业务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要有前瞻性的判断和把握,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正确把握着眼点和着力点,未雨绸缪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提升银行盈利,促进银行保理业务稳健发展。

科技转型亟待提速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王新浩认为,随着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兴起,基础交易的各类信息将能够以更为高效的途径为银行所用,从而使得银行能够以更有利的条件利用保理等产品。通过对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的供应链进行整体评价,运用灵活创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API等新科技手段,以闭合化的运作模式为供应链生态各交易环节提供专业化、规模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拓展盈利提升与风险防控的新局面。

在保理产品的创新设计上,黄润中认为有两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反向保理助力供应链融资。反向保理以供应链中规模较大、资信较好的优质进口企业为核心,依托进口企业的资信,为供应链中所有对应的中小出口企业提供保理服务。反向保理模式的成熟运用将推动全球供应链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客户。二是保理资产证券化扩充融资渠道。保理资产证券化是以应收账款为基础,通过打包、出售在资本市场形成可流通的有价证券。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流动性并带来中间业务收入及资本回报,而企业则可借助银行增信获得更多的融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投资品种和选择,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