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来源: Agintender
本文以USDe在CEX暴跌至$0.65,但是链上价格为0.99为引子,分析加密市场流动性隔离导致的局部清算级联风险,并揭示在流动性真空的情况下,清算机器人的无差别清算和充提通道瓶颈下对市场的杀伤力。
本文拟提出一套基于复合量化指标的熔断机制算法,利用价格偏差、订单深度和大规模清算敞口作为触发的参考条件。熔断机制旨在为市场提供n分钟的调整窗口,让做市商克服大额提现/充值、链上拥堵等运营摩擦,注入外部流动性。最终,通过有序的集合竞价重启交易,阻止清算恶性循环,保障市场结构稳定,缓解和减少那些本不需要被清算的仓位豁免于清算的厄运。
加密资产市场独特的流动性结构是其内生风险的根源。流动性高度分散,横跨CEX、DEX和各类DeFi。这种流动性隔离形成了割裂的生态系统,不同流动性池之间的摩擦(如高昂的链上交易费用、复杂的跨链桥接时间,以及CEX对大额充提的审核或锁定机制),极大地阻碍了资本的自由、快速流动。这种结构性摩擦导致局部流动性危机迅速恶化并无法被套利活动及时修复的重要原因。
市场剧烈波动时,流动性提供者(Market Makers)会迅速撤回限价订单,导致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扩大和订单簿深度(Depth of Market)急剧枯竭。
当清算级联发生时,清算引擎和清算机器人将触发强制平仓。这些强制平仓往往表现为大额市价订单,在流动性稀薄的订单簿上进行无差别盘口抛售,进一步压低价格。这种市场机制的失败,使得价格发现过程脱离基本面,进入一个自我强化的清算反馈循环。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的核心价值,在于在市场流动性真空时,提供一个主动风险隔离和流动性再分配的事件窗口。熔断的本质是暂时中止交易活动,以防止由自动化交易系统和恐慌情绪驱动的闪崩在流动性真空之际进一步恶化。
熔断机制通过精准的算法触发,快速隔离风险,并建立一套操作协议,确保外部资本能够快速、顺畅地回流到场内,从而在交易恢复时重建流动性深度。
2025年10月10日至11日,加密市场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去杠杆化事件,在不到24小时内,超过$ 190亿的杠杆头寸被清算。这次剧烈的市场回调的破坏力主要来自于市场的高杠杆和交易所风险缓解机制的联动失败。
根据公开数据,市场下跌时序如下:
跨平台价格发现的严重脱节
在Binance现货市场上,USDe短暂跌至$0.65 ,Bybit也跌至$0.92。然而,同期在链上的流动性池中,例如Curve上的池子,USDe的价格仍然维持在$0.99附近。此外,Ethena协议的铸造和赎回功能一直保持正常运作。
这种CEX与DEX之间的巨大价差(近35%)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这不是USDe资产本身的基本面脱钩,而是CEX内部定价机制的局部失灵。当清算级联开启时,订单簿流动性被迅速抽走。Binance等交易所依赖其内部现货市场价格来估算抵押品价值。当内部现货市场深度不足时,微小的交易冲击就能导致价格剧烈失真,进而使清算引擎错误地评估作为抵押品的USDe(以及其他挂钩资产如wBETH)的价值。这种错误定价导致了不必要的强制平仓,清算引擎的“火上浇油”行为进一步压低了价格至$0.65。
在极度波动时期,套利行为面临着多重“通道瓶颈”,使得流动性无法及时从外部搬回场内。
结算时间与网络拥堵: 极端市场活动期间,区块链网络通常出现高交易量,导致网络拥堵。这使得交易确认时间延长,且Gas费飙升。
CEX运营锁定: CEX对于大额充值和提现的限制和审核,这使得做市商无法在需要分钟级响应的窗口期内,将这笔外部流动性注入到场内。
熔断机制正是为了在极端市场环境下提供一个足够长的时间窗口,以解决这些技术、运营和风控障碍 —— 为流动性提供一个呼吸通道。
这就像是对一个气胸的病人(流动性真空),临时插入一根导管(接入场外流动性),清除多余的空气(清算能量),让该病人能挺过去。
为了应对加密市场特有的高频和分散性特征,熔断触发机制必须超越传统金融中单一的指数跌幅阈值。单一的、线性的价格触发机制容易被高频交易者预测和操纵,导致在接近阈值时出现“磁铁效应”(Magnet Effect),即交易者加速交易以避免被暂停交易,反而加剧了触发前的市场波动。
本文提出了一个复合量化指标的熔断算法,该指标包含价格偏差、流动性冲击和交易速度三个核心维度。只有当这三个指标同时或在极短时间内触发预设阈值时,系统才会启动熔断警报。
引入一个基于多个高流动性的多源加权聚合价格指数作为参考价格,以抵抗单一CEX内部定价失灵。
CVD = |Price_CEX - Price_Index| / Price_Index * 100%
熔断的第一个条件是场内现货价格与参考价格指数之间出现不可持续的偏差:
价格变动是结果,流动性枯竭才是结构性失败的原因。因此,熔断机制必须直接监测订单簿的健康状况。
订单簿深度比率 R_L: 衡量在特定价格区间内(例如,偏离当前价格 delta = 1%)的累计可成交数量 Q_Current 与该资产在过去平静时期(例如,过去30天的中位数深度) Q_Benchmark 的比值。
R_L = Q_Current / Q_Benchmark
触发阈值: R_L < 20%,即订单簿深度相较于正常水平枯竭超过80%。
滑点冲击度(Slippage Impact S_I): 这是一个更直观的流动性真空指标。它定义为执行一笔预设名义价值 V 的市价订单(例如 V=$1M USD)所导致的预期价格滑点百分比。
S_I = (P_Executed - P_Mid) / P_Mid * 100%
其中 P_Mid 为twap盘口成交价,P_Executed 为执行 V 订单后的最终价格。在流动性充足时,S_I 极低;当订单簿被抽干,S_I 将急剧增大。
除了上述结构性指标外,熔断机制还需包含一个大规模清算敞口的指标。
价格速度 V_P: 监测资产价格在极短时间窗口(例如5分钟)内的极速变动率。
熔断触发条件:
只有当跨平台参考价格偏差和订单簿深度比率同时满足预警条件,或者价格速度、滑点冲击度、清算风险敞口同时达到阈值时,熔断才会触发。
一旦熔断算法被触发,市场进入暂停状态 N 分钟。这一阶段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交易所、做市商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消除流动性补充的通道瓶颈以及风控措施。
熔断窗口 N 的设定必须满足克服最长且最关键的流动性转移摩擦的需求。
N = max (T_DLP, T_On-chain_Priority) + T_Buffer
其中:
Tl_DLP: 做市商从场外自有资金池向CEX内部账户转移资金所需的最长时间(可能涉及跨CEX或法币提现锁定流程)。
T_On-chain_Priority: 链上转移(例如将DEX中的稳定币转移到CEX地址)所需的,在拥堵情况下通过支付高优先级Gas费实现的最快确认时间。
T_Buffer: 额外的缓冲时间,用于信息消化和MM风控系统的重新校准。
熔断机制必须依赖于两种紧急注资渠道:
熔断期间,交易所须启动一个场外注资通道协议 (Out-of-Band Capital Protocol, OBCP),专供指定流动性提供商 (Designated Liquidity Providers, DLPs) 使用。
熔断触发后,必须立即执行以下风险隔离措施:
全面暂停清算: 所有保证金调用(Margin Call)和清算引擎的强制平仓操作必须立即停止。熔断的根本目标就是阻止清算级联的自我强化循环。
抵押品价值锁定: 在暂停期间,用于计算保证金头寸的抵押品价格(例如10.11事件中的USDe)必须锁定在熔断触发前的最后一个有效的参考价格。这可以防止抵押品价值进一步因市场微观结构失败而暴跌,从而保护用户免受不必要的清算风险。
熔断的结束不应取决于预定的时间,而是应当取决于流动性是否回归正常值。如果市场在流动性仍未恢复时贸然重启,可能导致更大的价格跳空和二次恐慌。
熔断解除的先决条件是订单簿深度和跨平台价格发现机制恢复至健康水平。系统需在 N 分钟熔断窗口结束后,持续监测以下指标,直到它们满足恢复标准:
a.价差收敛 (CVD): 跨平台价差必须收敛到接近套利极限的水平。
恢复标准 1: CVD < 1%。这表明场内价格已与外部参考指数高度吻合,局部定价失真问题已解决。
b. 深度恢复 (R_L): 订单簿深度必须足以吸收大规模交易,防止恢复后立即出现滑点。
恢复标准 2: R_L > 50%。这意味着订单簿在正负1%区间的累计深度必须恢复到正常时期中位数水平的至少一半。低于此阈值,恢复交易将面临巨大的执行风险。
c. 清算风险降低: 评估清算风险敞口 LCE 是否已降至安全水平,表明杠杆已得到有效去化。
为防止交易恢复时出现混乱和价格跳空(Gap),交易所应采用有序、分阶段的重启机制,类似于传统金融市场中的集合竞价流程。
阶段 I:静默期(Cool-down Period)
时长: 2-5分钟。
行动: 取消所有剩余的市价单。允许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做市商,提交新的限价订单或修改暂停前已提交的限价订单。市场信息(例如未成交的订单总深度和最新的参考价格)应广泛传播,但订单不执行。
阶段 II:集合竞价(Auction Period)
时长: 2-5分钟。
行动: 系统收集在静默期和熔断期内提交的所有订单。利用一个均衡价格发现算法,计算出在这一集合时段内能最大化交易量的单一均衡价格。所有以最优价格成交的订单将在这一均衡价格上被匹配执行 。集合竞价确保了价格发现的透明度,并利用DLP在暂停期间注入的流动性来建立一个稳定的初始价格。
阶段 III:连续交易(Continuous Trading)
行动: 恢复正常交易。所有剩余的限价订单(未在竞价中成交的)进入订单簿,市场恢复连续撮合模式。
就如同一场开颅手术,缝合敞口只是阶段性的结束,还有后续的复建、检查和静养。
熔断机制,是通过引入一个时间隔离窗口(N 分钟),来主动弥补加密市场在剧烈波动期间因流动性隔离和运营摩擦导致的系统性脆弱性。2025年10月11日的USDe事件清楚地表明,当清算级联与场内流动性真空叠加时,即使是具有健全链上赎回机制的资产,也可能因为CEX局部错误定价而引发灾难性后果。
该机制的核心设计在于:
随着DeFi生态的成熟,跨链和去中心化协议的系统性风险也在增加。熔断机制的概念可以扩展到DeFi领域,例如:
在自动化做市商(AMM)池中,当深度急剧下降,导致执行特定规模交易的预期滑点超过临界阈值时,可以触发协议层面的交易暂停 。
DeFi协议可以利用其治理机制,在熔断期间进行参数调整,例如临时提高借贷利率、调整清算阈值,或者允许流动性提供者(LPs)在安全价格范围内进行流动性注入或撤回,从而优化其随机控制下的流动性提供策略。(目前一些借贷协议也有类似的操作)
熔断机制,并非灵丹妙药,充其量只是一次脉冲除颤、一计肾上腺素、一次插管,只为你争取时间撑到急诊室的门口。
封面图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2020年covid期间宣布居家隔离政策,又称“Circuit Breaker”(cb,断路器)
有点讽刺的是,我们用cb来阻断病毒传播,也用cb来充足场内流动性。
通篇的“流动性不足”我都称之为“病”,很多的病痛其实都带不走仓位,只是可惜撑不到输血的那一刻。
来源:Agintender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