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失守10万美元关口,资金退潮加剧下行风险,牛市结束了吗?

转载
18 小时前
7441
Nancy

文章转载来源: Nancy

作者:Nancy,PANews

进入11月,加密市场迎来剧烈震荡。11月5日凌晨,比特币跌破10万美元这一关键心理关口,创下近五个月新低。山寨币随之集体跳水,市场恐慌情绪迅速升温。

比特币面临资金退潮,长期持币者大幅减仓

比特币走势疲软背后,不仅并非单纯受宏观不确定性拖累,关键的是资金面的转向。

根据CryptoQuant数据显示,过去30天,比特币长期持有者累计抛售了超过32.7万枚BTC。自10月初以来,资金呈现持续净流出趋势,长期持币者的抛压几乎稳定维持在30万枚BTC左右,反映出市场信心疲软与流动性承压。尽管比特币在10月中下旬数次尝试反弹,但每一次上行都伴随显著资金流出,意味着反弹缺乏新增资金配合,市场买盘动力不足。

与此同时,ETF市场的资金动向也出现了微妙变化。据SosoValue数据显示,10月美国比特币现货ETF累计净流入34.2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为比特币在10月初的现货价格提供了强劲支撑。但到月底情况出现反转,仅过去四天就出现13.3亿美元的净流出。其中,最吸金的贝莱德IBIT单日赎回额高达2.91亿美元,创下自8月初以来最大单日流出。ETF的资金变化往往被视为机构情绪的“温度计”,当下的资金变化表明机构投资者短期态度已明显转向谨慎,市场乐观情绪开始降温。

同样的迹象也出现在上市公司层面。SosoValue数据显示,10月全球上市公司(不包含挖矿公司合计净买入约7251枚BTC。但看似稳健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结构性变化,约85.1%的买盘集中在月初第一周,之后增持力度大幅下降。包括Strategy、Metaplanet等大买家普遍都放慢了扫货节奏。

由此来看,当前比特币新增资金的规模与持续性已不足以抵消长期持币者的持续抛压,市场的供需结构正面临阶段性失衡。

矿企与机构集体承压,市场进入成本博弈

比特币近期的价格走势令市场神经再度紧绷。随着比特币跌破10万美元关口,市场多方压力正逐步显现。尽管整体市场仍未出现恐慌性抛售,但多重信号显示,比特币正处于一个成本线博弈与结构性考验的关键阶段。

根据MarcoMicro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比特币的平均生产成本已升至约11.4万美元。这意味着,大部分矿企的挖矿成本已高于或接近市场价。在当前价格水平下,许多矿业公司不仅挖矿利润锐减,还需应对销售、行政及能源等额外成本压力,降本已成为矿企维持经营的首要任务。若市场需求进一步缩小,部分矿企开始寻求业务多元化以对冲周期风险,包括转向AI基础设施建设与算力租赁业务等。

机构持有者同样承受着显著压力。SosoValue数据显示,在全球38家持有比特币的上市公司中,已有至少24家的持仓价格跌破成本线,包括Metaplanet、Bullish、Galaxy Digital、Next Technology等。即便是行业头部机构,也难以在当前区间维持账面盈利,甚至部分小规模的DAT公司更是因流动性压力启动减持 ,例如美股上市BTC财库公司Sequans确认已出售970枚比特币以削减债务。

从技术面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短期仍存在进一步下行风险。Fairlead Strategies创始人 Katie Stockton指出,比特币已跌破关键的200日移动均线(约10.98万美元)。200日移动均线是定义长期趋势最受广泛关注的指标之一,也充当了比特币的支撑位。这可能预示著该加密货币将进一步下行,下一目标或看94,200美元;10x Research首席执行官Markus Thielen近日表示,比特币正在接近10月10日暴跌以来的支撑线。若跌破107,000美元,可能会下探至100,000美元;Matrixport 分析指出,比特币目前已接近21周移动均线,该指标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反转信号。尽管当前走势可能存在进一步下探的可能,但不代表行情结束。这提醒投资者,与其被短期市场波动干扰,不如参考经过时间检验的指标,作为决策时的稳定依据。

比特币供需结构性调整,耐心型投资建仓机会初现

市场情绪方面,并非完全悲观。glassnode数据分析称,比特币本周维持区间震荡走势,市场动能有所改善,但资金流入放缓。ETF资金流出与盈利能力下降显示,市场正处于相对均衡下的持续盘整阶段。自7月以来,比特币多次受阻于高位买家的持仓成本线,显示上方抛压沉重,短期内可能回测约10.4万美元的关键支撑区。从历史来看,短期持有者承压甚至投降的阶段,往往为耐心型投资者提供了较具吸引力的建仓机会。

Wintermute发文指出,全球流动性正在扩张,但资金并未流入加密货币市场。ETF资金流入自夏季以来停滞,BTC ETF管理资产规模徘徊在1500亿美元左右,DAT活动也已枯竭。四年周期概念已不再适用于成熟市场,当前市场结构健康,杠杆已清理,仓位整齐,流动性是驱动表现的关键因素,将密切监控ETF资金流入和 DAT活动,这些将是流动性重返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信号。

Bitwise首席投资官Matt Hougan表示,尽管比特币跌破10万美元、创下6月以来新低,引发市场对加密寒冬的担忧,但他认为当前行情更接近底部,而非新一轮长期熊市的开始。散户投资者目前处于极度绝望阶段,杠杆清算频发,市场情绪创下新低;然而机构投资者与金融顾问群体依旧保持看多态度,持续通过ETF渠道布局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机构正成为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散户加密投资者的卖盘正接近枯竭,他认为比特币价格的底部即将出现,且时间会比预期更早。其比特币今年仍有机会创下新高,价格可能升至12.5万至13万美元区间,若走势理想甚至有望触及15万美元。随着机构买盘持续增长,加密市场的下一阶段将由更理性的资本推动。

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发布最新长文称,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正酝酿一场“隐形量化宽松(Stealth QE)”,或成比特币与加密市场新一轮上涨的关键催化剂。当前,美国政府支出扩张,倾向于发债而非加税。外国央行因美元资产风险更倾向购金,美国民间储蓄率不足以支撑国债发行,同时四大商业银行仅吸收了小部分新债。“相对价值对冲基金”成美债边际买家,靠回购协议杠杆融资购债。美国财政部预计每年将发行约2万亿美元新债补赤字。流动性紧张时,美联储通过常备回购机制向市场注资,等同“变相QE”。随着该机制使用量上升,全球美元流动性增加,效果等同QE。Hayes预测,这将重燃比特币与加密市场牛市。目前政府停摆与国债拍卖致流动性短期收紧,他建议投资者保存资本、等待时机,称“隐形QE”启动后市场将强势反弹。

从链上资金与持币结构角度来看,当前比特币市场正经历供需失衡的结构性考验。据链上数据分析师@Murphy分析指出,目前比特币正经历供需失衡的“结构性考验”,长期持有者近期持续大量卖出,而市场需求不足以完全消化这些抛压。而这部分持有者之所以卖出,是因为仍有较高利润,但随着价格震荡回调,他们的盈利空间正在被压缩。从历史经验看,当长期持有者日均派发量降至1.5万枚以下,市场通常能重新企稳。而他们已实现盈亏比下降到“警戒线”以下,抛售动机会明显减弱,市场压力也会缓解。按照以往节奏,这种调整期可能还要持续1~2个月,期间或将出现趋势交易的入场时机。

CryptoQuant CEO Ki Young Ju指出,目前巨鲸的未实现利润并不高,说明市场尚未进入狂热阶段,或因比特币市场规模扩大而难以再现高利润率。同时,比特币算力持续创新高,矿企仍在扩张,显示出明显的长期看涨信号。当前需求主要来自ETF与Strategy,但两者买盘近期放缓,若恢复增长,市场动能可能重启。短期巨鲸(主要为ETF)接近盈亏平衡,长期巨鲸获利约53%,传统的四年周期规律正在减弱,未来的流动性来源与规模更难预测。另外,比特币平均持币成本约为5.59万美元,持有者平均获利93%,链上资金流入依然强劲,但价格停滞的主因在于需求疲软,而非抛售压力。

加密投资机构QCP Capital则指出,近期抛售缺乏明显宏观驱动因素,即便政策利好下其他风险资产表现良好。过去一个月市场吸纳约40.5万枚OG持有者的比特币,价格未跌破10万美元。虽有上市公司增持放缓、部分小型数字资产储备公司抛售,但现货价仍获支撑。目前长期持有者获利了结,机构资金流入和应用推广正巩固市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