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学会思考、赚钱和协作,解析15类机器人技术和应用案例

转载
7 小时前
5491
Felix

文章转载来源: Felix

作者:Heritage.Defi, 加密 KOL

编译:Felix, PANews(本文有所删减)

“人人都在问,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但真正的问题是,当人工智能有了实体会发生什么?”

机器人领域的叙事终于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点,资本开始关注,相关叙事比以往更有热度,更多的建设者也正在涌现。但机器人技术(尤其是现在与人工智能和 Web3 融合)仍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探讨去中心化的机器人经济之前,需要回答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机器人到底是什么?

机器人是可编程的机器,被设计用来自主或半自主地完成特定任务。它们利用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与环境互动,并根据需要适应不同的条件。

简而言之,机器人就像一个智能助手玩具。你告诉它做什么,它就会记住。它有“眼睛”(称为传感器)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手和脚”(称为可移动的部件)以及一个“大脑”,帮助它决定如何最好地完成工作,例如清洁、建造,甚至是独自或在你的帮助下跳舞。

多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远超工厂机械臂的范畴。如今,机器人形式多样,用途也截然不同。

以下为机器人技术的分类及其实际应用案例。

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用于高精度、高重复性工作的自动化机器,例如焊接、喷漆、装配和物料搬运。它们专为在制造环境中运行而设计,通常与数控机床、传送带和自动化存储系统协同工作。

2. 关节机器人

关节机器人是多关节机器人,外形类似人的手臂,有时甚至超越了人的手臂能力。它们可以有多达十个旋转关节,具有极高的灵活性,能够进行各种方向的复杂运动。这些机器人常用于汽车行业的装配和分拣工作,也能在狭小空间内工作。

3. SCARA 机器人

选择性顺应装配机械臂。它们具有独特的机械结构,由两个平行臂组成,这两个臂在一个直角处连接到一个关节。这使得 SCARA 机器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高速度和可靠性著称。SCARA 机器人常用于制造和装配过程,例如拾取和放置操作。

4. 服务机器人

服务型机器人在家庭、医院、酒店等场所工作,负责从清洁地板到运送包裹等各种任务。它们旨在协助人类,通常以半自主或全自主的方式运行。这些机器人专注于实用的现实世界工作,而非工业应用。有些帮助做家务,有些优化物流,有些甚至提供客户服务。

服务机器人示例:

  • 清洁机器人:传统的 Roomba 是范例,它能自主导航和避开障碍物来清洁地板。

  • 配送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用于仓库、医院,甚至食品配送服务,无需人工干预就能高效运送物资。

  • 医疗机器人:当精度至关重要但人类双手不够稳定时,医疗机器人就会发挥作用。这些机器人确实能改变生命。

5. 探测机器人

专为极端环境打造的探索机器人,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那些对人类来说太过危险或遥远的地方。这些机器人必须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同时收集对研究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的数据。

探索机器人的实例:

  • 火星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和“好奇号”在火星表面行进,分析土壤并寻找过去生命的迹象。

  • 深海潜水器:阿尔文号和海神号深海潜水器潜入深海,在潜水员无法到达的深度发现物种和沉船。

6. 人形机器人

有些机器人不仅能完成人类的工作,而且外形也酷似人类。人形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因此在客户服务、研究甚至陪伴方面都很有用。

这些机器人被设计成类似人体的外形,有手臂、腿,有时还有表情怪异的面部表情。它们通常配备人工智能,能够理解语言、识别情绪,并与人自然互动。

人形机器人示例:

  • ASIMO:双足机器人,可以行走、奔跑,甚至提供饮料。

  • Atlas: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跑酷机器人,其移动方式更像超级英雄而非普通机器。

7. 教育机器​​人

有些机器人可以制造汽车,有些则可以构建思维。教育机器​​人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编程、工程和人工智能,使 STEM 学科(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更具吸引力。这些机器人专为课堂和研究实验室设计,以互动方式教授编程、机器人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帮助学生在玩乐的同时理解复杂的概念。

教育机器人示例

  • LEGO Mindstorms:一款适合初学者的机器人套件,让学生可以构建和编程自己的机器人。

  • NAO 机器人:一种在全球课堂上使用的人形机器人,用于教授编程、人工智能,甚至人机交互。

8. 陪伴机器人

并非所有机器人都为工作而设计,有些机器人是为了陪伴而设计。陪伴机器人提供情感支持、娱乐甚至治疗,在老年护理、心理健康和日常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机器人旨在与人类进行社交或治疗性互动。它们配备了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技术,有时甚至拥有像宠物一样柔软的外壳,使其更具吸引力。

陪伴机器人示例

  • Paro:机器小海豹,有助于缓解医院和养老院的压力。

  • Lovot:一款小型、可拥抱的机器人,旨在与主人建立情感联系。

9. 自主移动机器人

自动驾驶汽车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它们正行驶在道路上,穿梭于仓库之间,甚至还在送货。自动驾驶汽车(AVs)利用 AI、摄像头和传感器实现无人驾驶,成为交通、物流和工业领域的重要角色。

这些车辆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自主做出驾驶决策,无需人类操控。它们依靠激光雷达、GPS 和实时数据处理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

自动驾驶汽车示例:

  • 自动驾驶汽车:特斯拉、Waymo 等公司正在推动全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的应用。

  • 自动驾驶无人机:用于监控、送货甚至农业领域。

  • 自动叉车:仓库使用它们以极高的精度搬运货物。

10. 协作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能够与人类安全地并肩工作,处理重复性任务,让人类能够重新专注于更高层次的活动。与需要安全防护笼的传统工业机器人不同,协作机器人配备了传感器和限力功能,可防止发生严重事故。

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类共享工作空间,在制造、装配甚至医疗保健领域提供协助。它们易于编程,非常灵活,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在不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化的公司。

协作机器人的示例:

  • Standard Bots 的 RO1:面向机械加工车间的最先进的六轴协作机器人,具备一流的精度、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和无需编程即可轻松操作的特点。它是一款全能型机器人,完成从数控机床操作到精细装配的所有工作。

  • Universal Robots 的 UR 系列:业界最受欢迎的协作机器人,以其即插即用的简便性和灵活的部署而闻名。

  • Rethink Robotics 的 Sawyer:它在装配和质量控制领域的精密作业方面享有盛誉。

11. 群体机器人

群体机器人是小型独立的机器人,它们像蜂巢一样进行通信和协调,能够处理单个机器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这些机器人的灵感来自蚂蚁、蜜蜂和鸟类,它们可以集体移动、适应和解决问题。

群体机器人的核心在于数量和团队合作。它们不依赖于单一领导者,而是遵循简单的规则来构建智能的分布式系统。如果一个机器人出现故障其余机器人会继续工作。

具有群集能力的机器人示例

  • Kilobots:用于研究集体行为和自我组织的微型研究机器人。

  • 哈佛大学的 RoboBees:旨在模仿蜜蜂行为进行授粉和搜救的微型飞行机器人。

  • Festo 的 BionicAnts:利用群体智能协作完成任务的机器人蚂蚁。

12. 软体机器人

软体机器人摒弃了刚性框架,采用灵活、柔软的材料,使其能够伸展、弯曲并适应周围环境。受生物启发,它们的移动方式更像章鱼,非常适合处理易碎物品和在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导航。软体机器人不用传统的电机和齿轮,而是利用气压、流体运动和智能材料来改变形状并适应环境。

软体机器人的示例

  • Octobot:一款受图像作品启发的全软体机器人,设计注重灵活性。

  • 软体机器人夹具:用于食品处理和医疗应用,这些应用需要轻柔的触感。

  • Festo 仿生软手:一款拥有柔软、自适应手指的机械手,可以像人类一样抓取物体。

13. 纳米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在微观层面上运作,小到足以在你的血液中游动或在分子层面上分解污染物。尽管它们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东西,但它们正逐渐接近现实应用,尤其是在医学和环境科学领域。

这些超微型机器能够在精度至关重要的地方完成高质量的工作。大多数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但它们有可能改变从药物输送到工业清洁等各个领域。

纳米机器人示例(原型和理论)

  • DNA 纳米机器人:由 DNA 链构建的微型机器人,能够像 GPS 导航的注射器一样将药物输送到特定细胞。

  • 微生物机器人:一种概念性的纳米机器人,旨在在血液中移动并消灭有害细菌。

  • 环境清洁机器人:理论上的纳米机器人,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分解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14. 可重构机器人

可重构机器人能够根据任务的不同而改变自身形状。一些模块化机器人像高科技乐高积木一样拼接在一起,而另一些则无需拆解就能改变形态。

这些变形机器在需要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场景中表现出色;而且,它们还能自主完成。此外,它们的重新配置能力使它们在多个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可重构机器人的示例

  • Roombots:可变形家具机器人,可以拼接成椅子、桌子或任何你需要的东西,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形状。

  • Molecubes:立方体形状的机器人,可以扭转、转动,甚至自我复制,为能够自行构建的机器铺平了道路。

  • PolyBot:一种模块化的奇迹,像蛇一样蜿蜒爬行或形成新的形状,轻松应对崎岖地形。

15. Cartesian 机器人

也称为 Gantry 机器人,Cartesian 机器人类似于三维网格进行操作。它们的灵活性提供了对线性运动的精确控制。它们用于拾取和放置工作、数控加工和 3D 打印。

从历史上看,机器人被设计成执行指令。过去,机器人就像非常听话的工人,只做你告诉它们的事情,不多也不少。但目前逐渐发展成从单纯行动到真正思考。

得益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始不再像工具,而更像队友,它们开始思考、学习、适应和协作。

下一次进化不仅是机械上的,更是认知上的。当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 Web3 相结合时,全新的事物便应运而生。

一种能够自主工作、思考和交易的实体机器经济主体,这就是 OpenMind 的用武之地。

  • Openmind 将机器人技术与 AI 认知以及去中心化智能相结合,重新定义了机器人如何学习、适应和协作,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去中心化认知层:Openmind 使机器人能够安全地访问去中心化网络中的共享智能,而非依赖于集中式数据孤岛。这意味着更快的学习、更安全的协调以及更自主的决策。

  • 通用人工智能集成:Openmind 正为机器人开创通用人工智能,打造能够推理、规划并超越预编程任务进化的智能体。

  • 机器人技术与 Web3 融合:通过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区块链验证相结合,Openmind 确保机器人生态系统之间的透明度、可验证性和互操作性。

  • 经济优势:Openmind 开启了机器人经济时代,智能机器人能够自主提供服务、执行任务,甚至进行交易,开创了机器驱动生产力的新领域。

Openmind 致力于打造智能机器的大脑,而 XMAQUINA 则在构建经济和所有权层面,将权力交还给公众。

XMAQUINA 是一个 DAO,其使命是让机器人、人形机器和物理人工智能的使用更加民主化。DAO 持有一个多资产财库,包括对私人机器人公司的投资、现实世界资产以及加密资产。

XMAQUINA 有一个“机器经济启动板”的构想,旨在让开发者和社区创建 SubDAO(特定资产 DAO),共同拥有特定的机器资产或机器人公司,并实现链上治理。

XMAQUINA 正在努力让全球社区参与(治理、投资、共同拥有)机器人技术和实体人工智能的发展,而非将其限制在大型企业范围内。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并非一时的炒作周期。它是人工智能、自动化和去中心化系统这三大当今最强大力量的融合。

传统机器人提高了生产力,下一代机器人将改变劳动、所有权和价值创造。那些能尽早理解这一点的人,不仅会顺势而为,还会助力构建新的机器经济。叙事已然到来,基础设施正在形成。

相关阅读:机器人经济成加密新风向,一览12个热门概念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