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Web3.0重塑金融模式

转载
879 天前
3368
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

文章转载来源: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

编者按

继元宇宙后,Web3.0又成为投资圈热捧的新概念。在资本和互联网冲击下,金融机构开始布局Web3.0。日前,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教授国家开发银行评审管理部陈博闻在《中国银行保险报》上发表文章,对Web3.0构建去中心化借贷模式进行了深入阐述。


文 / 巴曙松(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博闻(就职于国家开发银行评审管理部)


Web3.0是由分布式账本技术支持,基于区块链的新一代互联网,被认为是构建元宇宙的基础技术集合。其主要创新点包括开放、隐私、共建,以及借助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等技术实现的去中心化。目前基于Web3.0已经形成去中心化借贷和去中心化保险等各种金融服务。以借贷业务为例,在Web3.0框架下,去中心化借贷已经形成超额抵押、流动性资金池、闪电贷等新型借贷模式。


当前,去中心化借贷主要是基于加密资产,依托Web3.0构建了完整的业务模式且总借贷额在2021年底已经接近250亿美元,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借贷市场。长远来看,加强对去中心化借贷的前沿研究对于传统贷款业务质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去中心化借贷的典型模式,探讨Web3.0下,传统贷款可能的演化方向。


去中心化借贷具雏形


去中心化借贷已实现三种典型模式,建立起基本框架。超额抵押贷款是去中心化借贷中最先兴起的借贷模式,即通过在平台抵押超过借贷金额的抵押物来获得贷款。流动性资金池模式是出借人可以通过将资产存入共享池合约来提供流动性,借款人超额抵押后,可以自由从这些池中提取资产。闪电贷利用了区块链独有的原子性在区块链世界中成功实现无抵押贷款,利用智能合约的可编译性将借款、使用、偿还等所有步骤全部编程在一笔交易中。


稳定币为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和传统金融体系的连接提供了媒介。作为锚定法定货币(例如美元)价值的加密货币,稳定币在去中心化借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可以促进跨平台和用户之间资金转移,平滑信贷市场受数字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并连接了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和传统金融体系。


监管是关键


基于目前去中心化借贷的发展情况,虽然其具有鲜明的特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除去技术发展因素,未来如何与监管融合是去中心化借贷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去中心化借贷有以下几点特色:第一,有助于保护借款人隐私。在中心化贷款框架下,贷款和借款都围绕着相关个人或企业进行,在放贷前,银行需要了解个人或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去中心化借贷无需任何一方表明自己的身份即可进行。但是,借款人必须提供抵押品(除闪电贷模式),如果借款人的贷款没有偿还,贷款人将自动获得抵押品。因此,去中心化借贷允许个人或企业在不进行征信调查或透露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借款,有助于保护借款人的隐私。


第二,可以促进业务降本增效。去中心化借贷通过使用智能合约可以有效减少人工错误操作和重复操作,降低业务成本。此外,智能合约可以减少传统银行贷款耗费时间的文书工作,提升业务效率。


第三,可以获得全球资金。当个人或者企业选择去中心化借贷时,其可以使用来自全球各地的存款,而不仅仅是选定银行或机构保管的资金。因此,去中心化借贷可以获得来自全球的资金,这使借款人更容易获得贷款,并有助于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


去中心化借贷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去中心化借贷导致高流动性资产被部分锁仓。传统金融的抵押借贷是将低流动性资产进行抵押,来置换高流动性资产,如将固定资产抵押换取现金贷款。反观当前主流去中心化借贷项目的超额抵押借贷模式,支持抵押的资产仍然是主流资产,其自身的流动性充裕,具有随时在二级市场变现的能力,从而使得高流动性资产被部分锁仓。


二是去中心化借贷扩大市场波动幅度。去中心化借贷通过抵押某种主流代币来借贷其他主流代币,停留在不同资产转化的表面,其背后基于币价上涨的逻辑,背靠无限循环质押来进行杠杆套利。因此,去中心化借贷参与者并非真正的流动性需求方,且在价格上升期和下降期扩大了整个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


三是去中心化借贷监管问题突出。去中心化借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多项金融监管政策,各国监管政策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并没有一个成熟的监管模式,所以行业面临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目前,去中心化借贷正在逐步与监管融合发展。2022年6月7日,美国参议员 Cynthia Lummis和 Kirsten Gillibrand提出一项加密资产相关法案《负责任的金融创新法案》。该法案在与现行法律整合后为加密资产创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监管框架,期望在消费者保护、监管透明度、促进金融创新及灵活性中取得平衡。未来,在Web3.0框架下,新型借贷模式的演进、推广,最关键是要解决好监管问题。


对银行贷款模式的启示


当前去中心化借贷模式主要依托数字资产,尚未进入现实经济活动,对于传统信贷的影响较小,但其中蕴含的理念和被实践证明的技术对于Web3.0下银行借贷模式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去中心化借贷将审批权交给市场主体并通过制度设计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传统贷款的决策主体主要为各银行的授信审批委员会,依靠审批人的经验进行授信决策。去中心化借贷中的超额抵押贷款主要依靠超额抵押进行风险防范;闪电贷主要借助区块链的“原子性”,依靠交易回退的方式取消没有偿还的贷款。去中心化借贷将贷款审批权转移给市场主体,并通过超额抵押、交易回退等制度设计限制了市场主体的不良行为,该种贷款模式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其次,去中心化借贷有可能推动银行业形成以数字产权和时间流为核心的评审模式,对科技贷款具有启发意义。美国参议员提出的《负责任的金融创新法案》允许银行和储蓄机构发行自己的支付稳定币,但必须100%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如准备金或美债)为抵押。此外,该法案也允许非储蓄性机构申请成为储蓄性机构,从而发行自己的稳定币。这一定程度意味着美国政府将稳定币发行机构定义为新型的储蓄机构即新型银行。允许银行发行稳定币对于传统的以现金流和信用结构为核心的评审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元宇宙框架下,有可能逐步过渡到以数字产权和时间流为核心的评审模式,即通过“交易回退”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该种模式较为适应科技行业的发展需求,对于科技贷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最后,去中心化借贷中的交易回退模式,在数字人民币等央行法定货币体系下,通过构建“成本分担协议”有可能应用在现实经济中。交易回退模式将审批权交给市场主体,一旦出现不良贷款,将基于数字人民币等央行法定货币的所有现实交易回退,通过“成本分担协议”在产业链之间进行成本分担。“成本分担协议”可以有效降低科技创新试错成本,对于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产业链之间构建“成本分担协议”?如何降低交易回退对企业流动性的影响?如何基于智能合约实现模式化的“成本分担协议”?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仍然任重道远。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Web3.0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形态已经初见端倪,其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长期关注和探索。


  延伸阅读  

巴曙松:力促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畅通

巴曙松:中国金融可持续减贫有条件探索出新模式

巴曙松:人民币要变成主导国际货币,需要完善人民币产品及金融基础设施

巴曙松:优化政策工具,将更多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

巴曙松:对ESG投资的整体判断

巴曙松、彭魏倬加丨英国绿色金融实践:演变历程与比较研究

巴曙松:中国资管行业在新制度起点上再出发

巴曙松:绿色及可持续金融——正在进入加速发展期

巴曙松:以ESG理念推动养老基金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文中观点仅代表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代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