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开启大数据与网络研究中心的区块链新项目

转载
2544 天前
23767
区块链记者圈

刚刚结束不久的2017数博会上,区块链成为论坛当之无愧的亮点,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同济大学金融科技(苏州)研究院院长马小峰上认为:区块链是一种“社会”技术。

“产学研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任何领域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产学研要看你的专业和方向,区块链本身与大数据等其他技术的特性不一样。”马小峰表示。

这个主持过欧洲多个科研项目的博士如何带领同济大学金融科技-区块链团队在竞争激烈的高校科研项目中脱颖而出,使同济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把区块链技术研发成果落地的高校之一?本次采访马小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产学研是个老话题,区块链“更强调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

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其中,区块链技术首次被列入《国家信息化规划》,这是国家释放的助推区块链发展积极信号。

从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领域开始,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始衍生到数字资产交易、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区块链应用还远远谈不上普及,距离出现一个广泛的社会化区块链应用还需要时间,

市面上出现的产品大多是某些企业小规模的场景应用,例如分布科技与法大大合作推出的“法链”、北大荒推出的区块链+粮食供应链、甚至以太碳币电子钱包等应用,这些项目整体的行业影响力还是比较弱,区块链行业亟待出现突破性应用,把整个行业往前推一步。

我们知道,一项新技术的扩展和社会化应用主要经历创新、早期应用者、应用人群、后期采用、迟缓使用几个阶段,马小峰表示“区块链正处于能否跨过创新链的阶段,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块链需要有行业和生态的发展”。

19世纪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思考苯分子碳原子排列问题的时候,在梦中看见长长的碳链条像一条条长蛇起舞,突然有一条蛇回首咬住自己的尾巴,他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苯分子环形结构理论。

区块链产学研问题比这个环形问题复杂,“区块链本身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本身带有很强的社区和协同创新的基因在里边。”

马小峰认为“区块链是一项社会技术,它必然要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区块链独有的分布式信任机制打破传统中心化社会运行模式,实现无中介的价值流动,有望构建一个能够改变商业交易和互动的价值网络。

作为攻克技术难题的大本营,高校研究院能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留欧博士带领同济区块链研究团队脱颖而出

跨越创新阶段的区块链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

马小峰介绍,目前中国的大学还没有出现区块链相关专业,随着区块链进一步发展,大学可能会出现以金融科技、区块链为大类的专业,但由于高校专业在体制内,专业设置变化需要时间,但整个行业不能等待体制的改变。那么,同济大学如何为区块链人才的培养做储备?

马小峰介绍,虽然目前同济没有设置相关专业,但是下学期会有所变化,比如会开设一些通识课、公开课,介绍区块链这项新的技术;每隔一个月还会开办一些沙龙、公开演讲等等;

同济大学已经开办了一个区块链俱乐部,俱乐部里边有企业家、学生、高校教师等等各类人,企业家直接面对面带给学生目前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机遇等信息,打通高校研究与企业应用的通道。明年还会把研究院编写的区块链教材安排进课程。

“行业的发展太快了,目前看来一些体制外的培训很有必要。”

据了解,现在的区块链相关培训项目也不少,培训内容都集中在区块链技术原理和产业分析,课程大多分散几天进行。“我们的培训会推出10天、一个月的培训,服务与学生与行业”马小峰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部分培训项目

“如果光停留在过去大学攻克技术点难题的程度,实际上并没有把大学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个事情应该是大学、政府、大企业、小企业协同发挥作用,中间有大学这个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单位来协调整、激发更多的企业间交流。”

上海区块链创新沙箱是同济大学区块链团队近期的成果之一。这个沙箱主要解决三类问题:产业链金融、公益与教育、数字资产管理。另外,同济大学与中国银联合作提出了中国第一套区块链测评标准体系,面向企业的服务也将在6月份正式推出。

同济大学是唯一一所配合央行研究数字货币体系的高校,由马小峰带领的团队与全国高校相比,在金融科技-区块链这一新型领域研发成果落地方面领先一步。

“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让研发落地更快一步

“在这些项目过程中,我学习到一套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谈及自己在欧洲8年,参与制定各项欧盟框架项目的经历有什么经验时,坐在对面的马小峰显得很轻松,“欧洲工作项目的特点是每一个项目必须至少有来自3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参与,那时的项目少到6、7个合作伙伴,最多的时候有过二十多个,例如千万欧元项目,当时就有二十多个国家参与;每一个项目都是学校、研究机构、用户各方协同合作。”

回国后,马小峰把这种工作方式带回国,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尝试。

目前,同济大学大数据与网络研究中心的区块链项目团队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上海区块链创新沙箱项目是马小峰团队研发落地项目之一,整个项目成员包括同济大学、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银联)、人民大学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海航集团、欧冶金融(宝武钢铁集团)、上海银行、上海国际金融学院、蚂蚁云金融(阿里巴巴集团)、万达网络科技(万达集团)以及奥马电器钱包金服等12家单位,涵盖了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研究院等多方参与。

“在监管科技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创新的环境,因为只有更多的创新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马小峰介绍,整个沙箱项目集合各方力量,可以为成员提供区块链项目质量把关。

6月8日,同济大学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和苏州市政府、发改委共同主办的2017区块链金融高峰论坛(苏州)将公布一系列成果,包括推出区块链测评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成员共同进行区块链技术研发等环节;一些标杆性的应用项目,比如扶贫、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应用都会陆续发布。

2015年开始,国内开始把目光转向区块链,近年来大众对其关注度开始上升,相关的区块链创业公司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但是,这项技术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渗透到社会各处,跟互联网从90年代发展到现在要经历多个发展阶段类似,区块链作为一个社会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激发更多创新点,产生各种新的应用场景并得到公众认可还需要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把更多的研发成果进行落地、尤其是一些标志性区块链应用落地有助于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

马小峰带领的区块链研究团队落地的创新沙箱等项目实践意义在于昭示,这或许是中国高校区块链研究探索出的一条新路。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黄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