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蹭热点:区块链能革谁的命?

转载
2472 天前
30551
独角兽智库

前段时间区块链题材在A股市场成为热点,多家公司连续涨停,A股还算是反应慢了,迅雷的股价从2017年10月到11月最高涨幅接近6倍。如果是炒炒还没什么眉目的概念题材也就算了,但是连徐小平这种投资人都认为区块链的革命已经到来。今天这篇文章把本人最近对区块链理解和消化后的结果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初学者提供到一点帮助。

网上关于区块链的定义很多,包括学术的、漫画的、寓言的,作为开篇,为了让部分读者容易理解,这里选择了雪球上在这个领域研究的前辈梁剑的文章来对区块链的含义做一下解释:

“有个封闭的山村,村民的主要工作就是挖玉石,村里的财富也是以玉石来计算。大家挖到的玉石堆放到一起,由村长清点记账。张三、李四、王五各自的财富,都记录在村长的账本上,他们可以依此去换取其他生活用品。这种方式就是目前的中央记账式金融体系,银行、券商、支付宝等金融机构就是“村长”,我们的流动资产,几乎都在他们的账本里。但村长是个凡人,老懵懂、帕金森、咸猪手......各种毛病一样不少。

记账时,看到貌美农妇,多记两笔;遇到刺头,则少记一块。然后账本保管,也经常出问题,有的地方受潮模糊,还有的地方被老鼠啃掉。更过份的是,小寡妇赵六和村长鬼混的时候,账本还被她涂改了几笔。于是村民决定将不干活、白吃饭、常揩油、还老出错的村长废除掉。那谁来记账呢?村民想了一个办法:每个人都带一本账本,谁挖到玉石时,自己记录的同时通知所有人,大家都在各自的本子写下同样的内容,账本都分别由村民们保管。以后村民之间的物品换取、交换玉石,也通过这个方式记账。这样既节省了一个记账的劳力,还避免了账本受潮等问题。即使小寡妇涂改了张三的账本,但大家拿李四、王五、孙七的账本出来对比,就能马上发现问题并更正。只要村民数量足够多(还有女人),即使小寡妇性能再强大,也无法纂改过半人的账本。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

问题来了,李四突然灵光一闪,“我把已经记录的玉石,拿来再记一次,财富岂不就很快翻倍再翻倍了?”村民为了解决李四的弄虚作假,想了一个办法:给每块玉石都做标记,记录挖掘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上一块被挖到的玉石的信息。因此,每个村民的账本,都记录了每块玉的完整信息,每块玉都与上一块玉有信息关联,形成一个链条。李四既无法凭空捏造,也无法更改之前的记录,这就是区块链——P2P分布式记账。

上面的案例中,分布式记账,每挖到玉石,村民都需要停工,将账目更新一次,反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但在互联网的计算机里,这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区块链不一定需要挖玉石这个环节,玉石(比特币、或其他东西)可以按各种规则产生,这些规则就是共识机制。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区块链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记录这些物品(虚拟货币)的来龙去脉。按目前区块链行业的主流观点,相对于传统中央式记账,分布式的区块链安全、准确、高效、公开,它不需要牺牲巨大的摩擦成本来养活庞大的金融机构(村长),而且由于是P2P方式的去中心化存储,无需担心诸如金融机构的数据库被黑客入侵、机房遭受自然灾害、政变等问题。”

这个故事提到了区块链的几个核心要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无法篡改、匿名等,其中,相对于“中心化”的“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本质出发点,区块链的演化和发展都是围绕如何让“去中心化”更好用、更容易被接受。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可以类比成和民主,从人类发展史看,民主是先于出现的,得以出现和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解决了社会经济增长的效率问题,民主在人多的时候效率很低;同样的,万维网(WWW)开始出现时的意愿是让所有人都能从网上获取并共享信息,人人平等,但是在演化竞争中,由于强者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效率,所以互联网很容易出现规模化垄断,这是用户选择的结果,互联网中心化的代表支付宝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

不管什么新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基于能够解决人类的某些问题,区块链也一样,只是一种工具。区块链并非无中生有,其实互联网出现时它就存在,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当时也没这个叫法;过去几十年,那些反对权威、宣扬个体精神的互联网极客一直在完善着去中心化的技术,包括亚当·拜克在1997年发明哈希现金(Hashcash)算法机制、肖恩·范宁与肖恩·帕克在1999年开发了点对点(p2p)网络技术、哈尔芬尼在2005年设计出了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RPOW),直到2009年中本聪综合了前人研究结果,以工作量证明(PoW)为共识机制来创造比特币,从此区块链开始比较快地发展。放眼全球,你很难找到极端民主和极端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往往是融合的,具体比重由不同时期的民众需求来决定,因为它们是解决不同问题的。同样的,区块链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中心化不能处理或者处理效率低的问题,目前谈颠覆或革命可能为时尚早。

一、区块链在部分领域的应用

1)跨境贸易供应链

跨境贸易是发生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制度之间的贸易,这个过程会产生很多重复成本,因为在一个国家进行的检验检疫、通关等都会在另一个国家重复,而且参与进来的生产商、贸易商、银行、港口、海关、物流公司等都有自己的业务系统,数据保存在这些分开的系统中,数据库不开放,这就会导致物品跟踪困难并存在数据遗漏或被篡改的风险。根据统计,全球每年运输的货物价值超过4万亿美元,处理和管理运输这些货物所需的交易单证文件成本最高可能达到实际运输成本的五分之一。因此,供应链流程周期长、环节多、透明度低是目前跨境贸易很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依靠各国之间制定新的协议,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后者更多是在行业层面进行变革,会更容易实现。

拥有全球最大集装箱运营商的马士基集团最近跟IBM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目的是利用区块链技术组织全球贸易。它将建立一个全球贸易数字化平台(GTD),数据即时录入区块链,所有贸易参与方都将在平台上同步共享各流程、各单证文件批复等重要信息,省去大量重复性录入工作,而且贸易商、海关、商检、银行等都能随时掌握货物动态。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的区块链技术就是上下游各方共同维护和更新同一共享的数据库账本,并且通过复杂的密码学保证隐私性和不可篡改。

2)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需要区块链的道理跟跨境贸易供应链差不多。根据埃森哲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通过银行进行的跨境支付交易有100亿到150亿笔,规模在25万亿到30万亿之间,而现有的跨境支付普遍要采用SWIFT网络(即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它的作用是帮各金融机构建立了统一的账户表达方式),然后通常需至少24小时才能完成,费用也比较高(跨境支付交易量占不到全球支付的20%,但是它的交易费占到了全球支付交易费的40%)。

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也是要建立一个组织把各参与方召集进来,然后再建立相关技术系统,R3区块链联盟就是金融机构行业的这类组织。R3区块链联盟成立于2015年9月,有超过60家成员,包括丹麦丹斯克银行、意大利圣保罗银行、中国平安、香港友邦等。区块链跨境支付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以代币/数字资产作为中介,先把汇款人所在地的法币转换为代币/数字资产,再在收款端把代币转换为收款人所在地的法币,这其中的代币/数字资产只是中介,不是货币。不过,R3区块链联盟的进展不是很顺利,最终也不一定能成行,因为目前很多金融机构也都在尝试区块链,比如Visa。

3)迅雷玩客

迅雷原本就是一个P2P技术起家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公司,后来走了多年弯路,去年才决定ALLIN 区块链。迅雷的区块链产品从2015年推出的赚钱宝和星域CDN(CDN指的是内容分发网络,为的是尽可能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环节,使内容传输的更快、更稳定)开始,前者可以将用户的空闲带宽和空闲存储空间收集,用户可以因此变现;后者就是将收集的带宽和空间以极低的价格卖给B端企业。2017年8月,迅雷推出了“玩客云”,用户既可以用玩客云的私人云盘服务,也可以通过玩客奖励计划,激励每个人参与到带宽、存储和计算资源的分享中。2017年10月31日,迅雷推出了共享计算生态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原生数字资产——玩客币(后来叫链克),作为用户交换和获取计算资源的媒介和奖励介质。玩客币的挖掘和分发方式与比特币相似,玩客云作为矿机,然后通过玩客云将自家的闲置带宽提供给迅雷,迅雷进行技术处理后从中获益,而用户的上行带宽、硬盘存储空间、在线时长三项数据决定挖矿的分数,按照分数占全网总分的权重向全网矿机分配当日产生的币。

玩客币的出现是迅雷股价短期暴涨的直接因素,因为迅雷有4亿用户基础,这些用户将拥有的数字资产做交易是很有想象空间的。不过,经过政府的监管,迅雷已经将玩客币在迅雷及其合作伙伴的应用场景外的转账功能关闭,导致想象力大幅下滑,股价也回调不少。

以上三个区块链应用场景都属于联盟链,是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的节点为记账人,而最早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公有区块链式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共识过程。联盟链实际上与原先的区块链产生意图有比较大的区别,一般都是在中心化监管下的去中心化,这里还有一个案例就是知识产权领域,比如安妮股份旗下的版权家就是应用区块链进行授时时间,它可以做到无需等待审核,第一时间确权,并在版权区块链联盟网站上进行公示,是作品的原创证明。这个版权区块链联盟的版权存证信息也要对接到政府公证处,通过公证处对存证结果进行公证。所以,它还是在政府公证处中心化下面进行的去中心化,只是提高了效率和节省了成本。

二、区块链的问题

区块链是为了快速实现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比特币)而诞生的技术方案,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不少问题。

1)区块链去中心化并且需要全局共识的特性就决定了大部分时候都会比中心化低效,特别是目前公链网络的吞吐量极其有限,而且不具备向外扩容性,但承载力不够的时候只能进行硬分叉,也就是启用一个全新的网络并让所有人大规模迁移。虽然这可以通过“侧链”技术进行缓解,即主链按照原有机制进行记账,而有多条侧链负责实时记录交易信息,并在主链生成新的区块时将这些记录进行记账,这样就规避了必须等到生成新区块时才能记账的低效问题,但是这时“侧链”是由信任机构进行记载的,因此记录在侧链的交易信息丧失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

2)区块链存在“51%攻击”的缺陷。上文中我们曾提及区块链具有无法篡改的特性,这是从概率很低上讲,即如果黑客只攻击并更改其中1%、2%这种小规模的账本(节点)是没有用的,因为其他人那里还有记录,除非能控制整个系统中的大部分账本(节点),也就是达到或51%,才能发动对账本数据的更改。虽然概率小,但还是存在被暴力攻击的可能,特别是多数人的暴政也很可怕。比如,香G如果准备公投是否独立,很多年轻人确实可以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手段来增加他们的支持率,最终以51%而获胜,然后另外49%的人将痛苦不堪。

三、结论

在人类还无法实现物质财富可以无穷满足时,技术的进步主要是以提高社会经济生产效率为目的,区块链也应该以这个目的为前提才能长期发展,毕竟从技术层面确实难以看出区块链的优势,它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才能体现优势。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经济效率才是。

由于篇幅和时间原因,很多有关区块链的问题还没讨论到,包括比特币以及量子计算时代的区块链,后期有机会再跟大家探讨。

(来源:独角兽智库  作者:独角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