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HayesToken2049演讲全文:全球变局,从“美国优先”到欧元区的系统性危机

转载
15 小时前
3949
Yuliya

文章转载来源: Yuliya

编译&整理:Yuliya,PANews

BitMEX联合创始人、Maelstrom首席投资官Arthur Hayes在新加坡TOKEN2049大会上再次抛出震撼观点,其在主题为《巴士底日:庆祝法国退出欧元区》的演讲中大胆预测,由于难以调和的内部经济压力与资本持续外逃,法国最终将脱离欧元体系,并可能由此引爆一场全球性的银行危机。PANews对此次演讲进行了文字编译整理,以下为演讲全文:

自2016年特朗普登上“美利坚霸权”宝座以来,其核心政策始终围绕“美国优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逆转各国之间的盈余与赤字格局。

长期以来,特朗普政府对于美国由世界其他国家提供融资,而这些国家反过来在美国持有资产的模式感到厌倦。他认为,美国公司应该能够向外输出产品,并在与德国、日本等国的竞争中获利。因此,“美国优先”政策的推行,实际上是在关闭美国这个巨大的出口市场。

这一转变迫使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出口导向型国家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德国优先”和“日本优先”政策作为回应。他们需要将海外的储蓄和资本汇回本国,以应对美国市场的封闭。此举的直接后果是,这些国家将无法再像以往那样,为法国、甚至美国这样的赤字国家提供融资。

法国危机:资本外逃真相

在欧洲的金融体系中,有一个关键的指标——Target余额(TARGET Balances)。欧洲央行每月都会公布Target系统的净余额,这反映了欧元区内部资本的流动情况。以法国为例,2021年初时法国仍有顺差,说明资本流入。但如果对比2021年与现在的变化,就会发现资本正在大规模流出法国银行体系。数据显示,法国的资金外流状况是整个欧元区中最严重的。法国储户和资本持有人显然对本国金融体系失去信心,不愿意将资金放在法国银行,而是将欧元转移至德国、卢森堡等地。随着这种情况加剧,未来法国可能不得不采取资本管制等手段来应对失衡。

那么,Target余额究竟是什么?它本质上是欧洲央行运营的一个中心化清算系统,旨在让拥有约17-18个不同中央银行的欧元区能够顺利运作。通过这个系统,德国和法国等国可以相互产生顺差和逆差,而无需每个国家的央行都与其他所有央行建立双边账户。

要理解Target系统的本质,可以这样思考:如果某个欧元区国家退出欧元区,并将货币重新计价为本国货币,例如法郎或德国马克,投资者是否愿意持有这种货币?如果一个国家存在赤字,并且融资能力逐渐丧失,就可能采取资本管制。理性的资本会选择趁欧元仍可自由流通时,将资金转移至德国这样的强国,因为德国是欧元区最富有、最稳健的国家。Target余额的恶化,就是“煤矿里的金丝雀”,表明法国国内资本对体系的不安。法国民众通过资金转移,已经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不信任。

*注:Target余额(TARGET Balances)在金融领域特指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通过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TARGET2)在欧元体系内部跨境支付中形成的债权或债务余额。

欧洲央行的困境与拉加德的角色

作为欧洲央行行长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戏称为“鳄鱼女伯爵”。她是一名法国出身的律师,最终却担任了欧洲央行的最高职位。她的职责并不是尊重欧元区各国人民的意愿,而是维持欧洲央行对各成员国的掌控。

回顾2011至2012年的希腊债务危机以及欧元区其他国家的选举,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央行一贯的行事风格:它向各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如果你们不按我们说的做,我们就不再印钞购买你们的债券。” 这将直接导致政府破产、货币贬值、无法购买石油、食品和药品。潜台词就是:“闭嘴,投票给那个听话的政党,我们才会继续提供融资。”

拉加德正是通过控制印钞机来实现这种控制。自新冠疫情以来,欧洲央行一直维持着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他们设定了诸如“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之类的规则。如果一个国家的支出超标,欧洲央行就会威胁停止支持其债券市场,直到该国通过一份“可接受的”预算。这给各国的国内政治家,尤其是法国的马克龙,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马克龙的绝境与政府的必然选择

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处于一个两难的绝境中。

  • 一方面,法国人民期望更多的社会福利,要求政府增加支出。
  • 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则坚决反对,要求紧缩财政,否则将切断资金支持。

这种矛盾已经演变为一场宪法危机。在过去一年里,法国已有两位总理因未能通过预算案而下台。每当政府有任何暗示要推行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时,都会立刻引爆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和罢工。民众的声音很明确:“我们不想要紧缩,我们要为法国、为我们自己印钞,我们不在乎欧洲央行或布鲁塞尔怎么说。”

这使得马克龙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局。当一个政府面临填补财政窟窿的压力时,它首先会做什么?答案是:窃取外国人的资产。

这并非危言耸听。尽管法国自诩为尊重财产权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当国家偿付能力受到威胁时,掠夺外国人的财富总是第一选择。数据显示,法国53%的股票和债券由外国人持有。正如法国议会中一位共产党领袖几个月前所说:“别担心我们会向法国人民增税,我们所有的债务都是欠国外的,我们只需先拿走他们的钱。”

这一行为将引发连锁反应。首先,掠夺外国资产会吓跑国内资本,导致政府不得不实施更严格的国内资本管制。最终,留在法国境内的私人资本将被迫以政府能负担得起的利率购买政府债券,而这对资本持有者来说绝非最优选择。

系统性风险与全球印钞的未来

法国攫取外国资产或实施资本管制的行为,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首先,这将直接导致整个欧盟银行体系的破产。由于欧盟各银行都持有大量法国资产,法国的违约行为将引发系统性崩溃。据估计,欧洲央行将需要拿出约5万亿欧元的巨额资金进行救助,才能确保欧盟银行体系的偿付能力。

其次,危机会迅速蔓延至全球。当日本发现其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被困在法国时,日本央行会怎么做?当美国面临同样情况时,美联储又会怎么做?他们都将被迫印钞,以救助本国那些向法国提供了贷款的金融机构。因此,这场欧洲的局部危机,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大规模印钞的导火索。

要理解这一切将如何发生,我们必须持续关注Target2系统的变化。一旦法国开启了资本管制的先例,所有投资者都会问:“谁是下一个?” 资本将从所有其他脆弱的欧元区国家疯狂出逃。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会接受仅3%的财政赤字上限,当他们渴望更多而非更少的政府支出时。

最终,问题落到了德国身上。他们会作何选择?是继续留在欧元区,为这一切买单,还是选择退出?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决策,而投资者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二元对立的政治博弈。

对于欧洲央行而言,它面临的所谓“选择”其实是伪命题:

  • 现在印钞:接受各国的财政扩张,重启量化宽松(QE),购买各国债券。这意味着将权力交还给各国政客,欧洲央行失去控制。

  • 以后印钞:坐等法国威胁脱欧并扣押外国资产,然后被迫印出5万亿欧元进行救助,并为剩余国家重启QE。结果同样是失去控制。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欧元从根本上就是失败的,只是我们花了30年才认清这个事实。 欧洲央行别无选择,他们终将印钞。因为不印钞,欧元必死无疑;而印钞,拉加德和她的继任者们或许还能维持对欧洲的统治。

投资启示:逃离欧洲,拥抱真实资产

从投资角度看,历史数据清晰地表明了欧洲资产的窘境。自新冠疫情以来,欧洲斯托克指数(Euro Stoxx)的表现不仅逊于MSCI全球股票指数,与黄金和比特币等真正的硬资产相比,更是表现得一塌糊涂。

看到这些信息,再结合法国国内资本逃离的事实,很难找到继续持有欧洲资产的理由。结论十分清晰:趁还能退出的时候尽快离开。

最重要的观察工具仍然是Target系统的余额。它是判断欧洲央行何时被迫印钞的核心指标。每个月只需在欧洲央行网站或彭博系统上查看各国的Target余额,就能洞察最真实的资金流动。随着法国的资金缺口不断扩大,欧洲央行已无路可退。

事实上,欧洲央行已经耗尽了所有选择。法国体量太大,既“无法救助”,又“不能不救”。一旦法国资金外逃到临界点,将无法通过局部措施维持稳定,唯一的应对就是大规模印钞。无论法国是否真的退出欧元,结局都一样:数万亿欧元将被凭空制造出来。

这一点对加密货币投资者尤为重要。因为美国正在改变全球秩序,逆转盈余与赤字的格局。赤字国将转为盈余,盈余国将转为赤字。而像法国这样的国家并不掌握储备货币,它们的债券缺乏买家,只能依赖央行印钞。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欧洲资产将长期缺乏吸引力,而比特币和其他去中心化资产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