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币股平台MyStonks风波背后,用户巨额资金配合监管调查,“商战”疑云浮现

转载
2 小时前
1249
Nancy

文章转载来源: Nancy

作者:Nancy,PANews

在币股概念被热炒的当口,一条“数百万美元被冻结”的推文,将MyStonks瞬间推上了风口浪尖。资金安全、交易平台、合规风险等关键词迅速点燃了投资者的神经,恐慌情绪在社区迅速蔓延。

面对质疑与猜测,MyStonks火速回应,此次冻结仅针对单一用户,是为了配合监管调查,并已与涉事用户取得联系,指导其完成必要的合规信息提交。这一资金冻结事件引发了外界对币股平台安全性和合规资质的讨论,一场商业角力似乎也正在上演。本文将回顾事件始末以及MyStonks的应对措施。

巨额资金冻结系配合监管调查,普通用户充提不受影响

8月13日,一位用户在社交平台X发布消息称,其从币安提取的700多万美元充值到MyStonks,但其中约620万美元被冻结,提现渠道被关闭并分散资金,原因是平台要求其提交材料以完成风控审核。该消息迅速引发关注,引发市场对MyStonks安全性的质疑,特别是被OKX标记为钓鱼网站,进一步加剧信任危机。

针对该事件,MyStonks官方回应称,近期平台收到针对某位特定用户的监管执法要求。收到要求后,合规团队立即通过安全渠道联系了相关用户,并提供了详细的信息提交流程。所有收集的信息将被安全保存,并仅在法律要求的范围内共享。本次调查仅涉及单一用户,内容包括反洗钱、与犯罪组织或诈骗集团的关联、毒品交易、规避制裁及可疑活动报告等事项。普通用户的充值和提现操作不受此次调查影响,可正常进行。

与此同时,MyStonks创始人Bruce J也在X平台举办Space对事件进行了详细说明。据Bruce J透露,合规团队在上周收到了针对单一客户的执法请求,并已与客户取得联系,协助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但现阶段该用户提供信息有限,尚无法确定何时会解冻。

据Bruce J解释,根据《Bank Secrecy Act》约束,股票交易有几率会收到“对单笔或多笔累计超过100万美元”的资金流/交易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向FinCEN提交SAR。因此,针对该用户的定向调查和提现暂停并非平台自主行为,配合监管部门调查是每家交易所的法定义务,调查并不意味着客户资金存在问题。他呼吁公众不要过度解读事件,并表示具体调查信息会直接发送给用户,以保护其隐私。

他进一步披露,自成立以来,平台的注册用户数超过了2万名,每天大概会处理500到800笔充值和提现,99%都没有问题。仅在过去24小时,MyStonks完成了超过400笔用户提现业务,平均处理时间28秒。

“每位用户的资产和账户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从未丢失或者挪用过用户一分钱。对于由于产品/交易等平台过失导致的用户损失,我们坚持全额赔偿。关于网络谣传‘跑路’、‘诈骗’等恶意诽谤,我们呼吁大家通过正规、法律途径获取准确信息,不信谣、不传谣。”Bruce J强调。

而据安全机构慢雾创始人余弦表示,该用户被冻结资金主要来自币安提币,DEX交互涉及STONKS和USDT兑换。如果MyStonks配合执法请求风控行为成立,则需关注目标用户在币安的资金往来。

回应合规资质与运营模式,强调合规风控是核心目标

MyStonks平台的资金冻结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引起市场对平台合规资质与运营模式的讨论与质疑。

一些用户认为,平台过度强调其MSB牌照,可能掩盖了在证券交易合规上的不足,并借助信息不对称误导非美国投资者;有用户质疑,MyStonks将私募备案包装为全面合规许可,利用普通投资者对美国证券法规的不熟悉进行营销;还有用户指出,平台冻结资金而非直接退回的做法,与规范金融机构操作惯例存在差异,可能反映其合规体系存在漏洞。

针对上述质疑,MyStonks官方作出如下回应。

官方强调,MyStonks是一家完全合规并受监管的平台,持有美国FinCEN金融服务业务(MSB)牌照,并已完成美国SEC证券型代币发行(STO)备案。平台始终遵循合法合规运营的原则,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和风险控制政策。

在合规细节上,MyStonks指出其提交的Form D是SEC官方要求的联邦备案,需要满足Rule 504 / 506等条款,包括投资者资质验证、信息披露、反欺诈条款遵守等,适用于依据Regulation D豁免发行证券的主体,MyStonks在提交Form D时严格遵循Regulation D与Regulation S要求。Reg S明确允许在美国境外向非美国投资者发行证券,这是SEC认可的合法跨境发行路径。

MSB注册由美国财政部下属FinCEN负责管理,这是进入美国合规体系的重要一步。注册后企业需遵守《 银行保密法 》及 FinCEN 反洗钱规定,包括客户尽职调查(KYC)、反洗钱监控(AML)、可疑交易报告(SAR)等。MyStonks每年按规定提交 AML 报告,并接受FinCEN的监管与审查。MSB注册不仅是合规身份的确认,也是持续履行监管义务的开始。

同时,MyStonks强调,其全部业务不完全属于STO,因此部分资产为功能型代币或数字商品,不在证券监管范畴内,也不受Regulation D投资者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据MyStonks披露,自成立以来,有部分用户把MyStonks当“混币器”使用,已经合规部门进行拦截;合规风控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平台和用户的安全,不被用于从事任何非法活动,包括恐怖组织、人口贩卖、毒品交易、洗钱、诈骗、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从而满足全球监管机构的法律合规要求。

从网站攻击到资金流动异常,商战疑云浮现

在维权风波发酵后,MyStonks透露其网站遭遇DDoS攻击,并收到大量的投诉和举报。同时,维权用户的资金行为也引起了市场关注。这一系列事件引发外界对商战可能性的猜测。

比如,据KOL@OxMayyy分析,该维权用户资金几乎没有实质交易,每次充值后一小时内就提走,并且并非回到原充值地址,这类操作自然触发风控;加上单笔或累计资金流过百万美元时可能受到监管审查。同时,MvStonks近期还遭遇DDoS攻击,说明平台影响力正在扩大,因此此次争议更像是对成长中平台的市场压力,所以她更倾向于将此事件视作一场商战,而非单纯的维权事件。

而据@CryptoPainter_X披露,当事人曾在名为 Biyapay 的群组中以“大叔”身份分享过自己的交易经历,并曾表示其账户资金规模较大,同时对平台体验给予积极评价。该截图也曾被Biyapay官方账号转发,而Biyapay与MyStonks在业务模式上恰好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在他看来,这像是有预谋的商业抹黑行为,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

Infini联合创始人@郡主Christine也表示,在商业竞争的战场上,总有一些对手选择使用卑劣手段:先是在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地散布负面信息,随后通过技术攻击扰乱正常运营,再以恐慌消息撬动用户信任。对于经历过这些的人来说,这往往是一个信号,你的业务已经触碰到市场的核心。她认为,真正的战斗不仅是为了报复,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成果、捍卫自己的立场。

有意思的是,在MyStonks冻结事件发生后,Biyapay不仅强调了多重风控与资金隔离的保护措施,还推出了资产迁移奖励活动,用户若使用MyStonks充值地址在Biyapay完成任意交易可获得奖励。这一举措被圈内解读为,既是对用户的激励和保护,鼓励资金安全迁移,也被视为对竞争对手的一种市场策略。

对于网络上的舆情风波,MyStonks回应称,近期网络上试图以合规风控为由对平台安全性进行抹黑、散布负面信息的行为,对此深感遗憾,而这也是作为一家新资产交易平台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