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数据透视:通过早期持币者行为判断市场顶部

转载
10 小时前
4836
奔跑财经

文章转载来源: 奔跑财经

早期持币者通常掌控大量代币供应,其买卖决策对市场趋势至关重要。理解早期持币者的行为模式,能为交易者提供市场趋势和潜在价格回调/顶部的重要洞察。

本篇精选内容由奔跑财经·Web3.0研读室翻译自Antonio Manrique de Lara Martín的《Tracking Early Token Holder Behavior》。

本文通过分析“早期持有者余额”、“赫芬达尔指数”、“未实现净盈亏(NUPL)”及“成本基础分布热力图(CBD)”四大指标,帮助交易者了解预判价格顶部的方法并有效管理风险。

四大指标

  1. 早期持有者余额(Early Holder Balance)
  2. 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
  3. 未实现净盈亏(NUPL - Net Unrealized Profit/Loss)
  4. 成本基础分布热力图(Cost Basis Distribution Heatmap - CBD)

通过多角度审视同一现象,帮助交易者更精准预判市场转向并优化离场时机。

1、早期持有者余额

评估早期持币者影响力的直接方法是追踪其持仓余额变化。早期持币者通常在低价位积累代币。随着资产升值,部分持有者开始抛售,增加市场抛压并常引发价格回调。追踪其持仓演变可揭示大规模获利了结趋势,辅助预判回调。

它的运作机制

  • 余额下降 (Balance Dips):早期持币者抛售将致其总持仓减少。若此现象与价格峰值同步,则预示显著抛压,可能标志顶部形成。
  • 价格冲击 (Price Impact):因控制大量供应,早期持币者抛售可引发价格急跌。
  • 图表洞察 (Chart Insights):监测余额变化可识别大规模获利了结趋势,辅助预判市场回调。

图1↓展示SHIB早期持币者如何在低价积累代币(曾占总供应量逾20%),并在价格飙升后大量抛售,引发价格急挫。

图中蓝线代表SHIB持仓量,黄线显示早期持币者占总供应量百分比,清晰呈现其相对持仓演变及抛售活动的市场影响。

图1. SHIB早期持有者余额

为保持同一资产分析的一致性,本文后续指标将聚焦SHIB。但在深入分析前,横向对比不同代币的早期持有者余额颇具价值,可观察其行为差异及对价格的潜在影响。

图2↓呈现APW早期持币者在关键价格峰值处的策略性抛售:

  • 首次抛售(图左):代表早期持币者持仓占比的黄线骤降,显示价格首峰附近发生大规模抛售。
  • 积累阶段(图中):首次抛售后,剩余早期持币者活动低迷。
  • 二次抛售(图右):价格再度上行时,早期持币者在增持后再次抛售大量持仓,致其供应占比陡降。

图2. APW早期持有者余额

图3↓显示TSUKA早期持币者的持仓呈渐进式减少,异于前例的突发抛售:

  • 持仓稳步下降避免价格急跌。
  • 更可控的抛售带来更佳价格稳定性。
  • 抛压分散释放,减轻市场冲击。

这表明其采用有序退出策略,有效抑制了极端波动。

图3. TSUKA早期持有者余额

图4↓中,PEPE早期持币者在首次价格上涨后即抛售大部分代币(左端橙色线骤降):

  • 早期退出:多数代币于初期抛售,虽引发价格急跌,但也避免后续大规模抛压(与SHIB模式类似)。
  • 价格发现:早期持币者离场后,市场得以更有机地定价。
  • 长期稳定:因无后续大规模分布,价格走势更多由新需求驱动,而非大户活动。此模式规避了渐进式抛压,使市场能在无持续供应冲击下形成公允价格。

图4. PEPE早期持有者余额

2、监测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衡量市场集中度。指数高表明少数大户主导市场;指数低则反映代币分布更趋分散。

它的运作机制

  • 早期持币者影响:代币发行初期,早期持币者往往高度集中供应,推升赫芬达尔指数。
  • 市场动态:随其抛售,指数下降,反映代币分布趋于广泛。
  • 市场信号:赫芬达尔指数伴随早期持币者余额同步下降,表明代币正分散至更多市场参与者手中,暗示潜在获利了结行为及市场顶部可能。

图5↓展示SHIB赫芬达尔指数(红线)与价格(黑线)。指数急跌对应大户抛售持仓时刻,与价格峰值吻合。

图5. SHIB赫芬达尔指数

3、运用未实现净盈亏(NUPL)

未实现净盈亏(NUPL)是链上指标,量化特定时间点全体持币者的未实现损益。其作为情绪指标,可基于投资者盈亏状态探测潜在市场顶部与底部。

就早期持币者而言,其获利了结行为常体现于NUPL的早期峰值——因其多在低价积累,并在价格强劲上涨期抛售。

它的运作机制

  • 早期NUPL攀升 → 市场狂热与抛售:代币生命周期早期出现高NUPL值,表明多数持币者获利,常引发早期持币者获利了结,增加抛压。
  • 早期NUPL下降 → 大户离场:若代币创新高但NUPL在早期即开始下降,表明早期采用者及大户正在抛售,导致市场结构趋弱。

图6↓将SHIB的NUPL与价格并列呈现,显示早期高NUPL值与价格峰值重合,且常紧随抛售。请重点关注首个价格峰值(对应早期持币者最活跃阶段,与余额指标观察一致)。

图6. SHIB未实现净盈亏(NUPL)

4、解析成本基础分布(CBD)

CBD热力图可视化代币的获取成本(成本基础)随时间的变化。聚焦图表早期阶段,可识别早期持币者的成本基础区间,洞察其初始积累区域及抛售行为演变。

如何阅读CBD热力图

  • 纵轴各区间代表特定成本基础水平,颜色深浅反映该平均入场价的供应积累量(蓝色=低集中度,红色=高集中度)。
  • 黑线代表当前价格。
  • 黑线下方区间处于盈利状态(成本基础低于现价)。
  • 黑线上方区间处于亏损状态(成本基础高于现价)。此可视化助力追踪积累区域演变及供应是否随时间被抛售。

它的运作机制

  • 低成本基础:早期持币者在极低价积累代币,形成低成本基础聚集区(如2021年1月图表中的红色区域)。
  • 积累 vs 抛售:价格上涨时,持币者开始抛售,致低成本区间稀疏化(图中红色区域向蓝色转变,表明低价位积累的供应正被抛售)。
  • 顶部识别:若热力图显示大量低成本持仓在价格峰值附近被抛售,可能预示市场见顶。
  • 抛售预判:CBD热力图不仅揭示早期持币者的抛售行为,更能预测其抛售倾向——通过可视化其成本基础,显露其积累代币的价格水平。对比现价与这些积累区,可评估其获利了结的动机强度。若价格远高于积累区,早期持币者抛售概率增加,使热力图成为预判潜在抛售的有力工具。

图7↓热力图显示SHIB早期持币者在2021年1月低价区积累(红黄区间),并于2021年10-11月市场峰值附近大规模抛售,表现为价格急涨、早期积累带褪色及后续下跌。

图7. SHIB早期成本基础分布

5、结论:框架价值与应用策略

综合运用四大方法,可全方位解析早期持币者行为,辅助交易者预判潜在市场顶部:

  • 早期持有者余额分析: 揭示早期投资者减仓时机(常先于价格下跌)。
  • 赫芬达尔指数: 追踪市场集中度变化,识别大户退出或所有权分散化。
  • 未实现净盈亏(NUPL): 评估市场情绪,高NUPL值表明早期持币者未实现利润丰厚,抛售概率增大。
  • 成本基础分布热力图(CBD): 精确定位早期投资者获利了结点(可能标志涨势终结)。

四类指标互为补充,从不同维度解读早期持币者行为。当多指标发出协同信号时,预判强度显著提升,可降低不确定性并优化决策。

整合这些洞察,交易者可优化策略,更从容驾驭代币的早期市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