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来源: 链捕手 ChainCatcher
原文标题:Tariffs and Turmoil
原文作者:UkuriaOC, CryptoVizArt, Glassnode
编译:Daisy,ChainCatcher
特朗普政府宣布“解放日”关税政策,导致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主要宏观指数普遍下跌,数字资产市场亦未能幸免,出现全面下滑。
特朗普政府宣布“解放日”关税政策,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主要股指普遍下跌。美国政策立场已转向推动美元走弱、利率下调、油价回落及财政开支收缩。这些因素叠加,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显著放缓,并引发整体流动性大幅收缩。
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的导火索,触发大规模抛售,多个主要金融指数录得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差表现。
来源:Yahoo Finance
数字资产市场对全球流动性变化反应尤为敏感,在本轮下跌中同样未能幸免,众多加密资产价格出现两位数的跌幅。
作为主导资产的比特币价格从83,500美元下跌至74,500美元,市值蒸发约1,500亿美元。
以太坊作为第二大加密资产,跌幅更为剧烈,价格从1,800美元降至1,380美元,市值减少约400亿美元。
自年初以来,两大主流加密资产的资金净流入明显减少。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30日“已实现市值”变动中,该指标衡量资产月度净资本流动的变化。
比特币网络的资金流入正逐步趋于停滞,表明市场缺乏新的增量资金来支撑更高的价格。以太坊的资金流出主要由于高位买入的ETH在低位被花费,从而实现了资本亏损。这也说明,以太坊当前所面临的阻力相较于比特币更大,市场表现也相对更弱。
如果我们以2022年底FTX崩盘为起点,来观察比特币与以太坊“已实现市值”的整体变动,可以量化这两个资产自本轮周期低点以来所吸收的资本规模。
两者在资金流入上的差距,部分解释了自2023年以来两大资产市场表现的分化。以太坊在本轮周期中吸引的资金和新增需求明显少于比特币,导致其价格涨幅相对较弱,未能创出新高,而比特币在2024年12月已突破10万美元关口。
MVRV比率用于衡量现货价格与已实现价格之间的关系,反映平均每个资产持有者的浮盈或浮亏程度。当MVRV比率高于1时,表示平均处于浮盈状态;低于1则说明处于浮亏状态。
自2023年1月本轮牛市启动以来,比特币与以太坊的MVRV比率再次出现明显分化。比特币投资者始终持有更高幅度的浮盈,而以太坊的MVRV比率在今年3月已再次跌破1.0,说明多数持币者进入亏损区间。
通过计算比特币与以太坊MVRV比率之间的差值,我们可以识别出在某些时期,平均而言,比特币持有者的账面收益是否优于或劣于以太坊持有者。
如前所述,自本轮牛市开启以来,比特币投资者的平均盈利水平一直高于以太坊投资者。
截至目前,该趋势已持续812天,创下有记录以来最长持续时间。
可以看出,以太坊本轮表现相对疲软,主要原因在于资金与投资需求的流入规模明显小于比特币。两者间的分化趋势,可以通过ETH/BTC价格比进一步体现。
自2022年9月“合并”升级以来,ETH/BTC汇率已从0.080大幅下跌至当前的0.0196,跌幅高达75%。这是该交易对自202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3531个交易日中,只有500天的比值低于当前水平。
此外,当前这一轮牛市几乎没有出现以太坊持续跑赢比特币的阶段,这在过往牛市中极为罕见,也进一步说明本轮周期的市场结构已明显偏离投资者熟悉的历史规律与表现模式。
在经历如本周这样的大幅下跌后,审视投资者的反应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熊市往往由恐慌情绪上升与大规模亏损所引发的背景下。
通过评估6小时滚动窗口内的已实现亏损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下跌行情中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与情绪反应。
比特币投资者的“投降式抛售”事件规模较大,在某个6小时窗口内的亏损峰值高达2.4亿美元,接近本轮周期内最大规模的亏损事件之一。
不过,随着价格每次下探,已实现亏损的规模正逐步缩小,表明在当前价格区间内,市场可能正出现短期的卖压枯竭迹象。;
以太坊也呈现出类似的行为模式,在本轮下跌过程中,其单次已实现亏损峰值高达5.64亿美元,成为自2023年1月牛市开启以来最大规模的抛售事件之一。
随着价格逐步下探,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已实现亏损幅度均在减弱,或表明投资者正在逐渐适应较低的价格区间及当前动荡的市场环境。
当前市场流动性的持续收紧,已引发整个山寨币板块的大幅贬值。在风险曲线更远端的资产对流动性冲击尤为敏感,通常伴随着更剧烈的价格回撤。
截至2024年12月,山寨币整体市值(不包括比特币、以太坊和稳定币)在本轮周期中达到峰值1万亿美元。此后市值大幅回撤,目前已降至5830亿美元,短短数月内跌幅超过40%。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回调中,山寨币各子板块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走势。整体下跌呈现广泛性,所有子板块均出现大幅贬值,甚至比特币在过去三个月内也录得负收益。
最后,我们将评估市场对关键技术指标与链上成本区间的反应情况,这些参考工具有助于投资者在震荡且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做出判断与决策。
技术分析长期以来一直是投资者的重要工具,而比特币投资者通常会关注一组关键的移动平均线。其中,111日、200日和365日移动平均线(111DMA、200DMA、365DMA)是衡量比特币市场动能的常用指标。
可参考以下技术框架进行分析:
在牛市上涨阶段,短期持有者(STH)通常是市场恐慌性抛售中承担主要亏损的群体。他们行为与情绪的变化可作为评估市场回调强度以及投资者应对方式的重要参考指标。
短期持有者(STH)成本基准历来被视为判断牛市期间市场动能的关键参考水平。围绕该成本基准构建±1个标准差区间,通常可作为局部价格波动的上沿与下沿。
比特币首次跌破短期持有者成本基准(STH-CB)即预示市场动能开始减弱(同时也跌破了111日均线)。随后价格反弹至该成本线下方并遭遇阻力,确认了投资者情绪的转向。
目前比特币现货价格已稳定在STH成本基准与其下方-1个标准差之间,构成当前交易区间的上下边界,即93,000美元至72,000美元。
活跃已实现价格(Active Realized Price)与真实市场均值(True Market Mean)是另一组价格模型,通常位于比特币周期的中轴位置附近。这两个模型通过剔除遗失或长期未动用的供应,来估算市场中活跃参与者的成本基础。
从统计角度来看,大约有50%的交易日中,现货价格在这两个模型之上或之下波动,因此它们可作为重要的均值回归参考,同时用于划分牛市与熊市的市场状态边界。
多个链上价格模型的共识表明,65,000 至 71,000 美元区间是多头建立长期支撑的关键区域。若价格有效跌破该区间,将意味着绝大多数活跃投资者处于浮亏状态,整体市场情绪可能因此受到明显打击。
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压力持续上升。这一疲软态势已蔓延至几乎所有资产类别,从各大宏观指数的显著回调中可见一斑。
数字资产市场也未能幸免,整体各个子板块均出现全面收缩。比特币价格一度下探至75,000美元,创下自2023年1月牛市启动以来最大幅度的回撤之一。以太坊跌幅更为严重,许多长尾加密资产目前已深陷熊市趋势。
结合多种链上与技术价格模型分析,65,000 至 71,000 美元区间被视为多头重建长期支撑的关键区域。若比特币价格跌破该区间,市场情绪或将遭受重大打击,因为绝大多数活跃投资者的持仓将处于浮亏状态。
来源:链捕手 ChainCatcher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