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代币骗局调查:从总统背书到黑客追踪

转载
1 天前
2744
Yuliya

文章转载来源: Yuliya

撰文:Yuliya,PANews

自特朗普1月18日发币以来,Pump.Fun的零门槛发币机制逐渐暴露出两面性:一方面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也为黑灰产滋生提供温床。这种机制带来的隐患越来越大,当然也为黑客提供了更加赚钱的财富机会。(盗用社交帐号,给出一个CA)恭喜没有深究项目背后的你,上车成功。

2月15日,阿根廷总统Milei在社交媒体高调支持LIBRA代币的行为,将这个市值曾飙升至40亿美元的项目推向巅峰。然而在Milei突然删除推文并发表澄清声明后,LIBRA代币呈现断崖式暴跌,最低市值缩水至1.3亿美元,较峰值蒸发96%。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代币发行前一周,就有消息称有人向 Milei总统身边的高层官员行贿500万美元,以换取Milei的公开支持。这一变故令市场对meme币的热情急剧消退,持续一年的Pump.Fun热潮正在消退。平台协议费用从1月1日的历史峰值72,506枚SOL锐减84.57%,如今单日收入仅有11,188枚SOL。

意外激怒顶级白帽黑客

当KIP Protocol高调宣布“Viva la Libertad”项目启动,并炫耀代币$LIBRA取得成功时,其声称该项目由私人企业主导,与阿根廷总统Milei无关,然而该声明被迅速打脸。

Fuzzland联合创始人Chaofan Shou便开始炮轰KIP Protocol,直呼“RNM,退钱!”他哭诉自己与Solayer工程师@tonykebot在LIBRA项目中亏损超过200万美元,并爆出LIBRA背后团队KIP Protocol的核心成员名单,声称“让我们看看两个黑客和一个空闲周末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暗示将采取行动。(据悉,Shou在网络安全领域享有盛誉,其团队曾成功挽回超过3300万美元的被盗资金,在Web2安全领域的漏洞赏金超过190万美元。)

接下来几天Shou与 KIP Protocol联合创始人Julian在推特上进行在线“撕逼”,Julian说“要是项目真的rug了的话那就来找我吧,你亏钱是你的问题,并不意味着项目方rug了”。对此Shou放狠话称将追查相关责任人,“从越南到新加坡再到美国,一个也别想跑”。随即,Shou便爆出了Julian的个人身份信息,并直言“不管你退不退钱,跑路就是跑路”。他警告称,“2亿美元的案件在美国可能会面临长达50年的刑期,劝你还是早点回新加坡吧”。虽然跑路行为着实可恨,但小编认为在没有得知结果前便泄露他人身份的做法属实欠妥。

揭开项目方的真实面目

市场经这么一闹,多个Solana生态项目纷纷表示“与我无瓜”,与LIBRA撇清关系。Meteora联合创始人Ben Chow表示从未购买、接收或管理任何LIBRA代币;Jupiter联合创始人Siong也表示没有和$LIBRA、$ENRON等项目联手作恶。

区块链分析公司Bubblemaps的调查显示,LIBRA与此前备受争议的MELANIA代币项目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两个项目的早期狙击钱包高度重合,均采用相似的“拉高出货” (pump and dump) 手法。

  • 利用跨链协议(CCTP)在不同公链间转移资金
  • 通过多个关联钱包进行"抢跑交易"
  • 从流动性池抽取约8700万美元

在YouTube博主Coffeezilla的采访中,Hayden Davis承认团队在LIBRA和MELANIA两个项目启动时都进行了狙击交易,但强调操作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项目流动性,而非从中获利。LIBRA项目核心成员包括:

  • Hayden Davis(Kelsier Ventures创始人)
  • Julian Peh(KIP Protocol创始人)
  • Mauricio Novelli(阿根廷科技论坛)
  • Manuel Godoy(阿根廷科技论坛)

Hayden表示,LIBRA的发币并非“割韭菜”,而是因计划失败导致市场崩盘。目前他掌握着1亿美元的资金,并正寻求解决方案。他透露,狙击操作已成为meme币领域的普遍现象,且大部分项目的发币阶段都会被内部人士或高频交易者利用。

事件反思

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持续发酵:

  • 市场层面:比特币市占率攀升至60%的四年新高,QCP Capital分析指出LIBRA项目“跑路”丑闻或将长期抑制山寨币和Meme币行情;
  • 司法层面:目前,阿根廷政府已成立跨部门调查组,联合金融监管和反洗钱机构共同查案。前央行行长等人已提起诉讼,指控Milei在项目中扮演关键角色,涉嫌欺诈;
  • 行业反思:三箭资本联合创始人Zhu Su认为,Libra团队的主要错误在于撤出Meteora流动性池并进行短期套利操作,否则它将类似于TRUMP代币那样运行。

这场融合政治背书、黑客对抗与资本操控的加密货币大戏,暴露出Web3世界的三大现实困境:

  • 政府背书并不等同于项目可信
  • 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在加密货币市场依然普遍
  • 社区自治力量,尤其是技术专家的参与,可能比传统监管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