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交易员Minion:DegenScore排名前五,SmartMoney是如何在链上寻找Alpha的?

转载
206 天前
7457
FC Talk

文章转载来源: FC Talk

对话交易员第四期,本期嘉宾 Twitter @0xminion

嘉宾关键词:

  • 2018年入圈的OG Degen,研究和数据是交易的武器;
  • 链上交易的专家,地址曾被 Nansen 标记为Smart Money;
  • 对于“价值币”和 Meme Coin 均有自己的交易策略,曾捕获 $MAGIC $PENDLE $CANTO $BOME $SLERF $DEGEN

TL;DR

1. 通过“聚焦中小盘”捕获 $PENDLE 和 $MAGIC

关键逻辑如下

  • 市值在1000万美元-1亿美元之间,没有上过中心化交易所
  • 处于周期的主流叙事
  • 根据交易者的交易心理,制定退出计划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Minion清楚的知道他的交易策略在挣谁的钱,以及退出逻辑:

  • 1000万美金甚至更低-1亿美金范围,纯链上交易的token,绝大部分是资金规模较小,且有经验的“赌狗”和交易员在交易;
  • 1亿美金-5亿美金,上了相对大的交易所的token,是一些二级基金在交易;
  • 5亿甚至更高的token,是一些相对保守的“美国”资金在交易,目的是拿到一个小币种的阿尔法,需要相对确定性和好的流动性。

Minion只挣第一部分的钱,那么我认为在交易的过程中,就要清晰的知道后面两者的买入逻辑,才能确保交易的胜率。延伸的启发是,项目方在不同阶段面对的买盘是不同的,相应的市场策略和传播路径也应该不同。

卖出策略是根据“赌狗”们的心理预期收益而选择退出,比如熊市可能是2-3倍,而牛市5-10倍,也就是在大家的共识卖盘出现前卖出,这取决于Minion在圈子里的浸泡,带来的经验和直觉。

2. 盲目跟随 Smart Money 不是一个高胜率的交易策略

Smart Money说跟单Smart Money并不是一个好策略。因为你没办法完全复制smart money的交易操作,他们有的时候会快进快出,会根据盘面做很多即时的调整,他们只是把想让你看到的一面给到了你。

另外,真正的smart money是不太想长期让人知道自己是聪明钱的,他们处于安全性和避免被跟单机器人抢跑买不进去等原因,会经常更换地址。所以Smart Money只是佐证你投资逻辑的一个因子。

3. 让交易策略一直有效的方式:把交易分成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

Minion会研究所有的赛道,不管是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都去看,擅长的或者说是认为要贯穿整个周期的赛道,比如AI,就作为一个主线任务去打,不擅长的,比如铭文符文,就作为一个支线任务。主线任务是用来重仓赚钱的,而支线任务更多为了不错过阿尔法和体验行业变化。

对于Minion来说,只要链上交易和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者存在信息差,他认为自己的策略会一直有效下去。

FC:

我们从你名字开始吧,为什么叫现在这个名字呢?能不能说下这个故事?

Minion:

其实很简单,我自己比较喜欢卡通人物里面的小黄人,专门追着这个比较邪恶的人去当主人。然后minion在英语里面又是属于最底层的那些就是比较hustle的一些人啊,也没有什么权利,干活就行。所以就是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我喜欢小黄人,第二层就是英语它本身的一个意思。

FC:

开始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为什么来有请我们今天的小黄人老师。我有写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你是2018年就在行业里对吧?那时候你应该在火币?

Minion:

对,2018年我其实在火币澳洲。

FC:

2018年的澳洲还是不错的,那时候HSR的尾声,还有一些开发者,因为我还去参加过那边的路演。然后Curve的创始人也在墨尔本买了套房,今天不是已经市场给买单了吗。(邀请你的)第二个理由就是,我记得之前我们聊的时候,你有大部分资产都在链上进行交易,应该是80%,然后Nansen上面应该有三四个你的地址都是给你标注smart money,然后最重要就是我看了你的portfolio,无论是价值币还是Meme,你都有捕获到。你很早之前也来我们基金有分享过,我不知道现在这个DegenScore还在做不做了,反正之前的时候我记得你应该排到前5名,对吧?

Minion:

没错,现在是有所下滑了,因为仓位大了,然后有些东西我就是玩的比较少了,所以说这个我最近应该是差不多前20或者30吧差不多。

FC:

这个排名它是怎么排的呀?

Minion:

是根据 DegenScore 他们团队自己做了一个Metrics,比如说你参与过FYI、SUSHI挖矿,Uniswap交互多少次,各种个样的算稳有没有参与过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

FC:

OK。我觉得就是今天我想跟你聊大概分几部分吧:第一个是你的交易的成长经历,我觉得这个还挺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你为什么形成这个交易策略;第二部分其实主要想聊一下你的整体的交易策略现在是一个什么风格;最后一个就是关于你的个人成长吧。那我们要不然从成长经历开始,就是如果你方便可以说说你过去的金融行业的这个经历,以及比如说你一些比较重要的几个交易经历可以吗?

Minion:

没问题。其实我自己没有很多传统金融经验的背景,算是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的这个行业。毕业之前可能在做一些比如说 IT咨询类的一些东西,数据分析啊等等,因为我学术背景是计算机和金融,当时就是在做一些it consulting的东西,后面阴差阳错(进入行业)是因为我研究生有门课,叫我们写了一篇报告关于blockchain的,我写完报告之后发现很有意思,然后自己开始研究,那个时候应该是2016年下半年。然后到2017年的时候,当时在澳洲,主要的4个交易所当时很小,然后每天都有10%的利差,然后我就自己去玩套利了,每天每天在做,做到后面,有一天发现比特币从1000美元涨到了2000美元,是2017年1月份、2月份,3月份的时候,然后我就发现发现你这样套利还不如直接买比特币,所以说我就后面开始研究比特币挖矿,然后再到这个以太坊,到ICO,然后再到2018年算是正式工作进入Crypto。当时火币澳洲,包括行业研究在内,反正什么都做啊,但是2019年熊市的时候,澳洲也没有什么很多的工作机会,所以说回去传统金融做过一段时间,基本上主要是做数据分析这块啊,其实跟纯金融那块不怎么沾边啊,然后再到2019年年底啊,就是想要再找一下Crypto相关的工作,但是澳洲又很少,就瞄准亚洲市场,最后当时是进入了TokenInsight,做关于项目研究、行业研究,然后评级模型的一些工作。再到后面2020年年终的时候,去火币全球站做关于上币和投资这块方面的工作啊,然后再到2021年年终的时候,从火币出来加入目前在香港的团队,在GBV做投研,我大致的经历是这样子。

FC:

我觉得在火币的这一段时间,其实我相信你应该对于交易所需要什么项目好像了解会比较多一些,对吧?然后在TokenInsight应该主要是以数据去分析基本面,应该这两块是给人比较大的帮助吧,我理解。

Minion:

对,差不多。

FC:

OK,那下一个问题。我想知道你亏的最多或者挣的最多的一次是什么?核心的目的是希望了解哪几次交易奠定了你现在这种交易风格?

Minion:

赚的最多可能应该算是上个市场周期吧,这个市场周期其实所谓的这个多的这个机会其实没有太多。上个市场周期,倍数最多的话是MAGIC,亏的最多的,可能是这个周期的Memecoin。

FC:

如果让你形容自己的这个交易策略或者交易风格,你会怎么形容?

Minion:

偏“赌狗”,全链上,找的是信息差。我玩项目的本质其实就是找信息差,就是市场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但是我通过这个研究,比如说包括项目基本面,对这个整个行业或者赛道的研究,以及对竞品的研究,再加上链上数据的一些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说,我认为这个项目可能在未来2~个月或者说是半年之内爆发,然后这个项目的估值又比较低啊,也没有人讨论,但是团队也还行,基本上就是以一个信息差的形式去进行的。

FC:

我想知道你现在的这个所谓信息差,是你第一次挣钱就是因为信息差?还是因为你之前亏了,比如说因为我听别人的东西,或者说我form了亏了,才找到这个交易策略的呢?

Minion:

这个肯定是自己得先亏亏。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亏钱,我觉得是因为分析不太到位,或者说不够全面,就是你只看到了一个角度。举个例子,之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说,Cardano肯定要涨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smart contract还没有release,它是需要release的,就是未来这里有个所谓的预期是需要release的,那么它可能会涨。然后我的分析是说他没有看到全面,就是只看到了Smart Contract没有release,但是Cardano在这个行业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口碑,或者是怎么样的一个市值,然后这个生态到底是怎么样的?就刚开始亏钱一般都是角度没有很全面地去想清楚这件事情吧,对。

FC:

其实就是你单一维度判断了对吧?

Minion:

对,没错。

FC:

那我们就聊具体的交易策略嘛。你现在的交易策略和框架是什么?我希望它可能包括几个维度啊,比如说你整个仓位的配置比例啊,资金的这个分配,一些买入的逻辑,判断逻辑,包括退出逻辑,如果你能方便比如结合你哪一个标的来去说一下,可能更清晰一些。我们分两个系列吧,比如像Pendle和Magic是一个系列对吧,还有一个就是Meme系列,我觉得这可能两个不同的交易的方法。

Minion:

先说Pendle和MAGIC,按照上个周期的玩法的话,是只看1000万美元到一个亿美元的流通盘市值的项目,然后是纯链上的,没有上过交易所的啊,上过交易所的,90%的情况下,我不太会玩。我只玩链上的是因为它倍数可以够大,就是从1000万美元涨到1个亿美元10倍,可能是3个月就可以完成,但是你从1亿美元涨到10亿美元,可能是需要半年甚至一年。因为它流通市值越越大的话,需要的入场的资金量也要越大,它涨起来也会越慢,所以说我只看相对中小盘的一些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你的倍数可以够大,容错率也OK,因为1000万美元的市值的项目,如果它不涨,那你基本上就死了啊,这是我的一个逻辑啊。当然你需要配合其他一些角度,或者一些数据去做一个深入的分析。Pendle和MAGIC都是在接近基本上历史最低点的时候买的,然后上了币安的时候卖的。

买Pendle的原因是当时其实已经接近熊市了,价格已经够低了,团队也一直在做事儿。所以说我就觉得要不赌一下,因为它那个市值很小了。当然流动性也很差,你也买不了很多,按照我自己的一个判断,或者说我愿意自己承担多少风险去做这个买入。买入之后,我一般是在市场好的情况下是5-10倍回本啊,10倍以上再去看,有的时候会拿到20倍,如果你觉得20倍拿不到,可能10倍就走了。然后我一般的策略是有些好的标的是要拿到上交易所的啊,交易所之后就是直接获利了结,Pendle和Magic这两个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我刚才为什么说5-10倍回本呢?因为“赌狗”都是这么想的,只是所有的链上“赌狗”,至少我认识的,在牛市的情况下基本上是5-10倍出本,出本剩下的利润可能拿着可能不拿着啊。市场不是特别好的一个情况下,可能是2-3倍出本,利润呢就是所谓的 free ride,看你对这个币有啊有多么多么大的一个信心,主要是看项目的基本面,以及潜在上交易所的这个可能性,数据的一些综合判断。

另外一半部分的话是Meme Coin,Meme Coin我觉得比较随机,我觉得没有什么太结构化的一个策略。我自己主要是抓到了Slerf和Bome,其他大概率亏钱,或者是没赚多少,比如说赚个百分之二三十。当然还有Degen,它其实算是站在有基本面和Meme coin的当中。因为Degen它算是Farcaster的Proxy啊,它虽然是一个Meme coin,但是因为Farcaster是没有自己的代币,所以从“赌狗”或者是交易员的角度来说的话,Degen就是Farcaster的一个 proxy,如果Degen 1000万美元流通市值的话,对于Farcaster生态来说太小了,那么它肯定得涨,但是它涨到一个亿,涨到5个亿是不是差不多呢?说不定是啊,所以说Degen算是比较一个special case,剩下两个呢就是比较随机了。

Bome是我这个周期招了几个实习生,前两周都在做Meme coin的学习啊,包括我自己在Pump.fun上发了一个Meme coin去研究Meme coin到底是怎么玩的啊,这个流动性多少,然后怎么去做市场宣发等等这些东西。Bome上线的时候,正好是我研究完Meme的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我脑子就在想,我学Meme是不是要从Bome里面去学?所以说就是比较机缘巧合的一个东西吧,就是我当时一个下意识的一个动作就是说啊我要买,然后我就买了。后面研究下来就是看盘面,那个量我感觉好像还可以,因为他当时那个换手挺大的一个情况。后面我跟团队说要拿到上二线交易所,然后睡了一觉,上了二级交易所,之后再看一下盘面,我感觉它可能还会上去,我就赌币安上线,三天之后发现币安上了perps,一般情况下,上了perps它应该是会上现货的啊,虽然不能保证,但是这个有一定几率,那我说那我要不拿到币安上现货吧,后来币安居然也上了,很快,我也觉得挺奇妙的。这么快的上了这个各大交易所,我说你这个币是不是要充这个这个多少多少钱,后面发现不太对,整个盘面下来,我认识的“赌狗”开始大量出货了,我也在那个阶段基本上就是获利了结,因为倍数已经够了啊,我本来想拿一个更高的倍数,是因为当时仓位没打够,但是后面决定获利了结的原因,基本上就是因为盘面不太行了,量开始下去了啊,我觉得我倍数也够了,那获利了结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FC:

理解。我追一个问题啊,你买Pendle的时候看基本面吗?因为早期它市值1000万以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我认为是比较小众的,或者是在散户眼里比较小众的,大家其实大部分应该不知道它在做什么。所以如果纯从散户心理来看,大家知道在自己买什么吗?你在买的时候你会担心这个事吗?

Minion:

我是以一个比较speculate的角度去看这个基本面的。我的理解是你的基本面很好,那么这个应该是已经反映在价格里面了。当你基本面不太行,但是你有潜力变得比较好,这个基本面变得比较好的时候,就是我入场的时候。

然后关于散户角度的问题,其实1000万美元市值的 Range的话,没有散户,都是“赌狗”在链上玩。其实我上个市场周期其实有总结过一个赌桌的问题。就是每个市值的range里面,它会有比较大的一个 percentage是某一群人在玩。比如说1000万美元的流通盘市值到一个亿美元流通盘市值,纯链上的币的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经验的赌狗会玩的,或者说是喜欢赌博,以及相对有经验的交易员会玩的,但是资金量不是特别大。

然后1个亿到3个亿4个亿5个亿的流通盘市值,已经上了大交易所的那些币,那是针对有一些基本面的二级基金去玩的啊,他们因为合规的问题或者说是legal的问题啊,他们只能去玩这上了大的交易所的这些流通盘的这些币,那么在1亿美元市值的或者2亿美元市值的情况下啊,这个倍数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够的。

那么5亿以上到这个蓝筹,就是美国的这些大资本,他们就想拿一个贝塔,认为基本面也不错,也很好给LP做一个交代,也不需要这个涉足一些风险比较大的、大家啥都不知道的领域,并且这个收益比如说是也对于他们来说是也也非常可观的。你会看见每次的流通盘的推高,就是赌狗会在某个阶段全部出完,我上了交易所之后是不会玩的,因为这不是我的一个赌桌,我的赌桌就是在1000万美元到一个亿的链上的赌桌,那么二级基金那块的赌桌我就不太会碰。所以说就像 Pendle 1000万美元市值的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非常非常偏投机,或者说是一些“赌狗”才会去玩的东西,所以说你只要去想清楚,赌狗是怎么想的,那么它就会涨。而1亿美元到5亿美元之间的上涨逻辑就是二级基金认为它会涨,那么它就会涨。那么5亿美元到更高的那些市值的一些币的话,就是美国这个大基金认为它会涨那它就会涨,所以说每个赌桌上面的人群的思维不一样,你就需要去考虑到这个特定人群是怎么想的啊,那么其实就可以了。

FC:

这一段说的太棒了。其实我之前听过一个项目方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过了两周期突然发现,区块链玩的是一个什么游戏?这个游戏玩的叫做资本的有序离场。其实跟你说的很像,就是在什么时候,谁在做什么样的交易动作,其实本质是这件事情。虽然这个事很偏离基本面,但是我觉得你从一个交易视角来看,这件事说得非常对。其实就刚才你一直在说你的是要在非共识阶段要去找到好的标的,那下一个问题就针对你的核心能力,就是你是怎么获取链上的这些信息的?你会分几层?有什么工具或者系统化的跟进方式?

我的非共识经历源自于认知非共识,比如当年波卡大家认为他是下一个EOS,然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觉得是下一个EOS?因为全是中国开发者。我就说那你知道波卡做什么吗?大家也不知道。然后我就去看了老猫一篇文章特别有意思,就是他在2017年的时候,说以太坊是下一个比原链。就你发现不思考的人,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叫做,它可能就是谁谁谁。所以我认为这个就是我发现非共识的方式,我就会问很多人,你觉得那个谁谁谁是谁对吧?当然这一轮没飞好,Solana错过了。所以从你的角度来看,你认为这个所谓的信息是怎么获取的,你怎么保证你是在前面?有什么方法?

Minion:

其实我整体的策略其实是属于一个笨办法,就是把所有赛道所有项目全扫一遍。啊,我会把Coingecko上面1000以内的币全部扫一遍,这个扫呢是分赛道。1000以内的币里面,特别是小盘币,或者是中盘币也可以,有哪些项目还在干活的,然后干的活是不是符合这个市场周期的这个命题或者这个市场周期的一个环境,你不可能说这个我在这个市场周期还在做一个AMM,这个肯定就是不切实际的。符合这个市场周期的东西,比如比特币的Ordinal生态,或者说是现在的Rune生态。那么你通过这个扫这些项目,还存还活着的,然后你发现这个项目去了比特币生态,同时比特币生态你又大概扫过一些,你觉得这个风口快要来了,那是不是就直接可以买这个币?其实是可以的,因为这就是市场上大家没有关注到的东西。

然后再说Arweave的例子,就是Arweave升级叙事做AI。我当时怎么发现他们开始做 AI 这块内容呢?就是发现他们Twitter上面出现了各种生态的项目,在短时间内大量出现,比如说两周之内我刷到可能有10个,而这些项目只有AR的相关人员在follow, follow很少,只有大概40 、50个账户,这个时候你就知道Arweave要做这个 AI了,你可以看一下AR的这个价格,盘面有没有涨过,当时其实明显没有涨过的。这就是一个所谓的信息差,所有的信息差基本上都是来自于Twitter以及你自己的一个认知。你把每一个项目都扫一遍,所有的信息源都有,再结合认知去归纳整理。你一旦听到了,别人说这个要做什么那个要做什么了,那个时候其实已经不算是front run了,这个信息差其实已经不明显了,其实我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说,我尽可能的是变成除了项目方以外的那一群人,我是第一个知道的。

FC:

说实话我可能半年前就知道AR要做AO了,但其实跟他一起就是思考这个事情的人,都没有认为AO会有这么大的市场反应,那我的问题就在于,你说你扫1000以内嘛,其实我也在就扫,那第一你是隔多长时间扫一次?第二你怎么确定,比如你早期扫的时候,这个赛道就是在这个周期是好的赛道?以及第三个你怎么知道它转型以后就一定会涨?

Minion:

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吧,就是我觉得不要否认任何一个赛道。你归纳整理的时候,你会说上个市场周期爆发过DeFi,DeFi现在已经这么成熟了,这个市场周期就不会爆发,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就是你不能否认它的爆发啊,你可以把它优先级往下调。我认为Defi 的合规啊,智能合约风险有点高,现在的创新合约逻辑会比较复杂,我就觉得可能它爆发的可能性会比较小一点,但是不排除它会爆发,所以说我会把这些按照我认知里面的优先等级排一个,列出来之后再一个个赛道过啊。 不要否认任何一个赛道吧,因为整个行业一直在持续的学习,在进步,所以somehow可能有一天这个赛道就突然之间爆发了,谁也不知道,突然之间这个老的东西和新的东西结合,好像是可以搞点事情的,然后就把老的再造给爆发出来。

然后你刚才的第三个的问题的话,我觉得就是因为一个相对指标吧,就是市场没有意识到Arweave要做这AI的这块东西,然后它的价格也没有被reprice过。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会看到啊今年年初的时候,很多项目都在上涨,就是因为比特币以太坊都在上涨,其他token也要去reprice一波,但是你看 AR 的这个图,基本上是没有被Reprice过的。所以第一没有被reprice过,第二市场没有expect到这件事情,那么就是一个上涨的情况啊,所以基本上就是一个市场efficiency的问题。

然后刚才的第一个问题,我会在每个周期的开始,非常系统性的全部过一遍啊,一个周期内的话,可能会分,比如说最近比较空啊,那么我可能再重新扫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标的,它在做什么事儿,然后顺便了解一下有一些标的涨过的或者没涨过的目前的一个进度怎么样,或者说是它在整个赛道里面的这个对比到底是怎么样子啊,比如说relative evaluation,A和B都是一个同一个赛道的,他们之间的相对估值的变化。

FC:

下一个问题。你在 Nansen 上应该被标注了三个地址是smart money,所以我想问,你觉得跟着聪明钱做交易有用吗?或者说我应该怎么去跟才是一个好的策略?

Minion:

我觉得smart money是可以跟,但是要看你自己的一个认知以及策略。smart money只是说是帮你去更深层次的验证一个东西,算是一个reinforcement 。这个reinforcement就是说我认为这个标的不错,突然发现smart money地址也买入,或者也认为这个标的不错,那么你就会信心增强。但是你如果纯粹的去follow这个smart money买什么我就买什么,我觉得这个收益其实并不高。因为所谓的smart money买东西有很多个人的策略,比如说我认为这个币会涨,半年以后我先买进去一点随便玩玩,我就把这些事情给忘了,并不是说是我很认真的去买这个币啊,因为我的仓位会比较小。 我自己为什么经常换地址,是因为一个是安全性问题,因为我玩的项目会相对比较多一些,项目会多了就会导致这个合约的这个风险,包括智能合约授权,发生过很多次事故,然后跨链的一些问题等等。当然有人会说可以去unapproval,但我觉得那个Gas费花的不是特别值,我一般直接就换一个地址放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是特别想让很多人知道我地址,或者是很多人知道跟着我的地址去买啊,因为跟着我的地址有的时候可能会亏钱,而且亏的挺多的。这个是我在内部试验过的一个东西,就是纯跟着我这个策略去买,基本上全是亏钱的。因为我的方式是有的时候是快进快出,或者说是有的时候我整天会看这个盘面啊,或者整天会看着这个项目啊,等到这个其他人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是有点晚了。所以说换地址其实主要是两个原因,相对比较大的是地址的安全性问题啊,其次这个地址被太多人跟踪了,我也是会换,因为我有个地址是每次买一些小币就会有一些机器人跟着我去买,然后有的机器人会用MEV策略去反向的Frontrun我,导致我有的时候是买不进去,然后这里会有一个,所以我有的时候相对比较勤快的去换一下新的地址啊,就是把以太坊打进交易所,然后再从交易所打出到一个新的地址。

FC:

我理解其实就是说真正的smart money是不太想长期让人知道我是聪明钱的对吧?

Minion:

对,他只会让你看到他想让你看到的这些东西。

FC:

我觉得你这段话挺意外,就实际上你应该是你先觉得一个标的好,再去通过smart money验证它是不是好,而不是smart money买,我就去买。

Minion:

别人的一些角度啊,操作的形式,去验证你认为标的还不错,这个是没问题的啊,但是你你先入为主,完全followsmart money去买的话,胜率其实并没有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

FC:

明白了。还有两个问题啊,第一个你有没有stop doing list?你自己有没有思考过你的交易策略什么时候会失效,或者说因为什么失效?

Minion:

去年年底到年初的时候疯狂在找铭文啊各种东西,疯狂在找的时候,我其实有自己想过这个问题,就是我整个的策略是否还会继续有效,后面实践下来其实是仍然是有效的,只不过这个有效程度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理由是因为这个大家的注意力太分散了。我整个的策略有效的前提是有一个明显的赛道轮动,比如说这个AI轮动好了之后到游戏,而今年年初的整个市场的情况下,是大家什么都爆发,什么都很分散,没有一个很明显的主线任务的时候,我的整体策略其实效率并不是这么大。

其实我是把交易的方式弄成做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主线任务就是要找到比较明显的或者比较重要的一些标的,或者是自己擅长的一些赛道,支线任务就是零零散散的东西,比如流动性很差的一些东西,我自己玩不了,但是我需要了解一下,研究一下。比如说比较明显的是刚开始的铭文流动性特别差,又不是instant liquidity,它是一个挂单,一个NFT的形式去做的,这种形式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因为你看着倍数大,你看着赚很多钱,但当你要去挂单卖的时候,你卖不出去,你就要一直压价,压到很低的价格才说不定能卖得出去,这种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喜欢,这就是类似于我的一个支线任务。

主线任务就是我能看得懂的一些东西,或者说是我喜欢的一些东西,就比如说我认为这个周期里面 AI应该是贯穿整个周期的赛道,那么我就需要把它拉出来作为一个主线任务。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Solana,因为Meme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在市场的一个心目中就换了一个角度,那么Solana也要成为一个主线任务。那么支线任务,就是比如说Meme,我我觉得是要很深入的研究,是要懂,但并不一定说我要把它作为一个主线任务,因为我觉得很难通过重仓去赚到很多钱,所以说把它安排在一个支线任务里边,我会把这些整个赛道去做一个拆分,零零散散的就赚一些小钱,亏一些小钱。因为我是所有赛道都研究,任何赛道不管我是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我都要去看。但是不擅长的可以作为一个支线任务,擅长的或者说是我认为要贯穿整个周期的啊,就作为一个主线任务去打。

我觉得我整个策略的话,只要链上有赌狗,只要有主线任务,就一直是存在的,或者只要是这个刚开始的流通盘相对比较小一些,在5000万美金以下,而不是我每个项目发了币就直接上交易所。如果所有的项目发了币就全上交易所,那么我这个策略就没有用,但是只要有项目发了币不是立马上交易所,初始流通盘又相对比较小,未来解锁周期解锁的比例或者说潜在的抛压还算合理的话,我觉得我的整体的策略会一直有效下去。

FC:

OK,理解。那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跟你同事做培训,如果他想做好交易,最重要的一件事,你认为是什么?以及最不能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Minion:

交易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吧?

FC:

对,就是你希望他最先掌握或者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或者知识应该是什么?

Minion:

对于我来说的话,最重要的应该是对行业的一个清晰认知,和一个研究的功底,因为研究功底打扎实了,你到哪都不怕,在这个行业里面,你是去做项目方也好,你去做数据分析也好,你去做这个投研也好,你去做交易也好,任何的这个职位或者个行业里的角色都需要对这个行业的深入的认知。然后最不能做的就是把心态弄崩,就是fomo,或者说这种类型的一个心态。